第54章
黎宛不管不顾地冲到陆铎门前,嚷道:“陆铎,你给我出来!”
不一会儿,就看到同样怒气冲冲的陆铎从里头出来,脸上还有被火熏黑的痕迹。
“你烧了我的书,还将其列为禁书?”黎宛质问道。
“不错,是爷干的。”
“你干的什么事!这不过就是一本供人消遣的话本子,你至于如此大动干戈吗?”
“至于,怎么不至于?凭什么你的短命相公就能在话本子跟你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而爷却只是个人人喊打的恶人?”
“都说是话本子了,你还当真了?我瞧你的心智还不及阿煦成熟!”
“呵,你不就是想在话本子里跟你相公过一辈子,爷偏不许!”
“陆铎你!”黎宛一时被气得说不出话来,最后指着陆铎鼻子骂道:“你爱如何便如何,你我本就不相干!”
这话简直戳陆铎的肺管子,他对着黎宛离去的背影吼道:“相不相关,爷说了算!爷这辈子就算做鬼都缠着你!”
黎宛懒得理发疯的陆铎,砰地将支离破碎的大门关上,自去陪阿煦了。
这一夜的前半夜,两人都各自气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半夜迷迷糊糊的时候,黎宛听到门外传来轰隆隆的声响,她实在困顿得不愿理会,好在后来响了一阵就停了,黎宛这才安稳睡去。
等早晨醒来的时候,黎宛发现自家那扇被踹破的大门,被人修好了……
呵,狗男人。
门口早有小厮候着接阿煦,黎宛想了想,还是让阿煦去了,否则她这几日无法安心查案。
到了户部,黎宛亮明自己监察御史身份后,户部的官员们并未阻拦,毕竟监督六部的政务运行也是御史的职责所在。
只是当黎宛提出要查看户部账本时,她明显察觉到对方犹豫了。
好在黎宛提前与周姝父亲通了气,对方请示一番后,不情不愿地将库房的钥匙拿给了黎宛。
黎宛也不顾对方脸色有多难看了,她整整花了五日的时间,将近五年的账本一一翻看。
然而,一无所获,所有的账目都齐齐整整,看不出丝毫破绽。
可越是这样,黎宛越觉得不对劲。
她后知后觉地想到,也许她不该将重点放在账本上。
对,粮仓,她要去粮仓亲眼看看!账上那些数额巨大的官粮,到底存不存在!
“烦请带我去粮仓。”
第48章 流泪
接待她的户部官员做不了主,去请示周永茂,不一会儿,周永茂亲自来了。
“是都察院的陶御史?”
“正是在下,周大人安。”
“听闻你要去官仓?”
“是的,下官手头有个案子涉及官粮,还望周大人通融。”
周永茂摆摆手,“此事本官也做不了主,官仓只有得尚书大人的亲允方能进入。”
“那敢问尚书大人在否?”
“这恐怕得陶御史费神留意了,尚书大人的行踪本官也不敢过问。”
黎宛琢磨,若此案真的牵扯到户部尚书,去向他求允,反而打草惊蛇了。
倒不如想法子绕过他。
黎宛心中有了主意,“下官仔细斟酌一番,账本既无纰漏,官仓还是不必去了,谢周大人照拂。”
“如此甚好,陶御史慢走。”
黎宛走后,周永茂看着他的背影久久叹息,这小伙子丰神俊朗、风姿绰约,与他家姝儿甚是相配啊!
可惜,听说他不仅是个鳏夫,
还带着个拖油瓶,哎!
黎宛自是不知周永茂竟对着她乱点起鸳鸯谱来,她正想着,看周永茂的反应,似是对此事一无所知。
陷入僵局的黎宛犹豫着要不要去请教陆铎下一步该怎么走。
可一想到陆铎把自己辛辛苦苦写的话本子全都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她就怒从心中起,瞬间打消了这个念头!
狗男人不干人事,她选择靠自己!
站在陆铎宅门前驻足了片刻的黎宛正要转身离开,恰逢刚下值的章思友,两人于是站着说了会儿话。
“你要去官仓调查?”章思友闻言皱眉沉思,“这可不是小事,我同你一起去。”
“我得先拿到圣上手谕才能进去。”
“趁热打铁,这个时辰宫里还未落钥,你赶紧去,监察御史有权直接面圣!”
黎宛被章思友的话鼓舞了士气,“成,我去试试。”
门内,一直站在里头偷看的陆铎眼睁睁看着黎宛来了又走,就是不来寻他,憋了一肚子闷气。
待人走远了,陆铎才打开门,拉着章思友一顿询问。
“什么?她要直接进官仓查?谁人给她的胆子?”陆铎听了登时横眉竖眼。
“陶弟向来说一不二,哪轮得着旁的人给他胆子。”
陆铎头痛道:“也是。”
他原本的计划是让黎宛去户部查案,他料准户部一定会找理由推辞,届时他再添几把火,让圣上对起郭恒疑心,最后再去官仓,人证物证俱在,让郭恒百口莫辩。
可如今她贸然去官仓查案,将他的计划彻底打乱。
而他更担心的,是她的安危。
陆铎策马追到皇宫时,恰逢宫中落钥,而黎宛已经进去了,他只得在宫门焦急等待。
在被曹内侍领进乾清宫前,黎宛还在一遍遍打着腹稿,生怕自己说错话。
甫一踏进殿门,满屋子的汤药味让她有些喘不过气。
黎宛深呼吸一口,跪拜道:“臣监察御史陶立,叩见陛下。”
“平身吧,陶立,朕记得你,你原是连江知县。”
“陛下没记错,是微臣。”黎宛站起身,垂着头不敢乱看。
“朕还记得你为了救连江百姓,被困在洪水中一整夜。”
“这都是微臣的本分。”
“很好。你来,有何事……咳咳咳……”皇帝话未说完,就开始一阵剧烈的咳嗽,一旁的曹内侍立即动作熟练地上前替他抚背喂药。
黎宛静等了好一会儿,皇帝才止了咳。
“陛下,微臣今日斗胆面圣,概因几日前微臣值守登闻鼓时,有一老先生击鼓鸣冤,因他的独子被人活活打死,臣顺着线索往下查,发现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官粮舞弊。因而微臣恳请陛下手谕一封,允微臣进官仓,核准官粮数目。”
殿上之人沉默许久方沉吟道:“郭恒……朕对他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他竟把主意打到了官粮上?”
“陛下,此案未查清楚前,微臣不敢妄言。”
“你大胆去查,朕允了。”说完,殿上之人又开始咳嗽起来。
拿到圣上手谕的黎宛不再多做停留,悄悄地出了宫。
此时天色已大暗,黎宛思考片刻,便决定即刻前往官仓,她怕夜长梦多,出了什么变故。
陆铎见黎宛心事重重地出了宫门,一路往官仓所在地而去,并未注意到身后的自己。
他心中也憋着气,因而并未出声提醒,而是带着一小撮人马,一路默默跟在后头。
载着黎宛的马车出了金陵城后,继续向南疾驰,大约半个时辰后,南兴官仓到了。
“站住,此乃官仓,来者何人?”驻守官仓的官兵将黎宛拦下。
“我乃监察御史陶立,奉陛下命令前来查案。”黎宛高举着手谕,气势如虹。
不一会儿,负责管理官仓的俞仓使姗姗来迟,他接过手谕,反复确认那是陛下的亲印后,只得将黎宛放了进去。
黎宛顾不得与俞仓使寒暄,径直往储存官粮的仓库而去。
“陶御史,不知陛下为何突然要查官仓?”
“我等奉命行事,哪有为什么?”
“嗐,陶御史说的是,只是不知此事,尚书大人他是否知晓?”
黎宛停下脚步,冷眼看着仓使,“陛下行事,何时需要尚书先点头了?”
仓使被黎宛怼得冷汗直流,只得跟在黎宛后头,不敢再出声。
黎宛被领着去查看的仓廒之中,每个库房都存放着足量的粮食,且匾额上都详细标注着所属卫所和编号。
“陶御史您看看,咱们这儿各个仓廒都堆着满满的粮食,不可能有什么问题的。”
可他越是这样说,黎宛越是疑心。
“哎哟——本官肚子痛,茅房在哪?”黎宛灵机一动,突然捂着肚子喊。
“下官陪你一道去。”俞仓使殷勤地说道。
黎宛瞪他一眼,“本官净手你也要跟着去?”
俞仓使只好尴尬止步。
黎宛走到一半,见他未跟上来,顿时飞快地朝最里头的几个仓廒奔去。
黎宛心脏怦怦跳,她打开第一个仓廒,里头空空如也。
第二个,里头的粮食早已腐烂发霉。
第三个,只储了十分之一的粮。
第四个、第五个……南兴仓共有三十个仓廒,其中竟有三股之一或空或腐!
黎宛脑中飞快计算着,账目上记载着南兴仓存粮一千石,可从今夜来看,六百石都不一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