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桂香把钱推了回去,“现在你一个人带着岁岁不容易,你姐我还有你姐夫呢。”
  第38章 探听消息,定下方向
  李燕见堂姐真不担心钱财,推着的手松了下来,“那成,要是缺的话别跟我客气。”
  “自然,咱们虽是堂姐妹,但咱爹他们那一辈的也就咱们两个姑娘,打小关系就亲近着呢。”
  对自己这个堂妹李桂香还是很喜欢的,小时候她没少帮着伯娘带妹妹。
  “嗯。”姐妹俩聊天说地,床上的两个小娃娃也咿咿呀呀玩的很是开心。
  “这才多久,岁岁就长高了许多,我记得上回你姐夫弄回来一些花布,我给你整点拿回去给岁岁做两件新衣服。”
  李桂香很喜欢岁岁,可能也因为佳妮的原因的吧,反正她对女儿就是有一种别样的喜欢之情。
  “不用的姐,上回我娘给岁岁扯了不少的布,还去跟你换了好些布票回来呢,家里有。”
  “只不过岁岁皮,总爱跟着村里同龄人四处玩,这才让她穿旧的。”李燕立马拦下自己堂姐,笑盈盈的说出原由。
  一听这话,李桂香也知道自己误会了,想想也是,以大伯和大伯娘那不偏的性子,也干不出亏待岁岁的事来。
  “成,那就留着给佳妮用。”
  四天后,苏忠国回来了。
  他回村的时候碰到不少村里人,大家有意无意跟他打听着买工作的事。
  苏忠国一脸懵,不过他还真去打听了。
  “有工作卖,但价格也高的很。”
  “嗯,没买,这不等回来跟家人商量一下嘛。”
  “回来了,保军很好,他在城里生活的不错。”
  。。。
  一直到家他这才得闲让嘴休息一二。
  一气喝下两大碗水后,他这才觉得缓过来。
  “这是怎么了?”看着他这样,李桂香即担忧又心疼。
  又怕他饿着,连忙拿了两个温着的窝头过来,“饿了吧,先垫吧垫吧,娘在做饭,一会才能好。”
  苏忠国接过,笑着对媳妇道:“有点饿,就是回来的时候碰上不少村里人,大家都问来问去,我回话回的口干。”
  一听这话,李桂香就笑了。
  “你是不知道最近村里传成什么样了,不过,也是好事。”李桂香有意卖关子道。
  这不,苏忠国一听,急了。“好桂香,你别就吊着我了,说说村里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事?”放下手里的窝头,吃都顾不上了。
  “还能什么事,不就是你买工作的事。”李桂香噗呲一声就乐出声来,“你也知道村里人的心思,一听你有门路在城里买到工作,一个两个的都等着你的好消息呢。”
  苏忠国懵了,这是让他给大家买工作?
  他可没这门路啊,“媳妇,谁害的我,告诉我,我一定不打死他。”
  城里工作那么好买吗?
  真是的,就算有人卖,先不说工种好不好,就那价钱也不是谁家都能拿得出的。
  现在农村里谁家不是老大老二老三的,一家好几个儿子,一个工作哪能够。
  噗呲一声,李桂香再也忍不住乐出声来了。
  “哈哈,你太逗了。”
  苏忠国真被媳妇给急死了,“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怎么回事。”
  李桂香也不敢让他上火,赶忙把最近村里的流言说给他听。
  听完后,苏忠国直呼好家伙。
  “我要有这本事还待在村里干嘛,早去城里过富足的生活了。”他一脸苦笑,“他们还真是高看我。”
  李桂香也知道这事为难,一开始她也是想阻拦的,可爹说了,闲话是拦不住的,堵不如疏,等忠国回来看有没有买到工作再说。
  “对了,你买了工作吗?”这才是她关心的事。
  苏忠国摇头,“工作确实是有得卖,可现在的价格可不低,稍微好点的工种都得八百往上,有的还上千了,我觉得不值。”
  可能是女儿的话给了他底气,放以往,只怕听到这事想都不想就会同意,毕竟也就两三年的工资就能挣回来。
  可听到女儿心声后,他更多心思也放到了生意上。
  当爹的怎么能不满足女儿的心愿呢。
  “这价格说出来村里人都会觉得我从中赚差价呢。”苏忠国撇撇嘴,真不知道城里人是怎么想的,一个工作敢叫那么高的价。
  “那怎么办?”没买到工作他们家里怎么办?
  唉,想想就头大。
  见媳妇儿急了,苏忠国也不卖关子,毕竟他可没媳妇那样没良心。
  “我打听了下佳妮说的生意,这事有搞头,现在县城里已经有私人摆摊,但是吧,摊子不能太大,如果个人的是允许。”
  一听这话,李桂香激动了,“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听女儿的,去做生意?”
  这样家里钱多钱少不都得自己说了算。
  “是的,但现在卖吃食的最多,生意怕也不会太好做,媳妇,你说,咱们家做什么的好?”做饭的手艺家里可没有,真要说拿出去卖,还不如别人家自己做的呢。
  李桂香沉思好一会,然后悄悄道:“不如咱们问问佳妮?”
  有事无事找女儿,一定会给他们一条最明确的路。
  “我看可行。”
  苏忠国在家里吃午饭的时候,家里就来了不少人过来打听他买工作的事。
  这让苏忠国觉得李家村是不是个个都是富户。
  毕竟在苏家村的时候,大家日子可都不好过,能吃饱都是靠国家新政策包产到户,放以前,只怕吃口硬的都难。
  “这事怎么说呢。”见人来的越来越多,苏忠国觉得还是跟大家讲讲城里的变化得了。
  “不管怎么说你倒是说啊,忠国你这孩子,叔们还能不信你不成。”一个性子急的李家本叔吆喝着开口问道。
  “就是,就是,忠国你说,我们听着,要是能成,咱们都谢谢你,不成咱们还能怪你不成。”
  “说的没错,有门路让村里小伙进城大家伙肯定感谢你,谁要是怪你,叔我帮你顶着,谁家敢不要脸找麻烦,叔第一个不答应。”
  “还有我,还有我家,我家也不答应。”
  大家伙也不怕太阳晒,一个个蹲在李家院落里,有些人手里还捧着饭碗,虽菜色不见得多好,但吃的挺香。
  李父见状抬了抬手,他也捧着饭碗和大家一起蹲在自家院里。
  “行了,知道你们没别的意思,但丑话还得说在前头,成,你们就跟着一起,不成,那就回家去,可别在我家门前闹。”李父的话很简洁,但也很明白。
  大家伙自然明白,苏忠国又不是他们家人,还能什么好事都先想着他们不成。
  但能捡苏忠国不要的他们也高兴啊,他们可看出来了,李开良家的这个女婿是个本事人。
  见大家都表态后,李父这才开口让苏忠国说道:“好,既然你们都同意,那忠国你说说吧。”
  苏忠国自无隐瞒,再说了,这种事情他们去城里一打听就能打听的到,他瞒着也没意义不是。
  一开始,大家伙听着都当一乐,可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起来
  “妈呀,一个临时工都要五百块,他们抢钱吗?”
  “可不,虽说是正式工,可开口要八百他这不是讹诈嘛。”
  “听听,好点的工作居然都上千了,看来我家注定成不了城里人。”
  千言万语,各家说着各家话。
  有些人心动了,觉得以自己的家底可以试试,有些人觉得要价太高,家里好几个孩子呢,可拿不出这些钱来。
  有这些买工作的钱,家里日子不一定过的多好,哪需要工作啊。
  见大家议论的差不多后,苏忠国又说了另一条路。
  做生意。
  可此话一出,众村民都高声议论起来。
  有些跟李家关系亲厚的就担心起来,“忠国啊,这做生意可是投机倒把,国家是不允许私人做买卖的,你可别想岔了去。”
  “就是啊,忠国,这事干不得,要是让人知道了,你媳妇孩子可怎么活啊。”
  “别干蠢事,你买工作要是缺钱跟叔讲,叔家里有点,借你。”
  ····
  你一言我一语的。
  苏忠国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可见他们对做生意心底有多抵触。
  倒不是他们不想挣钱,可是被前些年搞怕了,就怕出个什么意外。
  “各位叔伯婶子,大哥大姐们,你们别急啊,听我把话说完。”苏忠国听着这些暖心的话,也有意帮大家一把。
  “现在城里已经有人开始摆摊做生意了,不过呢,人数上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不许帮工超过五人,或者铺子不能太大等等。”
  “但,确实是允许私人买卖的,就比如这次我去城里那些大厂打听工作,就看到他们门口有不少人摆摊呢,生意好着呢。”
  他们这边虽离南边远,但离国都近啊,政策自然比别的地方下达的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