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她冷冽的目光落到赵绣身上,最终定格在那件白得刺目的狐裘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我道是谁有这般天大的恩宠,能够住进昭阳殿来,不想原来是你……”葵姬的声音不高却尖锐,清晰地透出一丝酸味。“那日荷花池畔,质子像个落汤鸡似的,如今倒是忍辱负重,颇得陛下青眼啊。”
成朱见她来者不善,下意识地挡在赵绣面前。
赵绣微微一笑,平静地迎向葵姬的目光,语气淡然:“原来是葵姬娘娘大驾光临,未能差人远迎,实在失礼了。”
葵姬轻笑一声,走入殿内,目光扫过殿内那些精妙的陈设,语气复杂道:“质子殿下如今养尊处优,原是今时不同往日。”
赵绣抬手,示意侍候的宫人退下。“娘娘说笑了,不过是陛下念在臣体弱,暂借此处养伤罢了。”
葵姬见他如此恭谨,眼中冷意却更甚,向前走了两步,压低声音道:“赵绣,如今这里没有外人,咱们无需再虚与委蛇,敞开天窗说亮话,如何?”
赵绣淡淡一笑,道:“臣实在愚钝,娘娘所言,听得不太明白呢。像臣这样的人,身份卑微,只得谨守本分,小心处事。”
“好一个谨守本分。”葵姬冷笑出声。她看着赵绣这幅低眉顺眼的模样,心头火气,却如一拳打在棉花上,憋屈更甚。“倒是乖顺,只不知若是将来轮到赵国烽火狼烟,你还能在这昭阳殿里,安安稳稳地烤火么?”
她盯着赵绣身旁的狐裘,微微一笑,声音中的讥讽,却如朝露的湿冷要浸透其中。
“还是说,殿下本就是个重利轻义的人,只要自己享受着荣华富贵便好?看来当日的约定,终究是我做了你的垫脚石。”
赵绣平静地看向她,道:“约定?不过是一场交易罢了,你我已经各尽人事,至于结果如何……”
他顿了顿,将目光落在跃动的炭火上:“世事难料,非人力可求。即使阴差阳错,也只是各安天命罢了。”
“各安天命?”葵姬愤恨至极,声音陡然拔高。“好一个各安天命!那日若非你临时变卦,而是由我相救燕翎,博得恩宠,或许今日昭阳殿中的贵人便是葵姬,楚国今日或许便不会有此之围……”
赵绣冷冷地打断了她:“此言差矣。当日情形,想必娘娘自己也清楚。箭矢无眼,招招致命。我与陛下,也不过是自救罢了。”
他逼近葵姬,反将一军:“那日我赠娘娘一计,却不想所托非人。娘娘口口声声,称自己所求不过为博得陛下青睐,那些刺客却个个下手狠辣,直取陛下性命,想来娘娘救国心切,另有所图啊。”
他的诘问令葵姬一惊,面色苍白,只得强自镇定道:“你在胡说什么!我自然是……”
“自然是什么?”赵绣打断了她,声音压低:“自然是想着,若是燕翎身死,燕国必定大乱,楚国之围自然可解,是么?”
他微微倾身,字字犹如冰锥:“可惜,娘娘这步棋,不仅太险,也太愚蠢。事情做得这样露骨,连我尚能查到娘娘是楚国的细作,日后陛下又岂会完全懵然不知?娘娘倾心相待的楚国,拿您也只是一颗弃子。”
葵姬嘴唇颤抖,死死地盯着赵绣,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
殿内一时寂静,只闻炭火哔剥出声。葵姬眼中的怨毒与疯狂焚尽,最终化为一种绝望的灰败。
她低头沉默许久,方才的气势荡然无存,声音低哑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哀求。
“……依你所言,我该如何是好?”
赵绣微微一笑,神色平静,好似从未说出刚才那番诛心之言。
“楚国将亡,棋盘已经倾覆。一颗侥幸逃脱的棋子,最该做的并非飞蛾扑火,而是蛰伏自保。娘娘聪慧,何必浪费这条性命,玉石俱焚,拉着所有人为楚国殉葬?”
葵姬抬起头来,一张端庄的脸庞梨花带雨,楚楚可怜道:“蛰伏自保……好,好,我如今也只求一条生路罢了。”
赵绣静静地看着她那张泫然欲泣的脸,默不作声。
葵姬泪光盈盈,更加哀切地望向他,仿佛真的只是一个寻求生路的弱质女子:“殿下……你我同为棋子,同病相怜。只是殿下棋高一着,如今恩宠无限,只盼殿下能够看在昔日情分,助我离开燕宫。”
她举起右手,向天发誓:“只要殿下应允,我便在此立誓,往日种种,今日之言,我统统咽进腹中,烂在心底,永不提及!”
见她如此,赵绣似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声音缓和下来道:“身不由己的痛苦,我也知道。娘娘如今想通,终于能做一回自己的主,实在是一件好事。日后天高海阔,娘娘好自为之。”
葵姬闻言,眼中迸发出劫后余生的感激。她低下头,掩饰住自己眼中的复杂神色,声音低柔,哽咽道:“此恩此德,妾身难忘!”
说罢,她便生怕赵绣反悔一般,匆匆转身离去。
赵绣挑着窗,注视着那件艳丽的宫装消失在远方,目光又落回到那盆跳动的炭火。
成朱悄步上前,脸上是浓重的忧虑之色,看着赵绣平静无波的侧脸,忍不住凑上前去。
“公子,您真信她?”
赵绣伸出手,用指尖描摹着狐裘上轻软的绒毛。
他眼睫低垂,在脸颊上投下浅浅的阴影,轻声道:“信或不信,又有何分别?”
第17章
褪去阳光的和煦,深夜之中,昭阳殿内终于只弥漫着独属于燕宫的寒冷凄清。
殿内只有成朱与赵绣两人。因着心烦,成朱脸上挂着浓浓的忧虑,看着赵绣沉静的侧脸,又只能欲言又止,只一味走来走去。
赵绣轻轻地咳了一声,打破了这令人不安的沉寂。
成朱见状,便走上前来,轻声问道:“公子,炭火可足?可要再添一些?”
赵绣盯着那盆炭火,摇了摇头。
成朱忧心忡忡地看着他,终究忍不住,附在他耳畔低声道:“公子,葵姬身为楚国细作,心思诡谲。奴婢觉得她的话,一个字都信不得的。您若是放走她,只怕是纵虎归山,后患无穷啊。”
赵绣轻轻道:“你也是这样想的吗?她知道得太多,活着,对我是莫大的威胁,但死在宫里,更是个麻烦。若是能够悄无声息地离开,倒算干净。”
他笑了笑,拨动炭火,让整个屋子忽地一下亮堂许多。
映着那旺盛的光芒,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冷意,“至于她出了宫,是生是死,远走高飞或是被楚国的旧部灭口,便与我无关了,不是么?”
成朱会心地点了点头。
赵绣拢了拢身上的狐裘,终于让那颗动荡的心,感受到一点虚浮的暖意。
放走葵姬,是他在权衡之下,一场不情不愿的冒险。他在赌,赌她的求生之念胜过赴死之心,赌她像自己,像所有身不由己的棋子一样,珍惜自由胜过复仇之心。
然而,心底深处,仍有不祥的预感,如同窗外燕宫的天色一般,沉沉地挥之不去。
接下来的几天,昭阳殿恢复了平静。
燕翎来得勤,宫人便走动得比他更勤。
奇珍异宝堆满了昭阳殿。炭火烧的也极旺,将殿内烘得暖意融融,隔绝断凛冽的寒冷,几乎如春天一般。于是寒冷如燕宫,春色即使不得绽放,也始终可以为燕王一人所有。
赵绣肩上的伤逐渐痊愈,人却始终带着一股惰气。连他也不知道,这是否也是自己的一种伪装。或许伤后的虚弱,日夜悬心,步步为营的算计,的确抽干了他的精力。
于是赵绣只是常常裹着燕翎所赐的那件狐裘,倚在软榻上,将目光懒懒落在庭外逐渐枯寂的枝桠上,手里的书卷半晌也不曾翻动一页。
这幅模样,燕翎似乎极为受用。或许是因为赵绣显示出的驯服与依赖,让他卸下了心防。又或许是他本就很享受这种将别人牢牢庇护在羽翼之下,隔绝所有风雨的掌控与占有。
殿内侍候的宫人愈添愈多,本就是群芳凋尽的时节,昭阳殿如日中天,一枝独秀,剩下的花儿是否委顿落红,便无人在意。
年关前后,燕宫更加忙碌,葵姬的金蝉脱壳夹杂在各种大事小事里,也只算一个短暂的插曲。
在异国他乡,质子的身份终究力有不逮,即使赵绣卯足心思想要做一个合格的猎手,也苦于没有称心的罗网。
葵姬便是那条脱逃的鱼儿,她一出燕宫便没了踪影,完全跳出了赵绣的计划。这种失控感令他暗暗滋生一阵焦灼。
此时每一次燕翎的到来,对赵绣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他害怕燕翎的眼神,会在某次变得比初见还冷漠。葵姬出现,揭露他所有处心积虑的计谋,事情败露,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
只有看见燕翎依旧透出关切的眼神,听见他依旧温和的话语,那颗动荡的心才可以暂时安定下来,找回一丝平静。
可是午夜梦回,他仍然是那条孤身一人的小舟,即使现在水面平静无波,也总是担心会不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巨浪滔天,将自己无比渴盼的一切尽数吞没。
“我道是谁有这般天大的恩宠,能够住进昭阳殿来,不想原来是你……”葵姬的声音不高却尖锐,清晰地透出一丝酸味。“那日荷花池畔,质子像个落汤鸡似的,如今倒是忍辱负重,颇得陛下青眼啊。”
成朱见她来者不善,下意识地挡在赵绣面前。
赵绣微微一笑,平静地迎向葵姬的目光,语气淡然:“原来是葵姬娘娘大驾光临,未能差人远迎,实在失礼了。”
葵姬轻笑一声,走入殿内,目光扫过殿内那些精妙的陈设,语气复杂道:“质子殿下如今养尊处优,原是今时不同往日。”
赵绣抬手,示意侍候的宫人退下。“娘娘说笑了,不过是陛下念在臣体弱,暂借此处养伤罢了。”
葵姬见他如此恭谨,眼中冷意却更甚,向前走了两步,压低声音道:“赵绣,如今这里没有外人,咱们无需再虚与委蛇,敞开天窗说亮话,如何?”
赵绣淡淡一笑,道:“臣实在愚钝,娘娘所言,听得不太明白呢。像臣这样的人,身份卑微,只得谨守本分,小心处事。”
“好一个谨守本分。”葵姬冷笑出声。她看着赵绣这幅低眉顺眼的模样,心头火气,却如一拳打在棉花上,憋屈更甚。“倒是乖顺,只不知若是将来轮到赵国烽火狼烟,你还能在这昭阳殿里,安安稳稳地烤火么?”
她盯着赵绣身旁的狐裘,微微一笑,声音中的讥讽,却如朝露的湿冷要浸透其中。
“还是说,殿下本就是个重利轻义的人,只要自己享受着荣华富贵便好?看来当日的约定,终究是我做了你的垫脚石。”
赵绣平静地看向她,道:“约定?不过是一场交易罢了,你我已经各尽人事,至于结果如何……”
他顿了顿,将目光落在跃动的炭火上:“世事难料,非人力可求。即使阴差阳错,也只是各安天命罢了。”
“各安天命?”葵姬愤恨至极,声音陡然拔高。“好一个各安天命!那日若非你临时变卦,而是由我相救燕翎,博得恩宠,或许今日昭阳殿中的贵人便是葵姬,楚国今日或许便不会有此之围……”
赵绣冷冷地打断了她:“此言差矣。当日情形,想必娘娘自己也清楚。箭矢无眼,招招致命。我与陛下,也不过是自救罢了。”
他逼近葵姬,反将一军:“那日我赠娘娘一计,却不想所托非人。娘娘口口声声,称自己所求不过为博得陛下青睐,那些刺客却个个下手狠辣,直取陛下性命,想来娘娘救国心切,另有所图啊。”
他的诘问令葵姬一惊,面色苍白,只得强自镇定道:“你在胡说什么!我自然是……”
“自然是什么?”赵绣打断了她,声音压低:“自然是想着,若是燕翎身死,燕国必定大乱,楚国之围自然可解,是么?”
他微微倾身,字字犹如冰锥:“可惜,娘娘这步棋,不仅太险,也太愚蠢。事情做得这样露骨,连我尚能查到娘娘是楚国的细作,日后陛下又岂会完全懵然不知?娘娘倾心相待的楚国,拿您也只是一颗弃子。”
葵姬嘴唇颤抖,死死地盯着赵绣,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
殿内一时寂静,只闻炭火哔剥出声。葵姬眼中的怨毒与疯狂焚尽,最终化为一种绝望的灰败。
她低头沉默许久,方才的气势荡然无存,声音低哑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哀求。
“……依你所言,我该如何是好?”
赵绣微微一笑,神色平静,好似从未说出刚才那番诛心之言。
“楚国将亡,棋盘已经倾覆。一颗侥幸逃脱的棋子,最该做的并非飞蛾扑火,而是蛰伏自保。娘娘聪慧,何必浪费这条性命,玉石俱焚,拉着所有人为楚国殉葬?”
葵姬抬起头来,一张端庄的脸庞梨花带雨,楚楚可怜道:“蛰伏自保……好,好,我如今也只求一条生路罢了。”
赵绣静静地看着她那张泫然欲泣的脸,默不作声。
葵姬泪光盈盈,更加哀切地望向他,仿佛真的只是一个寻求生路的弱质女子:“殿下……你我同为棋子,同病相怜。只是殿下棋高一着,如今恩宠无限,只盼殿下能够看在昔日情分,助我离开燕宫。”
她举起右手,向天发誓:“只要殿下应允,我便在此立誓,往日种种,今日之言,我统统咽进腹中,烂在心底,永不提及!”
见她如此,赵绣似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声音缓和下来道:“身不由己的痛苦,我也知道。娘娘如今想通,终于能做一回自己的主,实在是一件好事。日后天高海阔,娘娘好自为之。”
葵姬闻言,眼中迸发出劫后余生的感激。她低下头,掩饰住自己眼中的复杂神色,声音低柔,哽咽道:“此恩此德,妾身难忘!”
说罢,她便生怕赵绣反悔一般,匆匆转身离去。
赵绣挑着窗,注视着那件艳丽的宫装消失在远方,目光又落回到那盆跳动的炭火。
成朱悄步上前,脸上是浓重的忧虑之色,看着赵绣平静无波的侧脸,忍不住凑上前去。
“公子,您真信她?”
赵绣伸出手,用指尖描摹着狐裘上轻软的绒毛。
他眼睫低垂,在脸颊上投下浅浅的阴影,轻声道:“信或不信,又有何分别?”
第17章
褪去阳光的和煦,深夜之中,昭阳殿内终于只弥漫着独属于燕宫的寒冷凄清。
殿内只有成朱与赵绣两人。因着心烦,成朱脸上挂着浓浓的忧虑,看着赵绣沉静的侧脸,又只能欲言又止,只一味走来走去。
赵绣轻轻地咳了一声,打破了这令人不安的沉寂。
成朱见状,便走上前来,轻声问道:“公子,炭火可足?可要再添一些?”
赵绣盯着那盆炭火,摇了摇头。
成朱忧心忡忡地看着他,终究忍不住,附在他耳畔低声道:“公子,葵姬身为楚国细作,心思诡谲。奴婢觉得她的话,一个字都信不得的。您若是放走她,只怕是纵虎归山,后患无穷啊。”
赵绣轻轻道:“你也是这样想的吗?她知道得太多,活着,对我是莫大的威胁,但死在宫里,更是个麻烦。若是能够悄无声息地离开,倒算干净。”
他笑了笑,拨动炭火,让整个屋子忽地一下亮堂许多。
映着那旺盛的光芒,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冷意,“至于她出了宫,是生是死,远走高飞或是被楚国的旧部灭口,便与我无关了,不是么?”
成朱会心地点了点头。
赵绣拢了拢身上的狐裘,终于让那颗动荡的心,感受到一点虚浮的暖意。
放走葵姬,是他在权衡之下,一场不情不愿的冒险。他在赌,赌她的求生之念胜过赴死之心,赌她像自己,像所有身不由己的棋子一样,珍惜自由胜过复仇之心。
然而,心底深处,仍有不祥的预感,如同窗外燕宫的天色一般,沉沉地挥之不去。
接下来的几天,昭阳殿恢复了平静。
燕翎来得勤,宫人便走动得比他更勤。
奇珍异宝堆满了昭阳殿。炭火烧的也极旺,将殿内烘得暖意融融,隔绝断凛冽的寒冷,几乎如春天一般。于是寒冷如燕宫,春色即使不得绽放,也始终可以为燕王一人所有。
赵绣肩上的伤逐渐痊愈,人却始终带着一股惰气。连他也不知道,这是否也是自己的一种伪装。或许伤后的虚弱,日夜悬心,步步为营的算计,的确抽干了他的精力。
于是赵绣只是常常裹着燕翎所赐的那件狐裘,倚在软榻上,将目光懒懒落在庭外逐渐枯寂的枝桠上,手里的书卷半晌也不曾翻动一页。
这幅模样,燕翎似乎极为受用。或许是因为赵绣显示出的驯服与依赖,让他卸下了心防。又或许是他本就很享受这种将别人牢牢庇护在羽翼之下,隔绝所有风雨的掌控与占有。
殿内侍候的宫人愈添愈多,本就是群芳凋尽的时节,昭阳殿如日中天,一枝独秀,剩下的花儿是否委顿落红,便无人在意。
年关前后,燕宫更加忙碌,葵姬的金蝉脱壳夹杂在各种大事小事里,也只算一个短暂的插曲。
在异国他乡,质子的身份终究力有不逮,即使赵绣卯足心思想要做一个合格的猎手,也苦于没有称心的罗网。
葵姬便是那条脱逃的鱼儿,她一出燕宫便没了踪影,完全跳出了赵绣的计划。这种失控感令他暗暗滋生一阵焦灼。
此时每一次燕翎的到来,对赵绣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他害怕燕翎的眼神,会在某次变得比初见还冷漠。葵姬出现,揭露他所有处心积虑的计谋,事情败露,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
只有看见燕翎依旧透出关切的眼神,听见他依旧温和的话语,那颗动荡的心才可以暂时安定下来,找回一丝平静。
可是午夜梦回,他仍然是那条孤身一人的小舟,即使现在水面平静无波,也总是担心会不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巨浪滔天,将自己无比渴盼的一切尽数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