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市场的考量,不就是看运营营销吗?”
  “嗯?”这声不免让王大启面露不虞,转头看去。
  李一恺神色倨傲又状若无意,露着微笑:“不好意思,我只是在听,说到市场,因为我是做这行的忍不住插嘴,市场嘛,就是红了一切好说,不红就什么都不对。”
  说完又看着王大启:“对吧?这位老师。”
  王大启索性只笑不语,邱鹤赶快趁机拉着人离开。一群人终于挪走,他轻轻拍了下苑之明的后背。
  苑之明从刚刚就低头没再说话,直到李一恺出声才抬头看了眼。
  这时又剩下他们两人,李一恺很体贴,不喜见人窘迫,也无意被感谢,连忙扬了扬下巴:
  “我继续看了,拜拜。”
  说完就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然而这样一个插曲,余下的展览也索然无味起来,没过 20 分钟,他自己逛了一圈,但脑子里始终只有两个鲜红的小弹簧。
  出门已经是正午时候,阳光照的车玻璃反射着刺眼的光。
  其实天气这么好的时候呢,美术馆的建筑本身就是艺术,灰白的新中式风格,留白合宜的结构,当作是散心也是值得的,李一恺围着这圈绿地又转悠了两圈。
  终于在一辆老款大 G 的车身内,见到了那头卷毛。
  不是有意,而是这辆车是十年前产的,是他上大学时最喜欢的车型,如今很是少见,没忍住多看了两眼而已。
  “真巧”,李一恺站在车窗外,这车又脏又旧,主人看起来就不太把它当回事,甚至玻璃上连个防窥膜都没有,能看见一头卷发趴在方向盘上,露出一截白色的后脖子,拱起弯弯的弧度,活像个受委屈的小动物躲了起来。
  见里面人没反应,李一恺又敲了敲玻璃,眼神瞥去远处,一番过来人的口吻:“没事吧?不要太难过,尤其是这些艺评人说的话,他们靠嘴吃饭的人一般没什么真凭实学……”
  车窗缓缓摇下,苑之明抬起头:“啊?李总监,你在和我说话吗?”
  李一恺回头看了看人——哪是他以为的失落,苑之明手里捧着一碗关东煮,原来是正热火朝天吃着呢,嘴唇都还泛着红。
  “没……”李一恺无力道。
  “嘿嘿”,车门打开,卷毛伸出来笑嘻嘻地:“我听见了一些,你在安慰我。”
  不等李一恺否认,苑之明便蹭着下了车,诚恳道:“谢谢,刚刚也谢谢你替我说话。”
  李一恺见他手里还端着关东煮,下车动作间那里面的东西摇摇欲洒,赶紧后退两步,但是车与车之间的间隙很小,他身后并没有多少空间,只能停在两人一掌距离的位置。
  碗里冒出的热气在两人之间蔓延,头顶的太阳正晒着。
  李一恺脑子也发热:“那你怎么谢我?”
  “啊?”苑之明后知后觉地注意到李一恺的眼神一直盯着手里,犹豫着把一次性碗推过去:“你也没吃早饭吗?”
  都快十二点了,还早饭呢。
  李一恺转过头:“我开玩笑的”。
  顿了顿,他又说:“我刚刚说的也不是特意给你解围,艺术圈很多事不那么绝对,他们说的大半都是基于你的地位,不要过心。”
  苑之明轻快道:“我知道,没关系,我习惯了。”
  话已至此,以两人的关系该是结束了,而突兀地问你为什么不加我微信,也实在不是李一恺会做出来的事。
  他“嗯”了一声,抬头道:“那加油,以后如果有合适的工作机会,我再联系你。”
  “好呀”,苑之明高兴应下。
  “哦!对了”,他这才像是想起来什么,回头探了上身进车里翻找什么。
  李一恺一边躲着那碗关东煮,一边隐隐期待。
  但只见苑之明提出来一个包装袋,塞给他:“我没什么准备,但是谢谢你,这个送你,虽然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呵,两瓶云雾之湾,倒真是对他口味。
  “不用”,李一恺没伸手。
  “哎呀送你吧”,苑之明直接把袋子的提手塞进了他手里,那只手刚刚捧着热气腾腾的食物,触碰间手指都是暖暖的。
  看对方接过,他又挠挠头,不好意思地坦然承认:“其实这是我买给邱伯伯的,就是刚刚见的那位美术馆主理人,嘿嘿,我刚刚向你吹牛了,这次参展是邱伯伯帮我推荐才来的,我没有那么厉害。”
  李一恺捻了捻手里的提绳:“那怎么不送了?”
  “哎……有点尴尬,他是好意,但是刚刚那种情况,我再去送可能他反而自责,下次有好的结果,再感谢他会更好。”
  “嗯,会好的”,李一恺轻声说。
  “会好的”,苑之明也说,“如果你帮我找到工作会更好!”
  李一恺再度被呛了一口,但反而笑了:“你为什么这么想找工作?”
  “赚钱啊”,苑之明不假思索。
  李一恺抬头看看那辆车:“你看起来不像是缺钱的人。”
  苑之明点点头:“缺的。”
  “哦你说这车”,他回头看眼才反应过来,“这是我爸送的,我自己还是很需要钱。”
  李一恺了然,还是个很有骨气的富二代。
  也是个有点小才华的艺术家。
  第4章 总不能说是还没有加微信吧
  苑之明车开到了外环,才想起微信误操作事件,到现在连李总监联系方式都还没有。
  不过对方没提,估计也并不是很在意……他看着前面排的车队,脚下踩踩停停,心里有点莫名的郁闷。
  电话响起,苑之明一般不敢在开车时听电话,但是来电人是苑松青,他还是点了外放。
  “画展好看吗?”
  “挺好,收获很多,王大启讲的很好”,苑之明答。
  苑松青哪是真的在意这些,听了两句,接道:“画得好未必眼光好。”
  苑之明嗤笑一声:“邱伯伯报告打得好快。”
  “他心里过意不去,又怕不会安慰你”,苑松青说,“但我说我儿子没那么脆弱。”
  “嗯”,苑之明眨眨眼,“我没事,过几天我再去看望邱叔叔。”
  苑松青爽快地笑两声,父子两人之间不用说太多,一个电话听出对方的状态就够。
  又闲聊了会儿,苑松青问:“最近钱够花吗?我给你转些艺术家鼓励金?”
  苑之明立刻道:“不用,艺术家前几天刚卖了一套图给视觉网站,过几天到账给你发红包。”
  “恭喜,自己留着花吧,我不缺你的钱”,苑松青笑道。
  “好”,苑之明看了看仪表盘,又随口说:“最近怀州降温,你记得开地热。”
  “知道,开着呢。”
  “多喝水,别熬夜”,苑之明又说。
  苑松青笑了:“养个儿子也这么啰嗦,我原封不动把这些送给你,别嘱咐了,你爸比你有数。”
  苑之明“切”一声,又听苑松青那头似乎有谁在说话,不等他放大音量,对方又说:“不跟你聊了,我下午出门喝茶,你也多出去走走,别一直在家里。”
  苑之明应了,电话挂断,他路过加油站准备换道。
  等开近了,迟疑了一下,还是关了转向灯原路返回。
  午后的温度又升了一些,苑之明住在老式小区,斑驳的墙上爬满了爬山虎,随着降温,树叶已经开始由青转红。
  小区的位置不太靠市区,但这几年城市中心分散,周围逐渐升起了商业区,听说用不了多久这里就要拆迁。
  隔着一条接道,这区包裹着树叶的四层小楼对面,就是一处新建的高档商住两用楼。
  李一恺提着四瓶一模一样的酒从一户一梯的楼道进门的时候,周行愣了一下:“这么阔绰?”
  “嗯,喝吧”,四瓶绿色瓶子排成整齐的一排,李一恺脸色却没有为这样的整齐而放晴。
  “怎么了?见我都不高兴了?”
  “没……赵凯思呢?”李一恺问。
  “管他呢,你先坐”,周行转身进了厨房,他家三室两厅,宽敞明亮。加上主人喜欢厨艺,几个人的聚餐大部分都在他这里。
  “柜子上那个红色盒子,你记得临走前拿着”,周行端着一盘水果出来,朝着客厅三开门的置物架扬扬下巴。
  李一恺拿起来,挺精致的礼品盒:“不是吧?离我生日还有半年呢。”
  “送你的双十一礼物,光棍节,记得不?”
  “哦,那我不要”,李一恺放回原位。
  周行没空搭理他,又忙着回厨房,一边摆弄烤箱一边说:“说了你还真信啦,谁给你送礼物,那是送给阿姨的香水。”
  李一恺笑问:“这是几个意思?我可不敢替她收,回头她以为你对她有意思。”
  “唉,你怎么这么多事?”周行不得不承认,“这本来是给那谁买的,送不出去了,满意了吧?”
  “那谁”指代谁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