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白藏忽然觉得自己老毛病又要犯了,而面前的人未见得是适合的对象、时地更是统统错误,立刻转而问道:“那你是怎么打的?”
闻言,正在取兔子肉的居觐转过身来对着她,“就这样,夹在二指之间,或再用拇指捏住,想往何处打,就掷出去便是。”
“用内力?”
“自然,只是不大好把控,我也是练了很多年才能打得准的。起初只是打着好玩,师尊倒也没拦我,直到后来有一次用石子儿打瞎一只熊的眼睛、救了一个小孩之后,我才知道这也可以拿来打猎的。”
居觐放下麻利地处理干净的兔子,从腰后取下一条身上有黑色斑点的鱼,白藏从未见过这种鱼,“改打鱼了?”
“是啊,不能老吃兔子,老吃兔子要生病{4}的。再说,这种鱼也很好吃。师尊喜欢,”居觐顿了顿,晶亮的眼睛望了一眼白藏,又躲开了,“我想你也会喜欢的。”
白藏虽然收到了那眼神,但眼下更关心“师尊”:“你师傅……你从小就和她生活在一起吗?”居觐“嗯”了一声,专注于穿鱼抹盐,并不回头,“没有亲人?”
居觐摇了摇头,“师尊说是我是山下一户人家的孤儿,还带我去看过我家的房子。说是房子,其实塌了一半。那村子也空了,都是一堆破房子。师尊说她是偶然路过此地,听见大火烧过的残垣里有婴儿的哭声,就找到了我。她曾四处打听,也没人知道那山中孤村叫什么名字,只好随意翻书,给我取了这个名字。”
白藏笑了:“随意翻书?取名字也这样随意?”
“师尊说,名字不过给人叫的,寓意吉祥,也挡不了名字的主人作孽遭报应;听来卑贱,也不碍着真正敢为敢当的人大富大贵,不过一个名字罢了。”居觐道,没抬头,声音也谈不上抗议,只是陈述事实,专注于观察鱼烤得怎么样。
说得在理,白藏想,只是凡人一般不这么想。她身体上感觉舒服了些,就开始不着边际地思考居觐的师尊给她取名字的时候是不是在看哪朝的史书,否则为何取这样的名字?不防居觐忽然愣愣地开口问道:“你呢,你叫什么?”
白藏一愣,恍然发现这是居觐救自己以来,第一次问这个问题。照以前,她和居觐应该算有救命之恩,却至今才算是相识。
“我叫白藏。”
“白——藏。”居觐轻轻重复她的名字,仿佛是在念什么成仙的咒语。
“白色的白,经藏的藏。”白藏的声音也随之变轻。
“那你……”居觐望了一眼忽然温柔的白藏,好像是被声音所吸引,好像这声音是咒语,白藏是妖精——刹那后又转过头望着火,倒像在是躲什么。
“嗯?”白藏不解,奈何不能动弹。
“你是何方人士、师承何人呢?”
白藏由是知道——哪怕暂时还不敢说确信——居觐的确对山下的红尘俗世,可谓一无所知了。
“我是太原府白家的女儿,家父白渊,家学倒不是武学,还是医家居多;若论武功,我师承无极派前任掌门何君盛,也是师傅座下的大弟子。”
居觐听完,只是“嗯”了一声。白藏以为她是无所了解,正要解释一番,又不知道如何避免吹嘘,居觐却又问了一句:“既然是前任掌门的大弟子,那你就是现任掌门咯?”
白藏一愣,没想到居觐还能抓住这一点,差点要结巴,“不、我不是,现任掌门是我师弟李毓。”又准备倒出一车话来解释为何,没想到居觐又不再问了,一心烤鱼。她看着居觐的背影,认真地想,这姑娘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亦或知道些什么,又知道了多少?
她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等她想明白,居觐转了过来,“吃鱼。”她只好又应好、又感谢、又被伺候着吃鱼。居觐不再接着问,只是说这鱼如何、因为二人在洞中遮风避雨所以不能做熏鱼要不然可以有多好吃,她便骑驴下坡,顺着居觐的话问这问那,问熏鱼的手段,使用的松柏,熏制的时间,等等。末了,当她的手上只剩下一串鱼骨时,她已有一个深刻的感悟:她再是喜欢浪迹天涯,四体虽勤、五谷虽分,上略知天文历书,下略知山川地理,也是世家小姐,始终十指不沾阳春水;而居觐,至少从现在看来,知道许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善于许多自己不善于甚至压根没想过去学的东西。
两人凑巧了在这洞里,真真不知道是何种际遇。恰如——
外面一声响雷,白藏立刻往洞外看去,见一片艳阳天,顷刻下起雨来;居觐倒面不改色也没回头看,只是淡然说了一句,“啊,这片云终于下下雨来了。”然后接过白藏手里的鱼骨串,拿去处理。
白藏忽然觉得自己过往的人生也许一直是待在洞里的{5}。
后来白藏想起来梳洗,却依然疼痛不已,居觐于是照顾她起立梳洗。她心中愧疚日增,同时觉得奇怪——何以并无外伤,移动却如此困难?又过了两日,身体渐渐好起来,便坐起打坐调息。调息结束,发现居觐正坐在一边看着她——也盘着腿,双手放在膝盖上,直挺着背,好像一只因好奇而观察人类、且无所畏惧的小兽。
就这么静静坐着不动,那双眼睛简直像漫漫星夜一样平静。
“你好些了吗?”居然开口说人话了。
“好一些,只是还是很难运气,一点点来吧。”
“那天......”
“嗯?”
“你为何会被人追杀?那些人是谁?”
白藏长叹一口气,“我也不知道。”
“哦。”居觐问完,似乎不觉得这是没用的答案,接受了就不再追问。白藏虽然谈不上疑,但也不能全信,反倒有了借此试探的心,于是解释道:“我这个人,照一般百姓说来,叫‘好管闲事’。那日我路过铁牛镇,见到有一群穿着青衣的怪人正在追杀一个带着家眷的男子,从镇子这头跑到那头。我问酒肆的老板,老板说是本镇上铁牛门的牛镇东一家子,手里还拿着他们家的传家宝,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素来不插手江湖上的冤家仇杀,但欺辱人家的妻子儿女,我就不能见死不救了。”
“你和他们打起来了?”
“是啊,就是这一群人。脸上戴黑面具,青衣上面绣黑乌鸦。那高的和那瘦子都在。我没把他们怎么样,那高个子当时没有出手,单是那瘦子和我过了两招,便退了。我也就走了。路过山下时,在官道路边的茶摊儿休息喝水,没想到没走几步就遇见他们俩来寻仇,而我当时——”
她猛然想起,当时自己本以为打过毫无问题,可等她想要提气运功,立刻就感到一阵剧痛,像有无数个细小的铁球堵在四肢百骸,运气仿佛先要带动着如有几百斤沉的身躯血脉。她一边打一边试图解开,但终究无力分心,只能边打边退,向山里逃——没想到越跑反而越严重,进入桦树林时,她已经强行运功到接近走火入魔。
当时要没有居觐,她的确横竖是个死。但——为什么?自己离练功的关隘还有一段距离,毕竟近来好玩,荒疏修习,怎么会突然滞涩至此?
“当时?”居觐问。
“哦,我当时不知为何......”她将整个过程叙述一遍,“说起来,更像是中了毒。”
“中毒?为什么会中毒?”居觐微微歪着脑袋,像是对自己此时兔子般乖巧毫无自知。
“因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解释。路边茶摊儿下毒,也不是什么难事。对方怀恨在心,跟踪报复,也不是不可能。”她的确也不是没遇见过。
但看居觐的表情,好像并不理解——对面的小兔子歪歪头,又摇摇头。
“这几天,你有回去看过吗?”
“桦树林?去过。去给你拿过包袱。那时候就什么都没有了。”
“什么都没有?”
“没有痕迹,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连足迹都被雨洗刷没了。”
白藏只好摇头叹息。居觐问道:“你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吗?”
“被人追杀?”
“行侠仗义。”
居觐后来回忆,很认真地告诉白藏,这是她第一次见到白藏笑。第一次见,就发现白藏笑得那样好看。白藏说你师尊不也经常笑吗?居觐说,师尊是师尊,你是你。
往后数日,居觐就照顾着白藏。起初她听白藏说自己如何五内块垒堵塞沉重如石、经脉之中如同灌了水银——她长这么大接触的人不多,严格说起来最熟悉的自然是师尊,师尊被市镇的百姓说成是“话多之人”,她现在觉得白藏比师尊还要话多,那些用词,那些描述,比师尊还丰富,滔滔不绝——便想要帮白藏采药煎药,没想到白藏又不肯。她虽不解,也不追问更不执着,只照顾白藏的日常起居。待好了一些,白藏才提出想出去走走,她就想搀扶白藏,没想到白藏立刻红着脸拒绝,她只好折了一根可靠的硬树枝给白藏。
两人缓步前行,在低地平缓处穿行。昨夜一阵风,吹落了不少花瓣,烂漫地铺了一地,几乎显得奢侈浪费。“慢点,”她对白藏说,白藏不解地“嗯”了一声,“当心滑。”
闻言,正在取兔子肉的居觐转过身来对着她,“就这样,夹在二指之间,或再用拇指捏住,想往何处打,就掷出去便是。”
“用内力?”
“自然,只是不大好把控,我也是练了很多年才能打得准的。起初只是打着好玩,师尊倒也没拦我,直到后来有一次用石子儿打瞎一只熊的眼睛、救了一个小孩之后,我才知道这也可以拿来打猎的。”
居觐放下麻利地处理干净的兔子,从腰后取下一条身上有黑色斑点的鱼,白藏从未见过这种鱼,“改打鱼了?”
“是啊,不能老吃兔子,老吃兔子要生病{4}的。再说,这种鱼也很好吃。师尊喜欢,”居觐顿了顿,晶亮的眼睛望了一眼白藏,又躲开了,“我想你也会喜欢的。”
白藏虽然收到了那眼神,但眼下更关心“师尊”:“你师傅……你从小就和她生活在一起吗?”居觐“嗯”了一声,专注于穿鱼抹盐,并不回头,“没有亲人?”
居觐摇了摇头,“师尊说是我是山下一户人家的孤儿,还带我去看过我家的房子。说是房子,其实塌了一半。那村子也空了,都是一堆破房子。师尊说她是偶然路过此地,听见大火烧过的残垣里有婴儿的哭声,就找到了我。她曾四处打听,也没人知道那山中孤村叫什么名字,只好随意翻书,给我取了这个名字。”
白藏笑了:“随意翻书?取名字也这样随意?”
“师尊说,名字不过给人叫的,寓意吉祥,也挡不了名字的主人作孽遭报应;听来卑贱,也不碍着真正敢为敢当的人大富大贵,不过一个名字罢了。”居觐道,没抬头,声音也谈不上抗议,只是陈述事实,专注于观察鱼烤得怎么样。
说得在理,白藏想,只是凡人一般不这么想。她身体上感觉舒服了些,就开始不着边际地思考居觐的师尊给她取名字的时候是不是在看哪朝的史书,否则为何取这样的名字?不防居觐忽然愣愣地开口问道:“你呢,你叫什么?”
白藏一愣,恍然发现这是居觐救自己以来,第一次问这个问题。照以前,她和居觐应该算有救命之恩,却至今才算是相识。
“我叫白藏。”
“白——藏。”居觐轻轻重复她的名字,仿佛是在念什么成仙的咒语。
“白色的白,经藏的藏。”白藏的声音也随之变轻。
“那你……”居觐望了一眼忽然温柔的白藏,好像是被声音所吸引,好像这声音是咒语,白藏是妖精——刹那后又转过头望着火,倒像在是躲什么。
“嗯?”白藏不解,奈何不能动弹。
“你是何方人士、师承何人呢?”
白藏由是知道——哪怕暂时还不敢说确信——居觐的确对山下的红尘俗世,可谓一无所知了。
“我是太原府白家的女儿,家父白渊,家学倒不是武学,还是医家居多;若论武功,我师承无极派前任掌门何君盛,也是师傅座下的大弟子。”
居觐听完,只是“嗯”了一声。白藏以为她是无所了解,正要解释一番,又不知道如何避免吹嘘,居觐却又问了一句:“既然是前任掌门的大弟子,那你就是现任掌门咯?”
白藏一愣,没想到居觐还能抓住这一点,差点要结巴,“不、我不是,现任掌门是我师弟李毓。”又准备倒出一车话来解释为何,没想到居觐又不再问了,一心烤鱼。她看着居觐的背影,认真地想,这姑娘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亦或知道些什么,又知道了多少?
她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等她想明白,居觐转了过来,“吃鱼。”她只好又应好、又感谢、又被伺候着吃鱼。居觐不再接着问,只是说这鱼如何、因为二人在洞中遮风避雨所以不能做熏鱼要不然可以有多好吃,她便骑驴下坡,顺着居觐的话问这问那,问熏鱼的手段,使用的松柏,熏制的时间,等等。末了,当她的手上只剩下一串鱼骨时,她已有一个深刻的感悟:她再是喜欢浪迹天涯,四体虽勤、五谷虽分,上略知天文历书,下略知山川地理,也是世家小姐,始终十指不沾阳春水;而居觐,至少从现在看来,知道许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善于许多自己不善于甚至压根没想过去学的东西。
两人凑巧了在这洞里,真真不知道是何种际遇。恰如——
外面一声响雷,白藏立刻往洞外看去,见一片艳阳天,顷刻下起雨来;居觐倒面不改色也没回头看,只是淡然说了一句,“啊,这片云终于下下雨来了。”然后接过白藏手里的鱼骨串,拿去处理。
白藏忽然觉得自己过往的人生也许一直是待在洞里的{5}。
后来白藏想起来梳洗,却依然疼痛不已,居觐于是照顾她起立梳洗。她心中愧疚日增,同时觉得奇怪——何以并无外伤,移动却如此困难?又过了两日,身体渐渐好起来,便坐起打坐调息。调息结束,发现居觐正坐在一边看着她——也盘着腿,双手放在膝盖上,直挺着背,好像一只因好奇而观察人类、且无所畏惧的小兽。
就这么静静坐着不动,那双眼睛简直像漫漫星夜一样平静。
“你好些了吗?”居然开口说人话了。
“好一些,只是还是很难运气,一点点来吧。”
“那天......”
“嗯?”
“你为何会被人追杀?那些人是谁?”
白藏长叹一口气,“我也不知道。”
“哦。”居觐问完,似乎不觉得这是没用的答案,接受了就不再追问。白藏虽然谈不上疑,但也不能全信,反倒有了借此试探的心,于是解释道:“我这个人,照一般百姓说来,叫‘好管闲事’。那日我路过铁牛镇,见到有一群穿着青衣的怪人正在追杀一个带着家眷的男子,从镇子这头跑到那头。我问酒肆的老板,老板说是本镇上铁牛门的牛镇东一家子,手里还拿着他们家的传家宝,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素来不插手江湖上的冤家仇杀,但欺辱人家的妻子儿女,我就不能见死不救了。”
“你和他们打起来了?”
“是啊,就是这一群人。脸上戴黑面具,青衣上面绣黑乌鸦。那高的和那瘦子都在。我没把他们怎么样,那高个子当时没有出手,单是那瘦子和我过了两招,便退了。我也就走了。路过山下时,在官道路边的茶摊儿休息喝水,没想到没走几步就遇见他们俩来寻仇,而我当时——”
她猛然想起,当时自己本以为打过毫无问题,可等她想要提气运功,立刻就感到一阵剧痛,像有无数个细小的铁球堵在四肢百骸,运气仿佛先要带动着如有几百斤沉的身躯血脉。她一边打一边试图解开,但终究无力分心,只能边打边退,向山里逃——没想到越跑反而越严重,进入桦树林时,她已经强行运功到接近走火入魔。
当时要没有居觐,她的确横竖是个死。但——为什么?自己离练功的关隘还有一段距离,毕竟近来好玩,荒疏修习,怎么会突然滞涩至此?
“当时?”居觐问。
“哦,我当时不知为何......”她将整个过程叙述一遍,“说起来,更像是中了毒。”
“中毒?为什么会中毒?”居觐微微歪着脑袋,像是对自己此时兔子般乖巧毫无自知。
“因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解释。路边茶摊儿下毒,也不是什么难事。对方怀恨在心,跟踪报复,也不是不可能。”她的确也不是没遇见过。
但看居觐的表情,好像并不理解——对面的小兔子歪歪头,又摇摇头。
“这几天,你有回去看过吗?”
“桦树林?去过。去给你拿过包袱。那时候就什么都没有了。”
“什么都没有?”
“没有痕迹,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连足迹都被雨洗刷没了。”
白藏只好摇头叹息。居觐问道:“你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吗?”
“被人追杀?”
“行侠仗义。”
居觐后来回忆,很认真地告诉白藏,这是她第一次见到白藏笑。第一次见,就发现白藏笑得那样好看。白藏说你师尊不也经常笑吗?居觐说,师尊是师尊,你是你。
往后数日,居觐就照顾着白藏。起初她听白藏说自己如何五内块垒堵塞沉重如石、经脉之中如同灌了水银——她长这么大接触的人不多,严格说起来最熟悉的自然是师尊,师尊被市镇的百姓说成是“话多之人”,她现在觉得白藏比师尊还要话多,那些用词,那些描述,比师尊还丰富,滔滔不绝——便想要帮白藏采药煎药,没想到白藏又不肯。她虽不解,也不追问更不执着,只照顾白藏的日常起居。待好了一些,白藏才提出想出去走走,她就想搀扶白藏,没想到白藏立刻红着脸拒绝,她只好折了一根可靠的硬树枝给白藏。
两人缓步前行,在低地平缓处穿行。昨夜一阵风,吹落了不少花瓣,烂漫地铺了一地,几乎显得奢侈浪费。“慢点,”她对白藏说,白藏不解地“嗯”了一声,“当心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