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GL百合] 《思凡gl》作者:尼可拉斯【完结】
文案:
十八岁的居觐,被师尊要求下山去。她虽不解为何,但谨遵师命。没想到山没下完,就遇见了英雄救美的大好机会。可这一救,剑一拔,手一伸,她就把自己牵扯进一件又一件身不由己的事情里。末了,她不得不在自己、情爱、侠义还有天下之间,做个难以抉择的抉择。
武侠,HE,5月24日开始更新,每天上午11:30,19万字三稿已截稿。
好久不见。
内容标签:正剧
搜索关键字:主角:居觐,白藏┃配角:卢亟,王子安┃其它:
一句话简介:遍历红尘,修行的是?
立意:侠之大者,到底是为什么?
第一章
师尊让十八岁的居觐下山去。
二月底的时候师尊这么说,十八年来对师尊言听计从的居觐也就收拾了行李,准备三月初下山去。临行前,师尊给了她不知算多还是算少的盘费,也给她问话、得到交待与叮嘱的机会。十八年来,大事上她从不知不听师尊的话为何物,此刻倒还知道问个为什么——年复一年在山中生活,虽然偶尔到山下市镇去,也不过是陪师尊一道去,权当多一双手拿东西,现在怎么忽然要她一个人下山去了?
师尊说她的武功修炼至此,已是在山中能做到的极限,需要下山去遍历红尘,才能打破关隘。否则不解七情六欲,就妄图以七情六欲为诀,必然要走火入魔。
说罢将门一关,自顾自回去睡觉了。居觐奉师尊如师尊,既非父母,遑论其他,因此即便第二天一早起来想着走之前去拜别师尊、却没找到人,不免遗憾,依然头也不回地下山去了。
反正师尊就是要她下山去,那她就下山去。
走了一天一夜,山下气候比终南山{1}上暖和,各样花朵都比山上开得盛大绚烂。居觐自幼隐居山中,年年岁岁看着这些花,年年岁岁都一样喜欢。她喜欢谷中的桃花,喜欢院外的海棠,喜欢坡头的梨花,喜欢坡底的樱花,喜欢湖边的荷花,喜欢山脊的杜鹃,甚至喜欢山林深处青碧的松针上黄色的松花与松花粉。哪怕师尊总是说这种花瓣如何入药、那种花粉如何服用,最易得到松花粉总是风一吹就落一地、黄澄澄的有时好难打扫,她还是喜欢。有一次师尊正与她一边打扫地上松花粉一边说松花酒如何做,她问了一句,好好的,植物是植物就好了,为何非要做酒做药?
师尊愣了愣,笑道,是啊,不必。
都说立春三候{2},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于她而言,都不及春天花开那样值得期待。
甚至,除了花,还有草木呀。松、柏、樟、桦、橡、榆、槐、杨,每一个都有独特的颜色、纹理、甚至香气,甚至依附其而生的苔藓。每年下山去采购的时候,市集上总有闲人问她,小姑娘,你年纪轻轻,住在山里,不觉得闷吗?她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到大都有人这么问,当真是不厌其烦吗?她每次都回答,不。闲人又问怎么会不闷呢?她小时候还会解释解释,可闲人们总听不明白——也许这就是他们持续问了十几年的原因——末了,她长大了,再也不解释了。
她喜欢一个人在山里走,她认得路,甚至认得出熊罴和虎狼,给它们取了名字,也从不害怕。师尊说,那么你就下山去看看吧,看看红尘俗世里是否有你害怕的东西。
要是害怕呢?她问。
那就害怕,师尊说,然后想办法。想想怎么面对的办法,想想让你不害怕的办法。当然最好的不害怕的方法就是面对。
或者,我也可以吹笛子,她想,暂时不去想,就不会害怕。竹笛的笛声是她最喜欢的声音。此刻这竹笛挂在她腰间,随着主人的步伐轻轻晃动。而它的主人正在山间小路上不疾不徐地行走,风吹起玄色布衣的衣角,掠过黑色环首剑的金环。青布包的包袱挂在肩头,被调皮的春风掀起的发丝不住地往后飞过了小巧的耳朵,额上浓眉入鬓,一双大圆明亮的眼睛与平直的嘴唇竟挂着同样的笑意。
啊,是春天!居觐感觉自己呼出的每一口气都在表达这句话。她想做自己以往在山里最喜欢做的事:站在高处吹笛子。
四下望去,前方不远处便有一块不知何年何月被苍天之力放置在此的大石,深青似苍,光滑如镜。她三步并两步,轻盈地跳了上去,正小心解下腰间的笛子、想着要吹一个什么曲子——招得来鸟的还是招不来的呢?——就听见西北方一阵金铁交击的打斗之声。
她自幼耳力过人。隔着树林,她能听见熊喘气的声音,头顶树枝上飞鸟振翅的细小响动更是瞒不过她。此刻隔着一大片桦树林,她能听见那边数人打斗,除兵器外,还兼有拳脚。有些人的拳脚功夫相当刚硬,打在树干上时,竟有树干碎裂之声。
足尖于石上一点,风中踏树干几步,转瞬之间,笛子还在她手中,人已经挂在桦树的枝桠上。
越过树枝与层层新绿,居觐看见有五人围着一人缠斗。那五人身着青色衣服,上面似乎绣着什么大块的黑色图案。五人身量不一,所使兵器也各有不同,有人用大刀,有人用剑,有人纯靠拳脚,背上背着大锤一对。虽然是五人围攻一人,但居觐未几便看出,这五人中,只有两人是敌人的对手。其中一人身形高壮,使一根铁棍;另一人则身形瘦削,使用一对带刺卜字拐。二人互相配合,棍扫拐刺,足以使得被围攻的女子左支右绌。
恰在此刻,那高壮之人跃至半空,铁棍便如疾雨一般落下。而瘦削之人立刻左右抢攻,意欲将敌人逼入铁棍的攻击圈。
电光火石间,居觐的手本已伸向剑柄,却听得当啷啷数声巨响——那被围住的女子,将手中的九节鞭奋力一甩,在身体两侧形成两个虎虎生风、锋利无比的圆,恰到好处地将敌人的攻势化解,甚至还差一点将高壮之人的肩膀划破。
那女子身着艳丽的青莲色{3}衣服,宽袍大袖,动作起来,如蝴蝶一般。然而等到翅膀收回,居觐看见女子一脸疲惫,那丹凤眼里只有忧虑和紧张,柳叶眉间全是细汗,正顺着直鼻梁流到鼻尖、滴在丹唇与下颌上。至于紫衣上的一道红痕,并非华丽的丝带,而是不知何处来的血迹。
那五人收拾整理,业已重新将女子围住,正欲再度发动攻势——瘦削的已经将尖刺对准了女子,高壮的又将铁棍舞了起来——锵得一声,居觐的剑锋已经杀到他们头顶。
一出剑,剑锋就如柳叶一般在铁棍和拐子尖儿上掠过,以勇猛和巧劲儿将正要使出杀招的二人生生赶退了几步,使剑人轻盈地落在紫衣女子身前,剑锋依然指着那五人。她自己面无表情,也看不到对方的表情——五人都戴着黑漆漆的面具,如同他们衣服上绣的黑色乌鸦一样。
那高壮者的胸膛上下起伏,显然是刚才蓄力已极,霎时被打回,气息尚来不及调节。但即便如此,这家伙依然肌肉喷张,仿佛随时可以把衣服撑破。居觐倒也不怕他,她从不怕刚硬的外家功夫。师尊常说,她的剑法聪明灵巧有余,但对利害缺乏了解判断,这导致她对付外家功夫得心应手,却对变化多端、以内功推动招式变化的内家高手缺乏应对之道。
师尊的招式还不够变化吗?十六岁的她问道。师尊大笑道,为师固然有千般变化的八剑,哪及天下千万人能施展的变化那么多呢?
瘦削者的右手往后收,她看见了。灵猴一般的男子,看上去战斗力不及高壮者,但交手当时,她凌空看见对方一边后撤一边转动两臂,以那动作判断,如果她落地之后继续攻击对方,瘦削者至少有三种以上方法对付她,甚至还不止。
当然她没有继续攻击,她希望对方也不要继续攻击,哪怕她不知道这五个人为何要围攻这个女子。眼下七人面面相觑,周围鸦雀无声,只有风过树梢的响动像无聊观众的哈欠。她想自己也许应该说点什么,毕竟逼退对方要么用剑锋上的刀兵要么用言语上的刀兵,她不能一直这样站着。
身后女子的气息听来十分不稳,似乎已经体力不支,这也容不得她继续延宕下去。可她说什么呢?她从不知道应该怎么说这样的话。要是能像师尊那样就好了,一出手,就没人敢和师尊过第二招。
突然,瘦削者的面具后传来一声呼哨,仿佛是把哨子含在口腔里发出了声音。闷,但是清晰,而且短促。声音一响,那不外如是的三人立刻步调一致地上前攻击居觐,堪比她见过的木勺村里最听话的猎犬。
一刀一剑,一对铁锤。居觐往后退了半步,右脚扎实地踏在地上,先是向右转身躲开大刀凌空的劈砍,接着挥剑一撩,持刀的立刻呼痛倒下,刀也扔了,双手捂着腹部细长的伤口。那持剑的立刻从左侧舞着密密匝匝的剑花赶上来,正与右侧专砸脑壳的铁锤打了个配合。居觐趁势往后一倒,下盘虽不动如山,上身却柔软如缎,正好把两个人都让开。她右手持剑嚓嚓两下,正刺破用铁锤者的脚踝;左手则伸出双指,以极快的速度点在持剑者的手腕上:然后足下一点,自己向后一滑,趁机又站起来,依然立在紫衣女子的正前方。
文案:
十八岁的居觐,被师尊要求下山去。她虽不解为何,但谨遵师命。没想到山没下完,就遇见了英雄救美的大好机会。可这一救,剑一拔,手一伸,她就把自己牵扯进一件又一件身不由己的事情里。末了,她不得不在自己、情爱、侠义还有天下之间,做个难以抉择的抉择。
武侠,HE,5月24日开始更新,每天上午11:30,19万字三稿已截稿。
好久不见。
内容标签:正剧
搜索关键字:主角:居觐,白藏┃配角:卢亟,王子安┃其它:
一句话简介:遍历红尘,修行的是?
立意:侠之大者,到底是为什么?
第一章
师尊让十八岁的居觐下山去。
二月底的时候师尊这么说,十八年来对师尊言听计从的居觐也就收拾了行李,准备三月初下山去。临行前,师尊给了她不知算多还是算少的盘费,也给她问话、得到交待与叮嘱的机会。十八年来,大事上她从不知不听师尊的话为何物,此刻倒还知道问个为什么——年复一年在山中生活,虽然偶尔到山下市镇去,也不过是陪师尊一道去,权当多一双手拿东西,现在怎么忽然要她一个人下山去了?
师尊说她的武功修炼至此,已是在山中能做到的极限,需要下山去遍历红尘,才能打破关隘。否则不解七情六欲,就妄图以七情六欲为诀,必然要走火入魔。
说罢将门一关,自顾自回去睡觉了。居觐奉师尊如师尊,既非父母,遑论其他,因此即便第二天一早起来想着走之前去拜别师尊、却没找到人,不免遗憾,依然头也不回地下山去了。
反正师尊就是要她下山去,那她就下山去。
走了一天一夜,山下气候比终南山{1}上暖和,各样花朵都比山上开得盛大绚烂。居觐自幼隐居山中,年年岁岁看着这些花,年年岁岁都一样喜欢。她喜欢谷中的桃花,喜欢院外的海棠,喜欢坡头的梨花,喜欢坡底的樱花,喜欢湖边的荷花,喜欢山脊的杜鹃,甚至喜欢山林深处青碧的松针上黄色的松花与松花粉。哪怕师尊总是说这种花瓣如何入药、那种花粉如何服用,最易得到松花粉总是风一吹就落一地、黄澄澄的有时好难打扫,她还是喜欢。有一次师尊正与她一边打扫地上松花粉一边说松花酒如何做,她问了一句,好好的,植物是植物就好了,为何非要做酒做药?
师尊愣了愣,笑道,是啊,不必。
都说立春三候{2},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于她而言,都不及春天花开那样值得期待。
甚至,除了花,还有草木呀。松、柏、樟、桦、橡、榆、槐、杨,每一个都有独特的颜色、纹理、甚至香气,甚至依附其而生的苔藓。每年下山去采购的时候,市集上总有闲人问她,小姑娘,你年纪轻轻,住在山里,不觉得闷吗?她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到大都有人这么问,当真是不厌其烦吗?她每次都回答,不。闲人又问怎么会不闷呢?她小时候还会解释解释,可闲人们总听不明白——也许这就是他们持续问了十几年的原因——末了,她长大了,再也不解释了。
她喜欢一个人在山里走,她认得路,甚至认得出熊罴和虎狼,给它们取了名字,也从不害怕。师尊说,那么你就下山去看看吧,看看红尘俗世里是否有你害怕的东西。
要是害怕呢?她问。
那就害怕,师尊说,然后想办法。想想怎么面对的办法,想想让你不害怕的办法。当然最好的不害怕的方法就是面对。
或者,我也可以吹笛子,她想,暂时不去想,就不会害怕。竹笛的笛声是她最喜欢的声音。此刻这竹笛挂在她腰间,随着主人的步伐轻轻晃动。而它的主人正在山间小路上不疾不徐地行走,风吹起玄色布衣的衣角,掠过黑色环首剑的金环。青布包的包袱挂在肩头,被调皮的春风掀起的发丝不住地往后飞过了小巧的耳朵,额上浓眉入鬓,一双大圆明亮的眼睛与平直的嘴唇竟挂着同样的笑意。
啊,是春天!居觐感觉自己呼出的每一口气都在表达这句话。她想做自己以往在山里最喜欢做的事:站在高处吹笛子。
四下望去,前方不远处便有一块不知何年何月被苍天之力放置在此的大石,深青似苍,光滑如镜。她三步并两步,轻盈地跳了上去,正小心解下腰间的笛子、想着要吹一个什么曲子——招得来鸟的还是招不来的呢?——就听见西北方一阵金铁交击的打斗之声。
她自幼耳力过人。隔着树林,她能听见熊喘气的声音,头顶树枝上飞鸟振翅的细小响动更是瞒不过她。此刻隔着一大片桦树林,她能听见那边数人打斗,除兵器外,还兼有拳脚。有些人的拳脚功夫相当刚硬,打在树干上时,竟有树干碎裂之声。
足尖于石上一点,风中踏树干几步,转瞬之间,笛子还在她手中,人已经挂在桦树的枝桠上。
越过树枝与层层新绿,居觐看见有五人围着一人缠斗。那五人身着青色衣服,上面似乎绣着什么大块的黑色图案。五人身量不一,所使兵器也各有不同,有人用大刀,有人用剑,有人纯靠拳脚,背上背着大锤一对。虽然是五人围攻一人,但居觐未几便看出,这五人中,只有两人是敌人的对手。其中一人身形高壮,使一根铁棍;另一人则身形瘦削,使用一对带刺卜字拐。二人互相配合,棍扫拐刺,足以使得被围攻的女子左支右绌。
恰在此刻,那高壮之人跃至半空,铁棍便如疾雨一般落下。而瘦削之人立刻左右抢攻,意欲将敌人逼入铁棍的攻击圈。
电光火石间,居觐的手本已伸向剑柄,却听得当啷啷数声巨响——那被围住的女子,将手中的九节鞭奋力一甩,在身体两侧形成两个虎虎生风、锋利无比的圆,恰到好处地将敌人的攻势化解,甚至还差一点将高壮之人的肩膀划破。
那女子身着艳丽的青莲色{3}衣服,宽袍大袖,动作起来,如蝴蝶一般。然而等到翅膀收回,居觐看见女子一脸疲惫,那丹凤眼里只有忧虑和紧张,柳叶眉间全是细汗,正顺着直鼻梁流到鼻尖、滴在丹唇与下颌上。至于紫衣上的一道红痕,并非华丽的丝带,而是不知何处来的血迹。
那五人收拾整理,业已重新将女子围住,正欲再度发动攻势——瘦削的已经将尖刺对准了女子,高壮的又将铁棍舞了起来——锵得一声,居觐的剑锋已经杀到他们头顶。
一出剑,剑锋就如柳叶一般在铁棍和拐子尖儿上掠过,以勇猛和巧劲儿将正要使出杀招的二人生生赶退了几步,使剑人轻盈地落在紫衣女子身前,剑锋依然指着那五人。她自己面无表情,也看不到对方的表情——五人都戴着黑漆漆的面具,如同他们衣服上绣的黑色乌鸦一样。
那高壮者的胸膛上下起伏,显然是刚才蓄力已极,霎时被打回,气息尚来不及调节。但即便如此,这家伙依然肌肉喷张,仿佛随时可以把衣服撑破。居觐倒也不怕他,她从不怕刚硬的外家功夫。师尊常说,她的剑法聪明灵巧有余,但对利害缺乏了解判断,这导致她对付外家功夫得心应手,却对变化多端、以内功推动招式变化的内家高手缺乏应对之道。
师尊的招式还不够变化吗?十六岁的她问道。师尊大笑道,为师固然有千般变化的八剑,哪及天下千万人能施展的变化那么多呢?
瘦削者的右手往后收,她看见了。灵猴一般的男子,看上去战斗力不及高壮者,但交手当时,她凌空看见对方一边后撤一边转动两臂,以那动作判断,如果她落地之后继续攻击对方,瘦削者至少有三种以上方法对付她,甚至还不止。
当然她没有继续攻击,她希望对方也不要继续攻击,哪怕她不知道这五个人为何要围攻这个女子。眼下七人面面相觑,周围鸦雀无声,只有风过树梢的响动像无聊观众的哈欠。她想自己也许应该说点什么,毕竟逼退对方要么用剑锋上的刀兵要么用言语上的刀兵,她不能一直这样站着。
身后女子的气息听来十分不稳,似乎已经体力不支,这也容不得她继续延宕下去。可她说什么呢?她从不知道应该怎么说这样的话。要是能像师尊那样就好了,一出手,就没人敢和师尊过第二招。
突然,瘦削者的面具后传来一声呼哨,仿佛是把哨子含在口腔里发出了声音。闷,但是清晰,而且短促。声音一响,那不外如是的三人立刻步调一致地上前攻击居觐,堪比她见过的木勺村里最听话的猎犬。
一刀一剑,一对铁锤。居觐往后退了半步,右脚扎实地踏在地上,先是向右转身躲开大刀凌空的劈砍,接着挥剑一撩,持刀的立刻呼痛倒下,刀也扔了,双手捂着腹部细长的伤口。那持剑的立刻从左侧舞着密密匝匝的剑花赶上来,正与右侧专砸脑壳的铁锤打了个配合。居觐趁势往后一倒,下盘虽不动如山,上身却柔软如缎,正好把两个人都让开。她右手持剑嚓嚓两下,正刺破用铁锤者的脚踝;左手则伸出双指,以极快的速度点在持剑者的手腕上:然后足下一点,自己向后一滑,趁机又站起来,依然立在紫衣女子的正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