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唉。
事情延宕了两个半月,总是拖一阵做一阵,一时说快推进,一时又莫名其妙地停下,大家不停地拿起放下,看上去是练举重,实际上节奏混乱,搞到现在别说力气没有了,怎么做都快要想不起来了。今天早上突然来了消息,她人还在楼下买咖啡,电话一来她接起来尚且不能相信是真的,反复和CEO讨论消息确定不确定。CEO信誓旦旦。她心想对方一向也不怎么走得通衙门的关系,这时候又靠得住了?然而这短暂沉默的犹豫被CEO听去,对方旋即提出,自己马上驾车调头去政府核实,章澈则马上准备开工。
等到她从电梯下来,想来CEO也没到政府,或者撑死了刚到、在办公室里刚坐下,茶都没给他泡上,就来了电话,说快动工,属实。
她哪怕真的还多了个心眼,又等了十分钟等来了催命的电话,事情还是倒转了。她在那十分钟里想好了工作如何布置,然后呢?外面的小伙伴们按照她的要求出去散发消息、做出承诺、表示一定兑现、“我以人格杠保证”,现在还是要重新处理,重新讨论,推翻了再重建。
言语的自我推翻和房屋的推倒一样,损害的最后都是自己。
虽然说身为PR从业,应对突发事件和汹汹众意从来都是日常生活,她也不是没有推倒重来过,极端的情况下她甚至电话打到一半要改自己的说法,内心到舌头都拧成痉挛。然而这一次,她手里没有那样专业团队,说起来各方面能力都有限,能力算是不错的那个HR,又沉默内向,她总觉得和她认识的HR都不一样,做薪酬一流,其余全不活泛,怎么活这么大的,是个财务转岗吗?
现在就是吹出去天大的海口,也要移海为山。
她闭了闭眼睛,深呼吸,站起来出门去。立在大家中间,朗声叫全部人暂停,然后宣布决定。她能感受到那一瞬间房间里膨胀的士气的消散,好像西方人爱说的沙丘之上筑就的城堡,顷刻之间就崩解无形。“我知道大家推动得艰难,但是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局面。来,赵恒,”她看向左手的第一个男生,“咱们一个一个过,看看怎么处理,都听着,我们统一口径,互相cover。赵恒,你那部分工作现在到哪一步了,有什么问题?”
赵恒说基本对接完供应商,场地也落实好了,她问怎么说的,小伙子回答得有些清楚有些不清楚,可能基于上次丁礼扬的事情,说到有些地方几乎流露出战战兢兢的神态。她面上没什么波澜,用冷静的语调和赵恒分析,指导做法,然后轮到下一个,再分析、指导、甚至亲口教如何和客户沟通的话术。如此这般过了半个小时,安排完了,所有人都开始重新工作。整个办公室虽然照旧忙碌,但已经没有了刚才人声鼎沸的忙乱——那样子,有点像第二天就要雪崩的纽约交易所——而现在,更具有一种沉静的力量。
其实她喜欢这种状态,如果一直能这样该多好。他们脸上写满了疲劳。这次是成长但是——
晚上请他们吃顿饭吧。安稳地告诉他们这是成长,像是一种庆功宴,庆祝别的功。
钱是次要的,就像有时候人们会觉得,你给我足够的价格,我处理足够多的事情,要买我额外的私人时间,拿出周一围在《绣春刀》里的那张脸,“得加钱!”然而钱真的能买来什么吗?有时候她宁愿付出钱去获得别的感受,愉快的放松的感受,如果能这样获得好时光,那就已经很划算了。
即便她很清楚,最后的结果一般都是一段不好不坏的时光,随着时间流逝不断改变记忆中颜色的时光——她还是向往美好时光在等待自己。钱买不来,钱只能给它一点点装饰,像构筑一个舞台,让她能够站上去跳舞。
她可以去给人加油鼓劲,严格承担自己的责任,她希望她能够成为一个足够好的自己,然后有一个人,可以和自己共舞,她可以成为那个人的肩膀,也让自己依靠那个人。
有那个人,自己的世界多一根支柱,就更稳定广阔,就——
电话响了,外面一位下属示意她。她一看来电者,知道这是安抚不好的大爷来发脾气了。
唉——
世上的苦难与幸福如有加总的公正,那么有的人面对着自己的信用反复崩塌的痛苦,有的人则面对着毫无价值的折磨。比如说,“到”和“至”到底哪一个更合适,哪一个更书面,哪一个更准确,哪一个更好懂?这一堆问题都要看情况,选择答案可能都不一样。照祁越理解,除了以上的表达差异,还有一点,那就是哪个读起来顺口、音韵上好听、甚至押韵。
押韵,哼。她在心里冷笑,一个通知,我考虑起押韵来了。
但如果不是讨论押韵,那我在这里听领导把“至”改成“到”是干嘛??
以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她还会认真思考为什么,试图学习这种调整的内在逻辑。不得不说很多本事都是这样自学出来的,写公文写方案,以体制内的口吻写废话和实话她都能写。然而渐渐地她明白了,有时这些和内在逻辑无关,反而和人类的劣根性有关系。但凡有一点点权力,就要使用权力,就算是基本不存任何坏心眼的人、善良得闪闪发白的人,也会想要这样做。有的人水平高超,会变成教练式指导,有的人水平很不济,就会显得像莫名其妙地挑刺,比如说“至”和“到”区别。
她坐在上级对面的沙发上,两腿交叠,腿上摊着笔记本,抬头看去掠过桌面边缘,看见的上级的脸色发黑,眉头紧皱,想想也是刚从大领导那里领了一顿骂回来,她能理解,这不是在改通知,这是无意识地拿自己发脾气。
一个人要是能控制自己几乎无意识的喜怒,那得是多好的修养,多强大的能力,多坚韧的内心?她自己不是,也就能容忍别人也不是。虽然这种行为无论犯事是她自己还是别人,她都会说,这是错的,不对的。
“至”改成“到”!不合适!不书面!不礼貌!哼!是国标不覆盖而语文老师是高危行业!总是死太早!!
幸而未几改完,拿着文件早得脱身的她离开办公室快步往回走,心里想着反正最后按下同意发送、并且为一切内容担最后最终最大责任的人都是你,我不关心。总经理决策,组织决策,反正不是我一个执行层担责。
虽然她也不是第一次以花样繁多的向上管理的方式影响决策层决策了。在大原则不变的情况下,给方案就是更进一步地划定选择范围。有时候谁是羊谁是牧羊犬是没有定数的,虽然说老板们掌握了她在哪里吃草的划定权、也供应了草和草场,她也经常能给划定老板们吃草的范围。
有时候站在一旁等领导签字,面上温柔微笑,内心:签啊!给我签啊!
她知道不该觉得自己太聪明,和光同尘,哪怕从单纯善的角度来说也很必要。但厌蠢没法治疗,有时候遇见了就是要生气。
比如现在。
回到自己屋里不及五分钟,这一次最能折腾的那个实习生又来了。她一看对方的脸,话都不想说,只是抬眉看着对方。
离职啊,留下啊,不满意啊,还是咋地啊?要不你去犯个罪吧,不然我都厌烦了你的花样了。
她去招人的时候,是因为老板们的关系才去的这家学校。那位对接老师,导游出身,举着小旗子领路的事业巅峰时期赶上了旅游行业最为非作歹的时候,沾染的那些恶习,至今不改。找企业方兜售自己不知道哪里批发的茶叶、重大节庆发财的时候要免费房,什么都干过,同行聚在一起,才知道不止一家受害。她甚至好奇,这家伙(一位东北口音的男士)到底是先给自己打的电话,还是先给另外一家?就好奇,纯粹掂量掂量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
我这么不好欺负的样子,你要还觉得我是绵羊,那何止是踢到钢板了。
再说了你发送给我这样的学生,不让我选,只有你分给我什么就是什么,我还不能生气了?
这(杀千刀的)学校有大专有中专,中专真是最糟糕的那种中专,她去接人的时候,送到车上来看望学生的那位班主任女士,一张嘴,几乎带着一种大山深处的煤烟味。不是她环保过头,而是那口音一听就知道普通话何等糟糕;再一听说话内容,言语粗俗、内容贫瘠,假如这位只是一个深山农村妇女,她都认了,诶你是老师诶?
那时的两个姑娘,坐在车上,各有特色、眼睛都大的脸上,有一种被冷冻的茫然。好像不知道眼前正在发生什么,自己又该怎么办,任由自己被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接受安排和指挥就行了。
真他妈是看走眼了。谁知道来了以后最能折腾的就是这两个中专生。尤其是两眼漆黑点墨一样好看的那个,她现在明白了,那不是冷冻的茫然,那是大胆鲁莽、无法无天,对面前人和规则完全缺乏尊重、也不知道自己会付出什么代价、蛮荒原始的冲动自私。这小姑娘来了未几,先和部门闹过觉得工作太累、太无聊,先是在寝室里躺着不上班,就是睡觉,经劝说教育后改正。后来跑出去玩,闹过两次逾期不归霸王假,有一次还给祁越“直播”,发着微信说自己在努力赶高铁,提前一个小时买票,差30分钟开车出门,她都不想理会,觉得无论是真的蠢到这么选时间还是撒谎表演,都一样,不值得原谅。后来又闹过一走了之,要不是部门去劝说,或者这个小(哔哔)发现离开了这里没有钱,大概也不会回来、她也不会接受这家伙回来。
事情延宕了两个半月,总是拖一阵做一阵,一时说快推进,一时又莫名其妙地停下,大家不停地拿起放下,看上去是练举重,实际上节奏混乱,搞到现在别说力气没有了,怎么做都快要想不起来了。今天早上突然来了消息,她人还在楼下买咖啡,电话一来她接起来尚且不能相信是真的,反复和CEO讨论消息确定不确定。CEO信誓旦旦。她心想对方一向也不怎么走得通衙门的关系,这时候又靠得住了?然而这短暂沉默的犹豫被CEO听去,对方旋即提出,自己马上驾车调头去政府核实,章澈则马上准备开工。
等到她从电梯下来,想来CEO也没到政府,或者撑死了刚到、在办公室里刚坐下,茶都没给他泡上,就来了电话,说快动工,属实。
她哪怕真的还多了个心眼,又等了十分钟等来了催命的电话,事情还是倒转了。她在那十分钟里想好了工作如何布置,然后呢?外面的小伙伴们按照她的要求出去散发消息、做出承诺、表示一定兑现、“我以人格杠保证”,现在还是要重新处理,重新讨论,推翻了再重建。
言语的自我推翻和房屋的推倒一样,损害的最后都是自己。
虽然说身为PR从业,应对突发事件和汹汹众意从来都是日常生活,她也不是没有推倒重来过,极端的情况下她甚至电话打到一半要改自己的说法,内心到舌头都拧成痉挛。然而这一次,她手里没有那样专业团队,说起来各方面能力都有限,能力算是不错的那个HR,又沉默内向,她总觉得和她认识的HR都不一样,做薪酬一流,其余全不活泛,怎么活这么大的,是个财务转岗吗?
现在就是吹出去天大的海口,也要移海为山。
她闭了闭眼睛,深呼吸,站起来出门去。立在大家中间,朗声叫全部人暂停,然后宣布决定。她能感受到那一瞬间房间里膨胀的士气的消散,好像西方人爱说的沙丘之上筑就的城堡,顷刻之间就崩解无形。“我知道大家推动得艰难,但是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局面。来,赵恒,”她看向左手的第一个男生,“咱们一个一个过,看看怎么处理,都听着,我们统一口径,互相cover。赵恒,你那部分工作现在到哪一步了,有什么问题?”
赵恒说基本对接完供应商,场地也落实好了,她问怎么说的,小伙子回答得有些清楚有些不清楚,可能基于上次丁礼扬的事情,说到有些地方几乎流露出战战兢兢的神态。她面上没什么波澜,用冷静的语调和赵恒分析,指导做法,然后轮到下一个,再分析、指导、甚至亲口教如何和客户沟通的话术。如此这般过了半个小时,安排完了,所有人都开始重新工作。整个办公室虽然照旧忙碌,但已经没有了刚才人声鼎沸的忙乱——那样子,有点像第二天就要雪崩的纽约交易所——而现在,更具有一种沉静的力量。
其实她喜欢这种状态,如果一直能这样该多好。他们脸上写满了疲劳。这次是成长但是——
晚上请他们吃顿饭吧。安稳地告诉他们这是成长,像是一种庆功宴,庆祝别的功。
钱是次要的,就像有时候人们会觉得,你给我足够的价格,我处理足够多的事情,要买我额外的私人时间,拿出周一围在《绣春刀》里的那张脸,“得加钱!”然而钱真的能买来什么吗?有时候她宁愿付出钱去获得别的感受,愉快的放松的感受,如果能这样获得好时光,那就已经很划算了。
即便她很清楚,最后的结果一般都是一段不好不坏的时光,随着时间流逝不断改变记忆中颜色的时光——她还是向往美好时光在等待自己。钱买不来,钱只能给它一点点装饰,像构筑一个舞台,让她能够站上去跳舞。
她可以去给人加油鼓劲,严格承担自己的责任,她希望她能够成为一个足够好的自己,然后有一个人,可以和自己共舞,她可以成为那个人的肩膀,也让自己依靠那个人。
有那个人,自己的世界多一根支柱,就更稳定广阔,就——
电话响了,外面一位下属示意她。她一看来电者,知道这是安抚不好的大爷来发脾气了。
唉——
世上的苦难与幸福如有加总的公正,那么有的人面对着自己的信用反复崩塌的痛苦,有的人则面对着毫无价值的折磨。比如说,“到”和“至”到底哪一个更合适,哪一个更书面,哪一个更准确,哪一个更好懂?这一堆问题都要看情况,选择答案可能都不一样。照祁越理解,除了以上的表达差异,还有一点,那就是哪个读起来顺口、音韵上好听、甚至押韵。
押韵,哼。她在心里冷笑,一个通知,我考虑起押韵来了。
但如果不是讨论押韵,那我在这里听领导把“至”改成“到”是干嘛??
以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她还会认真思考为什么,试图学习这种调整的内在逻辑。不得不说很多本事都是这样自学出来的,写公文写方案,以体制内的口吻写废话和实话她都能写。然而渐渐地她明白了,有时这些和内在逻辑无关,反而和人类的劣根性有关系。但凡有一点点权力,就要使用权力,就算是基本不存任何坏心眼的人、善良得闪闪发白的人,也会想要这样做。有的人水平高超,会变成教练式指导,有的人水平很不济,就会显得像莫名其妙地挑刺,比如说“至”和“到”区别。
她坐在上级对面的沙发上,两腿交叠,腿上摊着笔记本,抬头看去掠过桌面边缘,看见的上级的脸色发黑,眉头紧皱,想想也是刚从大领导那里领了一顿骂回来,她能理解,这不是在改通知,这是无意识地拿自己发脾气。
一个人要是能控制自己几乎无意识的喜怒,那得是多好的修养,多强大的能力,多坚韧的内心?她自己不是,也就能容忍别人也不是。虽然这种行为无论犯事是她自己还是别人,她都会说,这是错的,不对的。
“至”改成“到”!不合适!不书面!不礼貌!哼!是国标不覆盖而语文老师是高危行业!总是死太早!!
幸而未几改完,拿着文件早得脱身的她离开办公室快步往回走,心里想着反正最后按下同意发送、并且为一切内容担最后最终最大责任的人都是你,我不关心。总经理决策,组织决策,反正不是我一个执行层担责。
虽然她也不是第一次以花样繁多的向上管理的方式影响决策层决策了。在大原则不变的情况下,给方案就是更进一步地划定选择范围。有时候谁是羊谁是牧羊犬是没有定数的,虽然说老板们掌握了她在哪里吃草的划定权、也供应了草和草场,她也经常能给划定老板们吃草的范围。
有时候站在一旁等领导签字,面上温柔微笑,内心:签啊!给我签啊!
她知道不该觉得自己太聪明,和光同尘,哪怕从单纯善的角度来说也很必要。但厌蠢没法治疗,有时候遇见了就是要生气。
比如现在。
回到自己屋里不及五分钟,这一次最能折腾的那个实习生又来了。她一看对方的脸,话都不想说,只是抬眉看着对方。
离职啊,留下啊,不满意啊,还是咋地啊?要不你去犯个罪吧,不然我都厌烦了你的花样了。
她去招人的时候,是因为老板们的关系才去的这家学校。那位对接老师,导游出身,举着小旗子领路的事业巅峰时期赶上了旅游行业最为非作歹的时候,沾染的那些恶习,至今不改。找企业方兜售自己不知道哪里批发的茶叶、重大节庆发财的时候要免费房,什么都干过,同行聚在一起,才知道不止一家受害。她甚至好奇,这家伙(一位东北口音的男士)到底是先给自己打的电话,还是先给另外一家?就好奇,纯粹掂量掂量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
我这么不好欺负的样子,你要还觉得我是绵羊,那何止是踢到钢板了。
再说了你发送给我这样的学生,不让我选,只有你分给我什么就是什么,我还不能生气了?
这(杀千刀的)学校有大专有中专,中专真是最糟糕的那种中专,她去接人的时候,送到车上来看望学生的那位班主任女士,一张嘴,几乎带着一种大山深处的煤烟味。不是她环保过头,而是那口音一听就知道普通话何等糟糕;再一听说话内容,言语粗俗、内容贫瘠,假如这位只是一个深山农村妇女,她都认了,诶你是老师诶?
那时的两个姑娘,坐在车上,各有特色、眼睛都大的脸上,有一种被冷冻的茫然。好像不知道眼前正在发生什么,自己又该怎么办,任由自己被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接受安排和指挥就行了。
真他妈是看走眼了。谁知道来了以后最能折腾的就是这两个中专生。尤其是两眼漆黑点墨一样好看的那个,她现在明白了,那不是冷冻的茫然,那是大胆鲁莽、无法无天,对面前人和规则完全缺乏尊重、也不知道自己会付出什么代价、蛮荒原始的冲动自私。这小姑娘来了未几,先和部门闹过觉得工作太累、太无聊,先是在寝室里躺着不上班,就是睡觉,经劝说教育后改正。后来跑出去玩,闹过两次逾期不归霸王假,有一次还给祁越“直播”,发着微信说自己在努力赶高铁,提前一个小时买票,差30分钟开车出门,她都不想理会,觉得无论是真的蠢到这么选时间还是撒谎表演,都一样,不值得原谅。后来又闹过一走了之,要不是部门去劝说,或者这个小(哔哔)发现离开了这里没有钱,大概也不会回来、她也不会接受这家伙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