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于庆隆大概听明白了,这说白了不就是控制儿子不成,想通过控制孙子来达到控制儿子的目的?
他安慰道:“那你也别太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看洪大哥也不是那种任由何长辈搓圆捏扁的人。真要是到了那时候,他肯定会有办法的。我也向你保证,到时候我也会帮你,无论如何也会让你亲自抚养你的孩子。”
元思寒笑着点头:“谢谢隆哥儿。这次真的是多亏了有你。”
秦玉霜这时扇着风进来:“热死了热死了。还是屋里凉快。”
于庆隆问:“你去哪了?今儿可比平时晚。”
秦玉霜在这村子里时没什么事,所以大半天也是在方家帮于庆隆看孩子。平时都是要么吃了早饭,要么吃早饭之前就会过来,今天却是太阳都起老高了才出现。
“我今儿一早跟正哥儿他们摸河蚌去了。”秦玉霜说,“弄来好些,但是腥气太重,我怕元阿兄闻不得那味道便没有往这里拿。正哥儿说你们若是吃,回他收拾好了再拿过来。”
“元阿兄吃么?”于庆隆问道,“这东西放辣椒炒,劲道,还有一种挺特殊的味道,你若是想吃我做来咱们大伙尝尝。”
“我现在没啥害喜的感觉呢,能吃。你们吃什么我跟着吃什么便好。”元思寒说着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感觉于庆隆做什么菜都好吃极了。他也确实不害喜。若不是因为看到自己的饭量明显有所增长,同时变得越来越嗜睡,他都不敢相信自己是有了身孕。
“那一会儿咱们一起去正哥儿家取点。”
“行。”
“那我要摘辣椒!”秦玉霜说,“摘菜的活通通交给我。”
“还没摘够呢?”于庆隆笑他,“每回摘菜都你摘。我这边的,还有正哥儿那边的菜见了你都发愁了。”
“还有于叔家的菜我也摘了不少呢。”
秦玉霜都晒黑了,却压根不在意。现在他的性子越来越像于庆隆,在不伤害旁人的前提下,过得很随性。
元思寒笑说:“你小心吓得它们再不敢结果了。”
秦玉霜说:“不会的。可惜了,杨杨跟小石头没有办满月酒,不然我定能摘个够。”
原本方丁满跟方吴氏是想办的,但于庆隆觉得孩子有些早产,办满月宴必定会来不少人,到时候吓到孩子或者弄得孩子们休息不好这都犯不上,便提议不办。
方丁满和方吴氏自然是以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为重,闻言也没怎么犹豫便答应下来。
而二哥家的孩子小叶子这两日有些起黄,所以也不准备办,说要直接办百日宴。
于庆隆说:“再过几日你不是要回一趟家么,到时你多摘些,给伯父跟伯母带回去不就好了。反正就一天时间,你早早起来摘完带回去也不会坏。这么多家呢,还会不够你摘么?要是真觉着不够,那你去我家上溪村那个园子再摘点。”
他阿爹他们这会儿不住那了,但那园子没荒废,叫二婶家种了。二婶是个勤快人,那园子也伺候得不错。
今年春季,于庆喜去考学,钱不够,于庆隆给拿了一些。虽然最后并没有考中,但二婶家里还是很感激他的帮助的。他也跟二婶说了,若是往后还有意考,那就好好学,不用担心考学用的钱的事。所以他要开口,那园子摘空了二婶也绝不可能多一句嘴。
秦玉霜说:“那倒也不用。我就在你这边跟正哥儿那边摘点就好了。对了元阿兄,我这次回去,要不要叫人给你做些新衣裳带过来?你往后肚子慢慢变大了,现下穿的衣裳肯定穿不了了。”
元思寒说:“也成。或者带些料子来也可以,我自己慢慢做,反正我也没什么事。”
于庆隆说:“那你一会儿看看我这的柜子里有没有喜欢的。衣料子好些呢,若是有你便挑着用。霜哥儿回回给我带,我哪里穿得过来。”
秦玉霜嘿嘿笑:“谁叫我家做这个呢。我这回去瞧瞧,若是有新样式再带过来些。唉,要不是得赶回去送秋衣图样,我都不想回去。”
他觉得也不光是因为这里比城里好玩的多,更多是这里的人让他觉得格外真诚。
于庆隆说:“早去早回。”
秦玉霜心想也只好如此。
两日后,他便带着自己摘的好几篮子菜,与来接他的二哥一同回了淮通县。
他是打算好早去早回的。亲自到成衣铺子里送了图之后,陪了父母亲两日,便到布庄里挑布。还挑了许多绣线和针等打算带回去给大伙用。
他不仅受到方家人的照顾,于家人和李正,还有胡波对他也照顾不少。他也想送大伙一些。
秦玉霜用心挑选,却没注意到就在他进了望江布庄没多久,有一个高大壮硕的中年汉子也跟了进来。汉子假意看布,最后也没买,却又跟着他离开了布庄。
秦玉霜赶往下溪村的路上,那人始终暗暗跟随,一刻也没敢松懈。
-----------------------
作者有话说:旋子感冒一直没好利索,写一会儿歇一会儿。这几天更新时间可能会晚些。
今天小剧场请假一天,明天再约[化了]
第112章
省城淮安, 秦府。
老爷洪远达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洪肖氏被侍女揉着太阳穴,正舒服着呢,看丈夫在那里转个没完, 挥挥手示意侍女出去把门关好。
“老爷您就不能坐会儿么?”洪肖氏道, “转得人眼晕。”
“我倒也想坐呢, 可你瞧瞧你办的这叫什么事!”
“我办的事怎么了我?我不就是叫人去把寒哥儿给带过来么?哦, 就许他们骑到咱们头上拉屎撒尿,就不许我教教他们怎么做小辈?”
“你就那么笃定寒哥儿肯定没怀?”
“那还用说?若是真怀了,干嘛不给咱们送回来?还不是因为没有, 心虚, 才做出这般行径。什么身为御史, 督察一方, 代领监军之责,致亲不可全数随行, 竟还请出圣旨来,还不是怕咱们识破了他们的伎俩,再叫倔纳妾。”
“可万一是真有了呢?你说你, 竟也不跟我商量一番就将人派出去。这万一要是有个好歹, 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洪肖氏暗暗皱眉:“有什么好后悔的?这寒哥儿越来越不像话, 身为儿夫郎不知帮着公婆规劝自己的夫君,反倒越发行事乖张。若是再任由他们这般行事, 以后桓儿眼里还能有咱们吗?”
洪远达说:“可是你硬把寒哥儿弄回来也不行啊。他若是没有身孕还好,若是真有了, 那这般做事,桓儿还不更与咱们生分?”
洪肖氏面上全无半分悔色,强势道:“生分什么?还能怎么生分?他如今眼里还有我这个娘么!反正事情已经这样了。他要么回来叫我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么不回来, 我就直接抬两房妾到桓儿房里!”
洪远达还是觉得这不是个好法子。
怪只怪自家最出息的孩子竟不是他一手带大的,如今翅膀硬了,也不把他们这做长辈的放在眼里,不然哪用得着这么费心。
却说跟到下溪村的壮汉正是洪肖氏派出来的。这人名叫洪通。上一次他跟着洪桓,但跟丢了,所以只有另想办法。如今跟了秦玉霜,他发现果然没错。
当初他家大少爷跟大少夫郎就是在到了秦家之后认识了于庆隆,这才离开淮通县的。秦玉霜跟于庆隆交好的事现下许多人都知道,这二人必定清楚他家大少爷和大少夫郎在哪。
秦玉霜到了下溪村之后,第一时间赶到方家。他的习惯,不进门先喊人:“隆哥儿!在家吗?我回来了!”
于庆隆抱起杨杨,元思寒抱起小石头,两人本来正在屋里逗孩子玩,闻声下意识起来。但于庆隆按住了元思寒,没叫他出屋:“过了三月之期了,还是注意点比较好。我出去看看,等外人都走了之后你和洪大哥再自由活动吧。”
元思寒闻言点点头,便没有跟出去。
于庆隆拉开大门:“你又带了啥,居然要进来卸车。”
秦玉霜说:“也没啥,就是些布啊线啊,还有吃的。我大哥去南边办差,回来时带了些腊味和干货。还有些上好的新茶和一些特别可爱的小罐子跟砂锅。你常弄些吃的,我就给你和正哥儿都带了几个,秋哥儿也有。”
于庆隆看到送秦玉霜过来的人是秦家二哥,这会儿正跟方戍说话呢。他没看到其他异常,便看着秦家的家丁将东西卸完之后去请秦二哥进屋坐会儿。
秦家二哥没有,说还有事在身,要赶回镇上了。
他安慰道:“那你也别太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看洪大哥也不是那种任由何长辈搓圆捏扁的人。真要是到了那时候,他肯定会有办法的。我也向你保证,到时候我也会帮你,无论如何也会让你亲自抚养你的孩子。”
元思寒笑着点头:“谢谢隆哥儿。这次真的是多亏了有你。”
秦玉霜这时扇着风进来:“热死了热死了。还是屋里凉快。”
于庆隆问:“你去哪了?今儿可比平时晚。”
秦玉霜在这村子里时没什么事,所以大半天也是在方家帮于庆隆看孩子。平时都是要么吃了早饭,要么吃早饭之前就会过来,今天却是太阳都起老高了才出现。
“我今儿一早跟正哥儿他们摸河蚌去了。”秦玉霜说,“弄来好些,但是腥气太重,我怕元阿兄闻不得那味道便没有往这里拿。正哥儿说你们若是吃,回他收拾好了再拿过来。”
“元阿兄吃么?”于庆隆问道,“这东西放辣椒炒,劲道,还有一种挺特殊的味道,你若是想吃我做来咱们大伙尝尝。”
“我现在没啥害喜的感觉呢,能吃。你们吃什么我跟着吃什么便好。”元思寒说着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感觉于庆隆做什么菜都好吃极了。他也确实不害喜。若不是因为看到自己的饭量明显有所增长,同时变得越来越嗜睡,他都不敢相信自己是有了身孕。
“那一会儿咱们一起去正哥儿家取点。”
“行。”
“那我要摘辣椒!”秦玉霜说,“摘菜的活通通交给我。”
“还没摘够呢?”于庆隆笑他,“每回摘菜都你摘。我这边的,还有正哥儿那边的菜见了你都发愁了。”
“还有于叔家的菜我也摘了不少呢。”
秦玉霜都晒黑了,却压根不在意。现在他的性子越来越像于庆隆,在不伤害旁人的前提下,过得很随性。
元思寒笑说:“你小心吓得它们再不敢结果了。”
秦玉霜说:“不会的。可惜了,杨杨跟小石头没有办满月酒,不然我定能摘个够。”
原本方丁满跟方吴氏是想办的,但于庆隆觉得孩子有些早产,办满月宴必定会来不少人,到时候吓到孩子或者弄得孩子们休息不好这都犯不上,便提议不办。
方丁满和方吴氏自然是以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为重,闻言也没怎么犹豫便答应下来。
而二哥家的孩子小叶子这两日有些起黄,所以也不准备办,说要直接办百日宴。
于庆隆说:“再过几日你不是要回一趟家么,到时你多摘些,给伯父跟伯母带回去不就好了。反正就一天时间,你早早起来摘完带回去也不会坏。这么多家呢,还会不够你摘么?要是真觉着不够,那你去我家上溪村那个园子再摘点。”
他阿爹他们这会儿不住那了,但那园子没荒废,叫二婶家种了。二婶是个勤快人,那园子也伺候得不错。
今年春季,于庆喜去考学,钱不够,于庆隆给拿了一些。虽然最后并没有考中,但二婶家里还是很感激他的帮助的。他也跟二婶说了,若是往后还有意考,那就好好学,不用担心考学用的钱的事。所以他要开口,那园子摘空了二婶也绝不可能多一句嘴。
秦玉霜说:“那倒也不用。我就在你这边跟正哥儿那边摘点就好了。对了元阿兄,我这次回去,要不要叫人给你做些新衣裳带过来?你往后肚子慢慢变大了,现下穿的衣裳肯定穿不了了。”
元思寒说:“也成。或者带些料子来也可以,我自己慢慢做,反正我也没什么事。”
于庆隆说:“那你一会儿看看我这的柜子里有没有喜欢的。衣料子好些呢,若是有你便挑着用。霜哥儿回回给我带,我哪里穿得过来。”
秦玉霜嘿嘿笑:“谁叫我家做这个呢。我这回去瞧瞧,若是有新样式再带过来些。唉,要不是得赶回去送秋衣图样,我都不想回去。”
他觉得也不光是因为这里比城里好玩的多,更多是这里的人让他觉得格外真诚。
于庆隆说:“早去早回。”
秦玉霜心想也只好如此。
两日后,他便带着自己摘的好几篮子菜,与来接他的二哥一同回了淮通县。
他是打算好早去早回的。亲自到成衣铺子里送了图之后,陪了父母亲两日,便到布庄里挑布。还挑了许多绣线和针等打算带回去给大伙用。
他不仅受到方家人的照顾,于家人和李正,还有胡波对他也照顾不少。他也想送大伙一些。
秦玉霜用心挑选,却没注意到就在他进了望江布庄没多久,有一个高大壮硕的中年汉子也跟了进来。汉子假意看布,最后也没买,却又跟着他离开了布庄。
秦玉霜赶往下溪村的路上,那人始终暗暗跟随,一刻也没敢松懈。
-----------------------
作者有话说:旋子感冒一直没好利索,写一会儿歇一会儿。这几天更新时间可能会晚些。
今天小剧场请假一天,明天再约[化了]
第112章
省城淮安, 秦府。
老爷洪远达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洪肖氏被侍女揉着太阳穴,正舒服着呢,看丈夫在那里转个没完, 挥挥手示意侍女出去把门关好。
“老爷您就不能坐会儿么?”洪肖氏道, “转得人眼晕。”
“我倒也想坐呢, 可你瞧瞧你办的这叫什么事!”
“我办的事怎么了我?我不就是叫人去把寒哥儿给带过来么?哦, 就许他们骑到咱们头上拉屎撒尿,就不许我教教他们怎么做小辈?”
“你就那么笃定寒哥儿肯定没怀?”
“那还用说?若是真怀了,干嘛不给咱们送回来?还不是因为没有, 心虚, 才做出这般行径。什么身为御史, 督察一方, 代领监军之责,致亲不可全数随行, 竟还请出圣旨来,还不是怕咱们识破了他们的伎俩,再叫倔纳妾。”
“可万一是真有了呢?你说你, 竟也不跟我商量一番就将人派出去。这万一要是有个好歹, 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洪肖氏暗暗皱眉:“有什么好后悔的?这寒哥儿越来越不像话, 身为儿夫郎不知帮着公婆规劝自己的夫君,反倒越发行事乖张。若是再任由他们这般行事, 以后桓儿眼里还能有咱们吗?”
洪远达说:“可是你硬把寒哥儿弄回来也不行啊。他若是没有身孕还好,若是真有了, 那这般做事,桓儿还不更与咱们生分?”
洪肖氏面上全无半分悔色,强势道:“生分什么?还能怎么生分?他如今眼里还有我这个娘么!反正事情已经这样了。他要么回来叫我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么不回来, 我就直接抬两房妾到桓儿房里!”
洪远达还是觉得这不是个好法子。
怪只怪自家最出息的孩子竟不是他一手带大的,如今翅膀硬了,也不把他们这做长辈的放在眼里,不然哪用得着这么费心。
却说跟到下溪村的壮汉正是洪肖氏派出来的。这人名叫洪通。上一次他跟着洪桓,但跟丢了,所以只有另想办法。如今跟了秦玉霜,他发现果然没错。
当初他家大少爷跟大少夫郎就是在到了秦家之后认识了于庆隆,这才离开淮通县的。秦玉霜跟于庆隆交好的事现下许多人都知道,这二人必定清楚他家大少爷和大少夫郎在哪。
秦玉霜到了下溪村之后,第一时间赶到方家。他的习惯,不进门先喊人:“隆哥儿!在家吗?我回来了!”
于庆隆抱起杨杨,元思寒抱起小石头,两人本来正在屋里逗孩子玩,闻声下意识起来。但于庆隆按住了元思寒,没叫他出屋:“过了三月之期了,还是注意点比较好。我出去看看,等外人都走了之后你和洪大哥再自由活动吧。”
元思寒闻言点点头,便没有跟出去。
于庆隆拉开大门:“你又带了啥,居然要进来卸车。”
秦玉霜说:“也没啥,就是些布啊线啊,还有吃的。我大哥去南边办差,回来时带了些腊味和干货。还有些上好的新茶和一些特别可爱的小罐子跟砂锅。你常弄些吃的,我就给你和正哥儿都带了几个,秋哥儿也有。”
于庆隆看到送秦玉霜过来的人是秦家二哥,这会儿正跟方戍说话呢。他没看到其他异常,便看着秦家的家丁将东西卸完之后去请秦二哥进屋坐会儿。
秦家二哥没有,说还有事在身,要赶回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