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正想着呢,有个小伙计便上来说:“方公子,于公子,我们东家请二位下楼。严公子跟马公子回来了,带回来一堆东西。”
于庆隆跟方戍闻言起身,于庆隆道:“我先去看看,你好好吃饭吃完再下来。”
方戍确实快饿坏了,便没拒绝,嘱咐于庆隆下楼时小心些便开始狼吞虎咽。
于庆隆下楼,来到福悦酒楼后院,一看地上一堆小烤铛,他要的三种都有,兔头和猫头的各十个,剩下的普通的是一百个。每个都带着木把,长度大约是一尺出头。
“小于阿兄,你看这些可合你要求?”严西宽待郭恒安只留下了几个熟人,便问道。
“对,就是这些。这个蛋堡锅也很好。”于庆隆说,“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要不早回来了,就这范子太难做,等了四五日才开始做上,长捷一家子都没怎么睡,还找了些帮手才弄完。”
“都能用。郭老板,明儿起这些东西便可跟福善饼一起卖。买饼买得多的可赠一个普通的。这叫小烤铛。可以把蛋挞放里,两头合上之后就能烤了,也不至于烤黑。”
一般人家里都是有炉子有灶,却没有适合烤蛋挞的东西。这玩意儿一个也只不过几十文,常吃得起蛋挞的人家买一个用很方便。
郭恒安问:“卖多少钱呢?”
于庆隆说:“普通的卖六十文一个吧。兔头猫头的,一百五十文。不过叫人卖的时候告诉买主,过些日子还有能一次烤两个烤三个的,若是需要那般的可再等等。”
郭恒安觉着这个主意非常好,便吩咐下去了。后面陆陆续续就有人来取蛋挞时取走这东西,一般一次拿五个,普通的三个,兔头一个,猫头一个。
接着马亲随跟严西宽便随于庆隆一起回了楼上。
两人一人背着个大书包,超大型的。
于庆隆可从来没让家人弄过这么大的,问二人:“这谁的主意?”
马亲随说:“听说是吴婶的主意。她和周叔给你做了新衣裳,说是月份再大些穿。可棉衣占地方,他们还有些旁的东西也想带给你,便做了两个大包。不过我和亲随厚着脸皮要来了,往后归我们。”
严西宽说:“亲随脸皮厚,我跟着他占便宜了。他那包里是衣服,我这是那位小秦公子的包,还有些笔筒。我们这一路上还看到不少返乡的乡民呢,大伙都觉着日子有盼头了。这半个多月你们可着实在这做了天大的功德。”
方戍道:“你们的功劳也不小。”
马亲随问:“马大人就没说要褒奖你们一番吗?你们就这么忙活,一文钱都不得,总得有个说法啊。”
方戍道:“原也不是奔着褒奖来的,我和隆哥儿现下只想着这里赶紧稳定下来,城里的人也能平平安安回到他们老家。这样我和隆哥也就知足了。”
马亲随和严西宽都有些为朋友不值。他们也知道救济百姓是对的,可是这二人搭上这么多的时间忙里忙外,一个瘦了许多,一个明明怀着身孕还休息不好,上头居然也没什么表示。
不过想想,看到那些返乡的灾民脸上居然还有笑容,或许这就是最重要的了吧。
于庆隆问:“我家里两边的长辈和兄姐们可都还好?”
严西宽说:“好着呢。于叔他们还没搬家,说要等你们回去再搬。那新房就只有庆业兄两口子住着。小松儿我们也见着了,白白胖胖,庆家兄的伤也好利索了,大嫂让我们替她谢谢你想着孩子。”
马亲随笑说:“长捷也叫我们替他谢谢你们。咱这北方冬季没人农忙,打铁的生意便冷清,往年他们这时候都没多少活了。今年托你们的福,这冬天他一家可闲不住了,比夏日里都忙。”
方戍道:“你俩也别想得闲了。去了这许多日可够你们抄的。”
马亲随和严西宽可不怕抄。他们现在就指着这个攒钱呢。二人拿过新稿大致看看便回他们自己的房间去了。
差了这九日,可得赶赶工。
下午方戍还得去见牛权问一问组队砍柴的事,抱了会儿于庆隆便带着他的新手套离开。而于庆隆则把给小秦公子的包包好,里面还多放了一个包,还放了一个最新款的笔筒,一并交给一个机灵的伙计,嘱咐几句让送到秦府。
秦玉霜打从被于庆隆承诺新包的事,天天问他家里的小厮:“我那包还没到吗?”
小厮的嘴都已经快学会自主回答这答案了:“还没呢小少爷。不过应该快了吧。”
秦玉霜郁闷地嘟嘴:“再等一天,再不送来明儿你去再买三十个福善饼,问问于公子忙得如何。”
小厮刚应是,就听外头匆匆忙忙跑来个家丁:“小少爷!小少爷!来了来了!”
“什么来了?急得这样。”
“书包来了!您瞧!”
秦玉霜赶紧把包袱打开一看,里头还真有书包,却不是一个!两个书包,一个是与他以往见过的略相似的,是粗布面,却给他绣了一个玉环,玉环里是一只小兔子,可爱得不得了!这与任何人的都不同。
还有一个包是缎子做的,玉白色,这也是他从未见过的,比上个书包小,却格外精致,上头居然弄了手工的浅金色蝴蝶!他背着一走动,那蝴蝶的翅膀居然会动!
“天呐,这也太漂亮了。还有这笔桶,与旁人的都不一样,我的这个是最好的!送包的人呢?”
“回小少爷,人回去了。”
“那可有留下什么话?”
“留了。说是于公子又弄了什么什么小烤铛?说也有趣得很,公子若是闲着无聊或可去福悦酒楼转转。”
“好好好,快把我披风拿来,我这就去!”
于庆隆这会儿刚试完家里拿给他的衣服没多久。
两套里衣,一看针脚就知道是他阿爹缝的,外衣是婆婆缝的。最有趣的是,居然还给他带了干豆皮……
这里啥都有,但是这份心意却难得。
于庆隆拿着豆皮去找郭恒安,想着说说肉蛋堡的事,顺便晚上一起炒点豆皮吃。没想到还没见着郭恒安,秦玉霜就风风火火赶来了。
人刚进楼便开始解披风:“于公子!于公子?你在吗?”
于庆隆出来:“小秦公子来了,可有事?”
秦玉霜说:“我有些事想问问,请你喝茶可好?或者你想吃什么,我来请你!”
于庆隆说:“还是我请你吧。今儿正好要出些新东西。”
于庆隆让秦玉霜去雅间等会儿,见了郭恒安,说说蛋堡怎么做。
这玩意儿他上高中的时候他们学校门口就有摆摊的。每天早上排大队,一个四块,好多学生买。
他也吃过,怎么做,里面放什么,他清楚得很。只是以往总想着没有烧烤料,也没有模具,不好搞。可在这边这些也不是什么太大问题。烧烤料没有,花生碎跟芝麻碎还是有的。
郭恒安说:“我先备着食材,你先去与小秦公子说说话吧。说起来这小秦公子似乎很喜欢你做的这些东西。他可是我们淮通县首富家最得宠的小儿子。与他交好没坏处。”
于庆隆点点头:“我去看看。”
秦玉霜一看于庆隆来,喜得眼睛都弯起来了:“于公子,你做的包可太好看了!还有那笔筒,我都没瞧见别人用过。不过你、数日不见,你怎么似乎胖了不少?”
于庆隆说:“哦,我怀孕了,吃得多。”
秦玉霜:“……”
天爷啊,这不是个汉子吗?!
要是早知道是个哥儿,那他还避啥呢,早就把人请家里作客去了!
不过这样更好啊,以后想见就能见!
秦玉霜激动得咕嘟喝下一杯茶:“太好了于公子!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好朋友了?!”
于庆隆说:“秦公子若是不嫌,自是可以。”
秦玉霜猛摇头:“不嫌的不嫌的,是我高攀了。于公子你这般厉害会得这么多呢。对了,我来是想问问,你可还有其他有趣的东西吗?你做的包啊笔筒啊,新奇得很,我以往见都没见过。”
于庆隆说:“有啊。你想要什么?”
秦玉霜说:“我想要衣服,与旁人不一样的,还有鞋子啊,帽子啊都可以。还有什么我想想,哎反正只要是你会的,市面上没见过的,都可以做来看看。你放心,保管不叫你白做。”
于庆隆说:“我现下忙不过来。但我可以给你画图,你只要按图上的模样和颜色找人做便可。”
秦玉霜重重点头:“好!那我便付你画钱吧。”
于庆隆笑:“你不是说做朋友?给朋友画图还要钱那算什么朋友?”
秦玉霜听了都要感动坏了,抓住于庆隆的手:“那我叫你隆哥儿可行呀?”
于庆隆跟方戍闻言起身,于庆隆道:“我先去看看,你好好吃饭吃完再下来。”
方戍确实快饿坏了,便没拒绝,嘱咐于庆隆下楼时小心些便开始狼吞虎咽。
于庆隆下楼,来到福悦酒楼后院,一看地上一堆小烤铛,他要的三种都有,兔头和猫头的各十个,剩下的普通的是一百个。每个都带着木把,长度大约是一尺出头。
“小于阿兄,你看这些可合你要求?”严西宽待郭恒安只留下了几个熟人,便问道。
“对,就是这些。这个蛋堡锅也很好。”于庆隆说,“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要不早回来了,就这范子太难做,等了四五日才开始做上,长捷一家子都没怎么睡,还找了些帮手才弄完。”
“都能用。郭老板,明儿起这些东西便可跟福善饼一起卖。买饼买得多的可赠一个普通的。这叫小烤铛。可以把蛋挞放里,两头合上之后就能烤了,也不至于烤黑。”
一般人家里都是有炉子有灶,却没有适合烤蛋挞的东西。这玩意儿一个也只不过几十文,常吃得起蛋挞的人家买一个用很方便。
郭恒安问:“卖多少钱呢?”
于庆隆说:“普通的卖六十文一个吧。兔头猫头的,一百五十文。不过叫人卖的时候告诉买主,过些日子还有能一次烤两个烤三个的,若是需要那般的可再等等。”
郭恒安觉着这个主意非常好,便吩咐下去了。后面陆陆续续就有人来取蛋挞时取走这东西,一般一次拿五个,普通的三个,兔头一个,猫头一个。
接着马亲随跟严西宽便随于庆隆一起回了楼上。
两人一人背着个大书包,超大型的。
于庆隆可从来没让家人弄过这么大的,问二人:“这谁的主意?”
马亲随说:“听说是吴婶的主意。她和周叔给你做了新衣裳,说是月份再大些穿。可棉衣占地方,他们还有些旁的东西也想带给你,便做了两个大包。不过我和亲随厚着脸皮要来了,往后归我们。”
严西宽说:“亲随脸皮厚,我跟着他占便宜了。他那包里是衣服,我这是那位小秦公子的包,还有些笔筒。我们这一路上还看到不少返乡的乡民呢,大伙都觉着日子有盼头了。这半个多月你们可着实在这做了天大的功德。”
方戍道:“你们的功劳也不小。”
马亲随问:“马大人就没说要褒奖你们一番吗?你们就这么忙活,一文钱都不得,总得有个说法啊。”
方戍道:“原也不是奔着褒奖来的,我和隆哥儿现下只想着这里赶紧稳定下来,城里的人也能平平安安回到他们老家。这样我和隆哥也就知足了。”
马亲随和严西宽都有些为朋友不值。他们也知道救济百姓是对的,可是这二人搭上这么多的时间忙里忙外,一个瘦了许多,一个明明怀着身孕还休息不好,上头居然也没什么表示。
不过想想,看到那些返乡的灾民脸上居然还有笑容,或许这就是最重要的了吧。
于庆隆问:“我家里两边的长辈和兄姐们可都还好?”
严西宽说:“好着呢。于叔他们还没搬家,说要等你们回去再搬。那新房就只有庆业兄两口子住着。小松儿我们也见着了,白白胖胖,庆家兄的伤也好利索了,大嫂让我们替她谢谢你想着孩子。”
马亲随笑说:“长捷也叫我们替他谢谢你们。咱这北方冬季没人农忙,打铁的生意便冷清,往年他们这时候都没多少活了。今年托你们的福,这冬天他一家可闲不住了,比夏日里都忙。”
方戍道:“你俩也别想得闲了。去了这许多日可够你们抄的。”
马亲随和严西宽可不怕抄。他们现在就指着这个攒钱呢。二人拿过新稿大致看看便回他们自己的房间去了。
差了这九日,可得赶赶工。
下午方戍还得去见牛权问一问组队砍柴的事,抱了会儿于庆隆便带着他的新手套离开。而于庆隆则把给小秦公子的包包好,里面还多放了一个包,还放了一个最新款的笔筒,一并交给一个机灵的伙计,嘱咐几句让送到秦府。
秦玉霜打从被于庆隆承诺新包的事,天天问他家里的小厮:“我那包还没到吗?”
小厮的嘴都已经快学会自主回答这答案了:“还没呢小少爷。不过应该快了吧。”
秦玉霜郁闷地嘟嘴:“再等一天,再不送来明儿你去再买三十个福善饼,问问于公子忙得如何。”
小厮刚应是,就听外头匆匆忙忙跑来个家丁:“小少爷!小少爷!来了来了!”
“什么来了?急得这样。”
“书包来了!您瞧!”
秦玉霜赶紧把包袱打开一看,里头还真有书包,却不是一个!两个书包,一个是与他以往见过的略相似的,是粗布面,却给他绣了一个玉环,玉环里是一只小兔子,可爱得不得了!这与任何人的都不同。
还有一个包是缎子做的,玉白色,这也是他从未见过的,比上个书包小,却格外精致,上头居然弄了手工的浅金色蝴蝶!他背着一走动,那蝴蝶的翅膀居然会动!
“天呐,这也太漂亮了。还有这笔桶,与旁人的都不一样,我的这个是最好的!送包的人呢?”
“回小少爷,人回去了。”
“那可有留下什么话?”
“留了。说是于公子又弄了什么什么小烤铛?说也有趣得很,公子若是闲着无聊或可去福悦酒楼转转。”
“好好好,快把我披风拿来,我这就去!”
于庆隆这会儿刚试完家里拿给他的衣服没多久。
两套里衣,一看针脚就知道是他阿爹缝的,外衣是婆婆缝的。最有趣的是,居然还给他带了干豆皮……
这里啥都有,但是这份心意却难得。
于庆隆拿着豆皮去找郭恒安,想着说说肉蛋堡的事,顺便晚上一起炒点豆皮吃。没想到还没见着郭恒安,秦玉霜就风风火火赶来了。
人刚进楼便开始解披风:“于公子!于公子?你在吗?”
于庆隆出来:“小秦公子来了,可有事?”
秦玉霜说:“我有些事想问问,请你喝茶可好?或者你想吃什么,我来请你!”
于庆隆说:“还是我请你吧。今儿正好要出些新东西。”
于庆隆让秦玉霜去雅间等会儿,见了郭恒安,说说蛋堡怎么做。
这玩意儿他上高中的时候他们学校门口就有摆摊的。每天早上排大队,一个四块,好多学生买。
他也吃过,怎么做,里面放什么,他清楚得很。只是以往总想着没有烧烤料,也没有模具,不好搞。可在这边这些也不是什么太大问题。烧烤料没有,花生碎跟芝麻碎还是有的。
郭恒安说:“我先备着食材,你先去与小秦公子说说话吧。说起来这小秦公子似乎很喜欢你做的这些东西。他可是我们淮通县首富家最得宠的小儿子。与他交好没坏处。”
于庆隆点点头:“我去看看。”
秦玉霜一看于庆隆来,喜得眼睛都弯起来了:“于公子,你做的包可太好看了!还有那笔筒,我都没瞧见别人用过。不过你、数日不见,你怎么似乎胖了不少?”
于庆隆说:“哦,我怀孕了,吃得多。”
秦玉霜:“……”
天爷啊,这不是个汉子吗?!
要是早知道是个哥儿,那他还避啥呢,早就把人请家里作客去了!
不过这样更好啊,以后想见就能见!
秦玉霜激动得咕嘟喝下一杯茶:“太好了于公子!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好朋友了?!”
于庆隆说:“秦公子若是不嫌,自是可以。”
秦玉霜猛摇头:“不嫌的不嫌的,是我高攀了。于公子你这般厉害会得这么多呢。对了,我来是想问问,你可还有其他有趣的东西吗?你做的包啊笔筒啊,新奇得很,我以往见都没见过。”
于庆隆说:“有啊。你想要什么?”
秦玉霜说:“我想要衣服,与旁人不一样的,还有鞋子啊,帽子啊都可以。还有什么我想想,哎反正只要是你会的,市面上没见过的,都可以做来看看。你放心,保管不叫你白做。”
于庆隆说:“我现下忙不过来。但我可以给你画图,你只要按图上的模样和颜色找人做便可。”
秦玉霜重重点头:“好!那我便付你画钱吧。”
于庆隆笑:“你不是说做朋友?给朋友画图还要钱那算什么朋友?”
秦玉霜听了都要感动坏了,抓住于庆隆的手:“那我叫你隆哥儿可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