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依你们二人看,这故事若是放到书舍去卖,可会有人买?”于庆隆问道,“或者可会有人愿意花钱租来看?”
“那要看卖得多贵,租金多少了。若是价格公道,我敢打保,必会有人看的。”严西宽说,“先前我在德馨书舍抄书赚钱,那里的话本子我可都看了个遍,这本绝对可称新奇有趣,便是放在最好卖的那些话本子里也丝毫不逊色。”
“所以到底是谁写的?”马亲随道,“可还有后续?”
“对啊守城,咱们可是铁打的兄弟,你可不能私藏着不给我们看。”
“若是有我自然会给你们看,现下这不是没写完么。”方戍道,“我也天天等着呢。”
“啊?那这究竟是谁写的?字迹分明是你的字迹啊。”
“是隆哥儿写的。我帮着润色润色,顺便写下一份新的。这样待往后去书舍卖时也好卖。”
因为于庆隆写的时候多少需要做一些修改,上头有些乱。他润色的同时再写上一份工整也方便看。
马亲随和严西宽不敢置信地望向于庆隆。
这、这真是一个乡下哥儿能想出来的东西?!
严西宽说:“小于阿兄你这懂得也忒多了吧?”
于庆隆道:“西宽兄弟谬赞了。我习了字平时也就是记记医理医案和药方。行医倒也有钱赚,却不是一两日便可成。写话本子不一样,万一要是能赚些钱,不也挺好?再说我也就是把想到的写写,主要还是守城帮我润色的功劳。”
“隆哥儿过谦了,写得确实好看。”方戍道,“我只是稍稍加以润色而已。”
“我就是想着能卖出去赚些钱也好。”于庆隆道,“听说去省城赶考,花费极多。”
“那是相当多。”严西宽说,“我和亲随平日省吃检用就是担心明年赶考盘缠不够。只是咱们镇上的书舍不行,怕是没几个人会花钱来看话本子。若是能拿到县城去,那可就不一样了。”
“可是县城好远。”于庆隆说这话的时候眼巴巴瞧着方戍。
方戍:“……”
这事怎么说呢?他夫郎平日里乍一看去是有些冷清的性子,眼里没有多少温柔。而也正因如此,许多人看过也想不到这是个哥儿。
即便是他,平时看到的夫郎也都是冷静得很的。所以突然这么求怜爱的模样看他,他就……
这还不得把天上的月亮都摘下来给他的隆哥儿啊!
谁能拒绝对他的隆哥儿好!
方戍道:“明儿一早我便与父亲母亲说,咱们找个日子去县城。西宽与亲随要不要也一起去?”
严西宽道:“去也成。我与德馨书舍的少东家熟识,到时请他看看这话本子,他必定会看的。”
方戍见马亲随也点点头,便决定那就去一趟。
至于去不去见马知县,到时再说。
于庆隆道:“那今晚我便多写些。”
严西宽一听:“太好了!今晚又有的看!可不知有什么我跟亲随能帮上忙的?”
方戍说:“你俩若是没别的要忙,便帮着再各抄上一份吧。”
于是四人点了灯,两两坐着开始干活。
却说吴家,自打吴显被定了罪关进大牢之后就乱了套了。
老太太气得一病不起,吴威跟杨凤到处打听怎么才能把吴显给救出来,结果却是钱花得越来越多,人却根本就救不出来。家里多年的积蓄快花光了不说,老爷子也对他们颇多不满,直怪都是他们太贪,非要把那十亩地要回来才惹出这么大的祸。
他们现在左右不是人,可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放下儿子不管他死活!那牢里便是个好人关进去,过几月也磋磨坏了!
杨凤想想就恨方戍跟于庆隆,恨得牙根都痒痒!特别是于庆隆。她花了大钱才打听到,就是因为于庆隆找了纪师爷,她儿子才会被关起来的!
她现在只恨当初为什么尽想着去夺了方戍再去科考的机会,而不像最初那般想着报复于庆隆。
不然兴许就不会叫她的儿子吃这么多苦了。
杨凤恨得指甲都抠里了掌心里。
她如今身上已经没什么钱了。最近出门花的全都是从老太太那里拿的。可老太太见这是个无底洞,也不想再拿出钱来。但她不能就这样算了。
算算日子,于庆隆跟方戍成亲也已有半个多月了。
哥儿与姑娘家不同。姑娘有月事,并不总适合与丈夫行房。哥儿没这样的问题,随时都有可能怀上的。
这么久了,总该有了。
既然县太爷都不管,那便找些能管的!
杨凤把首饰拿去当了,之后便找来了自己的娘家兄弟。她道:“不管显儿能不能救出来,我都要于庆隆的命!我先头总想着方戍完了,于庆隆跟吴夏兰便得过苦日子。可我现在想明白了,是于庆隆完了他方家一家子才都完了!”
杨平拿着十两银子说:“可这是姐你最后的家底了吧?再说了,于庆隆再怎么说就是个哥儿,他没了,方戍顶多再娶一个。”
杨凤说:“可是三十两买不了一个秀才的命!我打听过了,外面都说那方戍护着于庆隆,当个宝似的疼。我这次非要挖他的心肝肉,也叫他们方家也尝尝这滋味!怎么?你也不肯帮大姐?”
杨平说:“那倒不是。只是我姐夫都不同意的事,你说你叫我去,到时候万一……姐,要不就算了吧?我听说镇守换人了,兴许过一阵子就能把显儿放出来呢?”
杨凤说:“放屁!他们都是一窝蚂蟥!尽知道吸血,哪一个拿了钱办事?你放心,这十两银子你只管把人给我找来,剩下的我自己会看着办。以后出了啥事你只管往我身上推!他们把我显儿毁了,我也要叫他们后悔一辈子!”
杨平眼瞅着是劝不动,只得把钱收好。
他们良塘镇北面的伏虎山上,确实有一窝土匪,拿钱办事,杀人不眨眼。怪只怪这于庆隆千不该万不该,把她姐惹火。
他姐可是个遇了事不死不休的人啊!
-----------------------
作者有话说:方戍:隆哥儿,更新了吗[让我康康]
马亲随、严西宽:小于阿兄,更新了吗[让我康康]
庆隆:要饭呢,没空写了[爆哭]
马亲随、严西宽、方戍:我们来负责要饭,你只管写啊[爆哭]姨姨们,求评求营养液[空碗]
第56章
方戍带着几人奋战到半夜, 于庆隆的故事又多了几千字。
天亮时,几人爬起来,吃饭的功夫方戍便对双亲道:“父亲母亲, 儿子明日想带上隆哥儿, 与西宽和亲随一起去趟县城。”
“去县城做啥?”方吴氏问道。
“有几本书镇上书舍里没有, 儿子想着去县城看看。”
这明显是胡说了。最近可没听方戍说缺书。
于庆隆垂着头吃面, 多少有点心虚。
平日里方戍鲜少对双亲说谎,这次倒因为他的事说起谎来。不直言是为了卖话本子才去县城,多半是想给他留条后路, 免得到时万一真卖不出去, 这事再落了话柄。
方吴氏一听说是去买书, 无不赞成。她问道:“那要几日能回来?”
方戍说:“快的话三日便可回, 慢的话,兴许要五六日。”
这是打算雇马车去了。
方吴氏说:“那成, 一会儿娘多给你们蒸些馒头,带着路上吃。你们是要晌午去镇上,在镇上住一宿之后明早直接从镇上走吧?”
这样就不用赶夜路, 她儿以往也是这般做的。
于庆隆却道:“娘, 我们打算明日天不亮就出发。现在城门口一人收十文钱才许进, 过夜还要多交十文,带东西兴许还得收更多, 所以我们想着一早走,到了镇上只管有一人进城雇马车便可。”
不然一起去四个人, 他和方戍在镇上要过夜,这一交又是五六十文钱,实在是划不来。
方吴氏昨儿个听说城门口收钱的事了,可过一夜她就把这茬给忘记了。如今听到儿夫郎精打细算, 笑道:“你说得对。那我晌午过后再蒸馒头。”
这事便这么定了。
上午一行人去了趟上溪村。于庆隆把卖药材的钱交给师父,顺便跟他老人家又请了几天假。反正他也不是那种非得在多长时间之内出师的情况,师徒俩一个教得随性,一个学得有弹性,并不匆忙。
从上溪村回来之后,于庆隆便跟方戍几人继续写开了。白天奋笔疾书,夜里挑着灯跟故事拼命,力求能多写点就多写点。
他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凑够整本,并且多抄出几份,这样最起码借出去看也方便。
“那要看卖得多贵,租金多少了。若是价格公道,我敢打保,必会有人看的。”严西宽说,“先前我在德馨书舍抄书赚钱,那里的话本子我可都看了个遍,这本绝对可称新奇有趣,便是放在最好卖的那些话本子里也丝毫不逊色。”
“所以到底是谁写的?”马亲随道,“可还有后续?”
“对啊守城,咱们可是铁打的兄弟,你可不能私藏着不给我们看。”
“若是有我自然会给你们看,现下这不是没写完么。”方戍道,“我也天天等着呢。”
“啊?那这究竟是谁写的?字迹分明是你的字迹啊。”
“是隆哥儿写的。我帮着润色润色,顺便写下一份新的。这样待往后去书舍卖时也好卖。”
因为于庆隆写的时候多少需要做一些修改,上头有些乱。他润色的同时再写上一份工整也方便看。
马亲随和严西宽不敢置信地望向于庆隆。
这、这真是一个乡下哥儿能想出来的东西?!
严西宽说:“小于阿兄你这懂得也忒多了吧?”
于庆隆道:“西宽兄弟谬赞了。我习了字平时也就是记记医理医案和药方。行医倒也有钱赚,却不是一两日便可成。写话本子不一样,万一要是能赚些钱,不也挺好?再说我也就是把想到的写写,主要还是守城帮我润色的功劳。”
“隆哥儿过谦了,写得确实好看。”方戍道,“我只是稍稍加以润色而已。”
“我就是想着能卖出去赚些钱也好。”于庆隆道,“听说去省城赶考,花费极多。”
“那是相当多。”严西宽说,“我和亲随平日省吃检用就是担心明年赶考盘缠不够。只是咱们镇上的书舍不行,怕是没几个人会花钱来看话本子。若是能拿到县城去,那可就不一样了。”
“可是县城好远。”于庆隆说这话的时候眼巴巴瞧着方戍。
方戍:“……”
这事怎么说呢?他夫郎平日里乍一看去是有些冷清的性子,眼里没有多少温柔。而也正因如此,许多人看过也想不到这是个哥儿。
即便是他,平时看到的夫郎也都是冷静得很的。所以突然这么求怜爱的模样看他,他就……
这还不得把天上的月亮都摘下来给他的隆哥儿啊!
谁能拒绝对他的隆哥儿好!
方戍道:“明儿一早我便与父亲母亲说,咱们找个日子去县城。西宽与亲随要不要也一起去?”
严西宽道:“去也成。我与德馨书舍的少东家熟识,到时请他看看这话本子,他必定会看的。”
方戍见马亲随也点点头,便决定那就去一趟。
至于去不去见马知县,到时再说。
于庆隆道:“那今晚我便多写些。”
严西宽一听:“太好了!今晚又有的看!可不知有什么我跟亲随能帮上忙的?”
方戍说:“你俩若是没别的要忙,便帮着再各抄上一份吧。”
于是四人点了灯,两两坐着开始干活。
却说吴家,自打吴显被定了罪关进大牢之后就乱了套了。
老太太气得一病不起,吴威跟杨凤到处打听怎么才能把吴显给救出来,结果却是钱花得越来越多,人却根本就救不出来。家里多年的积蓄快花光了不说,老爷子也对他们颇多不满,直怪都是他们太贪,非要把那十亩地要回来才惹出这么大的祸。
他们现在左右不是人,可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放下儿子不管他死活!那牢里便是个好人关进去,过几月也磋磨坏了!
杨凤想想就恨方戍跟于庆隆,恨得牙根都痒痒!特别是于庆隆。她花了大钱才打听到,就是因为于庆隆找了纪师爷,她儿子才会被关起来的!
她现在只恨当初为什么尽想着去夺了方戍再去科考的机会,而不像最初那般想着报复于庆隆。
不然兴许就不会叫她的儿子吃这么多苦了。
杨凤恨得指甲都抠里了掌心里。
她如今身上已经没什么钱了。最近出门花的全都是从老太太那里拿的。可老太太见这是个无底洞,也不想再拿出钱来。但她不能就这样算了。
算算日子,于庆隆跟方戍成亲也已有半个多月了。
哥儿与姑娘家不同。姑娘有月事,并不总适合与丈夫行房。哥儿没这样的问题,随时都有可能怀上的。
这么久了,总该有了。
既然县太爷都不管,那便找些能管的!
杨凤把首饰拿去当了,之后便找来了自己的娘家兄弟。她道:“不管显儿能不能救出来,我都要于庆隆的命!我先头总想着方戍完了,于庆隆跟吴夏兰便得过苦日子。可我现在想明白了,是于庆隆完了他方家一家子才都完了!”
杨平拿着十两银子说:“可这是姐你最后的家底了吧?再说了,于庆隆再怎么说就是个哥儿,他没了,方戍顶多再娶一个。”
杨凤说:“可是三十两买不了一个秀才的命!我打听过了,外面都说那方戍护着于庆隆,当个宝似的疼。我这次非要挖他的心肝肉,也叫他们方家也尝尝这滋味!怎么?你也不肯帮大姐?”
杨平说:“那倒不是。只是我姐夫都不同意的事,你说你叫我去,到时候万一……姐,要不就算了吧?我听说镇守换人了,兴许过一阵子就能把显儿放出来呢?”
杨凤说:“放屁!他们都是一窝蚂蟥!尽知道吸血,哪一个拿了钱办事?你放心,这十两银子你只管把人给我找来,剩下的我自己会看着办。以后出了啥事你只管往我身上推!他们把我显儿毁了,我也要叫他们后悔一辈子!”
杨平眼瞅着是劝不动,只得把钱收好。
他们良塘镇北面的伏虎山上,确实有一窝土匪,拿钱办事,杀人不眨眼。怪只怪这于庆隆千不该万不该,把她姐惹火。
他姐可是个遇了事不死不休的人啊!
-----------------------
作者有话说:方戍:隆哥儿,更新了吗[让我康康]
马亲随、严西宽:小于阿兄,更新了吗[让我康康]
庆隆:要饭呢,没空写了[爆哭]
马亲随、严西宽、方戍:我们来负责要饭,你只管写啊[爆哭]姨姨们,求评求营养液[空碗]
第56章
方戍带着几人奋战到半夜, 于庆隆的故事又多了几千字。
天亮时,几人爬起来,吃饭的功夫方戍便对双亲道:“父亲母亲, 儿子明日想带上隆哥儿, 与西宽和亲随一起去趟县城。”
“去县城做啥?”方吴氏问道。
“有几本书镇上书舍里没有, 儿子想着去县城看看。”
这明显是胡说了。最近可没听方戍说缺书。
于庆隆垂着头吃面, 多少有点心虚。
平日里方戍鲜少对双亲说谎,这次倒因为他的事说起谎来。不直言是为了卖话本子才去县城,多半是想给他留条后路, 免得到时万一真卖不出去, 这事再落了话柄。
方吴氏一听说是去买书, 无不赞成。她问道:“那要几日能回来?”
方戍说:“快的话三日便可回, 慢的话,兴许要五六日。”
这是打算雇马车去了。
方吴氏说:“那成, 一会儿娘多给你们蒸些馒头,带着路上吃。你们是要晌午去镇上,在镇上住一宿之后明早直接从镇上走吧?”
这样就不用赶夜路, 她儿以往也是这般做的。
于庆隆却道:“娘, 我们打算明日天不亮就出发。现在城门口一人收十文钱才许进, 过夜还要多交十文,带东西兴许还得收更多, 所以我们想着一早走,到了镇上只管有一人进城雇马车便可。”
不然一起去四个人, 他和方戍在镇上要过夜,这一交又是五六十文钱,实在是划不来。
方吴氏昨儿个听说城门口收钱的事了,可过一夜她就把这茬给忘记了。如今听到儿夫郎精打细算, 笑道:“你说得对。那我晌午过后再蒸馒头。”
这事便这么定了。
上午一行人去了趟上溪村。于庆隆把卖药材的钱交给师父,顺便跟他老人家又请了几天假。反正他也不是那种非得在多长时间之内出师的情况,师徒俩一个教得随性,一个学得有弹性,并不匆忙。
从上溪村回来之后,于庆隆便跟方戍几人继续写开了。白天奋笔疾书,夜里挑着灯跟故事拼命,力求能多写点就多写点。
他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凑够整本,并且多抄出几份,这样最起码借出去看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