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杨凤倏地转身:“那还不是因为你跟你儿子没出息!考了那么多回连个秀才都没有考回来,凭什么叫他家给考上了?我不管!这事我必得要个说法!老爷子当初就不该把那地给他们!那可是从你的份里挤出去的,你到是知不知道啊?”
吴威听着便烦得很:“我知不知道有什么用?老太爷要给,我还能拦着?那会儿我自个儿还不知道地长啥样呢!总之以后这事我不去了,要去你自己去!”
杨凤说:“我自己去就我自己去!那算命先生都说了,咱儿子考不上就是叫那方戍给克的!她吴夏兰带走的那十亩地就是咱家的官脉你懂不懂?那地必须要回来!当初也不知老爷子安的什么心。”
吴威不语。
他现在看着脸盆里的水都眼晕,他连脸都不想洗!
他现在对什么官不官脉什么秀不秀才的不感兴趣,他现在只想揍于庆隆一顿!
便道:“地的事你爱怎么弄怎么弄,我不管。可你要是找人揍方戍那夫郎一顿,这钱我出!”
杨凤道:“揍一顿?那解啥气,他们才刚成婚。你瞧着吧,等过了这月的,待他身上有了我再去找人揍他一顿。他方家方丁满那支原就子孙缘差,看我不叫他家绝了后!”
吴威听罢,当即拿出五两银子来。
-----------------------
作者有话说:方戍:夫郎夫郎,昨日我二人合力讨饭不如前日,你说这可咋办[爆哭]
庆隆:没事,合力不成还有合体呢[狗头]
方戍:这怎好拿出来说[害羞]
庆隆:这有啥不好意思?来,我用手给你掏掏耳朵。只要连在一起,那都算合体[坏笑]
方戍:姨姨们评评理[笑哭]
ps:书名正式改成《悍夫郎》了。之前的书名上了榜也不涨,像被屏蔽了一样[笑哭]
第42章
却说到了新家一适应, 这日子过得倒也快,转天就到了于庆隆回门的日子。
这天方家一家人早早醒来。方丁满跟方吴氏帮着准备回门用的礼,放到牛车上。于庆隆跟方戍也换了身外出的干净衣裳, 两人打算趁着天还没那么热的时候去。
这一次方吴氏给备的礼格外足, 有酒有肉, 还有两匹布, 两个大西瓜,一袋面粉。还给莫大夫也准备了一份礼。虽然不及这份多,但也是有的, 因为莫大夫也算半个媒人了。
方吴氏嘱咐方戍:“去了之后不用急着赶回来, 让隆哥儿多在家里坐坐, 他阿爹准想他了。”
方戍笑说:“娘您放心, 今儿天瞧着也要热,我待凉快些时再带隆哥儿回来。晚上您和父亲先吃, 不必等我们。”
方吴氏说:“知道了,快去吧。隆哥儿记得帮娘给你父亲和阿爹带好。”
于庆隆笑着应下来,咸蛋黄便慢慢悠悠地走在赶往上溪村的路上。
终于可以光明正大两个人一起走在外面, 没有其他人在也不必担心, 想聊天就能聊天。方戍的心情好得不得了, 看咸蛋黄在那甩着尾巴驱赶蚊虫都觉得有趣极了。
两人一人手里一张糖饼,方戍掰着吃, 掰到了糖多的地方,就把这块掰给于庆隆。
这要是换个人, 这饼于庆隆都不会吃的。可对方是方戍,他便不客气地“啊”一声。
方戍笑着把饼喂进于庆隆嘴里,自己没吃到这么大块糖馅,心里却感觉堆起了一座糖山那样甜。
于庆隆讲究有来有往, 他也想把自己的饼掰下来给方戍一块,但他是咬着吃的,而且糖多的地方早让他吃完了就剩下个饼底了……
方戍却很自然地接过去说:“糖没了,这块给我,你再拿个新的吃。”
“你刚掰着吃就是想把糖多的地方留给我?”
“你爱干净嘛。”方戍说。
这是什么神仙老公!
于庆隆环视一周,很好,没人。他拽住方戍衣领把人拽过来快速在嘴上啄了一口。
方戍吓得赶紧捂住嘴巴瞅瞅左右,见无人,呼口气,脸色爆红:“你,你胆子怎的这般大……”
于庆隆说:“反正又没人。再说我们已经成亲了,怕啥?”
方戍说:“可万一被人瞧见,他们多半还是会说你不检点。我不想叫人那样说你。”
于庆隆笑说:“行,那我下次注意。以后我都不亲了。”
“那不行!”方戍立刻抢白,说完更觉害臊,一边佯作找水壶一边说,“咳,在家中还是,还是可以的。”
“哦,知道了。”于庆隆说完直接从饼上掰下糖最多的那块给方戍吃,两条长腿在车板下晃悠着。
小两口就这么悠哉到了上溪村。
于家一家也在早早等着呢。早上起来宰了鸡,又包了大包子。包子包子,包有子。锅里冒着热气,周月华跟于庆业没事就出来瞅两眼。于大有在院子里不知第几次问:“来了没?”
周月华远远瞧见走在路上的像是方戍家的牛车,便道:“好像是来了!”
于庆业又出来细瞅瞅:“父亲,阿爹,没错,是我小弟回来了!他和方戍俩人,前头是咸蛋黄!”
大嫂在围裙上擦擦手,也跟着出来看。那牛车越来越近了,人也越来越清晰。于庆隆离老远便也瞧见了家里人,挥挥手喊道:“父亲!阿爹!大嫂!二哥!”
全家子都跑出来,直等着那牛车走进村。
离近些,方戍便下来朝于大有跟周月华行礼:“小婿拜见岳父,岳爹。见过大哥大嫂,还有二哥,小阿兄。”
于大有拍拍方戍的肩:“好小子,路上辛苦了。快进去说话。”
方戍便跟于庆隆一块儿进了院子。
于庆隆道:“大哥,麻烦你帮忙把车上的东西拿下来可以吗?有个西瓜跟一坛酒是给师父家的。其余的都是给咱家的。”
于庆家说:“那有啥不行?你们进屋说话。东西我搬就成。守城兄弟,早上可用过饭?”
方戍说:“来的路上吃了些。大哥只管叫我‘守城’便是,叫‘方戍’也行。”
于庆家笑说:“好,那你快进去。家里老早就准备起来,就等你们回来呢。”
周月华仔细瞅瞅小儿子,既而笑道:“看样子是过的开心的。”
于庆隆说:“是开心。您想呢,离着这么近,我想回便能回。公公婆婆待我也好,您就不用担心了。”
于庆业假装板起脸来:“那方戍对你不好么?”
于庆隆说:“那就不劳二哥你操心了。肯定不比你对我秋儿小阿兄差!”
白晚秋在一群人中是最小的,刚嫁过来还是腼腆得很,闻言手都不知往哪摆了。
他没有于庆隆那样放得开。闻言脸红扑扑的,只管笑,却不好意思说些什么。
倒是方戍突然想起来,他之前还真没怎么见过这位小阿兄,不禁多看了眼记住对方。以后这可都是他的亲人。
这时大哥跟大嫂去心着准备吃的,白晚秋也去帮忙。
周月华拉着于庆隆说话,于庆业便跟方戍聊起来,问问弟弟到了新家有没有什么不适应之类的。
然而有了先前那一个月的送柴经历,其实大家对方戍和方家人都已经了解许多了,再看弟弟回来时脸上高兴的样子,便知他过得必定差不到哪去,所以他们问些问题,更多是好奇。
周月华在大儿子屋里握着小儿子的手:“到新家可还吃得惯?”
“吃得惯。阿爹您放心,我没啥不适应。”
“那便好。看着方戍也是个靠得住的。那你们……”
“啊?”
“压箱底的东西,没瞧见?”
“哦,那个啊。”于庆隆瞬间有些不自在起来,“那个自是瞧见了。”
“那你……”
“哎,这个,阿爹,这事我和方戍我们有自己的打算。”于庆隆小声说,“您不用担心,我和方戍会看着办的。”
“可时间久了总不是个办法。”
“那便不让它太久了便是。总之您不用记挂这事,我和方戍心里有数呢。”
周月华还是觉着,两口子在一起总是要真正结合了才是正途。看小儿子进来时走路的模样他便知他十有八九还是个完身。可这事他也只能是问问,倒也不好再说太多,便改问道:“今儿能在家里坐多久?”
于庆隆说:“天黑前回去就成。婆婆说了,让我在这里坐久点,说您一准想我。”
周月华一听便笑说:“亲家心善。那村子里的人可都好相处?”
于庆隆说起方山家,还有那个在井口见过的寡哥儿,以及送他紫苏叶的梁大娘等等。
反正都是很好的人,家里离井也近,挑水都方便。
吴威听着便烦得很:“我知不知道有什么用?老太爷要给,我还能拦着?那会儿我自个儿还不知道地长啥样呢!总之以后这事我不去了,要去你自己去!”
杨凤说:“我自己去就我自己去!那算命先生都说了,咱儿子考不上就是叫那方戍给克的!她吴夏兰带走的那十亩地就是咱家的官脉你懂不懂?那地必须要回来!当初也不知老爷子安的什么心。”
吴威不语。
他现在看着脸盆里的水都眼晕,他连脸都不想洗!
他现在对什么官不官脉什么秀不秀才的不感兴趣,他现在只想揍于庆隆一顿!
便道:“地的事你爱怎么弄怎么弄,我不管。可你要是找人揍方戍那夫郎一顿,这钱我出!”
杨凤道:“揍一顿?那解啥气,他们才刚成婚。你瞧着吧,等过了这月的,待他身上有了我再去找人揍他一顿。他方家方丁满那支原就子孙缘差,看我不叫他家绝了后!”
吴威听罢,当即拿出五两银子来。
-----------------------
作者有话说:方戍:夫郎夫郎,昨日我二人合力讨饭不如前日,你说这可咋办[爆哭]
庆隆:没事,合力不成还有合体呢[狗头]
方戍:这怎好拿出来说[害羞]
庆隆:这有啥不好意思?来,我用手给你掏掏耳朵。只要连在一起,那都算合体[坏笑]
方戍:姨姨们评评理[笑哭]
ps:书名正式改成《悍夫郎》了。之前的书名上了榜也不涨,像被屏蔽了一样[笑哭]
第42章
却说到了新家一适应, 这日子过得倒也快,转天就到了于庆隆回门的日子。
这天方家一家人早早醒来。方丁满跟方吴氏帮着准备回门用的礼,放到牛车上。于庆隆跟方戍也换了身外出的干净衣裳, 两人打算趁着天还没那么热的时候去。
这一次方吴氏给备的礼格外足, 有酒有肉, 还有两匹布, 两个大西瓜,一袋面粉。还给莫大夫也准备了一份礼。虽然不及这份多,但也是有的, 因为莫大夫也算半个媒人了。
方吴氏嘱咐方戍:“去了之后不用急着赶回来, 让隆哥儿多在家里坐坐, 他阿爹准想他了。”
方戍笑说:“娘您放心, 今儿天瞧着也要热,我待凉快些时再带隆哥儿回来。晚上您和父亲先吃, 不必等我们。”
方吴氏说:“知道了,快去吧。隆哥儿记得帮娘给你父亲和阿爹带好。”
于庆隆笑着应下来,咸蛋黄便慢慢悠悠地走在赶往上溪村的路上。
终于可以光明正大两个人一起走在外面, 没有其他人在也不必担心, 想聊天就能聊天。方戍的心情好得不得了, 看咸蛋黄在那甩着尾巴驱赶蚊虫都觉得有趣极了。
两人一人手里一张糖饼,方戍掰着吃, 掰到了糖多的地方,就把这块掰给于庆隆。
这要是换个人, 这饼于庆隆都不会吃的。可对方是方戍,他便不客气地“啊”一声。
方戍笑着把饼喂进于庆隆嘴里,自己没吃到这么大块糖馅,心里却感觉堆起了一座糖山那样甜。
于庆隆讲究有来有往, 他也想把自己的饼掰下来给方戍一块,但他是咬着吃的,而且糖多的地方早让他吃完了就剩下个饼底了……
方戍却很自然地接过去说:“糖没了,这块给我,你再拿个新的吃。”
“你刚掰着吃就是想把糖多的地方留给我?”
“你爱干净嘛。”方戍说。
这是什么神仙老公!
于庆隆环视一周,很好,没人。他拽住方戍衣领把人拽过来快速在嘴上啄了一口。
方戍吓得赶紧捂住嘴巴瞅瞅左右,见无人,呼口气,脸色爆红:“你,你胆子怎的这般大……”
于庆隆说:“反正又没人。再说我们已经成亲了,怕啥?”
方戍说:“可万一被人瞧见,他们多半还是会说你不检点。我不想叫人那样说你。”
于庆隆笑说:“行,那我下次注意。以后我都不亲了。”
“那不行!”方戍立刻抢白,说完更觉害臊,一边佯作找水壶一边说,“咳,在家中还是,还是可以的。”
“哦,知道了。”于庆隆说完直接从饼上掰下糖最多的那块给方戍吃,两条长腿在车板下晃悠着。
小两口就这么悠哉到了上溪村。
于家一家也在早早等着呢。早上起来宰了鸡,又包了大包子。包子包子,包有子。锅里冒着热气,周月华跟于庆业没事就出来瞅两眼。于大有在院子里不知第几次问:“来了没?”
周月华远远瞧见走在路上的像是方戍家的牛车,便道:“好像是来了!”
于庆业又出来细瞅瞅:“父亲,阿爹,没错,是我小弟回来了!他和方戍俩人,前头是咸蛋黄!”
大嫂在围裙上擦擦手,也跟着出来看。那牛车越来越近了,人也越来越清晰。于庆隆离老远便也瞧见了家里人,挥挥手喊道:“父亲!阿爹!大嫂!二哥!”
全家子都跑出来,直等着那牛车走进村。
离近些,方戍便下来朝于大有跟周月华行礼:“小婿拜见岳父,岳爹。见过大哥大嫂,还有二哥,小阿兄。”
于大有拍拍方戍的肩:“好小子,路上辛苦了。快进去说话。”
方戍便跟于庆隆一块儿进了院子。
于庆隆道:“大哥,麻烦你帮忙把车上的东西拿下来可以吗?有个西瓜跟一坛酒是给师父家的。其余的都是给咱家的。”
于庆家说:“那有啥不行?你们进屋说话。东西我搬就成。守城兄弟,早上可用过饭?”
方戍说:“来的路上吃了些。大哥只管叫我‘守城’便是,叫‘方戍’也行。”
于庆家笑说:“好,那你快进去。家里老早就准备起来,就等你们回来呢。”
周月华仔细瞅瞅小儿子,既而笑道:“看样子是过的开心的。”
于庆隆说:“是开心。您想呢,离着这么近,我想回便能回。公公婆婆待我也好,您就不用担心了。”
于庆业假装板起脸来:“那方戍对你不好么?”
于庆隆说:“那就不劳二哥你操心了。肯定不比你对我秋儿小阿兄差!”
白晚秋在一群人中是最小的,刚嫁过来还是腼腆得很,闻言手都不知往哪摆了。
他没有于庆隆那样放得开。闻言脸红扑扑的,只管笑,却不好意思说些什么。
倒是方戍突然想起来,他之前还真没怎么见过这位小阿兄,不禁多看了眼记住对方。以后这可都是他的亲人。
这时大哥跟大嫂去心着准备吃的,白晚秋也去帮忙。
周月华拉着于庆隆说话,于庆业便跟方戍聊起来,问问弟弟到了新家有没有什么不适应之类的。
然而有了先前那一个月的送柴经历,其实大家对方戍和方家人都已经了解许多了,再看弟弟回来时脸上高兴的样子,便知他过得必定差不到哪去,所以他们问些问题,更多是好奇。
周月华在大儿子屋里握着小儿子的手:“到新家可还吃得惯?”
“吃得惯。阿爹您放心,我没啥不适应。”
“那便好。看着方戍也是个靠得住的。那你们……”
“啊?”
“压箱底的东西,没瞧见?”
“哦,那个啊。”于庆隆瞬间有些不自在起来,“那个自是瞧见了。”
“那你……”
“哎,这个,阿爹,这事我和方戍我们有自己的打算。”于庆隆小声说,“您不用担心,我和方戍会看着办的。”
“可时间久了总不是个办法。”
“那便不让它太久了便是。总之您不用记挂这事,我和方戍心里有数呢。”
周月华还是觉着,两口子在一起总是要真正结合了才是正途。看小儿子进来时走路的模样他便知他十有八九还是个完身。可这事他也只能是问问,倒也不好再说太多,便改问道:“今儿能在家里坐多久?”
于庆隆说:“天黑前回去就成。婆婆说了,让我在这里坐久点,说您一准想我。”
周月华一听便笑说:“亲家心善。那村子里的人可都好相处?”
于庆隆说起方山家,还有那个在井口见过的寡哥儿,以及送他紫苏叶的梁大娘等等。
反正都是很好的人,家里离井也近,挑水都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