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君秋澜说好。
二人合力,把君舒婉要的医疗设施设备,都给搬回了古代。
然后又回家,去把君舒婉接了回去。
君舒婉基本上一周才回来一次,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哥哥也不是日日都是早早回家,穿来穿去也麻烦。
这次回来,除了是要继续跟钱妙儿他们一起研究医书教材之外,就是教大家如何使用这些医疗器材了。
出人意料的是,家里一个人都没有。
这都晚上了,怎么还没回来?
君秋澜拿出自己的对讲机,呼叫了父亲。
很快,君郁就回了声,“我们还在市政府这边。”
市政府,也就是从前的知府官衙。
君秋澜:“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君郁:“你有时间吗?如果方便的话,也赶紧过来一趟吧。”
君秋澜和颜景对视一眼,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直接套了牛车就出发了。
家里的牛,还是之前颜爷爷送的牛犊子。
现在已经是一头十分壮士的公牛了。
平时他们大多数时间,出行还是靠之前的驴车,这回也算是赶时间,就不讲究这些了。
君舒婉也要跟着一起去。
三人在路上都没怎么说话,一路到了市政府。
几乎所有在边城的内部人员都到齐了,大家的面色都挺凝重的。
“既白来了。”苏长寻招呼他坐下。
君秋澜从善如流:“是前线那边出了事情?”
苏长寻摇摇头,叹息一声,“事情有些麻烦了,今日我们收到消息,皇帝驾崩了,是在早朝上突然吐血,然后不治身亡的。”
君秋澜愣了一下,脑子也懵了一下。
从京城离开,到现在不过也短短数月。
旋即,他又释然了。
皇帝一直在服用有毒的丹药,皇帝心里也清楚那丹药有毒,只是身体已经亏虚太多也太久了,他自己贪恋吃过丹药过后的那片刻精神力。
再加上,他们走之前,把国师给杀了,兴许是没人继续给他炼丹了。
不,也不能这么说。
丹药吃多了,暴毙也是迟早的事情。
君秋澜缓过神,也叹息了一声,这位他叫了十八年父皇的人,这一世,聪明中混杂着糊涂。
也或许是他清醒着,但甘愿去犯那一份糊涂。
苏长寻继续道:“皇帝驾崩的消息,要传到边城的话,大概还需要几日的功夫。”
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也得要四五天。
君秋澜回了神,“现在即位的是哪个皇子,有传出消息了吗?”
“是大皇子。”苏长寻说,“皇后,不,是如今的太后将他扶上去的。”
皇后跟皇帝也算是年少夫妻,皇帝一直没有生育能力,皇后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等到皇帝被那国师治好,皇后也到了年纪,没法生育了。
她身为国母,就算是陆陆续续有皇子出生,皇帝也没有动摇她的地位。
但真要说起来,如果下一任皇帝与她没有关联,她就算是太后,日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当然了,这都是他们这个阶层理所当然的认知。
一顿饭八十个菜,缩减到二十个菜,他们就已经是受到天大的委屈了。
要扶持一个皇子登基,除了那些外家本就不算强盛的,大概也只有大皇子最合适。
年纪合适,而且大皇子的舅舅,也就是金国舅,早就死在了边城。
大皇子要登基,就只能仰仗皇后这边母家的势力了。
苏长寻说,“皇帝刚驾崩,皇后就火速扶持了大皇子登基。”
早上驾崩,下午就登基。
是一点都等不起的样子。
别说是朝堂上了,就连他们这边收到电报机传来的消息,第一反应都是这大皇子登基有端倪。
中途还有个事情,金贵妃,也就是大皇子的母妃,直接把大皇子过继给了皇后,成为了嫡子。
嫡子即位,似乎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可这个时候,又有人拿出了密诏,是一道传位诏书,老皇帝指明了要七皇子继位。
七皇子,就是那个病弱的孩子。
君秋澜不意外,“我拿到的圣旨是让我登基,把七皇子过继给我做儿子,让我以后传位给七皇子。”
皇帝心中意属的,还是七皇子。
如今他这边已经在造反了,皇帝应该就是直接传位给七皇子了。
可是没想到,被皇后和大皇子截胡了。
如今朝堂上,又得混乱一阵子了。
苏长寻:“我们是不是也要乘胜追击?”
大盛的内政混乱,就正好是他们高举旗帜的时机。
如今,朝堂上不管是那个皇子继位,必然都是一场混乱。
哪怕是君秋澜现在带着霍潋进京,把圣旨公之于众,也少不了要打一场的。
更何况,也不是没有皇子的外家带兵力的。
皇后能这么搞一场,就是因为皇后家里也是世袭的国公爵位,皇后的亲侄子,如今还守在南疆。
君秋澜大手一挥,“明日起,刊印皇帝给我圣旨,全国各地发放。”
既然这塘水已经混了,那就让他更浑浊一些吧。
他把圣旨公之于众,一来也是可以迷惑朝堂上的那些官员。
二来,他们现在还在打仗,有了圣旨的话,必然会有部分官员能主动让道。
这也是现实。
官员能主动开城门,也免了战火纷飞。
百姓也能少受点罪。
别看他们这边军纪严明,但是大盛那边的军队可就没有这份严谨的军纪了。
打仗的时候,百姓还是会遭殃。
苏长寻抚掌叫好,“就该这样。”
打仗,有的时候,靠的可不一定是真刀实枪,也得要靠脑子。
只要有官员能主动承认他们的政权,能认可这一份圣旨,他们再打到京城去,就能举着清君侧的名义了。
段文琢磨了一下,“那我们新华夏,是不是要晚一些公布了?”
广积粮,缓称王。
但是之前已经跟朝廷打起来了,就得要高举他们自己的旗帜了。
现在情况又不同了。
如果要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打进京城,他们高举新国家的旗帜,是不是就说不过去了?
君秋澜:“我们有圣旨,皇帝传位给我,这也不是假的,而且我们还有七皇子做矛头。”
不管是他的圣旨,还是内阁那边拿出来的密诏,皇帝都是意属七皇子的。
他们就借七皇子这个名头就好。
而且,君秋澜离京之前,还是皇帝亲封的瑞亲王。
颜景:“那就晚一些吧。”
改朝换代,也可以在打赢胜仗之后,直接改。
现在,还是以民生为主。
他道:“明日先把圣旨拓印发出去。”
君秋澜思索片刻,“拿到那边去复印吧,要彩印的。”
颜景自然也说好,又道:“再把咱们这边的民生政策一起复印发出去。”
正面印圣旨,反面印民生政策,印他们的英雄事迹。
好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看见。
颜宿:“之前决定要刊印新华夏报纸,已经排版完成了。”
颜景:“等下一并交给我就是。”
现代的复印机,那效率可比古代这边的什么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快得多。
说完了这个事情,大家又围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后续。
时间也不耽误。
君秋澜和颜景直接就回了现代。
为了打印他们查到的资料,家里是准备了一台打印机的。
但是一台怎么够?
颜景直接扫描了一份,发给了唐特。
让唐特想办法多印一些。
君秋澜:“那唐特不就知道了?”
说不定还有外人能看得出来?
颜景忍俊不禁:“别忘了,我是导演,我刊印这些东西,外人都会以为是电影所需,再说唐特,你别忘了,他是嫂子的堂弟。”
唐晴老师,之前教君秋澜学跳舞的,跟唐特是堂姐弟的关系。
嫂子早就知道爷爷的来历了,自然也就知道了君秋澜的来历。
虽说是保密,但是亲近的人,很难瞒得过。
特别是唐特,本来就颜景的助理,帮他们办了不少的事情了,真以为唐特看不出来吗?
只是他们给的工资高,之前就签订过保密协议了,谁会在这种时候被刺他们呢?
除了唐特那边,爷爷那边他也没放过。
一晚上,几乎整个凤城的打印店都忙碌了起来,钞能力,就是如此牛逼。
打印机刷刷刷。
效率奇高。
除了他们自己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以外,其他人确实都当是为了电影或者电视剧的需求。
这里是影视基地,出现什么都不觉得奇怪了。
次日一早,君秋澜和颜景就带着数万份彩印的圣旨以及各种英雄事迹的报纸出现了。
二人合力,把君舒婉要的医疗设施设备,都给搬回了古代。
然后又回家,去把君舒婉接了回去。
君舒婉基本上一周才回来一次,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哥哥也不是日日都是早早回家,穿来穿去也麻烦。
这次回来,除了是要继续跟钱妙儿他们一起研究医书教材之外,就是教大家如何使用这些医疗器材了。
出人意料的是,家里一个人都没有。
这都晚上了,怎么还没回来?
君秋澜拿出自己的对讲机,呼叫了父亲。
很快,君郁就回了声,“我们还在市政府这边。”
市政府,也就是从前的知府官衙。
君秋澜:“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君郁:“你有时间吗?如果方便的话,也赶紧过来一趟吧。”
君秋澜和颜景对视一眼,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直接套了牛车就出发了。
家里的牛,还是之前颜爷爷送的牛犊子。
现在已经是一头十分壮士的公牛了。
平时他们大多数时间,出行还是靠之前的驴车,这回也算是赶时间,就不讲究这些了。
君舒婉也要跟着一起去。
三人在路上都没怎么说话,一路到了市政府。
几乎所有在边城的内部人员都到齐了,大家的面色都挺凝重的。
“既白来了。”苏长寻招呼他坐下。
君秋澜从善如流:“是前线那边出了事情?”
苏长寻摇摇头,叹息一声,“事情有些麻烦了,今日我们收到消息,皇帝驾崩了,是在早朝上突然吐血,然后不治身亡的。”
君秋澜愣了一下,脑子也懵了一下。
从京城离开,到现在不过也短短数月。
旋即,他又释然了。
皇帝一直在服用有毒的丹药,皇帝心里也清楚那丹药有毒,只是身体已经亏虚太多也太久了,他自己贪恋吃过丹药过后的那片刻精神力。
再加上,他们走之前,把国师给杀了,兴许是没人继续给他炼丹了。
不,也不能这么说。
丹药吃多了,暴毙也是迟早的事情。
君秋澜缓过神,也叹息了一声,这位他叫了十八年父皇的人,这一世,聪明中混杂着糊涂。
也或许是他清醒着,但甘愿去犯那一份糊涂。
苏长寻继续道:“皇帝驾崩的消息,要传到边城的话,大概还需要几日的功夫。”
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也得要四五天。
君秋澜回了神,“现在即位的是哪个皇子,有传出消息了吗?”
“是大皇子。”苏长寻说,“皇后,不,是如今的太后将他扶上去的。”
皇后跟皇帝也算是年少夫妻,皇帝一直没有生育能力,皇后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等到皇帝被那国师治好,皇后也到了年纪,没法生育了。
她身为国母,就算是陆陆续续有皇子出生,皇帝也没有动摇她的地位。
但真要说起来,如果下一任皇帝与她没有关联,她就算是太后,日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当然了,这都是他们这个阶层理所当然的认知。
一顿饭八十个菜,缩减到二十个菜,他们就已经是受到天大的委屈了。
要扶持一个皇子登基,除了那些外家本就不算强盛的,大概也只有大皇子最合适。
年纪合适,而且大皇子的舅舅,也就是金国舅,早就死在了边城。
大皇子要登基,就只能仰仗皇后这边母家的势力了。
苏长寻说,“皇帝刚驾崩,皇后就火速扶持了大皇子登基。”
早上驾崩,下午就登基。
是一点都等不起的样子。
别说是朝堂上了,就连他们这边收到电报机传来的消息,第一反应都是这大皇子登基有端倪。
中途还有个事情,金贵妃,也就是大皇子的母妃,直接把大皇子过继给了皇后,成为了嫡子。
嫡子即位,似乎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可这个时候,又有人拿出了密诏,是一道传位诏书,老皇帝指明了要七皇子继位。
七皇子,就是那个病弱的孩子。
君秋澜不意外,“我拿到的圣旨是让我登基,把七皇子过继给我做儿子,让我以后传位给七皇子。”
皇帝心中意属的,还是七皇子。
如今他这边已经在造反了,皇帝应该就是直接传位给七皇子了。
可是没想到,被皇后和大皇子截胡了。
如今朝堂上,又得混乱一阵子了。
苏长寻:“我们是不是也要乘胜追击?”
大盛的内政混乱,就正好是他们高举旗帜的时机。
如今,朝堂上不管是那个皇子继位,必然都是一场混乱。
哪怕是君秋澜现在带着霍潋进京,把圣旨公之于众,也少不了要打一场的。
更何况,也不是没有皇子的外家带兵力的。
皇后能这么搞一场,就是因为皇后家里也是世袭的国公爵位,皇后的亲侄子,如今还守在南疆。
君秋澜大手一挥,“明日起,刊印皇帝给我圣旨,全国各地发放。”
既然这塘水已经混了,那就让他更浑浊一些吧。
他把圣旨公之于众,一来也是可以迷惑朝堂上的那些官员。
二来,他们现在还在打仗,有了圣旨的话,必然会有部分官员能主动让道。
这也是现实。
官员能主动开城门,也免了战火纷飞。
百姓也能少受点罪。
别看他们这边军纪严明,但是大盛那边的军队可就没有这份严谨的军纪了。
打仗的时候,百姓还是会遭殃。
苏长寻抚掌叫好,“就该这样。”
打仗,有的时候,靠的可不一定是真刀实枪,也得要靠脑子。
只要有官员能主动承认他们的政权,能认可这一份圣旨,他们再打到京城去,就能举着清君侧的名义了。
段文琢磨了一下,“那我们新华夏,是不是要晚一些公布了?”
广积粮,缓称王。
但是之前已经跟朝廷打起来了,就得要高举他们自己的旗帜了。
现在情况又不同了。
如果要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打进京城,他们高举新国家的旗帜,是不是就说不过去了?
君秋澜:“我们有圣旨,皇帝传位给我,这也不是假的,而且我们还有七皇子做矛头。”
不管是他的圣旨,还是内阁那边拿出来的密诏,皇帝都是意属七皇子的。
他们就借七皇子这个名头就好。
而且,君秋澜离京之前,还是皇帝亲封的瑞亲王。
颜景:“那就晚一些吧。”
改朝换代,也可以在打赢胜仗之后,直接改。
现在,还是以民生为主。
他道:“明日先把圣旨拓印发出去。”
君秋澜思索片刻,“拿到那边去复印吧,要彩印的。”
颜景自然也说好,又道:“再把咱们这边的民生政策一起复印发出去。”
正面印圣旨,反面印民生政策,印他们的英雄事迹。
好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看见。
颜宿:“之前决定要刊印新华夏报纸,已经排版完成了。”
颜景:“等下一并交给我就是。”
现代的复印机,那效率可比古代这边的什么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快得多。
说完了这个事情,大家又围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后续。
时间也不耽误。
君秋澜和颜景直接就回了现代。
为了打印他们查到的资料,家里是准备了一台打印机的。
但是一台怎么够?
颜景直接扫描了一份,发给了唐特。
让唐特想办法多印一些。
君秋澜:“那唐特不就知道了?”
说不定还有外人能看得出来?
颜景忍俊不禁:“别忘了,我是导演,我刊印这些东西,外人都会以为是电影所需,再说唐特,你别忘了,他是嫂子的堂弟。”
唐晴老师,之前教君秋澜学跳舞的,跟唐特是堂姐弟的关系。
嫂子早就知道爷爷的来历了,自然也就知道了君秋澜的来历。
虽说是保密,但是亲近的人,很难瞒得过。
特别是唐特,本来就颜景的助理,帮他们办了不少的事情了,真以为唐特看不出来吗?
只是他们给的工资高,之前就签订过保密协议了,谁会在这种时候被刺他们呢?
除了唐特那边,爷爷那边他也没放过。
一晚上,几乎整个凤城的打印店都忙碌了起来,钞能力,就是如此牛逼。
打印机刷刷刷。
效率奇高。
除了他们自己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以外,其他人确实都当是为了电影或者电视剧的需求。
这里是影视基地,出现什么都不觉得奇怪了。
次日一早,君秋澜和颜景就带着数万份彩印的圣旨以及各种英雄事迹的报纸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