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虽然传输距离依旧有限,但只要他们拥有足够多的设备,形成一个巨大的联络网。
从理论上讲,再遥远的距离,也能通过一次次的传输,达到最终的目的。
君秋澜:“此前我也想过这个,就是这电报机的使用会比较复杂。”
颜宿:“不管多复杂,只要能学得会,这就能行得通。”
不要小看他们的智慧啊。
颜景:“如此就拜托宿堂哥了。”
颜氏家族虽然分崩离析,但分支众多,再加上这么些年的发展,早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脉络。
……
探讨会开了一整天,初步的计划已经定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去实施了。
霍潋次日就点了兵将出发了。
君秋澜也露了面,为将士们饯行。
将士们士气高涨。
不管是老兵还是新兵,他们只知道,君秋澜让他们能吃饱肚子了,也让他们拥有了强大的武器,君秋澜的妹妹带来的医术,也拯救了无数的伤病残兵。
他们的家人,也能吃饱饭了,甚至还能读书识字了。
就算是为了这些,他们也该要奋勇向前,守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更别提将军前段时间又发下来的关于将士们的各种福利了。
简直是从前想都不敢想。
君秋澜倒了满满的一碗烈酒,“愿诸位同志平安凯旋。”
“为了新世界。”数万将士同声高呼。
震耳欲聋的声音,几乎传达进了每个边城百姓的心尖。
这一两年的变化,他们是实打实感受到了。
民间自然也是有聪明人的,他们也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了。
朝廷容不下他们边城的政策福利,朝廷的贪官污吏也多,他们从前日子过得苦,跟贪官太多,有直接性的关系。
说句不好听的话,那些贪官家里的狗都比他们吃得好。
再加上他们的宣传干事在民间的宣传,无数百姓自发组织,成为了他们的后备军,以及后勤部。
甚至还有不少青壮年主动要求去参军的。
从前,要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参军的,谁不怕死呢?
还有的,要么是被流放充军的,要么就是战事紧急,被抓壮丁的。
如今的情况大不相同了,有人开始主动参军了。
也不是为了军营的那一口饭,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了家里的老母亲老父亲都能继续过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这些都是好现象。
从前,当兵的走出军营,百姓见到了都是能躲多远算多远。
现在,当兵走在外头,百姓们还自发给他们送水,富裕一些的,还给他们送一些粮食。
可偏偏,这些将士们一概不收。
传出去一句话: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
这句话越传越远。
从边城开始辐射出去,临近的州府,也回过味来了。
他们那边的发展虽然比不上边城,但是已经比从前的日子好过多了。
从前最穷苦的边城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只要他们跟紧脚步,他们未来的日子还愁过不好吗?
造反的道路,进行得如火如荼。
前方也传来了消息,霍潋要占领的第一座城市,竟然是不费吹灰之力。
兵将还没到地方,地方官就带领当地的下属官员以及富商们开门迎接。
可见,也是有聪明人的。
君秋澜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若是每一座城池的官员都能如此识时务,他们要走的这条路也不会太难了。
颜景:“这临近的城池,多半是知道我们这边的消息了,他们有更真切的感受,自然愿意主动归降。”
要再远一些的城市,对边城的了解不够多,对他们的思想了解得不够彻底,依旧是要打起来的。
但是也庆幸,朝廷那边的动作慢。
前几日他们才收到消息,朝廷终于点兵点将出发了。
从京城过来,路上还得耗费时间,他们趁着这段时间,还能再拿下几座城池,能够作为他们的根据地。
颜景:“后续可能军饷上需要一定的支撑了。”
君秋澜摇摇头,“暂时还能坚持,未晞,我们不能一直依靠现代这边的物资补给。”
紧急情况,他当个两界搬运工,也就无可厚非。
但是还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就不要过分地依赖这边的物资。
长期下去,并不是一个好事情。
不能让大家觉得总有人给他们兜底。
得让他们自己发展起来。
颜景也懂这个道理,“反正需要物资的时候,你说一声。”
君秋澜好笑道:“颜大导演是真不忙了啊?天天跟我厮混在一起,不怕被人说?”
颜景理直气壮道:“我是个导演,也不需要维持曝光度,之前杀青的电影都还没上映,我急什么?”
下一部电影,他还没想法呢。
“倒是你这边,参加综艺的感觉怎么样?”
-----------------------
作者有话说:感谢小可爱们的支持。[比心][比心][比心]
第154章 报纸
君秋澜从回国之后, 安排好了古代这边的发展,他就在现代这边接了综艺常驻嘉宾的通告。
平均一个礼拜录制一期,录制的时间差不多就一天, 算上路上来回的时间,也就是两天时间就差不多了。
颜景这会儿问起来, 君秋澜也只能笑着:“感觉还不错。”
这一档综艺节目,主要是去各地宣传文化旅游, 吃吃喝喝,看看风景,做做小游戏。
总体的体验感很是不错,也让君秋澜见识到了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或者是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
耗费的时间也不会太多, 对他现在这样的情况来说, 刚刚好。
剩余的时间,他都能在古代操控全局。
如此一来,现代这边的曝光度和收入都保持住了, 古代这边也不用担心他这个领导人长时间不露面了。
别看事情都安排下去了,但总是有开不完的会。
一天一小会, 三天一大会。
小会能让父亲帮他主持, 但是大会, 他还是要出现的。
很多时候, 大家还是集思广益过后,还是需要一个能拿得定主意的人。
说破天,他们现在也只能算是个草台班子。
古往今来, 其他人造反,是早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班底或者武力,他们都只是这一两年凑出来的。
更何况, 他们要造的反,还跟传统的造反不同,是要让百姓们站起来。
古代的事情繁琐,整理过后,还是初步依照传统的模式在进行,按照大家的能力和特长,分成了几个主要的部门。
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暂时没有礼部,多了个商部。
还是六部,但下面也做了细分。
把各个部门的职责划分得更详细一些了,包括他们要组建的其他办事部门。
就比如最开始他们就设想过的,公安,法院等等部门。
从前这些都是归属当地的地方官去管理,州府归知府管,县城归县令管。
现在统统都要划分出来,知府和县令这样的官,算是处理地方内政的。
审案,探案,判刑,拘留,劳改,都划分出其他的部分,各司其职。
如此一来,他们现有的‘同志’,人数就不够了。
多亏有宣传干事,不停地在民间宣传他们的思想,组织了几次大型考公。
不论男女,能者居之。
只要能通过考试,再通过上岗培训,都能入职。
这消息刚发布出去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表示难以置信。
新的政府,居然连女子也录用吗?
这可从来都没有先例的。
但是商部的负责人就是二位夫人。
也就是君秋澜的母亲,和霍将军的夫人,商部的部长是宋熙容,副部长是霍夫人。
其他部门也都划分了正副两个官员。
有了这两位夫人打头阵,城里那些有在村里做知青的家庭,有女儿的,也都鼓励她们去试一试。
能不能行,试过才知道。
特别是商籍,从前别说是女子为官了,男子都没有这个机会。
如今宣传人人平等,那他们也要抓住这个机会才行。
他们商籍再也不会低人一等了。
初步走出来的,还是那些家庭稍微富裕一些的姑娘妇人,或者是像钱妙儿这种被流放过来,从前就会读书识字的姑娘妇人。
没办法。
考试的第一关就是笔试,要是认字都认不全,还谈什么当官?
从前的教育资源有限,也就只有家境富裕的人家,才会想着让家里的姑娘也识一些字。
有人在前面冲锋陷阵了,并且通过了考试,姑娘们的热情就高涨了许多了。
除了那些富家姑娘妇人,剩下的就是第一批进入女校的学生了。
从理论上讲,再遥远的距离,也能通过一次次的传输,达到最终的目的。
君秋澜:“此前我也想过这个,就是这电报机的使用会比较复杂。”
颜宿:“不管多复杂,只要能学得会,这就能行得通。”
不要小看他们的智慧啊。
颜景:“如此就拜托宿堂哥了。”
颜氏家族虽然分崩离析,但分支众多,再加上这么些年的发展,早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脉络。
……
探讨会开了一整天,初步的计划已经定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去实施了。
霍潋次日就点了兵将出发了。
君秋澜也露了面,为将士们饯行。
将士们士气高涨。
不管是老兵还是新兵,他们只知道,君秋澜让他们能吃饱肚子了,也让他们拥有了强大的武器,君秋澜的妹妹带来的医术,也拯救了无数的伤病残兵。
他们的家人,也能吃饱饭了,甚至还能读书识字了。
就算是为了这些,他们也该要奋勇向前,守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更别提将军前段时间又发下来的关于将士们的各种福利了。
简直是从前想都不敢想。
君秋澜倒了满满的一碗烈酒,“愿诸位同志平安凯旋。”
“为了新世界。”数万将士同声高呼。
震耳欲聋的声音,几乎传达进了每个边城百姓的心尖。
这一两年的变化,他们是实打实感受到了。
民间自然也是有聪明人的,他们也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了。
朝廷容不下他们边城的政策福利,朝廷的贪官污吏也多,他们从前日子过得苦,跟贪官太多,有直接性的关系。
说句不好听的话,那些贪官家里的狗都比他们吃得好。
再加上他们的宣传干事在民间的宣传,无数百姓自发组织,成为了他们的后备军,以及后勤部。
甚至还有不少青壮年主动要求去参军的。
从前,要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参军的,谁不怕死呢?
还有的,要么是被流放充军的,要么就是战事紧急,被抓壮丁的。
如今的情况大不相同了,有人开始主动参军了。
也不是为了军营的那一口饭,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了家里的老母亲老父亲都能继续过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这些都是好现象。
从前,当兵的走出军营,百姓见到了都是能躲多远算多远。
现在,当兵走在外头,百姓们还自发给他们送水,富裕一些的,还给他们送一些粮食。
可偏偏,这些将士们一概不收。
传出去一句话: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
这句话越传越远。
从边城开始辐射出去,临近的州府,也回过味来了。
他们那边的发展虽然比不上边城,但是已经比从前的日子好过多了。
从前最穷苦的边城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只要他们跟紧脚步,他们未来的日子还愁过不好吗?
造反的道路,进行得如火如荼。
前方也传来了消息,霍潋要占领的第一座城市,竟然是不费吹灰之力。
兵将还没到地方,地方官就带领当地的下属官员以及富商们开门迎接。
可见,也是有聪明人的。
君秋澜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若是每一座城池的官员都能如此识时务,他们要走的这条路也不会太难了。
颜景:“这临近的城池,多半是知道我们这边的消息了,他们有更真切的感受,自然愿意主动归降。”
要再远一些的城市,对边城的了解不够多,对他们的思想了解得不够彻底,依旧是要打起来的。
但是也庆幸,朝廷那边的动作慢。
前几日他们才收到消息,朝廷终于点兵点将出发了。
从京城过来,路上还得耗费时间,他们趁着这段时间,还能再拿下几座城池,能够作为他们的根据地。
颜景:“后续可能军饷上需要一定的支撑了。”
君秋澜摇摇头,“暂时还能坚持,未晞,我们不能一直依靠现代这边的物资补给。”
紧急情况,他当个两界搬运工,也就无可厚非。
但是还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就不要过分地依赖这边的物资。
长期下去,并不是一个好事情。
不能让大家觉得总有人给他们兜底。
得让他们自己发展起来。
颜景也懂这个道理,“反正需要物资的时候,你说一声。”
君秋澜好笑道:“颜大导演是真不忙了啊?天天跟我厮混在一起,不怕被人说?”
颜景理直气壮道:“我是个导演,也不需要维持曝光度,之前杀青的电影都还没上映,我急什么?”
下一部电影,他还没想法呢。
“倒是你这边,参加综艺的感觉怎么样?”
-----------------------
作者有话说:感谢小可爱们的支持。[比心][比心][比心]
第154章 报纸
君秋澜从回国之后, 安排好了古代这边的发展,他就在现代这边接了综艺常驻嘉宾的通告。
平均一个礼拜录制一期,录制的时间差不多就一天, 算上路上来回的时间,也就是两天时间就差不多了。
颜景这会儿问起来, 君秋澜也只能笑着:“感觉还不错。”
这一档综艺节目,主要是去各地宣传文化旅游, 吃吃喝喝,看看风景,做做小游戏。
总体的体验感很是不错,也让君秋澜见识到了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或者是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
耗费的时间也不会太多, 对他现在这样的情况来说, 刚刚好。
剩余的时间,他都能在古代操控全局。
如此一来,现代这边的曝光度和收入都保持住了, 古代这边也不用担心他这个领导人长时间不露面了。
别看事情都安排下去了,但总是有开不完的会。
一天一小会, 三天一大会。
小会能让父亲帮他主持, 但是大会, 他还是要出现的。
很多时候, 大家还是集思广益过后,还是需要一个能拿得定主意的人。
说破天,他们现在也只能算是个草台班子。
古往今来, 其他人造反,是早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班底或者武力,他们都只是这一两年凑出来的。
更何况, 他们要造的反,还跟传统的造反不同,是要让百姓们站起来。
古代的事情繁琐,整理过后,还是初步依照传统的模式在进行,按照大家的能力和特长,分成了几个主要的部门。
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暂时没有礼部,多了个商部。
还是六部,但下面也做了细分。
把各个部门的职责划分得更详细一些了,包括他们要组建的其他办事部门。
就比如最开始他们就设想过的,公安,法院等等部门。
从前这些都是归属当地的地方官去管理,州府归知府管,县城归县令管。
现在统统都要划分出来,知府和县令这样的官,算是处理地方内政的。
审案,探案,判刑,拘留,劳改,都划分出其他的部分,各司其职。
如此一来,他们现有的‘同志’,人数就不够了。
多亏有宣传干事,不停地在民间宣传他们的思想,组织了几次大型考公。
不论男女,能者居之。
只要能通过考试,再通过上岗培训,都能入职。
这消息刚发布出去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表示难以置信。
新的政府,居然连女子也录用吗?
这可从来都没有先例的。
但是商部的负责人就是二位夫人。
也就是君秋澜的母亲,和霍将军的夫人,商部的部长是宋熙容,副部长是霍夫人。
其他部门也都划分了正副两个官员。
有了这两位夫人打头阵,城里那些有在村里做知青的家庭,有女儿的,也都鼓励她们去试一试。
能不能行,试过才知道。
特别是商籍,从前别说是女子为官了,男子都没有这个机会。
如今宣传人人平等,那他们也要抓住这个机会才行。
他们商籍再也不会低人一等了。
初步走出来的,还是那些家庭稍微富裕一些的姑娘妇人,或者是像钱妙儿这种被流放过来,从前就会读书识字的姑娘妇人。
没办法。
考试的第一关就是笔试,要是认字都认不全,还谈什么当官?
从前的教育资源有限,也就只有家境富裕的人家,才会想着让家里的姑娘也识一些字。
有人在前面冲锋陷阵了,并且通过了考试,姑娘们的热情就高涨了许多了。
除了那些富家姑娘妇人,剩下的就是第一批进入女校的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