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话音刚落,他明显感受到国师的表情凝滞了一瞬。
  君秋澜心里就有数了,这人的来历果然有问题。
  还不是杀他的最好时机,也不想跟他废话,甚至不想跟他待在同一个空间里,怕这个人有毒。
  “七日之后,在上次的茶楼见,本王也需要国师大人交个底,国师大人认为呢?”
  国师沉默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怨毒,“七日后,茶楼见。”
  把国师打发走了,君秋澜开窗通风,这人身上的气息都怪怪的。
  一路回了府邸,君秋澜把颜景接了过来,又召见了皇帝送来的两个自己人。
  聊过之后,君秋澜才放了心。
  他们暂时还不能随君秋澜离开,但是可以留在京城,为以后的大业做个内应。
  如此也好。
  朝堂上,如今君秋澜没有可用之人,要打听一些消息,也不少很方便。
  二人暂时被安置在了王府,待过几日他们离开的时候,会先送走他们。
  刚说完这个事情,君秋澜还准备跟颜景聊一聊今天看到的奏折,又有太监来通报,将军府派来人过来。
  君秋澜和颜景对视了一眼,宣了将军府的人进来。
  来的也只是个家丁,送了一张请帖。
  君秋澜面不改色,先没看请帖,“老夫人可有交代什么?”
  “三日之后,老夫人寿辰,今年边城还在打仗,不欲操办,但陛下说将军守卫边关,与戎狄激战,功不可没,特赐了几桌宴席,老夫人思量过后,只请了几位交好的朋友,简单吃顿饭,还望王爷能赏光。”
  “本王知晓了,你且回去与夫人说,本王的小妹在边城受过霍将军的恩惠,自当准备一份厚礼上门拜见。”
  人都退下了,君秋澜才看了请帖。
  请帖没问题,中规中矩,但是请帖中的五字,明显出自另一个人的手笔。
  君秋澜会意,这次要带走的霍家人,总共有五个。
  颜景:“能安排过来吗?”
  他指的是现代那边。
  君秋澜:“有娘亲小妹和霍夫人照料,应该没有问题。”
  颜景:“比如都先送到我们那边去,让爷爷照看着?”
  毕竟他们那边是私家四合院,位置宽敞,也僻静。
  把人都留在四合院,他们出门也不方便,而且房子的形制,也是他们熟悉的。
  刚好,他们还要把三爷爷和大伯接过去。
  不如一次性都送过去得了。
  君秋澜有些犹豫,“会不会太打扰了?而且好像也太麻烦颜爷爷了。”
  而且,他仔细想想,也不是那么的合适。
  颜家的四合院大,里面的保姆阿姨,工作人员也不少。
  他们带这么多古代人过去,真的不会露馅儿吗?
  那些保姆阿姨,厨子,家庭医生,随便一个人,要是看出端倪,再传了出去,恐怕就麻烦了。
  别说什么他们都签了协议的问题,消息都传出去了,再找他们付法律责任吗?
  那不是也麻烦?
  颜景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还有三天,不着急,我回去跟爷爷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调整一下。”
  君秋澜这边的小区,虽然是凤城档次不错的住宅了,但毕竟也是高层。
  这么多人在房子里走来走去,楼下的邻居听见了,不会好奇吗?
  人多起来之后,事情也多,万一再闹出一点动静呢?
  君秋澜笑着叹气:“那当初我就该把楼上楼下一起买了。”
  颜景忍俊不禁:“不说这个了,到时候再看怎么安排吧,事关他们自己的性命,他们应该心里也是有数的。”
  君秋澜颔首。
  之后的这三天,君秋澜同样是每日大清早进宫,去批阅奏折。
  大概是关于朝堂上的问题,他一概搁置,只处理了一些关于民生的问题,内阁的人也摸不透皇帝的态度,暂时给了他一个面子。
  没有什么为难,就让政令颁布了下去。
  君秋澜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做这些,可不是为了给内阁打工的,是想为百姓做点事情。
  日后乱起来,百姓也苦。
  君秋澜叹息,忙完之后,备上厚礼,带着颜景去了霍将军府。
  就算是老夫人的寿宴,还是御赐的宴席,但依旧是比较冷清的。
  毕竟霍家是纯臣,不跟朝臣多来往,今日来的人也不多。
  -----------------------
  作者有话说:感谢大家的支持呀。
  第149章 宴会
  不管朝堂多混乱, 君秋澜都是今天在场地位最高的。
  理所当然地坐了主位,还拉着已经出名的男宠坐在一起。
  不少人在背地里悄悄蛐蛐,这是不是太不成体统了?
  可偏偏富态的傅老夫人就坐在君秋澜的另一边, 笑眯眯的,十分和蔼。
  “两年没见殿下, 不,没见王爷了, 如今瞧着,倒是壮实了不少。”
  君秋澜笑着与老夫人寒暄,颜景基本没怎么开过口,偶尔帮君秋澜添一些菜食,端茶倒水的, 看着还像那么一回事。
  在场的人都有意无意地注意着这边的情况, 别的不说,这男宠的羊毛衫,属实是太出挑了一些。
  废太子都已经算难得的美男子了, 但这男宠也不遑多让,就是不同的风格罢了。
  别说, 这两人坐一起, 看着还挺登对的, 又养眼。
  君秋澜面色如常, 讲了一些边城的风光风俗。
  “老婆子年轻的时候,也是去过边城的,今日听王爷说起, 倒是改变了不少,也不知道老身这辈子还能不能去边城看看。”
  语气中有感慨,也有一些怀念, 还带着几分伤怀。
  大家都知道,霍老夫人的丈夫战死在了边城。
  有恭维的宾客站起来,“老夫人,待霍将军凯旋归来,求陛下得个恩典,老夫人过去祭奠一下老霍将军,想来陛下应当是会同意的。”
  其他人纷纷附和。
  君秋澜笑而不语。
  谁也不知道,就在今日的宴会之后,霍将军府即将人去楼空。
  酒席过半,霍夫人颇有几分不好意思地提了个事儿。
  “王爷,老身今日也是托大,之前在儿媳的家书上得知,王爷的妹妹在边城的将军府做丫头,老身还记得那孩子秀外慧中,儿媳也说她尚未婚配,老身娘家那边有个侄孙……”
  哦,这是要说亲了啊。
  霍老夫人的娘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族,只是个落魄的寒门贵族,这些年有霍家的照拂,倒是好过了许多。
  如今也不在京城,倒是老夫人过寿,前几日才来了一对母子,带了辆车贺仪。
  那孩子模样俊俏,十六七岁的模样,瞧着像是读书人。
  京城中的风吹草动,基本上是瞒不过那些人的耳目的。
  老夫人现在这么一说,大家就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了。
  君秋澜当然知道老夫人不是要说亲的意思,他装作思考了一下,“此事等宴会结束之后再议吧。”
  毕竟是姑娘家的婚事,当众谈论,也是不妥帖的。
  提一嘴可以,但不能直接就说开了。
  不管成没成,对姑娘和小伙子的名声都不好。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潜规则。
  刚好他就有正当理由留下了。
  毕竟只是简单的祝寿,宴会过后,宾客就陆陆续续地离开了。
  君秋澜和颜景留下,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是要讨论君舒婉的婚事。
  说来也是唏嘘。
  君舒婉的模样,从前就是京中贵女中拔尖的了。
  只是奈何当初君秋澜这个太子的身份尴尬,适龄的时候,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婆家。
  被流放到边城,想来那边就更没有合适的了。
  算算年纪,好像都十七岁了,说亲是晚了一些。
  不过,如今的君秋澜这个废太子摇身一变,成了一品亲王,那亲王的妹子,身份自然也就不同了,十七岁,正是大好的年纪。
  不少宾客都有些小心思。
  万一霍老夫人这没说成呢?不少人家中都是有适龄的小子的,再不济也有子侄。
  有聪明人想到,就算朝臣和君秋澜都没有接受摄政王的封号,但君秋澜如今掌管朝堂,也差不多就是那么个意思了。
  就连皇帝都不问不闻,特别放心君秋澜的模样。
  没见到最近那些皇子的外戚都在蠢蠢欲动吗?
  蠢的人,还是想直接除掉君秋澜,觉得他是心腹大患。
  聪明的人,都在想着如何拉拢君秋澜了。
  君秋澜是个断袖,京城里已经人尽皆知了,今日还把人带来吃席,明摆着是不在乎子嗣问题了。
  听说陛下都还送了两个落魄世家的公子过去,那他们是不是……
  君秋澜尚且不知道这些人又在打他的主意了。
  他随霍老夫人去了后院。
  院中收拾了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