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穿越的事情,等到身份落实了之后再实验也不迟。
  好在婉儿和娘亲最近在组织女校学习女性生理卫生知识,也没急着实验穿越的事情。
  君秋澜是男子,他是大概知道女子的月事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从前根本就没有了解过这些。
  还是这些天,被小妹和娘亲科普之后,才了解了不少。
  原来女子这么辛苦。
  而古代世界,关于女性健康问题,一直都是讳莫如深的。
  娘亲说,从前在京城的时候,妇人身子不爽利,还能找到专治妇科的医女药婆。
  在边城这个地方,姑娘家身子不舒服,最多是靠家里的女性长辈,给她们传授一些经验。
  可往往,有些经验都是错误的。
  君秋澜觉得,娘亲和小妹这次做的事情,真的很有意义。
  让姑娘们了解自己,也会更爱自己。
  与此同时,城里的暗娼馆,全部被段文师兄一刀切了。
  问过那些姑娘小倌们的意愿,如果愿意的话,就跟着霍夫人给将士们做衣裳。
  刚好,君秋澜去年给霍夫人的棉花种子,已经被阮老板种出来了,一车一车地拉回来,洁白如雪。
  比边城的羊毛还要更柔软。
  刚好,收容的那些姑娘们,就有用武之地了。
  但是,这棉花是新鲜物品,市面上还没有,在普及之前,暂时还是要走高端路线的。
  先赚一笔钱再说。
  要不然每年补贴这么多军费,他们哪来的钱?
  也是幸好,今年跟段文合作的玻璃,也帮他们赚了不少钱。
  除此之外,城里的善堂,也需要几个人手,帮忙照顾孤寡老人,无家可归的孩子。
  娘亲这边,还有段师兄的夫人那边,也都招了几个给学校或者家里做小工。
  全部都是签订的雇佣合同,不是卖身契。
  实在是不愿意的,段文这边,也给他们准备了一笔安置费,让他们以后自己重新谋求生路。
  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城里的青楼,南风馆,也改成了勾栏戏楼。
  关于最最最底层女性的解放,他们这边,算是做出了一个开端了。
  与此同时,霍潋也找了个晚上,亲自来了一趟君秋澜家里。
  火.药的制作,十分成功。
  霍潋都惊叹于火.药的威力,有了这样的大杀器,何惧跟戎狄的战争?
  几颗炸.弹下去,恐怕戎狄的兵马都得吓得屁滚尿流的。
  到时候阵型乱了,还怕不能杀他个血流成河吗?
  戎狄那边也属实是可恶,年年小规模的进犯,又不肯跟他们真正打一场。
  大概还是惧霍潋。
  毕竟自从霍潋掌管边军之后,这十几年跟戎狄的战争,无一败绩。
  今年恐怕也是戎狄没办法了,干旱,导致他们不得不动手了,否则他们也是个死。
  刚好,今年也能给往年死在戎狄刀下的百姓们报仇雪恨了。
  同时,给朝廷发过去的八百里加急,应该也到朝堂上了。
  朝堂上,乌烟瘴气是不假。
  但是八百里加急的大事情,他们也不敢轻视。
  弄不好,戎狄打进国门,国家四分五裂,那他们现在争抢的权力,还有什么意义?
  不出所料的,许久不上朝的老皇帝都出来了,根据霍潋故交的迷信,老皇帝恐怕是真的要不行了,胡子都花白了。
  粮草,也拔下来了,一如往常的,不足数,甚至还以次充好。
  但君秋澜和霍潋的态度都一样,有总比没有的好。
  而君秋澜这边定的一百万斤粮食,也分了几批给送过来了。
  可把君秋澜给累得不轻。
  倒是霍潋还调侃了他两句,说他现在是两界搬运工。
  朝廷给的粮草,也已经在路上了,也就意味着,监军也在路上了。
  监军,皇帝派了个年轻的官儿,三十来岁的样子,六年前的科举探花,刚外放回京,就被委以重任。
  这事情,得好好操作了。
  君秋澜跟霍潋商量过后,把苏长寻都给请过来了。
  苏长寻本来也没闲着,他看过的书籍最多,手里还有手机,了解的思想也更多,刚好他的号召力,能让大家听他的‘洗脑’。
  这回把苏长寻请过来,也是这么一个意思。
  读书人,就没有几个不佩服苏长寻的。
  哪怕是政见不合,也不会贬低苏长寻的本事和学识。
  他们的意思就是,让苏长寻对监军采取一下怀柔政策,柔性劝导,最好是能让这位监军理解他们的思想,加入他们的大家庭。
  他们这个草台班子,还是缺人手啊。
  苏长寻捋着胡须,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当然只有一口答应了。
  当然了,霍潋和段文这边,对那位监军,也有一定的安排。
  万一那监军油盐不进呢?他们总要把该拦截的信息给拦截了。
  能再拖一拖。
  君秋澜两位舅舅,也先在城里安顿下来了,铺子都买了两个了,生意也刚好跟女校这边的货物销售接轨。
  还是以销往外地为主。
  刚好他们之前过来的时候,家乡跟着他们一起过来跑商的小兄弟们,也能继续做这个行业。
  总归是要赚钱的。
  君秋澜这边,古代的事情暂时不用他操心,刚好他的大戏又到了。
  被贬。
  亲身经历过被贬,这样的戏份,对他来说,也算是手拿把掐了。
  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剧组里的其他演员,也都认可了他的表演。
  可偏偏,颜景摇了头。
  这还是君秋澜和颜景第一次在演戏上产生了分歧。
  之前,颜景卡了君秋澜的戏,说君秋澜哪里还能更提升一些,表现得更好一些,君秋澜也都会谦虚接受,然后再进行揣摩,完美地完成颜景交给他的任务。
  这回却是不同了。
  颜景提出的意见,君秋澜没有听,甚至还反驳了几句。
  “这个角色给我的感觉,不是这样的,乍然听到被贬,家人被砍头,抄家,流放,而他自己也要沦落到那种地方,惊惧是会有一些,但他应该是有所预料的。”
  没有一棵大树的枯萎是一瞬间的。
  剧中,君秋澜饰演的这位角色父亲,也是一位能人,在他们被卷入这场纷争的时候,他们其实就该有预料了。
  好的预料,坏的预料,都会有。
  没有人能一直运筹帷幄。
  君秋澜说:“这个时候,我这个角色的情绪,应该是带着几分茫然的,明明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在发展,却走到了这一步,他眼中除了惊惧,还得有恨和迷茫。”
  本就是棋差一招,才落到了这个下场。
  根本无对错之分。
  朝堂上的博弈,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颜景的意思,是让君秋澜眼底的恐惧更深一些。
  毕竟君秋澜饰演的角色是久负盛名的京城第一美男子,除了美貌,他还有学识,还有家世。
  父亲被斩首,家人被流放,他即将沦落教坊司,可想而知的非人折磨,可偏偏这是新帝下的圣旨,他是求死不能。
  对于这样的贵公子,他是有傲骨的,但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一定会害怕的。
  眼神里,肯定要多几分恐惧才对。
  颜景就是觉得君秋澜眼中的恐惧少了一些,更多的,是别样的情绪。
  围观人群一听,其实两个人说得都没毛病。
  大概就是两个人对这个角色的理解不同。
  颜景是这个角色的创造者,君秋澜是这个角色的演绎者。
  二人都跟这个角色的关系密不可分。
  两个人就着这个问题,讨论了好一会儿,结果也没讨论出一个准确的结果。
  谁也没办法完全说服对方。
  君秋澜也难得失态,脸颊都有些涨红了。
  他亲身经历过被贬流放,流放到边城这样苦寒的地方,他当然也是恐惧的,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
  还连累了父母亲人。
  路上最苦的时候,他甚至在狗嘴里抢过食物。
  天之骄子,跌落尘埃,在场的,没有一个人的理解比他更深刻了。
  颜景也难得破了自己的原则,终究还是心软了。
  他也没想到君秋澜能如此的执着。
  -----------------------
  作者有话说:感谢大家的支持呀,爱你们。
  第124章 盐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与执着。
  颜景也是。
  从前, 在拍戏的时候,自然也遇到过跟演员,或者跟副导演或者编剧意见不合的时候, 可他都能坚持自己的想法。
  很少有人能说服他。
  当然了,君秋澜现在也没能说服他。
  他知道君秋澜说得有道理, 可这不是他想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