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他们现在要做的事业,其实就能帮助君秋澜带活物去到另一个世界。
  他也知道了,另一个世界,不是什么仙界,是一个科技文化水平都比他们高很多的世界。
  包括君秋澜之前带回来的那些科技,都是从另一个世界带回来的,不是神仙手段,只是科技。
  现如今,君秋澜能带九十斤以上的活物穿越了,但是上限还不清楚,反正一百五斤左右,是不太行。
  霍潋就稍微有点儿纠结了,“我母亲吧,这些年养尊处优,确实是长得稍微富态了一些。”
  不管是哪个世界,女子的体重,都是秘密。
  所以霍潋也不知道他的老母亲如今多重。
  他母亲个头又高……
  他稍微尴尬了一下。
  君秋澜也忍不住摇摇头,他也是见过霍老夫人的,所以才有这么一个疑问。
  他说:“办法我是已经想出来了,我想着,只要我们继续努力,这个体重上限,肯定会慢慢往上涨的,上面拖的时间越久,我这个办法的施行的可能性就更高。”
  霍潋发现一个盲点:“也就是说,你现在还没有试过带人?”
  君秋澜愣了一下,“确实是还没试过,用分散的活物,比如兔子,其实能实验出现在的上限,超过重量的,就带不过去,一整头的,超重带过去就得死,所以我还不太敢用人来做实验。”
  霍潋可没他那么大的顾虑,“来人,把前几天捉到的戎狄探子带过来。”
  他一张口,君秋澜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了。
  他稍微觉得有些不太妥当,但是他也没法在这个时候说什么。
  霍将军是武将,如今甘心跟着他开创大业,他太过于优柔寡断,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而且霍潋也是为了自己远在京城里的家人。
  可真当这位探子被带过来的时候,君秋澜也抛却了心中的那点不忍。
  这怎么能说是探子?分明就是卖国贼。
  他甚至还见过这个男子,还是个读书人。
  从前爹在城里摆摊儿给人写书信的时候,也是有同行的,面前这个人,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土生土长的大盛人,也出生在边城。
  现在为了一己私欲,把边城的信息,传递给了戎狄。
  现在才把这个人揪出来,实在是他隐藏得太好了。
  谁能想到,一个科举屡试不中的落魄秀才,会是卖国贼呢?
  霍潋说:“邻里邻居的,对他的印象也都不错,爹早亡,是他娘靠针线活把他拉扯长大的,平日里伪装得也很好,哪里看得出他是卖国贼?”
  卖国贼,在哪里都是不恶口饶恕的。
  给人写信这个行当,能知道的信息太多了。
  将士们大多不识字,但每年都还是要给家里报平安的,出来花几个铜板,叫个书生帮忙写信,这也是常规的操作了。
  将士们训练有素,一般不会在信件里提及机密信息,也不会多说军营里的情况。
  但是积少成多,每一封信读到一点有效的信息,累计起来,就有可能是个大消息。
  “也就是戎狄最近太活跃了,准备跟我们开战,给家里写信的将士也越来越多了,他这边可能也是坐不住了,这才露出了马脚。”
  面对卖国贼,君秋澜也不能忍。
  别看他们现在要跟朝廷打起来了,可是这情况能一样吗?
  但凡这书生传递出去的信息有效,他们这边的消息被爆出去,戎狄兴趣就有空子钻过来。
  边城多少的百姓,他们何其无辜?
  这样的人,该死。
  霍潋命人把他五花大绑,然后还蒙住了他的眼睛。
  经过几日的严刑拷打,这个畜生也只剩了半口气了,现在是求饶的话都已经说不出口了。
  君秋澜没再犹豫,心善,也要用对地方才对。
  他揪住此人的衣裳,对着霍潋点了头。
  亲兵全都退出去老远。
  再一眨眼,回到了熟悉的出租屋客厅。
  这畜生蜷缩在地上了,瑟瑟发抖。
  君秋澜仔细观察着。
  这是他第一次带人穿越,不得不说,心里还是紧张的。
  别看他是个瘦弱的书生,但是实际上这人的个子挺高,就算是受了几日的折磨,消瘦了,体重也不会太轻。
  没有一百五十斤,大概有一百三十多斤?
  那畜生挣扎了几息,像是喘不上气,大概一分多钟的样子,就没有了声息。
  君秋澜叹息着摇摇头,又把人给带了回去。
  霍潋一看情况,脸色也不太好看。
  “所以并不能确定是不是能带人?”他的语气有些急切。
  君秋澜:“将军,莫要着急,这人估摸着有一百三十多斤,兴许是超重了。”
  霍潋沉默,立马命人去打兔子。
  “今天就把这个上限给确定下来,过段时间再试一试。”
  看看增长速度。
  百十来斤的人,好找,但霍潋是武将又不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也不会随便用人命去尝试。
  他心里也知道,君秋澜也不会允许。
  君秋澜带着几分无奈,“将军,今日下午,我在那边还有重要的事情,晚些时间才能回来。”
  “反正你能直接从我这里过去,那就在这边回来吧,打兔子也得花时间,我等你便是。”
  要是君秋澜的计划能成功,他的家人也就有救了,他也不会面临两难的选择。
  如今的朝廷腐坏,奸人当道,皇帝昏聩,百姓民不聊生。
  他的官位不低,京中也有旧友,得到的消息要更多一些。
  也就是他们边城,从前没有战争的时候,就属于透明得无人问津的程度,今年发生了旱灾,他联合段文以及周边的几个知府,瞒天过海,纷乱才没有找到他们头上来。
  但实际上,几乎全国各地的州府,今年大大小小的动乱加起来数十起。
  起因不光是年初的人头税,还有征调民夫,京城要建什么功德塔。
  去年才修了什么观星楼,今年又要修功德塔。
  而且工期极短,上面的命令是要他们用最快的速度修建起来。
  这个时代只有靠人力,要加快速度,那就需要更多的人力。
  几乎是强行征调民夫。
  去了的,没有一个人能回家。
  有一个良心未泯的监工,看不下去了,偷偷把消息传递了出去。
  原来,这所谓的功德塔,是要人命去堆砌的。
  可是朝廷上,几乎没有什么人敢管这个事情。
  站出来的,轻则被贬出京城去偏远地方做官,连降几级,重一些的,就是彻底被贬,最严重的,直接拖出去砍了。
  皇帝是这样的,围绕着皇帝的那帮大臣也是这样的。
  可偏偏,那帮大臣也不是齐心的。
  他们都有自己的心思。
  皇子已经好几个了,可是并没有立太子。
  年初人头税那个身弱小皇子,到如今也是病恹恹的,有太医说了实话,这皇子带着先天性心疾,养大了也很难活过二十岁。
  结果这太医的下场……可想而知。
  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敢说真话了。
  君秋澜听完这些,只剩下了沉默。
  下午在剧组的时候,他都还在想这个问题。
  现在别说其他地方乱了,就连富庶的京城里的百姓日子也不好过。
  帝王昏聩,权贵只顾钻营,遭殃的是天下百姓啊。
  其实君秋澜也想不明白。
  那位他叫了十八年父皇的人,从前算不得多大的才能,能登上帝位,说句戏剧性的话,那就是捡漏了。
  其他的几个皇子,死的死,伤的伤,反而他这个没多少脑子的皇子,活了下来,大概是他早早被人下了绝嗣药,大家都觉得他没有了威胁吧。
  刚登上帝位的那几年,他这位父皇,也是努力过的,也想要为百姓做些好事情的。
  后来他发现,即便是身为皇帝,还是有很多事情无能为力。
  比如他的子嗣,比如他想要继承先皇遗志的那些政策。
  恰逢那些年,还算是国泰民安,能做个守成之君,就已经很好了。
  再后来,他成了太子,表现出了几分才能,那位父皇也是尽心培养他的。
  那位父皇大概也是明白的,他没多大的能力,就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可是,一切都变了。
  因为那个神医。
  不说他没被贬的那几年,几乎是步步为营,才捡回一条命。
  就说他被流放到现在,整个国家,居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位从前也对他花过心思的父皇,居然会变得如此昏庸。
  史书上,记载的那些皇帝老年昏聩,做出了不少自毁根基的事情,寥寥几笔带过。
  他读史的时候,也想着以史为鉴,可没想到真真看事情发生了,他还是无法理解。
  “怎么呢?想什么这么入神?”曲丰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