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别看以前是太子,皇宫御膳的早餐种类也多,但没几个合他胃口的。
  还是这个世界的早餐好吃。
  “要不要坐我的车啊?”主演赵兆主动跟君秋澜交好,“这大巴车坐着颠簸,你跟我一起呗,我们还能讨论一下剧本。”
  君秋澜刚想答应,苏导就过来了。
  “他跟我们一个车吧,我还有点儿事情要跟他说一下。”
  赵兆也不多说,“那成,我先去弄妆造了,”
  君秋澜咽下最后半个小笼包,“苏导有什么事?”
  “走吧,上车,路上说,对你来说,应该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君秋澜点点头。
  苏导的车,也是一辆商务车。
  说实话,他还挺想尝试一下那种大巴车的。
  一个车,能拉好几十个人,空间也那么宽敞。
  等今天拍完戏回来的时候去试试。
  “就你也知道我们是古装剧吧,是这样的,哈哈哈,我们也想弄两幅你的字画折扇什么的。”
  苏导没好意思开口,还是司卫主动说了。
  君秋澜乐不可支,“这有什么问题?扇子的话,明天就能送来,字画,就是可能得稍微等两天。”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在这个剧组所有的戏份,今天就能拍完了,直接领盒饭走人。
  后续还要等王导那边的通知,刚好边城那边有事情,他暂时就不会去接工作了。
  抽空画个字画,应该不成问题。
  “没事没事。”苏导乐呵得很,“你也放心,我们按照市场价来,绝对不让你白送。”
  君秋澜笑得不行,显然他们也知道白送的梗了。
  “话说,你跟颜景真的很熟啊?是不是网友说的那样,他给你们道观捐款,所以你们就认识了?”
  “差不多。”
  不得不说,网友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
  君秋澜没有乱攀关系,“是我师父跟颜景的爷爷是故交,我跟颜景也只是有一些字画上的交流,这白送,是颜景捡到的小猫,他要赶行程出国,原本是打算把小猫寄养在我这里的。”
  简单地解释了一下,制止住了他们八卦的小嘴巴。
  苏导和司卫确实还挺八卦的,但君秋澜都这么说了,也问不出口了。
  “对了,今天是你的武戏,有对打场面,你这边能行吗?要不行的话,那边也有武术指导,等下还是去配合学习一下。”
  君秋澜想说当然没问题,但打戏不是自己舞剑打拳,是有对手的。
  这边的打戏都是花花架子,之前跟曲丰他们学过一点。
  也不知道这边情况。
  还是随大流,一起学习一下比较合适。
  商务车摇摇晃晃,开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到今天的目的地。
  场地的搭建,布置,都是提前就弄好的,今天设备到场,演员到位,直接就能开拍了。
  上午没有君秋澜太多的戏份,君秋澜就找了武术指导,学东西去了。
  本来就学过武,学习这些花架子,就更简单了。
  学之前,武术指导老师还听说君秋澜练过武,还让他展示了一下。
  君秋澜自然没有意见。
  从前若是生在普通百姓家,能识得几个字,读过几本书,就已经很不错了。
  众所周知,读书是一件费钱的事儿。
  但是练武需要耗费的金钱更多,普通人都没有这个条件。
  也亏得他从前身份不一般,要不然来这个世界,恐怕真的得从头开始学习了。
  君秋澜也只是感慨了一下。
  “老师,这种剑法能用吗?”
  武术指导都还在惊讶,“讲真的,你原本自己这套剑法,比我们这种更实用,就是我们这种上镜更好看,打起来花里胡哨的。”
  君秋澜理解,“那就辛苦老师费心,再多教我两招。”
  刚好这边学习了,以后去了王导那边,应该也能轻松点儿。
  他不能像那些有公司的演员一样,他们能有公司给他们请老师,他就只能抓住各种可以学习的机会了。
  自己会武,跟一群不会武功的对打,还是要小心一些的。
  武术指导继续说,“其实刚才这一套剑法,设计一下,也能变得更具观赏性,现在没你的戏份吧?来,我们可以试试。”
  君秋澜这边还在练剑,练完之后,他的戏份也差不多到了。
  边城。
  君郁一大早跟建房的秦师傅稍微沟通了一下工作,又逗了会儿送送。
  送送又被宋熙容给抱走了。
  他干脆就扛着锄头去房子后面挖土豆儿去了。
  当初,这片地还是君秋澜开垦出来的。
  那时候为了立稳颓丧太子的人设,开荒地的时候,还一脸不情愿,甚至是厌恶,表现出排斥。
  路过的人都只注意到了他的表情,几乎完全忽略了,这片地被君秋澜开垦得多好。
  一丁点的碎石颗粒都没有。
  开完荒,还弄了很多干草,在地里焚烧,都是能增加土地肥力的。
  还多亏了儿子能去另一个世界,还有手机这么神奇的东西,要不他们一家几口,没一个人会开荒地的。
  更别说什么焚烧干草肥地了。
  也就只有他和夫人,还稍微懂一点种花种树,勉强把儿子带回来的种子给种下去了。
  长势一般,也正好,之前他们也不适合太显眼。
  今天的土豆,总共就只有一畦地。
  君郁小心翼翼,都生怕把土豆给挖坏了。
  到最后,甚至是直接用小铲子,慢慢把土豆给刨出来。
  太过于专注,也就没有注意到霍潋已经在他身后看了好一会儿了。
  霍潋虽然是武将,但并非不通俗物。
  朝廷那边每年给的军饷都不够,他们边军也自己种田。
  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但是君郁今天挖的这个土疙瘩,他还真没见过。
  原本也就是好奇君郁这个从前饱读诗书的郡王,也能挽起袍子下地种田,觉得新奇。
  但他看了一会儿才发现不对劲。
  这些土疙瘩,每个都差不多有拳头这么大,稍微小一些的,也能有鸡蛋大小。
  再看君郁总共就只挖了两处坑,旁边堆的土疙瘩,应该有个四五斤了。
  想到这里,霍潋的心脏都猛地收缩了一下。
  就这几处藤蔓,还是肥力不够的荒地,仅仅只是两窝,就能有这么高的产量。
  倘若换算一下,那一亩地,产量不得上两千斤?
  霍潋也就只估算了一个大概,但这个所谓的大概,已经足够骇人听闻了。
  什么粮食能亩产两千斤?
  他们这里,寻常产的还是旱稻为主,精心伺候大半年,每亩能有两石半的产量,就十分不错了。
  麦子的产量就更低了。
  这还是他不知道,君郁和宋熙容把土豆种下去的时候,种植方式出了错误,要不然产量能再翻一倍。
  这个不重要。
  想到亩产两千斤的粮食,霍潋都快呼吸不上来了。
  十几万的边军,日日只能吃两顿饭,还是米面混合着碾磨碎了的麦麸米糠。
  要不然根本不够吃。
  是的,他只能用不够吃来形容,都不敢用吃饱这两个字。
  也就是在入冬前,跟境外戎狄会有些摩擦,他才敢大手一挥,让将士们吃饱饭。
  随时准备应战。
  要是,他们的军田里能种出亩产两千斤的粮食……
  将士们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想到这里,他又是一肚子气。
  上回入京述职,也是为了跟户部对个账。
  每年发下来的军饷都不够,差老远。
  结果今年又出了紧急情况,发生了瘟疫,他就更没时间和精力去跟户部扯皮了。
  这不,今年的军饷终于到了。
  往年能有个六七成。
  今年不足五成。
  之前在京城看到皇帝越发昏聩的模样,他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可真当只收到这点儿,他还是气不打一处来。
  京城里,修一座园子,给宫妃修建宫殿,那些钱都足够将士们吃一个月了。
  也不知道这皇帝当初是怎么在一众优秀皇子中脱颖而出的。
  无大才,无大德。
  反倒是君秋澜这小子,看起来还有几分明君的模样。
  “君先生。”霍潋还是忍不住开了口,“你这土疙瘩是什么粮食?”
  君郁都给吓一跳。
  他昨晚经过儿子的提醒,知道这土豆的产量高,但没想到能这么高。
  就算他不通俗物,也知道这种粮食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儿子在那边也买过土豆回来,也吃过,炖肉,炒着吃,甚至是直接水煮,这土豆都好吃。
  绝对是利国利民,能救命的好粮食。
  而且还是在这种肥力不足的新开荒的地里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