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这还只是一家小城市里的书店。
  明明这个世界日常会看书的人不多,大家都有手机,绝大部分的资料,问题,都能在手机搜索里找到答案。
  有这么多书的原因,不用多想,还是这个国家注重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播。
  君秋澜缓了缓心神。
  大盛的京城,也有一家号称藏书最多的书局,非顶尖权贵,一般人都不得入内。
  君秋澜也去过,不比皇宫里的藏书少,可比起这里,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就他面前的一堆封面花里胡哨的小说数量,就足够吊打那家书局了。
  君秋澜笑了一下,尽量让自己不要表现得太没见过世面。
  书太多,挑花了眼。
  反正带什么回去都一样,君秋澜干脆就各个种类的书籍都随便抽了一本。
  除了历史和军事。
  这些带回去,是真的不合适了。
  只是他没注意到,里面藏了一本毛.概。
  一大堆书,总共也只花了小几百块钱。
  这书籍的价格,也很是让他惊叹了一阵。
  好便宜。
  硬要说起来,其实废品站的书更便宜,只不过种类就没有这么齐全了,能挑到什么,都还得看运气。
  以后有时间的话,还是可以去淘一淘的。
  君秋澜走出书店,他琢磨着,是不是要给家里挖一个地下室?
  这些书不可能全部都给苏先生送去,父亲也是爱书之人。
  可是他们家现在就这么大点儿的地方,就算把这些书放在房间里,也有暴露的风险。
  难不成一直藏到床底下去?
  君秋澜第一想法,其实是新建一套小院儿,砖瓦房的那种,还得带高墙大院,单独辟出一间房做书房,这些书就可以藏在书房的暗室里。
  到时候他把太阳能给用上,家里甚至都还能用电……
  生活也必然能方便很多。
  可是这想法,要实施起来,问题就多了。
  现在的土坯小院儿,确实是不太行,冬冷夏热的,房间里的采光还很差,白天也不能用台灯,更不方便用油灯,邻里邻居看见了,多半得背后嚼舌根说他们铺张浪费。
  就只能开着门,或者在院子里看书。
  还是得想办法解决。
  君秋澜想到苏先生说的,边城的知府就要换人了。
  现在的知府,就是个混日子的,据说已经很多年没升迁调任了。
  但凡朝中有点儿人脉的,没有人会想来这里。
  太穷了,不容易出政绩,又混乱,更是不好治理,特别是边城就在边境线上,还十分危险,万一什么时候敌军打过来了,万一没守住城,当官的就是第一个被戎狄开刀的。
  最重要的是,不论是哪座边境州府,文官对当地的掌控,都得要屈居武官之下,毕竟敌军来犯的时候,总不能靠笔杆子去打仗。
  这回新换的知府,苏先生都明说了跟他有几分关系……
  这事情如果好好操作的话,等到京城那边放弃对他的监控了,他的这些想法就能实施了,爹娘也能过上好日子了。
  至于小妹,年岁还小,在将军府待着,或许也更安全,倒是不用着急带回家。
  等他有足够的能力护得住这个如花似玉的妹妹的时候,再风风光光地把她接回来。
  至于小妹未来要选什么样的夫家,甚至是不想嫁人,都没关系。
  从前他也会觉得,姑娘家到了年岁,不嫁人怎么能行?会被人嘲笑老姑娘的。
  但他来到这个新世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再有这种姑娘就必须要嫁人的想法的话,他就罪该万死了。
  他人的嘲笑,有小妹的幸福重要吗?
  不想这些涉及到两个世界观差异的问题,以后都以小妹的意见为主。
  大不了就像爹说的那样,给小妹抢个夫婿回来过日子。
  君秋澜手里抱着一大摞的书,还有平板电脑,历经千辛万苦,这才回到了出租屋。
  到楼下的时候,碰到了做完群演回来的华叔,脸都没洗干净呢。
  “哟,买这么多书回来啊?”
  君秋澜点点头,张口就开始编故事。
  “从前在山里,没有正儿八经读过书,现在年纪大了,再去学校也不像话,也没有那么多的经济去支撑我读书,我就想着多看看书,多增长一些见识,总是好事情。”
  华叔乐呵呵,“年轻人,就该这样,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怕晚,我爸还在的时候,还去读过两年老年大学呢。”
  他说着,就要来帮君秋澜搬书:“我跟你一起弄上去吧,要不然你得跑两趟。”
  君秋澜哪里敢让华叔看到他空荡荡的屋子啊,连忙说不用。
  然后又紧急补充:“华叔,您之前说让我给你写字画抵用水电费,还算数吗?”
  “算数啊,当然算数。”
  他知道这小伙子没钱,房间里的电器也不多,哪里用得了多少电?
  他也看了电表,住了这么久了,电费还不到一百块钱,这么热的天,恐怕连空调都没舍得开两回。
  要说起来,字画抵电费,都还是他赚了呢。
  君秋澜又赶紧说,“刚好我今天有空,您去把笔墨准备一下,我把书放了,马上就下楼给您写字。”
  华叔一听就激动了,“诶,好,行,我马上去弄。”
  上回他跟老王的两幅字,在他们退休老头儿这个圈子里,大火了一把呢。
  可有面子了。
  君秋澜松了一口气,赶紧把书都搬了回去,下楼找到华叔。
  “这回想写什么呢?”
  华叔铺好一张梅花底图的画,“你就给这画题一首咏梅的诗词就行,哦对了,上次的字,你还没给我盖印章呢。”
  字画,没有作者的印章落款,总觉得差了点儿意思。
  君秋澜忍俊不禁,“我带印章下来了。”
  就刻了一个澜字,让父亲给刻的。
  “行行行,你先写着,我去找点儿东西。”
  咏梅。
  这世界流传下来咏梅的诗词可不少,君秋澜还特意查了查,选了一首与这幅画意境差不多的。
  提笔,落笔。
  突然间想起,今天做手替的时候,他写的那些东西,按照道理来说,拍完了,就没有用了。
  钟导也没说要还给他。
  他的字应该还行吧?总不能是扔了?
  “哟,这么快就写好了,让我看看,哎哟哟,可不得了,这幅画,配上这首诗,简直了,你华叔又占你便宜了。”
  君秋澜笑道:“比起华叔给我减免水电费,这写一首诗,也就花了几分钟的时间,也算不得什么了。”
  华叔也乐呵,这样的孩子,谁能不喜欢呢?
  可怜见的。
  他也听说过,这清风山道观里的孩子,都是从前被人丢掉的。
  也不知道是哪户没良心的父母,干出这样的缺德事儿。
  多好的一个孩子。
  “对了,这是我闺女以前的教科书,虽然现在更新换代了,但是内容也差不离,你可以拿回去看看,别给我弄丢了就行。”
  他刚才粗略地看了一下,这孩子买的都是一些课外书。
  增长见识也没问题。
  对他这一辈的人来说,教科书的意义不同,特意编撰出来给孩子学习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华叔说,“以后要是看完了,用不上了,或者你要搬走了,记得把这些书给我还回来。”
  她闺女大学都毕业这么多年了,小学的书都还留着,可见华叔对这些书的珍惜程度。
  君秋澜感动得不行,他哪里有拒绝的道理,连忙说感谢。
  看到这比人还高的书,他又感慨,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也是不容易啊。
  华叔又道:“来吧,我帮你搬上去。”
  得,话题又回到原点。
  君秋澜都快找不到借口了,“华叔给我搬到二楼的楼梯口吧,我自己搬上去。”
  “也成。”华叔没多想。
  只是搬完书,他才想起一个问题,这孩子的屋里,也没有个书架。
  这么多书,总不能放衣柜里吧?还是堆地上了?
  他又琢磨,家里还有个旧书柜,要不然给这孩子搬上去?
  虽然是个阁楼,但也是最大的一间出租屋了,多一个旧书柜,也不占多少地方。
  君秋澜刚搬完,还没来得及收拾呢,家门就被华叔给敲响了。
  “小帅哥,我这儿还有个书柜,咱一起去抬上来吧。”
  君秋澜:“……”
  他看了连床单被罩都没有的大床,心说今天是真躲不过了。
  君秋澜也只能开了门:“华叔。”
  一开门就见床。
  “你这床……”
  君秋澜赶紧解释,“天气好,都拆了洗了,还在楼顶上晾着呢。”
  就赌华叔现在不会上楼顶去看看。
  华叔也没多想,主要是想象不到一个人,就这么一床被子,在屋子里住了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