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夜 第90节
他一向脾气火爆说话还不好听,孟逐挣了挣,被他拍了一掌,正好落在她屁股上。
两人一愣,空气骤然安静。
孟逐脸刷地红了,郑祈年耳尖也发热,却依旧嘴硬:“乱扭什么?欠收拾!”
“你放我下来!臭流氓!”
“不放!你这副病秧子样子,站都站不稳!”
“那也和你没关系!”
“放屁!”他气喘吁吁,不知道是因为走路太久还是被她气的,“你是我的合伙人,不管你,难道看着你死?”
……合伙人现在已经被你气死了。
孟逐心里翻了个白眼,问他:“……你要背我去哪?”
“还能去哪?当然是医院。”郑祈年调整了一下背她的姿势,“你烧成这样,不送医院还不是等死!”
可他还是想简单了。
疫情的影响下医院早已人满为患,走廊里都是病人,大多是年迈的老人和重症患者。消毒水的味道刺鼻,到处都是咳嗽声和呻吟声。
郑祈年试图和医院商量,对方表示预约早就已经到了下半年,就连急诊室都排着长龙。
他没办法,又背着孟逐去敲普通诊所的门,得到的回复也是一样。
就这样不知道敲了多少扇门被回绝后,郑祈年的暴脾气没忍住,直接和医生起了冲突,甚至差点闹到叫警察,还是孟逐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将他扯了出来。
“你扯我干嘛?这些人都冷血得要死!”郑祈年还在骂。
“不扯你,让你被警察抓走?”孟逐白他一眼,“我的伙伴坐了牢,我还怎么干?”
他一愣,眼睛顿时亮了:“……你承认我是伙伴了?”
虽然孟逐同意试验合作,但郑祈年一直看不懂她的态度,生怕合作期一到她就离开,现在等到了同意,眼睛顿时亮了。
孟逐看着他像小狗一样亮着的眼睛,忍不住在心里笑,却还是臭着脸推了他一下:“少得意。快送我回去。”
“好咧!”
他又把她背起来,顶着风雪一步步往回走。
4月初的苏黎世,竟然反常地下起了雪。孟逐靠在他背上,烧得迷迷糊糊,手冰冷到发抖。下意识地,她把手伸进他的衣服里,贴在他皮肤上取暖。
“!!!你在做什么呀!”郑祈年大骇。
孟逐困倦地“嘿嘿”一笑,眼睛都快睁不开,手却贴得死紧:“这样就暖和了……”
郑祈年涨红着脸,却没甩开她的手,只憋出一句:“看你是病人,我不和你计较。”
“嗯,你最好了……”她声音软糯,贴着他的肩头。
“……也还好啦。”郑祈年越说脸越红。
“在我心里就是最好的。”她喃喃,忽然又想梦呓般,“对了……你为什么不叫我‘阿逐’了?”
郑祈年整个人僵住。
那一瞬,他明白了。
孟逐根本没在跟他说话。她在高烧的迷糊里,把他当成了另一个人。
“阿逐”这个称呼,他听见过。
当年在港城,他在拂袖而去后,觉得自己把气撒在一个小姑娘身上,做事实在不地道,便想着回去道个歉。却没成想,正好看见周予白抱着孟逐在场馆里飞驰而过。
夕阳洒在他们年轻又鲜活的脸上,孟逐虽然害羞,但眼睛很闪亮,撑着周予白的肩膀笑得灿烂,很美。
那一瞬间,他看呆了。
但那些碎金般的美好岁月,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如今在苏黎世飘雪的街头,陪在她身边的人是他。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也是最无情的杀手,只要他守候得够久,那个人的影子总会被岁月磨灭。
只要他足够耐心。
只要他愿意等。
郑祈年摇了摇头,从伤感中清醒了过来。
雪越下越大,他们的身影在茫茫白雪中显得那么渺小。
背着她到楼下时,郑祈年意外地看到门口停着一辆黑色的路虎,一个男人正靠着车门抽烟,烟头的红光在雪夜中明明灭灭。
他的心莫名跳了一下。
那人也看见了他们,随手将烟蒂扔在雪地里用脚碾灭,大步走了过来。
“怎么烧成这样了?”黎耀飞伸手摸了摸孟逐的额头,被那滚烫的温度吓了一跳,立刻拉开车门,“快放她上来。”
“你是谁?”郑祈年很警惕。
“我是她朋友。”黎耀飞懒得废话,“我要送她去看医生。”
“医院都满了,我们刚从那回来。”
“当然是看我的私人医生!”
看着郑祈年一脸警惕,黎耀飞懒得纠缠,索性让他一起上车。
车子一路从苏黎世开到黎家在慕尼黑的私人别墅,私人医生已经等着了。
covid无法治愈,医生也只能开些药控制她的炎症,并开些止痛药让她好受一点。
在孟逐昏昏沉沉的时候,她隐约听到黎耀飞在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
“哥,你那边要小心。我知道你现在处境不容易,有需要随时和我说。”
“没事,嫂子这边有我照顾。”
她想要听得更清楚一些,可疲惫和药物让她再也撑不住,彻底昏了过去。
*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2021年。
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但人类的适应能力总是超乎想象。口罩成了标配,社交距离成了日常,世界在新的秩序中缓缓恢复着运转。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里,有人沉没,有人崛起。
孟逐和郑祈年的基金终于顺利启航,在危机中展现出惊人的活力。郑祈年像嗅觉敏锐的鲨鱼,在疫情导致的企业破产潮中快速出击,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优质的破产企业,通过重组和库存变现获得了丰厚回报。
短短一年时间,他们的第一期基金就实现了超过200%的回报率,lp们趋之若鹜,二期基金还未正式发布就已经有大量lp表达了跟投意愿。孟逐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商业天赋,成为了基金里不可缺少的coo。
就在他们意气风发规划未来时,远在太平洋彼岸,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那一年,“三条红线”政策出台,深究房地产市场上高杠杆的乱象,过去十几年疯狂扩张、高度依赖债务融资的房企顿时站在了悬崖边上,纷纷陷入债务危机,数万亿的债务如定时炸弹般随时可能引爆。
周氏集团,这个曾经的百年世家,也未能幸免于这场浩劫。
周正烨之前还在地产一组的时候就激进扩张,疯狂圈地。在他在位期间,周氏的土地储备量增长了三倍。但相应的,债务规模也急剧膨胀。
三条红线政策一出,周氏的财务状况立刻被监管列为“红色”档位,融资能力收到严格限制。
更要命的是,由于新的融资渠道被切断,周氏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压力。那些疯狂拿下的土地需要巨额的开发资金,而银行和信托公司都开始收紧银根,不愿再向高杠杆房企放贷。
2021年下半年,周氏开始出现债务违约,先是一笔50亿的公司债到期无法兑付。紧接着银行贷款也开始逾期。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周氏的信用等级,从a+一路跌至垃圾级。
股价更是一泻千里,从最高点的18港币暴跌至不足2港币,市值蒸发超过80%。无数股民在这场股灾中血本无归,周氏的员工们也人心惶惶,纷纷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朱国英在紧急董事会上拍桌子:“我早就说过要谨慎,你非要激进扩张!现在好了,把整个集团都拖下水了!”
周正烨面红耳赤地回击:“当时业绩上涨的时候,你可没少夸!现在出问题了,开始把锅都甩给我了?”
“我告诉你,周氏垮了,你们朱家也逃不开!”
“那你就等着看吧!”朱国英冷笑,“周氏卖给我们的股份款项我还没付清,如果我们不还,你背后的信托也别想安然无恙!”
两个人在董事会上狗咬狗,一地鸡毛。
2022年,周氏集团正式向法院申请债务重组,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商业帝国,在三条红线的冲击下轰然倒塌,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注脚。
朱家同样没能逃过覆灭的宿命。因周氏投资巨额亏损,又遭匿名举报行贿,泰国的生意一夜间土崩瓦解。到年底,这个昔日风光的家族,正式宣告破产。
朱安婕,那个曾经戴着茜茜公主皇冠举办奢华生日宴的女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有人说她卖掉了整套珠宝首饰,带着残余的资金迁去东南亚,嫁给一个年纪是她两倍的商人。
没有人再关心她的生日,连作为谈资的资格都没有。
*
命运就是这样吊诡,当一个帝国崩塌的时候,另一个王国却在悄然崛起。
周予白的竹舟集团在和周氏切割后就迅速转型。他展现出了超越同龄人远见,果断放弃了传统房地产业务,将有限的筹码投向了数据中心,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项目。
外界原以为他不过是个纨绔赌徒,却没想到他这一记豪赌,竟在危机中逆势翻盘。
港城媒体见风使舵,从冷嘲热讽到追捧造神,开始争相书写“港城新王”的登基传说。
那位曾经在告士打道上开着跑车带靓女出街的playboy,再也没踏足风月场。
他的行踪变得莫测,只有偶尔收到路人线报,说是看见他在苏黎世的广场上喂鸽子。
消息一出,港城人调笑:周生现在转了性了,不喜靓女喜白鸽。
而那一年,孟逐和郑祈年的事业如日中天。他们的旗舰基金已经全部投资完毕,业绩表现超出所有人的预期。二期基金呼之欲出,投资的方向也不可避免地从欧美扩张至亚洲。
仿佛一切都在推着她走向那个方向。
于是,在2023年的跨年夜,她终究还是登上了那趟回港城的航班。
-----------------------
作者有话说:为了写完这几年的时间,改到现在,抱歉大家。
表达补偿,随机掉落红包,抱歉抱歉[爆哭]
第66章 经年
再次踏上港城的土地,孟逐竟然觉得陌生。
明明曾经熟悉的街道,如今却好像盖上了一层灰,拢着一层纱,模糊又不真切,和记忆里那个总是璀璨的港城变得不一样了。
她这次来是为了基金二期见几位新的lp,同时也打算物色一些合适的人才,打造亚洲办公室。
两人一愣,空气骤然安静。
孟逐脸刷地红了,郑祈年耳尖也发热,却依旧嘴硬:“乱扭什么?欠收拾!”
“你放我下来!臭流氓!”
“不放!你这副病秧子样子,站都站不稳!”
“那也和你没关系!”
“放屁!”他气喘吁吁,不知道是因为走路太久还是被她气的,“你是我的合伙人,不管你,难道看着你死?”
……合伙人现在已经被你气死了。
孟逐心里翻了个白眼,问他:“……你要背我去哪?”
“还能去哪?当然是医院。”郑祈年调整了一下背她的姿势,“你烧成这样,不送医院还不是等死!”
可他还是想简单了。
疫情的影响下医院早已人满为患,走廊里都是病人,大多是年迈的老人和重症患者。消毒水的味道刺鼻,到处都是咳嗽声和呻吟声。
郑祈年试图和医院商量,对方表示预约早就已经到了下半年,就连急诊室都排着长龙。
他没办法,又背着孟逐去敲普通诊所的门,得到的回复也是一样。
就这样不知道敲了多少扇门被回绝后,郑祈年的暴脾气没忍住,直接和医生起了冲突,甚至差点闹到叫警察,还是孟逐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将他扯了出来。
“你扯我干嘛?这些人都冷血得要死!”郑祈年还在骂。
“不扯你,让你被警察抓走?”孟逐白他一眼,“我的伙伴坐了牢,我还怎么干?”
他一愣,眼睛顿时亮了:“……你承认我是伙伴了?”
虽然孟逐同意试验合作,但郑祈年一直看不懂她的态度,生怕合作期一到她就离开,现在等到了同意,眼睛顿时亮了。
孟逐看着他像小狗一样亮着的眼睛,忍不住在心里笑,却还是臭着脸推了他一下:“少得意。快送我回去。”
“好咧!”
他又把她背起来,顶着风雪一步步往回走。
4月初的苏黎世,竟然反常地下起了雪。孟逐靠在他背上,烧得迷迷糊糊,手冰冷到发抖。下意识地,她把手伸进他的衣服里,贴在他皮肤上取暖。
“!!!你在做什么呀!”郑祈年大骇。
孟逐困倦地“嘿嘿”一笑,眼睛都快睁不开,手却贴得死紧:“这样就暖和了……”
郑祈年涨红着脸,却没甩开她的手,只憋出一句:“看你是病人,我不和你计较。”
“嗯,你最好了……”她声音软糯,贴着他的肩头。
“……也还好啦。”郑祈年越说脸越红。
“在我心里就是最好的。”她喃喃,忽然又想梦呓般,“对了……你为什么不叫我‘阿逐’了?”
郑祈年整个人僵住。
那一瞬,他明白了。
孟逐根本没在跟他说话。她在高烧的迷糊里,把他当成了另一个人。
“阿逐”这个称呼,他听见过。
当年在港城,他在拂袖而去后,觉得自己把气撒在一个小姑娘身上,做事实在不地道,便想着回去道个歉。却没成想,正好看见周予白抱着孟逐在场馆里飞驰而过。
夕阳洒在他们年轻又鲜活的脸上,孟逐虽然害羞,但眼睛很闪亮,撑着周予白的肩膀笑得灿烂,很美。
那一瞬间,他看呆了。
但那些碎金般的美好岁月,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如今在苏黎世飘雪的街头,陪在她身边的人是他。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也是最无情的杀手,只要他守候得够久,那个人的影子总会被岁月磨灭。
只要他足够耐心。
只要他愿意等。
郑祈年摇了摇头,从伤感中清醒了过来。
雪越下越大,他们的身影在茫茫白雪中显得那么渺小。
背着她到楼下时,郑祈年意外地看到门口停着一辆黑色的路虎,一个男人正靠着车门抽烟,烟头的红光在雪夜中明明灭灭。
他的心莫名跳了一下。
那人也看见了他们,随手将烟蒂扔在雪地里用脚碾灭,大步走了过来。
“怎么烧成这样了?”黎耀飞伸手摸了摸孟逐的额头,被那滚烫的温度吓了一跳,立刻拉开车门,“快放她上来。”
“你是谁?”郑祈年很警惕。
“我是她朋友。”黎耀飞懒得废话,“我要送她去看医生。”
“医院都满了,我们刚从那回来。”
“当然是看我的私人医生!”
看着郑祈年一脸警惕,黎耀飞懒得纠缠,索性让他一起上车。
车子一路从苏黎世开到黎家在慕尼黑的私人别墅,私人医生已经等着了。
covid无法治愈,医生也只能开些药控制她的炎症,并开些止痛药让她好受一点。
在孟逐昏昏沉沉的时候,她隐约听到黎耀飞在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
“哥,你那边要小心。我知道你现在处境不容易,有需要随时和我说。”
“没事,嫂子这边有我照顾。”
她想要听得更清楚一些,可疲惫和药物让她再也撑不住,彻底昏了过去。
*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2021年。
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但人类的适应能力总是超乎想象。口罩成了标配,社交距离成了日常,世界在新的秩序中缓缓恢复着运转。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里,有人沉没,有人崛起。
孟逐和郑祈年的基金终于顺利启航,在危机中展现出惊人的活力。郑祈年像嗅觉敏锐的鲨鱼,在疫情导致的企业破产潮中快速出击,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优质的破产企业,通过重组和库存变现获得了丰厚回报。
短短一年时间,他们的第一期基金就实现了超过200%的回报率,lp们趋之若鹜,二期基金还未正式发布就已经有大量lp表达了跟投意愿。孟逐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商业天赋,成为了基金里不可缺少的coo。
就在他们意气风发规划未来时,远在太平洋彼岸,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那一年,“三条红线”政策出台,深究房地产市场上高杠杆的乱象,过去十几年疯狂扩张、高度依赖债务融资的房企顿时站在了悬崖边上,纷纷陷入债务危机,数万亿的债务如定时炸弹般随时可能引爆。
周氏集团,这个曾经的百年世家,也未能幸免于这场浩劫。
周正烨之前还在地产一组的时候就激进扩张,疯狂圈地。在他在位期间,周氏的土地储备量增长了三倍。但相应的,债务规模也急剧膨胀。
三条红线政策一出,周氏的财务状况立刻被监管列为“红色”档位,融资能力收到严格限制。
更要命的是,由于新的融资渠道被切断,周氏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压力。那些疯狂拿下的土地需要巨额的开发资金,而银行和信托公司都开始收紧银根,不愿再向高杠杆房企放贷。
2021年下半年,周氏开始出现债务违约,先是一笔50亿的公司债到期无法兑付。紧接着银行贷款也开始逾期。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周氏的信用等级,从a+一路跌至垃圾级。
股价更是一泻千里,从最高点的18港币暴跌至不足2港币,市值蒸发超过80%。无数股民在这场股灾中血本无归,周氏的员工们也人心惶惶,纷纷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朱国英在紧急董事会上拍桌子:“我早就说过要谨慎,你非要激进扩张!现在好了,把整个集团都拖下水了!”
周正烨面红耳赤地回击:“当时业绩上涨的时候,你可没少夸!现在出问题了,开始把锅都甩给我了?”
“我告诉你,周氏垮了,你们朱家也逃不开!”
“那你就等着看吧!”朱国英冷笑,“周氏卖给我们的股份款项我还没付清,如果我们不还,你背后的信托也别想安然无恙!”
两个人在董事会上狗咬狗,一地鸡毛。
2022年,周氏集团正式向法院申请债务重组,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商业帝国,在三条红线的冲击下轰然倒塌,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注脚。
朱家同样没能逃过覆灭的宿命。因周氏投资巨额亏损,又遭匿名举报行贿,泰国的生意一夜间土崩瓦解。到年底,这个昔日风光的家族,正式宣告破产。
朱安婕,那个曾经戴着茜茜公主皇冠举办奢华生日宴的女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有人说她卖掉了整套珠宝首饰,带着残余的资金迁去东南亚,嫁给一个年纪是她两倍的商人。
没有人再关心她的生日,连作为谈资的资格都没有。
*
命运就是这样吊诡,当一个帝国崩塌的时候,另一个王国却在悄然崛起。
周予白的竹舟集团在和周氏切割后就迅速转型。他展现出了超越同龄人远见,果断放弃了传统房地产业务,将有限的筹码投向了数据中心,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项目。
外界原以为他不过是个纨绔赌徒,却没想到他这一记豪赌,竟在危机中逆势翻盘。
港城媒体见风使舵,从冷嘲热讽到追捧造神,开始争相书写“港城新王”的登基传说。
那位曾经在告士打道上开着跑车带靓女出街的playboy,再也没踏足风月场。
他的行踪变得莫测,只有偶尔收到路人线报,说是看见他在苏黎世的广场上喂鸽子。
消息一出,港城人调笑:周生现在转了性了,不喜靓女喜白鸽。
而那一年,孟逐和郑祈年的事业如日中天。他们的旗舰基金已经全部投资完毕,业绩表现超出所有人的预期。二期基金呼之欲出,投资的方向也不可避免地从欧美扩张至亚洲。
仿佛一切都在推着她走向那个方向。
于是,在2023年的跨年夜,她终究还是登上了那趟回港城的航班。
-----------------------
作者有话说:为了写完这几年的时间,改到现在,抱歉大家。
表达补偿,随机掉落红包,抱歉抱歉[爆哭]
第66章 经年
再次踏上港城的土地,孟逐竟然觉得陌生。
明明曾经熟悉的街道,如今却好像盖上了一层灰,拢着一层纱,模糊又不真切,和记忆里那个总是璀璨的港城变得不一样了。
她这次来是为了基金二期见几位新的lp,同时也打算物色一些合适的人才,打造亚洲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