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87节
  郑泰道:“好,时间紧迫,剩半月时间,杨卿多费心了。”
  杨臣答道,“这是臣应当做的。”眼看德王和沈璧还有话要说,他告辞出来,离开德王居所,他忍不住回头张望,夜色中一切都是漆黑,唯有德王房外点着两盏孤灯,仿佛一只睁眼的异兽于暗处窥伺。
  长叹一声,杨臣皱紧眉头,走出庭院时停下脚步,对着左右两条路犹豫不决。
  左边离开宗正府可以立刻去安阳郡王府,右边那条路,则可以去厢房修一封书信,明日一早快马送信回乡。
  杨臣知道,这不仅是自己一个人的选择,几乎关系到朝堂,甚至是天下的一个选择。
  他不得不慎重,不得不挣扎……
  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
  德王房内,杨修刚走,沈璧就忍不住问,“殿下,药童到底做了什么手脚,要不要召太医再仔细看看?”
  郑泰召来亲卫,低声吩咐两句后,才对沈璧道,“药童偷减药单中一味药,我已经饮了三日。今日腹痛如绞,太医诊断后说,药方如此一改,更甚毒药。”
  沈璧大惊失色,“更甚毒药?”
  郑泰颔首,他与沈阀关联最深,自然不用像和杨臣说话那般讲究,他沉默良久,再次开口时,声音晦涩,“沈璧,我恐时日无多。”
  沈璧长大嘴,声音堵在喉中,所有的希望和打算,都被这句话打得支离破碎。
  “殿下……”他神色泛苦,“需要什么药材,臣就是去掏光家底,也要为殿下谋来。”
  郑泰道:“沈家能拿出一株鹿活草,难道还有第二株。”
  沈璧再狂妄也不敢做如此保证,轻轻摇头后道:“或许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太医可曾会诊过,要不要再试试其他太医。”
  郑泰道:“我的身体自己最清楚不过,现在时间对我来说太过宝贵,莫要浪费在无用的地方。”
  沈璧知道他眼下最想要做的,莫过于登基。
  “殿下,就算没有杨公,一样可以找个大儒来做司礼,登基大典不会误。”
  郑泰道:“你当我志在杨公?”
  沈璧疑惑,“刚才……”
  郑泰道:“我对杨臣说的全是试探。他随跟随我多年,但到底还是安阳郡王的徒弟,师徒情分和忠义之间,到底孰轻孰重,不试一下如何得知。”
  沈璧沉默片刻,道:”您可是怀疑安阳郡王?”
  郑泰没有立刻回答,目光有一瞬间的迷离,似乎是记起往事,但很快又恢复清明。他道:“当年在宫里,皇子中我最不显,皇叔……安阳郡王是第一个看重我的人,他虽眼瞎,心却敞亮,观事清楚,胸有丘壑。对政事看法别有建树,当年杨公只教导郑信一人,安阳郡王比我年长两岁,同样教导我许多,我甚至有一种想法,安阳郡王才华不下杨公。”
  他停下,舒缓呼吸,又道,“我记得他曾说过,世人多诽之谤之骗之欺之,还有人自欺尚不自知,因此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不能去听他人的说辞,而是看结果。这几天我思来想去,总是在想,我自以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胜过明王无谋之勇不知多少。可事态发展,为何这般不尽如人意。我若倒下,获利的人到底是谁。”
  沈璧见他声音渐扬,甚至自称为“我”,心头暗惊,从暖壶中舀了一杯热水来,放到郑泰手中。
  郑泰道:“他若还是以前那个眼盲的皇叔,我绝不会疑他。可现在的情况是,一旦我有万一,他就是继位最佳人选。”
  沈璧道:“殿下是不是怀疑药童也是他的安排?”
  郑泰反问道:“能在宗正府和太医院安插人手,你觉得能有几人做到?”
  沈璧道:“殿下用杨臣试探安阳郡王,是为了看他如何反应?”
  第145章
  郑泰道:“若他有异心,很快就会有动作。”
  沈璧道:“殿下可是已经通知祁王?”
  郑泰道:“祁王掌管宗亲,对郑穆又一向亲眼有加,若是只有说辞没有证据他绝不会轻信,我就要逼郑穆露出破绽。”
  沈璧皱眉,等他饮完一杯水后拿开茗碗,道,“殿下何时开始疑心安阳郡王?”
  郑泰道:“宗正府明王下狱前你可以记得他说过什么?”
  沈璧摇头。
  “他说‘王叔,藏得好深’,”郑泰道,“随后杜岩行刺,我重病在床,无暇考虑此事。自从身体有所好转,我始终放不下心,派人私下去查。胡岚是他介绍给我,说掌握明王秘事。我以为只是一些贪墨军饷,私下养兵,御下不利导致焚宫。谁知竟然是明王故意纵火。”
  沈璧问道:“殿下可查到什么?”
  郑泰冷笑:“还真让我查到,胡岚早在八年前就已认识郑穆。他原本只是个四处求学的寒门子弟,多年想要投效各门阀都不得其门,老母病死也无钱料理后事。他的旧邻人都说,当时他遇到一个郡王帮助,不久后料理完后事,他就失去了踪影,直到四年前出现在明王府,成了王府幕僚。据说他还有妻儿,但行踪不明。”
  沈璧听出其中的深意,长吁道,“他是有意接近明王,多年来出谋划策,也许就只为了最后这一次。”
  郑泰道:“我了解明王,他虽武勇却并不莽撞,说他入京之时就已存有焚宫弑君的心思我不信。若说他两面夹击受困,脑子发昏做此决定倒有可能。”
  沈璧道:“安阳郡王竟一早就对明王设下圈套,还是在八年前就开始准备。这……这……实在太惊人了。”
  郑泰喘了几声粗气,道:“还有更惊人的。”
  沈璧心惊,眸中乌沉。
  “明王身边有钉子,我当然也不放心自己身边,”郑泰冷笑一声,牵扯到伤处,面色发白,“我回想了一下,当年就下杜岩,就是他给的建议。他对我说,明王精兵悍将,唯有杜岩可以与他抗衡。袁州兵弱,再无良将,就永远无法胜过明王。”
  沈璧心中乍生寒意。
  “杜岩所为如果也是由他授意。”郑泰蓦地伸手抓住床沿,道,“那他处心积虑,步步为营已经太久了。”
  沈璧道:“明王与袁岚,陛下与杜岩,实在可怕。不行,此事凶险,殿下所知应该全部告知祁王才是。祁王素来公正,绝不许郑氏宗亲互相谋害。”
  郑泰道:“胡岚,杜岩都已死,活无口供,死无对证,如何能证明我的话。就连明王,明知是圈套的情况下,也只能自食其果。”
  沈璧越想越觉得心惊,看着郑泰枯槁的面容,垂头沉默,欲言又止。
  郑泰问道:“可是有话要说?”
  沈璧道:“殿下要逼郑穆动作,我还有个办法,只是……”
  “只是什么?”
  沈璧道:“我实在没有把握能否起作用。”
  郑泰道:“且说来我听听。”
  沈璧犹豫一下,道:“殿下可以为我赐婚舒阀七小姐舒仪。”
  “舒阀,”郑泰讶然,“为何?”
  “殿下可知舒仪与安阳郡王是何关系?”
  郑泰面色沉重拧紧眉心,想了想道:“舒阀?莫非就是杨臣去矩州时带回来的那个姑娘?”
  “正是她。”
  “我知道郑穆曾将她放在府中,可仅凭这样就能逼他有所动作?他既然已经蛰伏多年,岂能因为一个女人轻易破功。”
  沈璧理解德王对此事存疑的心理,若不是沈琳传回来的消息,他也不会想到这个办法,虽然冒险,但他直觉认为,值得一试,目前唯一需要就是劝服德王。
  “此女对郑穆意义非凡。”
  郑泰道:“沈阀多年来为我助力,付出很多。我为你赐婚,若是郑穆没有反应,或是他有想法,为了大业放弃一个女人,你就必须要娶舒阀女了。我知道你们沈家婚嫁都有极严的规矩。有道是娶妻娶贤,你可要想好了。”
  到这个时候,德王还能讲出这一番话,沈璧有些动容,他起身行了一礼道:“殿下放心,舒仪也是名门淑女,与我家世相当,我见过她,是位相当聪慧的姑娘。”
  郑泰叹道:“你这天下第一美男子,要娶什么样的姑娘娶不到。”
  沈璧道:“为殿下大业,只是让出我的正妻之位,不算什么。”
  郑泰定定看着他,双目如电,有几分沉重之色。
  “沈阀的深情厚谊,日后必报。”
  天色漆黑,只余几颗星子寥落,房内烛火摇曳,勾勒出郑穆漠然的表情。
  德王要请杨老出山,并非只为了大义名分,而是想透过杨臣要他表态。郑穆心中清楚,神色端凝,喜怒难辨。
  “师父?”杨臣道,“我看德王,似乎是急了。”
  郑穆道:“身体未复就要行登基大典,他是急了。”
  杨臣为难道:“我祖父回乡之后身体一直不大好,德王又限期半月之内赶至京城,我怕老人家身体受不住。”
  “他想要的不是杨老司仪,而是让你来找我。”郑穆微眯着眼道。
  “师父愿意为他主持登基大典?”
  郑穆道:“有何不可?”
  德王还是错估了他的耐心,既然能从英宗时期就忍耐,再等先帝,德王两代又有何不可,先帝即位一年多就殡天,德王如今的身体,也不知能不能撑到一年。
  心中冷笑,郑穆抬起眼看杨臣,“你可知,德王也是在考验你。”
  杨臣道:“我知道。”
  “知道?”郑穆道,“既然知道,为何还要连夜到我这里。”
  杨臣深深作揖道:“以前德王身体康健,抱负远大。师父也暗中襄助德王,我相信师父的眼光。自古都有主强臣弱,主弱臣强的时候。如今德王身体亏欠,精力也有所不济,已从强主变为弱主,为社稷稳定,天下百姓考虑,也该有人来统领朝政。师父您当仁不让。”
  第146章
  深宵夜静,月没星沉,宗正府外灯火寥落。
  沈璧刚和德王议完自己的婚事,亲卫就在屋外复命,通报杨臣离开后的动向。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亲耳听见杨臣离开不久就直接去了安阳郡王府,郑泰脸色铁青,深锁眉心。
  沈璧同样明白杨臣的选择,心下叹息,更多的是焦急。
  事情脱离控制的焦急。
  德王身体状况一旦为外人知晓,还有多少人会站在他这边——沈璧几乎已经想象出京城那些士族首鼠两端的样子。
  “殿下,”他道,“应早做准备。”
  郑泰道:“世子还没接来?”
  沈璧垂头道:“还请殿下亲自传令。”
  郑泰目光沉沉直望他的眼底。先前已经由德王亲卫带队,还有沈阀的卫士一同出发去袁州接人。不用沈璧说内情,郑泰大概也能猜到袁州发生了什么。德王妃胡氏的做法,透露出她一心为世子为娘家,却不曾考虑他的处境,让他心灰意冷。
  沈阀的做法他也能猜到几分,沈玉入府时间尚短,膝下无子,沈阀在钱财上大力支撑袁州,尤其是军队消耗,一半全赖沈阀。付出那么多,想得到的自然也不少。郑泰默许让沈阀去袁州接世子,某种程度上就是默许了他们的打算。
  王妃胡氏显然不可能和他同一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