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80节
沈璧早就没有先前的闲适姿态,郑泰倒下后,他比任何人都着急。
德王几乎已经是皇帝了——怎能倒在这里。沈阀把所有筹码都压在了德王身上,他们已经成功了,沈璧的同胞亲妹很快会成为皇后,沈阀会跃升众阀门之首,这一切的回报,都建立在德王的皇位上。
沈璧冲到德王身边,一手捂住他腹部的伤口,感觉到鲜血汩汩往外流淌。他比自己受伤都更着急,大声呼喊,“召太医,速召太医。”
不少士族和侍卫们都往堂外跑。
那边宗亲也混乱,简直如乱麻一团。
年纪最长的祁王自晕过去后怎么也唤不醒,明王被擒,德王被刺,这算怎么回事,更可怕的是,郑家的江山该怎么办?
接二连三的打击都在郑家人身上,宗亲们六神无主,不由把视线转向郑穆。
郑穆是场中唯一保持镇定的人,他冷冷一暼周围,被他目光所扫的人都感觉如遇寒冰,身上一凉。
他面容冷峻,于此时如同定海神针一般,有镇定人心的作用。
“召太医,令当值的太医全部来,把祁王挪到堂后休息,先行照看德王。明王先行看押,罪行再议。不得慌张,也不得声张。敢透露只言片语扰乱民心者,当斩。”
侍卫们依令执行。宗亲们也齐力搬动祁王,另一拨去照看德王。
德王血流不止,伤势极重。
杨臣奔进堂中,见到德王惨状脸色煞白,明明己方部署周全,已经是必胜的局面,怎会横生枝节,一下子变成了这样混乱的局面。他有些不敢置信,不由对郑穆求助:“师父?”
郑穆令他,“你去盯住明王,万不可让他趁机起乱。”
杨臣看看德王,心知城外还有矩州、袁州两路大军,一个处理不慎,极可能引起大乱,当下不再犹豫,去监督看押明王一事。
沈璧急的额上汗珠大滴大滴地低落。
宗正府如今是满地狼藉,除了倒地的德王,还有几具尸体,现在谁也顾不上了。舒仪在士族人群中,听着议论纷纷,众人都是震惊疑惑,又对眼下这个情况感到迷茫,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做。
舒仪朝郑穆看去,他一道道下令,宗亲们依命行事,场面已稳定许多。
这时地上的杜岩动了动手指,堂间所有人都当他已经死了,谁知还留着一口气,只有少数人见到,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连连惊叫。平时这群士族也不是容易受惊的人,委实是被今日惨烈的经过吓到,以至于稍有风吹草动就杯弓蛇影起来。
郑穆抬脚朝杜岩走去,立刻有宗亲阻拦道:“郡王当心,刺客未死。”
“无妨,都伤成这样,哪里还能动手。”
来到杜岩身旁,郑穆蹲下身体。众人只当他去查看杜岩是否死透。
舒仪练过内力,耳力远胜众人,她听见杜岩嘶哑不成声问,“是、是你?”
郑穆背对着众人,声沉如水,“是我。”
杜岩笑了,声音像是夜枭,却因为太虚弱,听着像喘息,他最后一句话道,“好、郑家人……果真是好。”
众人没有听见,只看见杜岩身体抖动,没一会儿就咽了气。
地上一共有胡岚、杜岩、还有明王的随从三具尸体,还有两名受伤的侍卫倒地不起。
场面再是凄惨不过。
士族们却是迷茫,脑里转的都是同一个念头,德王……如果真的一命呜呼,这江山到底交给谁来坐?
太医很快来到,各个面如土色,紧急救治德王。
宗正府紧闭大门,一直到夜间,德王勉强保住性命,但腹部伤势过重,始终没有转醒。
士族众人都被留在宗正府不能离开,只能给家中报个平安,还不能提及此间发生的事。
舒仪因是女儿身单独住了一间房,夜里众多士族都睡不着,却也不敢随意出门议论白天发生的事,偌大一座宗正府,人数众多,却是万籁俱静。
夜色深沉,有侍女来敲舒仪的房门,称“郡王召见。”
舒仪来到宗正府后院的偏厢,郑穆处理完公务,正放下笔,见到舒仪,脸上带了些笑意,招手让她近前,握住她的手道,“白天可受惊了?听说你刚才用饭才吃了一点。”他牵着她来到屏风后,那里摆着一桌饭菜,热腾腾的,桌上还有一壶酒,股股醇香,极为引人。
舒仪的目光在酒壶上一溜,道,“您心情很好?”
郑穆一怔,“如何见得?”
“有酒有菜。”
郑穆摸了摸她的头,温和道:“酒是给你压惊的,旁人可没有这个待遇。”
舒仪唇角略弯,头蹭蹭他的手掌道,“我又不是旁人。”
见她爱娇,郑穆紧绷了整日的神经都为之一松,把人搂在怀里,低头就看见她乌黑的发顶,粉白的脸蛋儿,小嘴含笑,一点殷红。郑穆心里发软,仿佛争斗权欲都已经消散,只剩下相依偎的人儿。
第131章
相拥好一会儿,他才放开她,夹了一些小菜,看着她吃进嘴里,才又斟了一小杯酒放在桌上,“今日见血太多,等会喝一点好睡觉。”
听他提及见血,舒仪沉默一下,抬眼道:“德王……还没醒吗?”
郑穆反问道:“怎么?你希望德王快点醒?”
“他若是不醒,师父的一番心血岂不是白费了。”舒仪道,“京城局势还不稳。”
郑穆听她口口声声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心里比喝酒更熨帖,笑道,“没那么容易死,京城很快会安定的。”
舒仪一怔。
他又夹了两筷子菜放在小碟上,看着她一小口一小口吃完,嘴唇微动,腮帮子一鼓一鼓,再平常不过的动作,落在她的身上,却让他心头无端悸动。
舒仪吃了个半饱,见他还要添菜,想说“够了”,谁知他放下筷子,低头朝她的嘴亲来,舒仪慌了一瞬,被他亲个正着,嘴唇上还有一层油腻,她瞪大眼,“你、你……”
郑穆啄啄她的唇,“没事,不嫌弃你。”
胡说八道,你不嫌油腻,我还嫌呢。舒仪撇过脑袋,又被他捏着下巴扳回来,双唇相濡。
门外有侍卫通禀,“杨臣求见。”
郑穆意犹未尽将人放开,见她脸色微红,如上了一团胭脂,衬着玉雪的肌肤,便是春发的海棠也要失色几分。他轻咳一声,掩饰身体的躁动,目光专注,沉沉蔼蔼。
舒仪捏着他的手道:“有正事呢。”
他抓住她的手亲一下道,“我先去一下,你也别吃太多,回头顶着胃不舒服。”
杨臣在偏厅等了好一会儿才见郑穆来到。国丧期间,所有勋贵都身着素服,一身白色上身,多少有些寡淡。但郑穆冷峻沉凝,素服在他身上却犹如皑皑白雪,气度高华,平添一股折人的风范。他细心发觉,郑穆与白日还稍有不同,眉宇间柔和许多,不见锋利。
他稍一想,就猜到刚才厢房中的人是谁了。
“师尊,”杨臣行礼,口气却亲近,“明王已经下狱,正如您所料,他果然想要说服行押的人。”
郑穆道,“不到最后一刻他都不会死心。”
“明王被押,德王受伤,城外还有两路大军,现在的局势真如刀锋上行走,险之又险。”
“最险的时候已经过去。”郑穆道,“明王关押着,大军群龙无首,绝不会对京城再有攻势,接下来想的应该是怎么收回矩州。至于袁州军,同样无法妄动,杨瑞跟着杜岩学了这么久,安抚一下兵卒应该不难。”
“杨瑞太年轻,恐难服众。”
郑穆微微笑道:“一叶障目,他是你兄弟,你关心过多,看得就不如外人清楚。假以时日,杨瑞必是一员虎将,绝不输欧阳玄莫炎之流。”
杨臣想了一下,也跟着笑道,“师父说的是,让他先去试试。”
聊完了安抚大军的决策,杨臣想到重伤的德王,脸色又黯然,“学生有一事不明,杜岩为何要反扑?明明之前他已立下大功,明王要杀德王之时还是他出手相救,不过一眨眼,怎么就完全变了?”
“杜岩的目的从来很明确。”郑穆道。
“为废太子复仇。”杨臣道,“刘阀已经倒了,按理说大仇得报……”
说到这里,发现郑穆脸上没有半点动容,杨臣蹙眉,沉吟半晌,恍然道,“莫非。”
郑穆见他自己领悟,缓缓道,“废太子流放,刘阀动手,除了增添恶名还有什么实质好处。百姓不懂这些,只会以讹传讹,因此世人都将这笔账算在了刘阀身上。”
杨臣震惊不已,在他心中,德王光明磊落,胸襟广阔,不屑于用阴私手段。没想到废太子的死竟然就是德王的手笔。他有些失神,“德王、为何要用这番手段,废太子已是个庶人,再无登顶的可能。”
郑穆道,“浑水才好摸鱼,本来刺杀就是针对刘阀,废太子除了一条命,还有什么可利用的。自先帝登基,刘阀的声望一落千丈,党同伐异,广植党羽,这类罪名哪个世家门阀不适用?全部都成了起兵的借口。这一点上,明王、德王的想法倒是一致的。”
杨臣想到德王以往豪迈文气的样子,自己曾把推翻门阀,启用寒门的希望全寄托在他身上,突然一声长叹。
“千算万算也没想到,到这一步,倒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
郑穆瞥他一眼没说话。
杨臣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忽然回头问道:“师尊,倘若德王有个万一,江山谁属?”
郑穆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杨臣面露疑惑,“师尊的意思是?”
郑穆淡然道,“何必操心这种问题,江山长长久久,何时缺过皇帝。”
杨臣怔忪,想通似的,笑着摇摇头,自嘲一般的走了。
郑穆和杨臣谈完回到厢房,酒菜已收拾完,舒仪倚在小圆几上打盹,头一顿一顿地垂着,红唇微嘟,神态完全不同于平时,倒有几分憨态。郑穆上前摸她的脸,皱着眉将她轻轻摇醒。
舒仪醒来,睡眼朦胧,打着哈欠道,“说完了?”
郑穆令下人送来水盆帕子,亲自绞干替她擦脸抹手,动作温柔体贴。等看到她手掌上粉色的印记,那是伤愈后的痕迹,他把握着她的手翻来覆去看了一会儿道,“刘太后已经死在火里,也算为你报了仇。”
舒仪想到郑衍却无法开心起来,暗自叹息,道,“都是过去的事了。没想到刘太后,刘阀嚣张跋扈,却连累圣上。”
郑穆道:“坐上那个位子,哪里还能独善其身,都不算无辜。”
他口气清淡,似乎谈论的不过是件普通事,像花啊草啊没什么不同。
舒仪暗自心惊,道,“英宗之后,皇子之间的斗争也太惨烈了,大家仿佛都不计后果。”
郑穆凝视她,“历来皇位继承都不太平。”
舒仪想了想道,“本朝近三代都未出过如此惨烈的争斗,这次的动静实在有些不同寻常。”
“哦?”郑穆摸了摸她的脸,看了许久,道,“小仪觉得是什么原因?”
舒仪沉吟片刻,手指无意识在腰间玉佩上摩挲良久,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只觉得眼下局面混乱实在蹊跷。”
郑穆定定看着她,两人视线交错,他笑了笑,替她稍整衣襟,唤来提灯的下人,要送她回去。
“别,让人瞧见了又要兴风作浪,”舒仪在门前拦住他。
郑穆视线始终凝在她身上,下人见了,垂头站得远远的。舒仪转身欲走,郑穆忽然拽住她的手臂,高大的身躯俯身而下,低头在她耳边轻声呓语,随着夜风窜进舒仪的耳朵,“局势如此,原因只有一个。”
舒仪抬起头,睫毛如蝶翼般轻颤。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魔鬼。”他轻声道。
德王几乎已经是皇帝了——怎能倒在这里。沈阀把所有筹码都压在了德王身上,他们已经成功了,沈璧的同胞亲妹很快会成为皇后,沈阀会跃升众阀门之首,这一切的回报,都建立在德王的皇位上。
沈璧冲到德王身边,一手捂住他腹部的伤口,感觉到鲜血汩汩往外流淌。他比自己受伤都更着急,大声呼喊,“召太医,速召太医。”
不少士族和侍卫们都往堂外跑。
那边宗亲也混乱,简直如乱麻一团。
年纪最长的祁王自晕过去后怎么也唤不醒,明王被擒,德王被刺,这算怎么回事,更可怕的是,郑家的江山该怎么办?
接二连三的打击都在郑家人身上,宗亲们六神无主,不由把视线转向郑穆。
郑穆是场中唯一保持镇定的人,他冷冷一暼周围,被他目光所扫的人都感觉如遇寒冰,身上一凉。
他面容冷峻,于此时如同定海神针一般,有镇定人心的作用。
“召太医,令当值的太医全部来,把祁王挪到堂后休息,先行照看德王。明王先行看押,罪行再议。不得慌张,也不得声张。敢透露只言片语扰乱民心者,当斩。”
侍卫们依令执行。宗亲们也齐力搬动祁王,另一拨去照看德王。
德王血流不止,伤势极重。
杨臣奔进堂中,见到德王惨状脸色煞白,明明己方部署周全,已经是必胜的局面,怎会横生枝节,一下子变成了这样混乱的局面。他有些不敢置信,不由对郑穆求助:“师父?”
郑穆令他,“你去盯住明王,万不可让他趁机起乱。”
杨臣看看德王,心知城外还有矩州、袁州两路大军,一个处理不慎,极可能引起大乱,当下不再犹豫,去监督看押明王一事。
沈璧急的额上汗珠大滴大滴地低落。
宗正府如今是满地狼藉,除了倒地的德王,还有几具尸体,现在谁也顾不上了。舒仪在士族人群中,听着议论纷纷,众人都是震惊疑惑,又对眼下这个情况感到迷茫,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做。
舒仪朝郑穆看去,他一道道下令,宗亲们依命行事,场面已稳定许多。
这时地上的杜岩动了动手指,堂间所有人都当他已经死了,谁知还留着一口气,只有少数人见到,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连连惊叫。平时这群士族也不是容易受惊的人,委实是被今日惨烈的经过吓到,以至于稍有风吹草动就杯弓蛇影起来。
郑穆抬脚朝杜岩走去,立刻有宗亲阻拦道:“郡王当心,刺客未死。”
“无妨,都伤成这样,哪里还能动手。”
来到杜岩身旁,郑穆蹲下身体。众人只当他去查看杜岩是否死透。
舒仪练过内力,耳力远胜众人,她听见杜岩嘶哑不成声问,“是、是你?”
郑穆背对着众人,声沉如水,“是我。”
杜岩笑了,声音像是夜枭,却因为太虚弱,听着像喘息,他最后一句话道,“好、郑家人……果真是好。”
众人没有听见,只看见杜岩身体抖动,没一会儿就咽了气。
地上一共有胡岚、杜岩、还有明王的随从三具尸体,还有两名受伤的侍卫倒地不起。
场面再是凄惨不过。
士族们却是迷茫,脑里转的都是同一个念头,德王……如果真的一命呜呼,这江山到底交给谁来坐?
太医很快来到,各个面如土色,紧急救治德王。
宗正府紧闭大门,一直到夜间,德王勉强保住性命,但腹部伤势过重,始终没有转醒。
士族众人都被留在宗正府不能离开,只能给家中报个平安,还不能提及此间发生的事。
舒仪因是女儿身单独住了一间房,夜里众多士族都睡不着,却也不敢随意出门议论白天发生的事,偌大一座宗正府,人数众多,却是万籁俱静。
夜色深沉,有侍女来敲舒仪的房门,称“郡王召见。”
舒仪来到宗正府后院的偏厢,郑穆处理完公务,正放下笔,见到舒仪,脸上带了些笑意,招手让她近前,握住她的手道,“白天可受惊了?听说你刚才用饭才吃了一点。”他牵着她来到屏风后,那里摆着一桌饭菜,热腾腾的,桌上还有一壶酒,股股醇香,极为引人。
舒仪的目光在酒壶上一溜,道,“您心情很好?”
郑穆一怔,“如何见得?”
“有酒有菜。”
郑穆摸了摸她的头,温和道:“酒是给你压惊的,旁人可没有这个待遇。”
舒仪唇角略弯,头蹭蹭他的手掌道,“我又不是旁人。”
见她爱娇,郑穆紧绷了整日的神经都为之一松,把人搂在怀里,低头就看见她乌黑的发顶,粉白的脸蛋儿,小嘴含笑,一点殷红。郑穆心里发软,仿佛争斗权欲都已经消散,只剩下相依偎的人儿。
第131章
相拥好一会儿,他才放开她,夹了一些小菜,看着她吃进嘴里,才又斟了一小杯酒放在桌上,“今日见血太多,等会喝一点好睡觉。”
听他提及见血,舒仪沉默一下,抬眼道:“德王……还没醒吗?”
郑穆反问道:“怎么?你希望德王快点醒?”
“他若是不醒,师父的一番心血岂不是白费了。”舒仪道,“京城局势还不稳。”
郑穆听她口口声声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心里比喝酒更熨帖,笑道,“没那么容易死,京城很快会安定的。”
舒仪一怔。
他又夹了两筷子菜放在小碟上,看着她一小口一小口吃完,嘴唇微动,腮帮子一鼓一鼓,再平常不过的动作,落在她的身上,却让他心头无端悸动。
舒仪吃了个半饱,见他还要添菜,想说“够了”,谁知他放下筷子,低头朝她的嘴亲来,舒仪慌了一瞬,被他亲个正着,嘴唇上还有一层油腻,她瞪大眼,“你、你……”
郑穆啄啄她的唇,“没事,不嫌弃你。”
胡说八道,你不嫌油腻,我还嫌呢。舒仪撇过脑袋,又被他捏着下巴扳回来,双唇相濡。
门外有侍卫通禀,“杨臣求见。”
郑穆意犹未尽将人放开,见她脸色微红,如上了一团胭脂,衬着玉雪的肌肤,便是春发的海棠也要失色几分。他轻咳一声,掩饰身体的躁动,目光专注,沉沉蔼蔼。
舒仪捏着他的手道:“有正事呢。”
他抓住她的手亲一下道,“我先去一下,你也别吃太多,回头顶着胃不舒服。”
杨臣在偏厅等了好一会儿才见郑穆来到。国丧期间,所有勋贵都身着素服,一身白色上身,多少有些寡淡。但郑穆冷峻沉凝,素服在他身上却犹如皑皑白雪,气度高华,平添一股折人的风范。他细心发觉,郑穆与白日还稍有不同,眉宇间柔和许多,不见锋利。
他稍一想,就猜到刚才厢房中的人是谁了。
“师尊,”杨臣行礼,口气却亲近,“明王已经下狱,正如您所料,他果然想要说服行押的人。”
郑穆道,“不到最后一刻他都不会死心。”
“明王被押,德王受伤,城外还有两路大军,现在的局势真如刀锋上行走,险之又险。”
“最险的时候已经过去。”郑穆道,“明王关押着,大军群龙无首,绝不会对京城再有攻势,接下来想的应该是怎么收回矩州。至于袁州军,同样无法妄动,杨瑞跟着杜岩学了这么久,安抚一下兵卒应该不难。”
“杨瑞太年轻,恐难服众。”
郑穆微微笑道:“一叶障目,他是你兄弟,你关心过多,看得就不如外人清楚。假以时日,杨瑞必是一员虎将,绝不输欧阳玄莫炎之流。”
杨臣想了一下,也跟着笑道,“师父说的是,让他先去试试。”
聊完了安抚大军的决策,杨臣想到重伤的德王,脸色又黯然,“学生有一事不明,杜岩为何要反扑?明明之前他已立下大功,明王要杀德王之时还是他出手相救,不过一眨眼,怎么就完全变了?”
“杜岩的目的从来很明确。”郑穆道。
“为废太子复仇。”杨臣道,“刘阀已经倒了,按理说大仇得报……”
说到这里,发现郑穆脸上没有半点动容,杨臣蹙眉,沉吟半晌,恍然道,“莫非。”
郑穆见他自己领悟,缓缓道,“废太子流放,刘阀动手,除了增添恶名还有什么实质好处。百姓不懂这些,只会以讹传讹,因此世人都将这笔账算在了刘阀身上。”
杨臣震惊不已,在他心中,德王光明磊落,胸襟广阔,不屑于用阴私手段。没想到废太子的死竟然就是德王的手笔。他有些失神,“德王、为何要用这番手段,废太子已是个庶人,再无登顶的可能。”
郑穆道,“浑水才好摸鱼,本来刺杀就是针对刘阀,废太子除了一条命,还有什么可利用的。自先帝登基,刘阀的声望一落千丈,党同伐异,广植党羽,这类罪名哪个世家门阀不适用?全部都成了起兵的借口。这一点上,明王、德王的想法倒是一致的。”
杨臣想到德王以往豪迈文气的样子,自己曾把推翻门阀,启用寒门的希望全寄托在他身上,突然一声长叹。
“千算万算也没想到,到这一步,倒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
郑穆瞥他一眼没说话。
杨臣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忽然回头问道:“师尊,倘若德王有个万一,江山谁属?”
郑穆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杨臣面露疑惑,“师尊的意思是?”
郑穆淡然道,“何必操心这种问题,江山长长久久,何时缺过皇帝。”
杨臣怔忪,想通似的,笑着摇摇头,自嘲一般的走了。
郑穆和杨臣谈完回到厢房,酒菜已收拾完,舒仪倚在小圆几上打盹,头一顿一顿地垂着,红唇微嘟,神态完全不同于平时,倒有几分憨态。郑穆上前摸她的脸,皱着眉将她轻轻摇醒。
舒仪醒来,睡眼朦胧,打着哈欠道,“说完了?”
郑穆令下人送来水盆帕子,亲自绞干替她擦脸抹手,动作温柔体贴。等看到她手掌上粉色的印记,那是伤愈后的痕迹,他把握着她的手翻来覆去看了一会儿道,“刘太后已经死在火里,也算为你报了仇。”
舒仪想到郑衍却无法开心起来,暗自叹息,道,“都是过去的事了。没想到刘太后,刘阀嚣张跋扈,却连累圣上。”
郑穆道:“坐上那个位子,哪里还能独善其身,都不算无辜。”
他口气清淡,似乎谈论的不过是件普通事,像花啊草啊没什么不同。
舒仪暗自心惊,道,“英宗之后,皇子之间的斗争也太惨烈了,大家仿佛都不计后果。”
郑穆凝视她,“历来皇位继承都不太平。”
舒仪想了想道,“本朝近三代都未出过如此惨烈的争斗,这次的动静实在有些不同寻常。”
“哦?”郑穆摸了摸她的脸,看了许久,道,“小仪觉得是什么原因?”
舒仪沉吟片刻,手指无意识在腰间玉佩上摩挲良久,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只觉得眼下局面混乱实在蹊跷。”
郑穆定定看着她,两人视线交错,他笑了笑,替她稍整衣襟,唤来提灯的下人,要送她回去。
“别,让人瞧见了又要兴风作浪,”舒仪在门前拦住他。
郑穆视线始终凝在她身上,下人见了,垂头站得远远的。舒仪转身欲走,郑穆忽然拽住她的手臂,高大的身躯俯身而下,低头在她耳边轻声呓语,随着夜风窜进舒仪的耳朵,“局势如此,原因只有一个。”
舒仪抬起头,睫毛如蝶翼般轻颤。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魔鬼。”他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