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72节
  到底……还是没能攻下这座天下最雄伟的城池。
  矩州军退却了,这一日的攻城,除了死去的士兵,还留下了将军莫炎的性命。
  禁军虽然损失也很严重,但是在墙头上齐声欢呼。只有亲卫注意到,石闵放下弓箭后,双手轻轻的颤抖。这位头发已经全部花白的老将于无人注意时叹了一声:“老了。”
  欧阳玄一夜未睡,眼中满是红血丝,他拿莫炎的佩剑换下自己的,对明王主动请战,“今日就让我领兵攻城吧。”
  郑祐看着他,声音冷硬道:“必须攻下。”
  欧阳玄抱了抱拳,躬身离开。在他带领下,今日城头上的征战又更激烈了几分。
  在蔓延长达一里的墙头上,箭矢飞窜,刀剑往来,两军厮杀争夺每一寸空间,飞溅的鲜血几乎把墙头染成殷红。攻防战以过更为惨烈的方式展开。
  又抵挡住矩州军一波猛烈的攻势,墙头上留下百余具尸体。
  石闵领着众将领巡视墙头。明显感觉到矩州军的急迫。从中可以推测出,明王郑祐已经开始着急。
  “速去宫中回禀陛下今日战况。”石闵对亲卫吩咐。
  地上的尸体中突然弹起一具,动作飞快,风驰电掣般,手中持一把长剑,朝石闵直袭而来。众人大惊,此时已不及反应。石闵从军多年,感觉依旧敏锐,但身体到底还是老迈,手中剑才抽出一半,腰部已经被刺中。剧痛如绞,他身体往后倾倒。
  两个亲卫扶住他按住涌血的伤口,另几个士兵手持长枪朝暗杀者刺去。
  墙头上乱成一片,大批士兵闻讯奔来捉拿刺客。谁知刺客身手极好,在几方合围的攻击下依然逃脱开身。
  “是欧阳玄。”禁军将领认出他的身份。
  来人正是欧阳玄,他站在墙下督战多时,眼见始终攻不下墙头。石闵擅于守城且精明老辣,攻势一波胜过一波猛烈,都没能占到好处。他明白,短时间内很难攻占墙头,除非把守城的主心骨石闵除去。
  袁州大军最多两日就可以抵达京畿。若是平常时候,玄武旗的战力绝对胜过白虎旗,可之前和朱雀旗的大战伤了玄武旗的元气,只有尽快拿下京城,才能回头再来面对袁州的大军。
  他很快就下定决心,召来亲卫队,亲自领人上云梯。
  士兵们都很忧心,昨日莫炎都折在城墙上,连面对着朱雀旗都能全身而退的大将,就这样在墙头上被箭射杀。
  欧阳玄不听任何劝阻,只是催促攻城。
  城头上剑来刀往,人仰马翻,场面十分混乱。欧阳玄仓促间判断形势,禁卫军依然占据上风。果然,厮杀一阵,矩州军渐渐又被赶下墙头。他心一横,身体钻到尸体中。
  欧阳玄一生老沉稳重,喜欢稳扎稳打,这大概是他一生采用最奇险的法子。
  他脸上抹着鲜血,半个身体埋在尸体里,一动不动,面朝上躺在墙头上,佯作尸体,直到禁卫统领石闵走近。
  他手中握紧长剑,做出惊天一击。
  石闵并无防备,一击得手。
  第117章
  剑刺入血肉的感觉,让欧阳玄感到振奋,名扬天下的萧铭战死,擅守城池的石闵也身负重伤……京城守将都已经除去,矩州军入城的最大障碍的已经清除了。
  墙头上的禁军越来越多,一支支长枪刺来,欧阳玄避无可避,后腰上一阵刺痛,他动作一缓,身体跪倒,周围的士兵一拥而上,十几支长枪同时刺进他的身体。
  欧阳玄唇角渗出血丝,他仰起头,入眼是灰蒙蒙的天空。
  不知何时开始下起了小雨,牛毛毡似的飘落。
  他的脸上一片冰凉。
  呼、呼、呼——这巨大的声响居然是自己的呼吸声。
  欧阳玄想要笑,到了这一刻,什么从龙之功,战功赫赫,名扬天下都如云烟飘散。
  真好,身为军士他死于战场,总算是死得其所。
  欧阳玄身下流出的鲜血犹如一朵艳丽至极的鲜花,盛开在墙头上。
  另一边,士兵们焦急的喊声此起彼伏。
  “快传医生。”
  “石将军!”
  石闵感觉身体渐渐发冷,四肢坚硬发沉,目光也变得更加涣散,他甚至已看不清周围人的脸,老了!他遗憾地想,换做年轻的时候,受了这样的伤,他还能提剑反击,可是现在……
  到底老了!
  他抓住亲卫的手,“禀、禀陛下,老、老臣……尽力了,不负、负、皇恩。”
  话音刚落,这位年近花甲,满头银丝的老将阖目长逝。
  ——————
  郑衍听到士兵禀报,坐着久久没有言语。
  萧铭、石闵,接连两天,接连失去两名心腹大将,一种巨大的不安感擒住了他。
  彻夜未眠的双眼浮着一层猩红,他问跪倒在大殿上的士兵,“现在战事如何?”
  “还在坚守,”士兵声音发颤,“矩州军疯了,和不要命一样。”
  郑衍看着士兵衣角上的斑斑血迹,往常这样的人是绝不会被允许进入太极殿,以免圣前失仪,可现在已经没有人顾上这个。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道:“朕将亲自督战。”
  殿中众人大惊,朝臣们苦劝,“陛下不可亲身犯险,勤王圣旨已下,只需要耐心等待几日……”
  郑衍冷笑道:“等几日,袁州的大军就到了。”
  众臣口若悬河,想要劝服他。
  郑衍目光冰冷,从众臣脸上一一扫过,有人惶恐有人惊慌,还有人索性低下头去。他扯了唇角,露出一个不算笑容的弧度,“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无论是明王还是德王,入了京还是要用到你们这些大大小小的门阀世家,何必拼死效君王……”
  不少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
  郑衍站起身,令宦官拿来军甲戎衣。众臣见劝阻无效,有的人跟上,有的人却留在大殿内。
  刘太后听闻消息后,再也顾不上装病,急匆匆赶到太极殿。同时来到殿外的还有一身孝服的萧瑜儿。
  郑衍刚换上军甲,取下悬挂在墙上的一柄长剑,笔挺的身形里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寥落与清冷。
  “皇儿,不可鲁莽啊。”刘太后大步迈进殿内,甚至没有上妆,露出苍老疲惫的神色。
  郑衍将剑佩在腰间,道:“朕意已决。”
  “各地已收到勤王圣旨,不久就有援军来了。何必犯险,紧闭城门固守就是。”太后苦口婆心相劝。
  “酸儒的无知言论太后也当真了,”郑衍口气清淡道,“石将军已死,副将不堪大用,禁卫军群龙无首,朕只有去亲自坐镇才能守住京城。”
  刘太后一把抓住郑衍的手臂,露出哀求的神色,“皇儿,不要冒险,实在守不住我们就走吧。带上禁卫从东侧城门走可以直奔东都,那里原本是你的封地,等休养生息,集拢兵力再把京畿夺回来。”
  郑衍用左手用力拉下她的手,“母后。”
  母子两许久没有这样心平气和谈过话,尤其是这温情的一声“母后”,刘太后鼻子一酸,险些落下泪来,“我知道你有主意,这一次,就一次,听母后的吧。”
  郑衍轻笑,神态却慎重,“朕岂能做那种偏安一隅无用君王,拱手将京城相让。”
  他轻拍刘太后的手以作安抚,“朕的江山,自己来捍卫。”
  刘太后以袖掩面擦着泪水,身体瑟瑟发抖,当着宫人的面终于什么都没有说,面上哀伤却掩饰不住。郑衍目光转向一边,萧瑜儿站在殿门旁,一身素白,身形更见消瘦,面容柔弱,眸中深处藏着刚毅,对上郑衍的目光,她微微屈身,低声说道:“陛下放心去吧,妾一定会照顾好太后的。”
  郑衍定定看着她,良久,手持剑柄,坚定地跨过殿门离去。
  金甲摩擦,脚步橐橐。
  刘太后和萧瑜儿看着他一去不返的背景,眼中一热,都是忍不住垂下泪来。
  郑衍来到墙头上,相当于御驾亲征,士兵们果然一敛主将身死的颓势,士气鼓舞,奋勇好战,在傍晚之前再一次把矩州军的攻势打退。
  明王郑祐站在军中,看到墙头上那个被严实包围着的身影,恨得牙齿发痒。他手垂在身侧,用力攥成拳。
  “如果有六石强弓在手,本王定然叫他有去无回。”郑祐掷地有声道。
  一旁的将领们听见了,倒不敢大声应和。
  到底是当今天子,此言大逆不道,出兵打的是“清君侧”名义,还没有真正说造反呢,因此郑祐这句话,众人只当做没有听见。
  攻城第五日,攻击如潮,城头上曾乱作一团,可京城依然坚固如旧。
  麾下两员大将尽数折损,郑祐看着城下火光点点和尸体满地,心中冷若冰霜。
  更多的是一种无力。
  早已预料京城不好攻,可万万没有料到,居然能难攻到这种地步。
  攻城重器都损坏不少,城墙依旧坚固,墙面上斑驳的痕迹仿佛都在嘲笑他的无能。
  多日的攻击无果对士气也是一种打击,郑祐深谙领军之道,夜间和众统领商议攻城。
  “既然郑衍都御驾亲征了,本王明日也将亲自参战。”
  众将领大惊,劝道:“殿下不可冲动行事,连日攻城不仅我们损兵折将,京城损耗更大,只要耐下性子,京城总能攻破。”
  郑祐摇头,“时间紧迫,本王不想辛苦一场,却给他人做嫁衣。”
  有将领道,“就算袁州军来了又有何惧,袁州向来兵事不兴,缺乏良将。殿下当务之急是从矩州再调些兵力过来补充,京城就唾手可得。”
  郑祐断然否决道:“矩州剩余兵力本来就不多,也不能全部调走留个空城,昆州意向不明,此事不用再提。明日倾全军兵力,攻城。”
  一柄短刃匕首从他手中掷出,刺入羊皮地图半寸深,微微颤动。
  第118章
  第二日攻城,号角吹响,鸣锣捶鼓。
  郑祐亲自领兵,矩州军重整旗鼓,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奔向城墙,架起云梯。攻城楼车、挡箭车齐齐推进。
  墙头上万箭齐发,让攻城的士兵像麦子一样倒地。
  檑木撞击在城门处,发出如雷鸣般的巨响,震耳欲聋。郑祐高居长剑,高呼:“打开皇城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士兵们闻言大为振奋,骤然发动狂攻,悍不畏死。
  ——————
  郑衍站在墙头上,侍卫在他面前站了一排,包围的极为严实,就怕人暗箭伤人,即使如此,他也看到了人如蝼蚁命如草芥的血腥场面,耳边贯穿都是嘶吼杀喊声。石头从投石机飞出弹击在墙上,城门被檑木撞地轰隆震声,郑衍的太阳穴跟着都砰砰跳了起来。
  即使从未亲身参与一场战事,郑衍也知道这样的攻势有多勇猛,明王想要攻陷的京城的决心有多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