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 第90节
  但她不行,她蓬勃的野心和欲|望让她神经亢奋而无法安宁,只有工作,不断的工作,能让她心脏中奔腾的不安稍一停息,才能让她从生存焦虑中暂时解脱。
  她看金云乐,像在看玻璃后的人。
  靳茜定定看着她半晌,点头:“那行,你自己决定。”
  送走唐柏雪,方可以见靳茜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马上开始八卦起来:
  “所以刚刚小雪只是说没时间、没精力是吧?”
  靳茜翻了个白眼:“你真的好八婆。”
  方可以马上头顶“创作者需要汲取各种灵感”的免死金牌。
  “比起这个,我其实更担心小雪的性格问题,”靳茜道,“你有没有发现她有点回避型人格,同时又总有种急切不安,似乎强烈地想要抓住什么的急功近利。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天星染上的臭毛病,她明明对很多事有意见,但大部分时候她都选择忍着,拖着,总想讨好所有人,回避所有冲突,顺风顺水地达成自己的目的。
  “就像这事儿吧,明明很简单,只要说她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但是她就是不想说,始终在找些客观的理由将自己的真实欲|望隐去。”
  “发现了。她演演懵懂无知的小尼姑信手拈来;但演欲|望强烈的小蛇时却真正的快乐灵动。
  “似乎这种完全把自己解离出去的感觉,才能让她更自由地释放天性。”方可以道。
  考虑到唐柏雪的生长环境,她认为唐柏雪会有这种表现其实也无可厚非:
  “这世上没人的性格尽善尽美,有些特殊的性格遇到特殊的角色,反而能散发出别样的魅力。”
  “多么自然地物化他人啊。”
  靳茜忍不住吐槽,“你们导演真是失去了人性。”
  “哪有!我这不是也支持她多去体验生活嘛!”
  方可以为自己辩解。
  “不开玩笑了。你这样说,我倒真希望她去谈一场恋爱吧,如果能在爱情里明晰‘我’,或者稍微沉淀一下,那也不算白谈。”
  靳茜叹口气。
  说来说去,还得怪金云乐,谁让他不争气。
  “行了,不说这个,你这突然跑过来是怎么回事,身体养得怎么样了?”
  对方可以此人,靳茜自问也是颇为了解:
  其人习性昼伏夜出,自闭死宅,为人功利。纵观既往历史,每次煞有介事地造访靳茜这里,那多半又是给靳茜搞事来了。
  靳老板高见!
  方可以说了一下自己的小小想法: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觉得se是不是可以搭建一个自己的剧本库。
  靳茜:?
  你说什么小想法?
  “是这样的,前几天李渡鱼李教授和王院长,还有李雪亭老师不是来我家一起开了个,额,算是一个私下的筹备会嘛。”
  靳茜点头。这事她知道。
  那天结束后方可以就跟她在手机上哭诉中年老登的难以沟通,顺便把这事儿过了个明路。
  “那天贝嘉延其实也来了,等人走后他就跟我聊了下现在的工作情况。”
  贝嘉延进入大厂当编剧也已经有半年多了,现在毕业后已经转正,加上曾经的资历,总的来说算是年轻编剧中混得比较好的那批。
  但所谓混得好也只是相对同层,整体大环境稀烂的情况下,再好也有限。
  贝嘉延本来还不觉得有什么,这次围观方可以和李雪亭两个人一唱一和地电波交流,就开始痛苦起来了:
  这才是创作啊!
  这才是文艺啊!
  自己这段时间写的是什么?
  更糟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对文字的灵感与想象也在消失。
  就像当时提建议时他不假思索地提出最直接的想法,而这同时也是最常见、最安全也最庸俗的一种。
  大厂之所以叫“厂”,注定其需要的是流水线生产工种。
  他们需要每一个环节都有精确的数据评估和质量保障,每一款剧集制作前要搜集市场情况,热点话题+热门设定+流量+ip,层层加码,来确保剧集成绩拥有基础保障。
  工作时间有ddl,话题热度有kpi,前三集要完成小高潮,每7-10分钟要切换一次小情节以免视觉疲劳……
  当创作变成了数据填表,灵光也就不免乏善可陈。
  当然,严格来说,当时贝嘉延提出的与其说是“情节”,不如说是“题材框架”。甚至方可以后续也是这个“戏子搞谍报”的框架下进一步做文章的。但是做出来的思路却和贝嘉延下意识脑补的方向大相径庭。
  两相对比之下,更让他受刺激。
  我才是堂堂编剧系出身呐?
  我四年的磨练,大学期间无数的输入,难道就是让我在毕业后今天借鉴一点、明天致敬一点,就做一些中译中工作?
  都说编剧是带着镣铐跳舞,那好歹得是跳舞呀。
  对于贝嘉延的难受,方可以表示这都是上班上的。
  对贝嘉延的经历,方可以深表同情;
  但既然贝嘉延没有主动求人帮助,那方可以只能尊重他人命运。
  她要说的是那之后,贝嘉延开始吐槽自己的煞笔领导。
  “他们最近在改编一个大女主本,本来大部分都是女主的戏,但是总编剧觉得这样女主戏份太多了,观众恐怕不爱看,让把很多女主的高光部分移植给男主,觉得两边势均力敌才是‘强强’。”
  靳茜:?
  “小说原本的剧情里男主是个疯批,把自己全家屠了就为了和女主he。投资方和导演觉得这也太不健康,让他们看看能不能把这人改成男二。”
  靳茜:??
  “但是原作者这时候强烈反对,说整部小说的感情线就是在写这一口,改了你再宣传改编,让原著粉丝情何以堪,让她这个作者情何以堪。主编剧也觉得有道理,可以理解,就让贝嘉延他们改成女主全家被男主屠了。”
  靳茜:???
  方可以喘了口气,接着说:“贝嘉延很痛苦,现在想出来的方案是,让女主先无意中把男主全家屠了,然后再让男主爱上女主。”
  靳茜没有问号了。
  反正就是一定要有个人的全家被屠是吧。
  靳茜很平静:“这不就是很传统的那种经典性转版,男人屠了女主全家,但女主还是一整个恋爱脑爱上。”
  “只是不知道贝嘉延的这一版能不能通过他们公司的内部审核。”方可以道。
  “那你呢,如果你来写,你会怎么改。”
  “其实怎么改不是重点,”
  方可以道,“重点从来不在于是谁杀了谁,而在于为什么杀。
  “男主为什么想屠全家,为什么认为屠了全家可以和女主在一起,为什么女主还真和这个手刃全家的法外狂徒心无芥蒂的在一起…这才是要展开做的戏。
  “任何情节都可以发生,只看编剧和作者如何书写其中的逻辑,怎么能因为某个情节性质就武断地改来改去?”
  “所以呢,因为觉得外头编剧创作思路太烂了,你就萌发了想要自己建一个剧本库的想法?”
  *
  第83章 utopia
  当然不是。
  真正的原因是那天下午的头脑风暴。
  方可以回过神, 才发现他们一众人拼凑出的这部暂定名为《破晓》的电影,不就是刘别谦在1942年时制作的《你逃我也逃(to be or not to be)》本土改编版。
  难怪她说到后面思如泉涌。
  毕竟这可是故乡始祖级的戏中戏。60年前,不, 换算到这个世界的话已经是90年前的电影台词,但换个世界换个时代看,依然经典不过时。
  当你苦思冥想出一个绝妙的原创观点,结果发现那不过是公元前600年到2030年之间某部作品的脚注[1],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假如方可以现在还处于之前半年多那卷生卷死的肝佬状态,她的身体、她的心灵、她一切美好的品德都濒临绝境,那发现时或许当真会情绪破防;
  但现在,伟大的方可以可是在休假!
  精神既然得以舒缓,目前也没有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 自然也就能调理好自己的心灵。
  所以当时方可以先是小小为自己的脑细胞默哀一下, 随即习以为常地放平心态, 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无形的思维盲区。
  有穿越和系统的双重加持,方可以当然更愿意去拍摄自己的创作。
  但话又说回来了,那些曾经的经典作品如果单纯在她脑子里熠熠生辉,那又怎么能保证随着时间流逝不会黯然失色。
  刨去从业者身份, 方可以也只是一个简单、淳朴的电影爱好者, 会想要在自己平静美好的休息日, 欣赏观看作品,并对一些经典 、优秀的作品反复观赏品鉴。
  而要在这个时代完成这个梦想,显然不可能依靠她一个人。
  所以为了蘸那碟醋,方可以选择包了盘饺子。
  “我们后续还会有很多拍摄立项计划,每次从零写起剧本还一定能出好本子也不现实, 何况灵感这个东西谁说的好。既然现在se要扩建, 那确实可以一起将扩充储备、购买版权的事提上议程。”
  回到此刻, 方可以开始给靳茜画饼。
  到此为止,也不算过分。
  虽然对现在的se来说有点突然,但其实国内外很多影视制作公司到达一定规模之后,本身就会开始着手剧本储备,提升制作产能。
  甚至也有一些中小型公司,就是依靠版权费当中间商,也能混个温饱。
  接着方可以图穷匕见:“与其说是剧本库,更准确来说是想建立一个剧本的开放式创作平台。”
  方可以的设想中,这个名为utopia的平台除了常规对外购买小说、游戏等版权储备外,还要拥有两套交叉体系。
  首先自内向外,拥有内部权限者(包括但不限于方可以、合作需求方、其他签约导演)提出脑洞、需求,甚至只是一个简单的“主题topic”,由注册编剧自行接取悬赏任务,完成具体细节的作品编撰。
  这方面后续还可以进一步和编剧工会合作,开展鼓励新人的征集赛事,借此将网站的知名度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