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 第59节
  李雪亭焕发事业第二春,头顶都佛光普照了起来。
  但这只是顺带,徐景时讲明来意,他此行,主要是来跟方可以谈合作的。
  “我知道小弟和你的约是按部头签的。原本签的是五部戏约,现在完成了三部,第三部听说偏文艺实验,应该在制作中吧。”
  “方导应该也察觉到了,以se的体量,制作《菩萨行》这个等级的项目已经到顶,甚至在这个项目中,se都请求了扶苏很多的支持。再往后,如果方导想要更大的投资、更多的技术支持、更丰富的资源,se的局限性只会越来越突出。”
  “但如果换在扶苏文化,就不一样了。我们会给你提供更大的平台,能够充分发挥你的才华。”
  说了这么多,徐景时的核心其实就一个:
  挖自己弟弟的墙角。
  不愧是自家人,方可以在心里给这感天动地的兄弟情比了个拇指。
  但她面上却没有因为得到画饼而有表情变化。
  当然,徐景时说的也没错,所以方可以也没拒绝,说了两句留了个联系方式,约好有机会一定,主打多条朋友多条路。
  他们说这些的时候,徐山就在旁边静静看,直到送走他俩,方可以都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徐景时过来的目的很明确,但徐山到底干嘛来的?
  下意识又想找靳茜了。
  不行,她还在陪未来丈母娘,而且徐氏父子也过去了,人潮汹涌,方可以看了就晕。
  徐氏父子的搭话只是一个开始。
  实际上,也就是方可以自己妄想能摸鱼成功。
  整个《菩萨行》稍微重要点的主创人员,几乎全都被小范围包围圈围攻:
  泽口空海老自闭玩家,装中文不好躲过了大部分问她那段和唐柏雪贴贴戏份的,但也没完全逃掉,目前正在被邀请过来的日媒抓去深度访问。这个就不能说家乡话也不好了。
  唐柏雪这张脸还是很有记忆点的,当年靠着演一部武侠片男主角小时候的戏可爱到能骗人生小孩。失踪这么久忽然杀回来,一出场演的就是个灵得不得了的蛇妖,当然引起不小的好奇。
  一问,人居然跑去辍学当爱豆。
  这不是现成的话题度?
  祖国花朵堕落?娱乐圈大染缸?童星的未来在何方?
  一群娱记恨不得有自动书写羽毛笔,只恨手跟不上脑子。
  靳茜在商业堆里一边八面玲珑,一边还吊着只眼睛放在她身上,看着万一助理兜不住了,就随时准备去帮忙。
  不过目前好像场面还挺稳定。唐柏雪不愧是受过练习生专业采访教育的,不说爱豆技能怎么样,假笑卖萌鞠躬感谢一套丝滑小连招耍得特别六,活像拿尺子量过的一样。
  金云乐就不说了,好事者正在问他汝与天星赵琢孰美,梁淳唯恐这小子真说出什么抽象话,在旁边讲冷笑话。
  就算是李雪亭,也就是仗着自己之前是搞戏剧的,又是个其貌不扬的编剧,才能浑水摸鱼了大半场。就这样,电影编曲梅石让先生也带了个朋友,正过来找他。
  他们都是如此,就更不用说方可以这个失踪一个月差点要挂讣告的核心主创。一大堆人都在暗中关注,只是这么久,有点眼色的人也能察觉到这位是个社恐死宅,唯恐用力过度把他吓得缩回洞里去。
  不约而同保持了轮番接力的默契,对这个来之不易的接触机会可谓非常珍惜。
  想法是挺好的,就是有点费方可以。
  前脚赵琢和张珂过来,张珂拼命暗示唐柏雪的事se占了多大便宜,赵琢谈了谈武指同门再就业,两个人一起暗示合作机会。方可以装傻听不懂,表示下次一定。
  后脚郑书秋和男伴孙晶也过来了。
  上次《秘密》的时候孙晶没来,是郑书秋的经纪人孙敏陪的全程。这次才算见得庐山真面目。
  这也是一位制片,出了名的快枪手,看着人高马大的一个中年人,有点书卷气又有点商人气。
  他首先就之前方可以开放《秘密》恶搞权的事表达了感谢,表示早就想认识她,但方可以实在太宅,根本没机会碰面,这次机会难得,邀请她去参加两周后自己一部新作的首映。
  当然,孙晶原话不是这样,方可以自动进行了中译中。
  寒暄两句之后,孙晶也察觉到方可以有点疲惫,就很有眼色,找了个由头就去大人那桌。
  单把郑书秋留这儿插眼了。
  他人一走,方可以和郑书秋不约而同,齐齐松了口气。
  方可以:?
  她松口气是因为终于结束社交了,她距离耗竭只差那么一点。
  郑书秋又是怎么回事?
  只见郑书秋马上从穿着晚礼服端庄贤淑的玉女花瓶,变成方可以认识的那个臭打麻将的。保持着优雅仪态的同时,跟她叽里呱啦地分享最新八卦。
  方可以一挑眉,敏锐地察觉到郑书秋和孙晶的气氛好像有点微妙。
  不过她之前也没见过孙晶,也许是自己想多了,可能人家关上门就是这模式?或者,郑书秋在男朋友面前比较爱面子?
  她不语,只默默吃郑书秋分享的瓜。
  比如,赵琢的电影扑得一踏糊涂,虽然他不是主责,但原本接洽的几个代言都踩了刹车。
  又比如,赵琢那部电视剧好像也有点不妙。虽然目前为止收视率不错,但网评不怎么样,网播率和完播率都在下滑。
  再比如,赵琢好像在炒他和剧里貂蝉的cp。所以今天赵琢来都没带女伴,估计回头男德的通稿都准备好了。
  咦,怎么都是赵琢?
  “没办法啦,谁叫咱们俩的熟人里,他最近最火,事也最多。”
  “不是,那你呢?这都快半年了,你就没点新鲜的乐子?”
  “…”郑书秋表情不变,“我接着跟你说赵琢那部戏啊。”
  “坊间谣传,那部立项时候雄心壮志,买了好几版剧本,但后来担纲总编剧的是个挂名,大部分编审工作都外包给了手底下的学徒工。”
  “然后导演和几个重要主演好像都喜欢现场改本。服化道发了很多通告,什么特别考据啊、非遗啊,用了多少多少经费,不过看了几集,我感觉画面是挺有质感吧,但反正就不太舒服。”
  “……”
  方可以看着郑书秋半晌,意识到确实不是自己的错觉。
  肯定有问题!
  *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两章的小方:人是需要社交(装杯)的动物!
  本章的小方:人还是不要社交了,你们不要过来啊!
  此时正在疯狂社交的靳茜:?你社交了个der就累趴了?
  小方,对别人的八卦明察秋毫,对自己的八卦一无所知。
  ——
  掐指一算明天上夹子,明天更新放到明天晚上22:00,大家晚点来看吧
  本来以为之前投诉的事过去了,结果今天一锁锁四章,改了三遍现在还在锁,麻了,点娘要是和jj一个松紧度,我也不会三天两头被点娘的文恶心到生理不适。
  所以作品原型一概是我瞎编,尤其是黑料,千万不要上升真人嗷,我也尽量琢磨点没人做过的。
  第60章 郑书秋
  郑书秋这个样子明显是在回避。
  方可以的眼神犀利了起来。
  方可以自问还是有点了解她的。郑书秋看起来每天开开心心、万事不萦于心的模样, 实际上心里面有一杆自己的称。
  刚开始方可以和靳茜两人不小心辣评过头,就会发现郑书秋对他们的各种刻薄话都接受良好,一脸风轻云淡, 展现出惊人的包容性和松弛感。
  方可以拍戏时经常为了追求某种效果反复重复,也未必是演员拍得不好,可能只是她觉得还能有更好的效果。
  时间一长,正常演员的心态多少就有点崩,比如赵琢。
  当时有一条镜头,方可以让他在雨里爬郑书秋的窗台爬了27次,最后那段镜头也没拍出来。
  倒不是赵琢到后面体力不支动作变形,而是方可以始终嫌弃那风摇影动得不够好看。
  当天得知第二天还得接着爬,直接原地给赵琢整玉玉了。第二天来上工的时候眼睛都是红的, 疑似是红血丝, 又疑似昨晚回去躲被窝里哭鼻子了。
  但郑书秋就不会, 她心态好得很。
  方可以说不是她的问题,她就真觉得不是她的问题;
  方可以说拍得时候要想什么,她就单纯怎么想。
  一下工就把表演的事抛诸脑后,绝不内耗自己。听见赵琢在那边找前辈纠结表演问题, 马上绕道而行, 听见麻将三缺一, 原地诈尸,弹射起步,精神领先好几个版本。
  但,就是这样的郑书秋,有心事的话显然也不是一般情况。
  思索了一下, 方可以没有一味逼迫, 而是顺着郑书秋的话头聊下去:
  “那部新版不是著名ip么, 还有老版珠玉在前,这也弄翻车?”
  这方面方可以其实没什么经验。
  她上辈子主要混的是电影行业,电视剧稍微参过几个组,也就是临时赚点外快,填补一下空窗期,当完临时工就飞去其他组,没怎么具体关注过。
  因为时代特性,她参与的电视剧组基本没有改编剧。通常都是飞页满天飞,各种一拍屁股的突发奇想和拿来主义,仗着自己是草台班子,视版权于无物。
  还好当时观众们相关知识掌握的水平不高,对电视剧的要求也就是下饭。
  草台班子里出现什么名人掌故、历史常识的bug也是很正常的,只要剧情逻辑不要太离谱,基本不会被寄刀片。
  电影倒是有几个改编的,但那就更放飞了,挂羊头卖狗肉属于基本操作。
  ——就是容易被还活着的原著作者剥夺改编权终生,厉害点的可能会老死不相往来。
  这次拍《菩萨行》和《比丘》的时候,她和李雪亭整天交流剧本,偶尔也谈到过改编剧,才算对这种文艺表现形式有了比较具象的理解。
  李雪亭讲过,在这个世界,名著翻拍是学院派的自留地。
  原著是名著,本身意味着有相对广泛的读者基础,加上可以堆砌大量的精致画面,提供大量工作岗位。
  而且原著名头比较大,读者群体迁移到观众群体,通常本身具有一定文学素养,观众慕名而来,也会保持更多的包容和期待。
  当然,与之相对,对作品的思想内核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