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 第55节
  这次不再是稀稀拉拉,而是接连不断的掌声此起彼伏。
  甚至不需要主持人引导,在看到正在登台的几人身影时就已经自发开始鼓掌,并且像有某种传染性一样席卷开去。
  靳茜脸上带笑,伸手作势压了又压,数次过后终于将掌声压下去。
  这次不等主持人引导介绍,见靳茜和方可以被分到话筒,刚刚压下去的掌声又一次如潮水般涌来。
  靳茜这次就不想压了,她自己嘴角都压不下去。
  方可以想到半年前《秘密》上映时候的事,在喧闹中低低开了个玩笑:“这次是丧事喜办呢,还是宾主尽欢?”
  靳茜不及回答,像是注意到两人在台上窃窃私语,台下一群观众像抓高中生逛小树林的教导主任一样吹起了口哨。
  得了,原本记者准备好的第一个问题原地跑偏,转道去八卦两个人是不是在谈恋爱了。
  方可以没看错的话,甚至好几家专门做影评的杂志期刊都露出了好奇的表情,看起来很不介意在专栏里小八一下。
  但这种事情方可以是向来不会任由绯闻发酵的:
  “我再次珍重声明,虽然我拍的不是什么正经爱情,但是我本人没有当人第三者的想法。大家分清楚艺术加工和生活实际啊。”
  “那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拍不正经的爱情,难道不是因为你不正经吗?”
  “因为三角形是最稳定且最有戏剧张力的结构,这纯粹为戏剧效果考虑。”
  一上到公众台前,方可以就本能切换出没有感情只有金钱的人机样,看着就断情绝爱很久了的样子。
  从她嘴里吐出的话对比她拍的东西,形成极其强烈的反差。
  底下观众统统给气笑了,感觉自己眼泪都白流了。
  算了,他方可以懂什么电影。
  稍微打了个茬,首映式接着走上正轨。
  主持人一一向来宾观众介绍主创团队、主要演员,还有投资方等等,然后开始进入到幕后制作趣事分享和提问环节。
  当然,方可以此时再次重申他的大原则:拍出东西后我的工作就做完了,我不会为作品再多做解释,只要别搞文|字|狱,大家怎么解读都是正确的。
  这一番话看起来一力承担,实际上变相摆烂,直接打掉了80%的提问。于是剩下的两成问题的画风,自然而然就变成了:
  “听说方导在片场数次差点晕倒,公司有给你买医保吗?”
  “方导的病情到什么程度了,会不会影响日常工作?”
  “方导这样带病坚持工作,是跟靳总徐总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吗?有申请过导演工会介入或者劳|动|仲|裁吗?”
  “方导的电影视角总是如此女性化,和您的身体情况有关系吗?是否已经到器质性病变阶段了?”
  方可以:?
  方可以下意识看了眼靳茜。
  靳茜的脸上露出震撼,震惊,迷惑,担忧等等复杂交织的表情。
  虽然感觉出现在这个场合的靳茜脸上稍微有点夸张,但也可能是消息太突然她来不及反应。
  再看沈云。
  沈云一脸痴呆,视线在“记者-方可以-记者-靳茜-方可以-记者”当中游走。在和方可以接触后打了一个激灵,像终于从懵逼中醒过来似的,连忙露出“兄弟你不要死啊”的忧心忡忡。
  联想到那些电话,方可以怀疑万恶之源就是这小子。
  但是可能他也不想的。
  算了,不知者无罪。
  *
  作者有话要说:
  小方:靳茜可能不知道,沈云多半知道但估计也是不小心的,我不可以对男人太有偏见了。
  靳茜:怎么办啊,憋笑好难啊,别笑别笑千万别
  沈云:要死啦,我就是随口蛐蛐两句,怎么靳茜这么久了还不帮忙澄清,千万别被发现阿门
  徐二:请打开麦克风交流?【困惑
  第57章 女性气质
  “没晕过。不会。没有。”方可以回答, “至于医保方面……”
  靳茜适时接话:“包有五险一金的!”
  “别说方导,se的前台小妹都有。我司合法纳税,配合一切政策。”
  “员工心理咨询方面, 之前条件有限确实没考虑到,目前正在和一家专业咨询机构洽谈合作,应该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进展。”
  “se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作为从事公共文艺活动事业的公司,还接受zf感官扶持项目计划,我们对这方面是相当关注的,会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方可以听着连连点头。
  啊,还是靳茜反应快啊。这么一下连消带打, 话题忽然就从方导有没有病, 变成se的公司招聘启示了。
  靳茜打了个茬后, 方可以生病这事儿似乎也就这么过去了,方可以就接着聊。
  方可以虽然自诩是个内敛羞涩的幕后人员,但毕竟也是个正常人,还是需要适当的人际社交维持情绪锚点。
  这个月她一直在高强度自闭工作, 工作起来不觉得, 出来放风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居然还有需要社交按摩身心的时候。
  趁此机会, 方可以就聊点她有兴趣的话题。
  “刚刚有记者朋友说我电影视角很女性化,这话是怎么说的?”
  “方导的《test》和《秘密》当中都明显更多充满对女主的关注与温柔,反而在男主的刻画上 ,方导似乎更不避讳去审视与批评。”
  “今天这部《菩萨行》就更是。没看错的话,作品中的两位主演都是女演员分饰两性, 而男性演员扮演的主要角色则基本都将之刻画为纯粹丑陋、利欲熏心的脸谱化反派。”
  “方导, 有没有觉得自己在故意引起两性矛盾?”
  问这话的是一个有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男性, 脖子上挂这个摄像头,看起来像个独立撰稿人。虽然问的内容不太客气,但说话的语气却慢条斯理。
  方可以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test》是男主视角,女主是被观赏的他者,这是作品在我接手之前就定下的主基调。”
  “《秘密》是双线视角,男主承担了更多推动剧情与外界连接的社会功能,不可避免,他更具有主动性,女主同样也具备他者性质。”
  “《菩萨行》就更简单,单纯从拍摄难度来说,女扮男装要比男扮女装好拍太多了。就金云乐这张脸,这个体格,你说说要怎么穿女装不违和。”
  “我甚至可以说,曹雪芹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所以拍水比拍泥更有趣。”
  “我可以这样给你解释,不过……”
  “你说得没错,我确实更倾向于审视男性角色。”
  “这有什么问题吗?”方可以一脸面无表情的疑惑。
  “啊?”男记者愣住。
  “我是男人啊,我对某些细微的心理和生理情况更加了解,我拍自己的性别当然会忍不住更加苛刻一些。”
  “而且,男人不主动剖析男性的心灵状态,那等着谁来剖析?去打算剖析谁?女性吗?”
  “连自己的本体性别心理都不一定搞得清楚,又凭什么觉得自己认知中的女性就是真实的女性,而不是在虚空画靶?”
  方可以熟练地一边装人机一边发表暴论。
  但和她相处得比较熟悉的那几个麻将搭子,却已经能隐约察觉到这个人冷淡下的暗爽。
  好好好,你这家伙,等这个公开演说的机会等很久了吧?
  “…这位朋友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我们影视行业目前整体的导演或者主创比例都是男性占绝大多数,而电影行业的探讨主体也是男性角色占大多数,女性通常作为一种他者存在。食|色|性|也,人之大欲,我是可以理解的。那你觉得呢?”
  “大家真的能少得了对女性的…注视,又或者少得了对男性的审视与批评吗?”
  “我觉得不是。恰恰相反,很多同行一辈子都在拍这个母题。有些人拍多了,就真会有一些错觉,觉得自己比女人更懂女人。”
  “当然,我年轻识浅,我不懂女人,也不懂男人,更无意涉及严肃的性别议题,只是想拍点有意思的故事。”
  小胡子很想说你这是在搞稻草人吧?你刚刚是想说“凝视”对吧?
  但说到此,方可以忽然把话筒越过旁边的沈云,递给金云乐和梁淳:
  “他说你们俩是纯粹丑陋、利欲熏心的反派,你们觉得呢?”
  方可以说这话的时候,甚至露出点看好戏的表情。
  对此,梁淳八风不动微微一笑。
  金云乐则感觉像回到家了。
  金云乐和梁淳商量了一下。梁淳到底是影帝,论资排辈也得冲在最前面。
  所以梁淳道:“角色在剧本当中可能有反派或者正派的定位,不过对演员来说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小的角色,关键看这个角色有没有足以支撑他完整行动的人格骨架。”
  “那国师这个角色的确充满欲望,但他的行为在他自己看来是合理的。”
  “他生在乱世,靠着本事摸爬滚打学会一身道术。修行有成,但依然要对年纪轻轻的昏君俯首帖耳。见过太多的昏聩无道,所以早就不相信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无相一次次的转生,在他看来也是这一点的佐证。”
  “那既然不能依靠果报,就只能自救。对世道充满悲观,只想要自己从这个乱世中抽身而出,但没有足够的能力,这些都是他的内在动因。”
  “所以本质上,这是他的一种求生欲望。”
  “佛骨和妖心就像送到他手上来的一样同时出现,而他又已经垂垂老矣,机会难得。那么,这就是一张摆在他手边的,通往长生逍遥的通行证,他只会认为这是神仙对他的考验。所以他做这些不择手段的事,是比较通顺的。”
  观众陷入沉思。
  金云乐接过话筒,给观众留出了几秒思考才道:
  “我肯定也不能完全认可这个说法。”
  “萧玉卷的行为我不认可,但是他是有逻辑支撑的。”
  “他从小作为一个君主培养长大,封建时代的君主,实际上已经是人的异化了,他习惯于不把人当人。”
  “乱世的昏君,和单纯的君主又是两个物种。他很清楚整个世道癫狂、混乱,他的王位朝不保夕,在宫中的所有人又一味地追捧恐惧他。两者之间,就会形成巨大的割裂。”
  “朝不保夕,所以要及时行乐。”
  “越是大厦将倾,越要强调手里那点脆弱的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