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 第4节
方可以一愣。
监制鼓励地点点头,试图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并表示自己相信他的能力,需要什么就提。
方可以思索了下,点头:“可以不过我有点想法,可能需要和大家沟通,今天进度比较慢,晚上大家免不了要加班了。”
这话也就是客气一下,剧组哪有不加班的,别说加班,拍夜戏熬大夜、通宵,都是家常便饭。另一方面,也是在含蓄地帮大家要点加班费。
监制只要有东西交差,才不愿意做恶人,反正这些“意外损耗”全算在王胖子头上。赶驴推磨也得挂着胡萝卜,监制大包大揽地答应下来,表示晚上大家收工后出去聚餐,他请(报销)。
这就好办了。方可以在心里露出一个微笑。
方可以刚工作那会儿,也不是没进过草台班子,虽然刚入行时算是剧务,但那时候哪儿有那么细分,有些时候忙起来,谁有空谁帮忙,谁有想法了都能插上一嘴,灯光、摄影、剧务、化妆……都客串过。
那时期影视行业大繁荣,粗制滥造的也不少,什么飞页满天飞,20天拍一部电影,一个艺人轧戏三五部,什么离谱的事都有。
就算她对很多技术还不太熟,要把手上这个故事编圆却也不难。
方可以重新对这剧本划分了场次,补充了一些细节,交给场记拿起影印几份,分给众人。
现在大改场景已经来不及,她让道具去仓库,找几盏不同大小明度的台灯,都要暖黄色的光源摆出来;办公桌上的文件堆高、打乱,故意造成凌乱效果,又特意挑了几份封皮色系比较协调的,放在最上面几层。
布置场景的时候,女演员重新去作造型。
她的妆容都哭花了,直接重画。头发盘起,粉底应选了个和手腕内侧一致的颜色,比面部颜色略亮一度,连脖子到手背全部上妆,紫色的眼影不要,改成深棕的大地色,口红换成复古棕红,修容打得比较重,最后鼻梁上,架上一副窄边黑框眼镜。
看着镜中成熟到有些冷艳的自己,冬冬吃惊地睁大眼,在这张脸上,刚刚哭得有些水肿充血的眼皮,似乎也透出几分半阖半醒的慵懒。
方可以觉得和自己想象的效果差不多,挺高兴:“还喜欢吗?我刚刚就觉得,你画这种妆容也会蛮好看。”
“喜欢喜欢。”冬冬笑起来。
她五官比较寡淡,平时给自己化妆的风格又偏可爱,于是常常需要作大功夫在放大五官的量感上,但总有些别扭,而且一不小心就是卡粉卡纹。
或许以后,也可以多尝试尝试这个风格,她想,感觉屡遭不顺的今天,好像也有了点好事。
帮忙来化妆的女生是从另一个棚临时借来的化妆师,本来画完就打算下班回家,方可以和她商量一下,请她留在片场帮忙随时补妆,工资按双倍小时计。
更含蓄的表达是,这也是为了不让女演员一个人留在男人堆里。
女化妆师本来有点不乐意,但看看冬冬红红的眼眶,还是没忍心拒绝。
等方可以重新调整好参数,各单位准备就绪,场记拿着打板器上场,在镜头前发出清脆的一声:
“第3场第1节第1次,开始。”
*
第4章 新手任务拍摄中
日暮西斜,残阳如血,将整个环境染上一层昏黄。灯光师从侧面打来一道柔和的光,勾勒出人物轮廓,女人坐在窗边的工位上伏案工作。在橙色的落日、木色的纸箱衬托下,原本显得刺眼的桃红变成了一种比橙红更浓重一些的颜色,窗户被打开,外面传来嘈杂的气流声,轻轻的风吹拂,随着书写的动作,女人肩头的衣料轻轻颤抖。
“咔——”
方可以看着监控器里的效果,感觉画面还是太实,差点味道。想了想,注意到陆哥嘴里叼着的芝士条,眼前一亮,让道具去准备楼下买几包烟。
“女士烟?”道具确认道。
“或者细长形的电子烟,颜色最好整体偏白、银白色,打火机也是。”
还好楼下的商业街本来就是影视城配套,经常有剧组人员去采买生活物资、订购道具,道具没一会儿就准备好。
等道具的时候,剧组也没有停工,趁着太阳还没落山,方可以接着拍其他。道具回来的时候,正好在拍一段“走路”戏:
女演员端着一杯咖啡,在前面走。方可以和陆哥手持摄影机,一前一后跟着她拍。
从隐隐绰绰透出的红底高跟鞋,到黑色a字裙与衬衫之间变动的褶皱,从下往上,从全蹲,慢慢平滑地过渡到半蹲,手上还得尽量保持平稳,旁边还有一个自动跟随机位。
这已经是这一段拍摄的第8条,咖啡中途不冒烟,甚至还换了两杯。
“好,咔,这一条过。”
方可以话音刚落,仿佛空气中齐齐传来松了口气的声音。
方可以的导演风格在他们看来很奇怪,并没有像王祥那样声色俱厉,语气平静,布置的要求繁复琐碎,特别计较一些旁支末节。
刚刚拍过的每一条,既不说可以,也不说不行,每条又都会改一点细节,显得有些莫名其妙,又有点不明觉厉。
在这种环境中,众人不由自主便紧张起来,大气不敢喘,明明是在拍“感官片”,现场却严肃得针落可闻。
就连刚回来的道具师,这时都恍然发现,自己下意识维持着顶住安全门的动作,将之虚虚掩住,怕关门的动静打扰到拍摄。
小方导演,还真有些导演架子呢。
看香烟买回来,方可以问女演员冬冬脚怎么样。
她新给她找了双红底黑皮的细高跟鞋,临时在仓库里翻出来的,大概率不太合脚,只是勉强能穿罢了,完了刚刚那段还要求她端着咖啡走来走去。
冬冬没想到他一个男人还会注意到这个,有点受宠若惊,连忙说没事。
方可以却没信。拍到后面不继续拍这段戏,一方面是因为夕阳有限,另一面是注意到冬冬的走路姿势已经不稳。
这会儿看她还在强撑就说:
“一会儿拍半身景,你穿拖鞋吧,舒服点。”
冬冬心头一暖,不知道为什么,感觉眼眶又有点热。
现在的夕阳距离刚刚又有点变化,颜色更加浓重几分,方可以跟几人说了下新的改动,让灯光师又调了下辅光,然后重新拍开头那段。
一个近镜,一双女人的手翻开打火机,点亮细长的女士烟,然后镜头跟随那只左手上抬,女人的红唇入镜,一口薄雾从中缓缓吐出,光线在烟雾中被扭曲散射,雾气上浮。
女人的左手拿开,虚虚夹着烟停在肩头,镜头聚焦于那只手,仅侧1/3能看到女人的头发和一小节衣领,正随着写字的动作微微颤动。
停了一会儿,镜头再慢慢拉远,背后拉了一半的窗帘、窗外的夕阳、女人的脸,随同上升的烟雾,转移到天花板上的灯。
……
方可以如此这般,“避重就轻”地拍了一堆或者碎片,或者局部的素材。
不管是冬冬,还是男演员,本质演技都基本为零。方可以不指望他们能帮助表达,但求完成最低标准,不让人出戏,已经上上大吉。
所以大原则是:如果台词说得难听,那就单纯做动作;如果动作不好看,那就摆姿势。
脸不好看就拍身材,演不出风情那就拍青涩。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演技好不好确实得看演员,但作品好不好看,有时候更看导演的想法。
这样拍至少有一点好处:
无数次的细化、切割、打断之后,哪怕是新手如冬冬,也已经成功脱敏了。
毕竟一群人用一种严肃、认真、没有任何世俗欲望的表情,超近距离围在身边,感觉自己也能很自然地投入工作中了!
但是男演员就反过来,他忍不住质疑,表示这种拍摄手法非常奇怪,突破以往认知,王导从来不做这些奇怪的要求。
方可以:“你可以完工后去提,下部换人,不过现在的话,负责拍摄的是我,你还是得配合我的思路。”
“但是,你确定这些乱七八糟的镜头真的有用吗?不要让大家都跟着你做无用功。”
方可以平静地说:“镜头剪辑是每部电影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是我和王导在剪辑的具体风格上有所差异。”
几轮交流过后,见方可以丝毫不为所动,男演员只好有些难堪地表示:
别的都行,他的生理反应不像那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很难自控啊,一晚上下来,感觉自己真的要废了。
很合理。方可以从善如流,表示会少拍点他不能控制的地方。
男演员:“……”那倒也并不是这个意思。
救命,感觉拍片从来没有这么难过。
方可以在整体进度上当然比王祥要慢很多,但还是可以发现,进度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按照他的计划前进。
原本的感官片拍摄中,非常依赖男女演员的身体配合和即时给到的情绪反应,工作人员虽然清闲得像工贼,但一旦男女演员“不来电”,一切就会非常灾难。
而方可以虽然关注点奇怪,但却不会卡在某一条上反复折腾。这对打工人来说,拍得好不好暂且不论,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本身就能给人以秩序的稳定感。
尤其看着方可以那张镇定自若的脸,就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好像他们真的在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今天的工作量确实比以前大好多,还好有双倍加班费,所以如果这些辛苦能有回报,那当然更好。
忙忙碌碌到晚上9点,方可以检查过监控器里所有的镜头,感觉自己要的素材差不多,总算抬起头,有些疲惫的脸上,露出开拍后第一个微笑,对着所有人轻轻说:“今天辛苦大家,收工吧。”
于此同时,脑海中消失一天的系统忽然亮起:
姓名:方可以
当前任务:完成一次拍摄任务(1/1)
检测到宿主临危受命,拍摄过程参与度超过50%,可获得导演署名权,因竞争对手自动放弃,自动获得导演署名权,获得最终剪辑权,成品完成后将进入结算中心。(注意,如再次剪辑发布,将重新结算!)请尽快完成后期制作,早日发布,作品终评将在发布后一个月内完成(详情查看)。
任务奖励:解锁个人面板,激活职业天赋
正在抽选天赋……抽选完毕!获得天赋:“女凝”。
……
方可以眨眨眼,就在这时候,手机响了,点开接通,监制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问他拍摄进度怎么样。
“刚刚收工,现在正在收拾东西。”
监制姓张,先前表示自己出去吃个晚饭,一吃就没了人影,方可以还纳闷他怎么心这么大,真就当甩手掌柜,全权交给自己,丝毫不过问呢,没想到这会儿一完工,他就像有什么远程雷达似的想起他们来了。
监制有些惊讶,他的声音略一停顿,才有些犹豫地说:“哦,顺利收工就好,收工就好……那今天也不早了,你让大家先回去吧。素材回头发给小陈,让他今晚先剪出来我看看。”
方可以看着系统面板上的那一行字,慢慢说:“张制,我拍的和王导的风格可能有少许差别,能不能让我和陈老师沟通一下,晚点剪个样片给你看下效果。”
张监制很快答应了。
方可以不知道的是,挂断电话后的张监制摸了摸脑门,叹了口气。他对面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下午负气出走的王祥。
虽然听不清听筒里的具体内容,但张监制的回答却很明白,王祥脸色一沉,冷笑起来。
原来他下午不是平白无故溜走,而是看了方可以拍的几条,实在心里没底,后悔自己一时意气,于是又出去找了借口跟王祥摆酒讲和。人到中年,底线总是灵活很多。然而他越是如此,王祥自然更加吃准他离不开自己,姿态更高,各种夸耀自己草创元景之功,把张制恶心坏了,又不得不赔笑。折腾一晚上,直到刚刚才算松口。
张制打这电话,本是要确认进度,安排剧组明天继续拍摄,结果第一个问题出口,直接被方可以杀死话题。
虽然面上不安苦笑,但看着王祥铁青的脸色,张监制还是颇为暗爽:
“王祥你这老狗,我巴巴磨了你一晚上,你都拿腔拿调;想不到吧,这小朋友自说自话把东西拍完了。”
这只是意气之争,但谁说中年男人不需要争一口气了!(虽然只有一口。)反正王祥也已经答应继续拍了,顶多也就祭天一期,公司拍出来的烂片还少么。
监制鼓励地点点头,试图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并表示自己相信他的能力,需要什么就提。
方可以思索了下,点头:“可以不过我有点想法,可能需要和大家沟通,今天进度比较慢,晚上大家免不了要加班了。”
这话也就是客气一下,剧组哪有不加班的,别说加班,拍夜戏熬大夜、通宵,都是家常便饭。另一方面,也是在含蓄地帮大家要点加班费。
监制只要有东西交差,才不愿意做恶人,反正这些“意外损耗”全算在王胖子头上。赶驴推磨也得挂着胡萝卜,监制大包大揽地答应下来,表示晚上大家收工后出去聚餐,他请(报销)。
这就好办了。方可以在心里露出一个微笑。
方可以刚工作那会儿,也不是没进过草台班子,虽然刚入行时算是剧务,但那时候哪儿有那么细分,有些时候忙起来,谁有空谁帮忙,谁有想法了都能插上一嘴,灯光、摄影、剧务、化妆……都客串过。
那时期影视行业大繁荣,粗制滥造的也不少,什么飞页满天飞,20天拍一部电影,一个艺人轧戏三五部,什么离谱的事都有。
就算她对很多技术还不太熟,要把手上这个故事编圆却也不难。
方可以重新对这剧本划分了场次,补充了一些细节,交给场记拿起影印几份,分给众人。
现在大改场景已经来不及,她让道具去仓库,找几盏不同大小明度的台灯,都要暖黄色的光源摆出来;办公桌上的文件堆高、打乱,故意造成凌乱效果,又特意挑了几份封皮色系比较协调的,放在最上面几层。
布置场景的时候,女演员重新去作造型。
她的妆容都哭花了,直接重画。头发盘起,粉底应选了个和手腕内侧一致的颜色,比面部颜色略亮一度,连脖子到手背全部上妆,紫色的眼影不要,改成深棕的大地色,口红换成复古棕红,修容打得比较重,最后鼻梁上,架上一副窄边黑框眼镜。
看着镜中成熟到有些冷艳的自己,冬冬吃惊地睁大眼,在这张脸上,刚刚哭得有些水肿充血的眼皮,似乎也透出几分半阖半醒的慵懒。
方可以觉得和自己想象的效果差不多,挺高兴:“还喜欢吗?我刚刚就觉得,你画这种妆容也会蛮好看。”
“喜欢喜欢。”冬冬笑起来。
她五官比较寡淡,平时给自己化妆的风格又偏可爱,于是常常需要作大功夫在放大五官的量感上,但总有些别扭,而且一不小心就是卡粉卡纹。
或许以后,也可以多尝试尝试这个风格,她想,感觉屡遭不顺的今天,好像也有了点好事。
帮忙来化妆的女生是从另一个棚临时借来的化妆师,本来画完就打算下班回家,方可以和她商量一下,请她留在片场帮忙随时补妆,工资按双倍小时计。
更含蓄的表达是,这也是为了不让女演员一个人留在男人堆里。
女化妆师本来有点不乐意,但看看冬冬红红的眼眶,还是没忍心拒绝。
等方可以重新调整好参数,各单位准备就绪,场记拿着打板器上场,在镜头前发出清脆的一声:
“第3场第1节第1次,开始。”
*
第4章 新手任务拍摄中
日暮西斜,残阳如血,将整个环境染上一层昏黄。灯光师从侧面打来一道柔和的光,勾勒出人物轮廓,女人坐在窗边的工位上伏案工作。在橙色的落日、木色的纸箱衬托下,原本显得刺眼的桃红变成了一种比橙红更浓重一些的颜色,窗户被打开,外面传来嘈杂的气流声,轻轻的风吹拂,随着书写的动作,女人肩头的衣料轻轻颤抖。
“咔——”
方可以看着监控器里的效果,感觉画面还是太实,差点味道。想了想,注意到陆哥嘴里叼着的芝士条,眼前一亮,让道具去准备楼下买几包烟。
“女士烟?”道具确认道。
“或者细长形的电子烟,颜色最好整体偏白、银白色,打火机也是。”
还好楼下的商业街本来就是影视城配套,经常有剧组人员去采买生活物资、订购道具,道具没一会儿就准备好。
等道具的时候,剧组也没有停工,趁着太阳还没落山,方可以接着拍其他。道具回来的时候,正好在拍一段“走路”戏:
女演员端着一杯咖啡,在前面走。方可以和陆哥手持摄影机,一前一后跟着她拍。
从隐隐绰绰透出的红底高跟鞋,到黑色a字裙与衬衫之间变动的褶皱,从下往上,从全蹲,慢慢平滑地过渡到半蹲,手上还得尽量保持平稳,旁边还有一个自动跟随机位。
这已经是这一段拍摄的第8条,咖啡中途不冒烟,甚至还换了两杯。
“好,咔,这一条过。”
方可以话音刚落,仿佛空气中齐齐传来松了口气的声音。
方可以的导演风格在他们看来很奇怪,并没有像王祥那样声色俱厉,语气平静,布置的要求繁复琐碎,特别计较一些旁支末节。
刚刚拍过的每一条,既不说可以,也不说不行,每条又都会改一点细节,显得有些莫名其妙,又有点不明觉厉。
在这种环境中,众人不由自主便紧张起来,大气不敢喘,明明是在拍“感官片”,现场却严肃得针落可闻。
就连刚回来的道具师,这时都恍然发现,自己下意识维持着顶住安全门的动作,将之虚虚掩住,怕关门的动静打扰到拍摄。
小方导演,还真有些导演架子呢。
看香烟买回来,方可以问女演员冬冬脚怎么样。
她新给她找了双红底黑皮的细高跟鞋,临时在仓库里翻出来的,大概率不太合脚,只是勉强能穿罢了,完了刚刚那段还要求她端着咖啡走来走去。
冬冬没想到他一个男人还会注意到这个,有点受宠若惊,连忙说没事。
方可以却没信。拍到后面不继续拍这段戏,一方面是因为夕阳有限,另一面是注意到冬冬的走路姿势已经不稳。
这会儿看她还在强撑就说:
“一会儿拍半身景,你穿拖鞋吧,舒服点。”
冬冬心头一暖,不知道为什么,感觉眼眶又有点热。
现在的夕阳距离刚刚又有点变化,颜色更加浓重几分,方可以跟几人说了下新的改动,让灯光师又调了下辅光,然后重新拍开头那段。
一个近镜,一双女人的手翻开打火机,点亮细长的女士烟,然后镜头跟随那只左手上抬,女人的红唇入镜,一口薄雾从中缓缓吐出,光线在烟雾中被扭曲散射,雾气上浮。
女人的左手拿开,虚虚夹着烟停在肩头,镜头聚焦于那只手,仅侧1/3能看到女人的头发和一小节衣领,正随着写字的动作微微颤动。
停了一会儿,镜头再慢慢拉远,背后拉了一半的窗帘、窗外的夕阳、女人的脸,随同上升的烟雾,转移到天花板上的灯。
……
方可以如此这般,“避重就轻”地拍了一堆或者碎片,或者局部的素材。
不管是冬冬,还是男演员,本质演技都基本为零。方可以不指望他们能帮助表达,但求完成最低标准,不让人出戏,已经上上大吉。
所以大原则是:如果台词说得难听,那就单纯做动作;如果动作不好看,那就摆姿势。
脸不好看就拍身材,演不出风情那就拍青涩。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演技好不好确实得看演员,但作品好不好看,有时候更看导演的想法。
这样拍至少有一点好处:
无数次的细化、切割、打断之后,哪怕是新手如冬冬,也已经成功脱敏了。
毕竟一群人用一种严肃、认真、没有任何世俗欲望的表情,超近距离围在身边,感觉自己也能很自然地投入工作中了!
但是男演员就反过来,他忍不住质疑,表示这种拍摄手法非常奇怪,突破以往认知,王导从来不做这些奇怪的要求。
方可以:“你可以完工后去提,下部换人,不过现在的话,负责拍摄的是我,你还是得配合我的思路。”
“但是,你确定这些乱七八糟的镜头真的有用吗?不要让大家都跟着你做无用功。”
方可以平静地说:“镜头剪辑是每部电影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是我和王导在剪辑的具体风格上有所差异。”
几轮交流过后,见方可以丝毫不为所动,男演员只好有些难堪地表示:
别的都行,他的生理反应不像那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很难自控啊,一晚上下来,感觉自己真的要废了。
很合理。方可以从善如流,表示会少拍点他不能控制的地方。
男演员:“……”那倒也并不是这个意思。
救命,感觉拍片从来没有这么难过。
方可以在整体进度上当然比王祥要慢很多,但还是可以发现,进度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按照他的计划前进。
原本的感官片拍摄中,非常依赖男女演员的身体配合和即时给到的情绪反应,工作人员虽然清闲得像工贼,但一旦男女演员“不来电”,一切就会非常灾难。
而方可以虽然关注点奇怪,但却不会卡在某一条上反复折腾。这对打工人来说,拍得好不好暂且不论,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本身就能给人以秩序的稳定感。
尤其看着方可以那张镇定自若的脸,就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好像他们真的在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今天的工作量确实比以前大好多,还好有双倍加班费,所以如果这些辛苦能有回报,那当然更好。
忙忙碌碌到晚上9点,方可以检查过监控器里所有的镜头,感觉自己要的素材差不多,总算抬起头,有些疲惫的脸上,露出开拍后第一个微笑,对着所有人轻轻说:“今天辛苦大家,收工吧。”
于此同时,脑海中消失一天的系统忽然亮起:
姓名:方可以
当前任务:完成一次拍摄任务(1/1)
检测到宿主临危受命,拍摄过程参与度超过50%,可获得导演署名权,因竞争对手自动放弃,自动获得导演署名权,获得最终剪辑权,成品完成后将进入结算中心。(注意,如再次剪辑发布,将重新结算!)请尽快完成后期制作,早日发布,作品终评将在发布后一个月内完成(详情查看)。
任务奖励:解锁个人面板,激活职业天赋
正在抽选天赋……抽选完毕!获得天赋:“女凝”。
……
方可以眨眨眼,就在这时候,手机响了,点开接通,监制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问他拍摄进度怎么样。
“刚刚收工,现在正在收拾东西。”
监制姓张,先前表示自己出去吃个晚饭,一吃就没了人影,方可以还纳闷他怎么心这么大,真就当甩手掌柜,全权交给自己,丝毫不过问呢,没想到这会儿一完工,他就像有什么远程雷达似的想起他们来了。
监制有些惊讶,他的声音略一停顿,才有些犹豫地说:“哦,顺利收工就好,收工就好……那今天也不早了,你让大家先回去吧。素材回头发给小陈,让他今晚先剪出来我看看。”
方可以看着系统面板上的那一行字,慢慢说:“张制,我拍的和王导的风格可能有少许差别,能不能让我和陈老师沟通一下,晚点剪个样片给你看下效果。”
张监制很快答应了。
方可以不知道的是,挂断电话后的张监制摸了摸脑门,叹了口气。他对面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下午负气出走的王祥。
虽然听不清听筒里的具体内容,但张监制的回答却很明白,王祥脸色一沉,冷笑起来。
原来他下午不是平白无故溜走,而是看了方可以拍的几条,实在心里没底,后悔自己一时意气,于是又出去找了借口跟王祥摆酒讲和。人到中年,底线总是灵活很多。然而他越是如此,王祥自然更加吃准他离不开自己,姿态更高,各种夸耀自己草创元景之功,把张制恶心坏了,又不得不赔笑。折腾一晚上,直到刚刚才算松口。
张制打这电话,本是要确认进度,安排剧组明天继续拍摄,结果第一个问题出口,直接被方可以杀死话题。
虽然面上不安苦笑,但看着王祥铁青的脸色,张监制还是颇为暗爽:
“王祥你这老狗,我巴巴磨了你一晚上,你都拿腔拿调;想不到吧,这小朋友自说自话把东西拍完了。”
这只是意气之争,但谁说中年男人不需要争一口气了!(虽然只有一口。)反正王祥也已经答应继续拍了,顶多也就祭天一期,公司拍出来的烂片还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