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402节
“现在主要就是对发动机做各种极限实验,需要经历很多项的实验才能确定发动机的可靠性。”
最后他说道:“所以这款发动机想要定型,最少都需要一年多时间。”
“一年多时间没问题,你们尽力就行。”听到需要一年多时间,李可灼点点头表示可以接受。
发动机测试各种性能,最花时间的应该就是不停机运行的疲劳实验,这项实验需要运行到发动机自己停机为止。
这个测试,如果发动机连续运行时间达不到上万小时那都是失败。
一般发动机出厂后,都会连续运行一千小时测试发动机的可靠性。
当然除了疲劳试验,发动机还要进行不断的开机关机实验,这项实验是最考验发动机性能的。
别看李明杰他们研发的发动机已经连续运行几个小时没有出问题了。
但是李可灼知道他们的发动机还是有很多缺陷,只要一实验很快就会故障。
所以李可灼才对李明杰说的发动机需要一年多时间定型没有异议。
李可灼并没有想过用系统功能,直接帮他们把发动机优化到最好,因为他不想拔苗助长。
在解决发动机问题的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学到的经验太宝贵了,他不想把这些宝贵的东西给直接抹除掉。
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和一名普通的设计师,除了天赋和灵感之外,最重要的还有经验。
普通设计师哪怕没有天赋,只要经验足够丰富,也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而天才的设计师,如果没有经验的话,设计出来的东西也是有缺陷的。
只有不断解决缺陷,天才设计师才能成长为优秀的天才设计师。
就在李明杰团队不断对他们设计的发动机进行测试的时候。
另一边,飞机设计团队,也开始对航天器进行风洞实验了。
风洞实验,是非常考验设计团队的。
因为飞机的设计,不仅仅只是外形,还需要考虑到飞机的配重等等。
比如飞机前面重,后面轻,或者是前面轻后面重。
又或者是中间重两头轻,等等问题,设计团队的人都必须要考虑到。
如果没有考虑到,就算是吧外形设计出来了,风洞实验完成是优秀。
那么当飞机里面的部件装上去后,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所以飞机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各种因素,还需要不断的长期实验磨合。
所以一款飞机从研发到服役,往往时间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二十年的都有,就是因为在研发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如果研发团队实力不强,那么费的时间就大了去了。
不过李可灼相信他的学生研发这款隐身飞机要不了多少年。
最多不超过三年,这款隐身飞机应该就能定型。
他之所以这么自信,不因为别的,就因为李可灼的学生中,超级天才太多了。
隐身飞机研发团队,加上发动机研发团队,这里面的超级天才达到了五十多个。
超级天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速度,不是一般普通科研人员能够相比的。
------------
第571章 取消统一分配
李可灼猜测没有错。
飞机发动机设计团队的研发的第一款发动机,在连续开机关机的情况下运行了四天,还不到一百个小时的时候又坏了。
不过很快,学生们就查出了问题所在。
有问题,解决问题就好。
对于这群学生,李可灼可以说是百分百支持,要什么给什么。
需要什么零件,只要把图纸画出来,标注要用什么料,达到什么效果,李可灼第一时间就会派人去帮忙加工。
比如有一天,飞机发动机上面一个零件坏了,这是设计团队没有考虑到的,重新设计的零件需要有软接金属部分,加工起来也十分麻烦。
但是情况汇报到李可灼这里已经是凌晨了,李可灼二话没说,直接就打电话让人把零件按照解决方案加工出来。
在设计团队把方案设计出来,到他们拿到成品零件,仅仅只是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
换做是其他部门,大半夜给你加工零件?等第二天上班了再说吧。
在李可灼毫无余地的支持下,不到两个月,飞机发动机研发团队就把整个发动机很多地方都重新设计了一遍,改动的地方达到了一百多处。
这也让航空发动机的质量直线提高。
不过李可灼知道,这款发动机还不是最完美的状态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
相比起航空发动机,飞机设计团队的进展也非常快速。
短短几个月时间,飞机外形风洞实验的过程中,飞机设计团队已经修改了好几次设计了,光是一比一的飞机模型制作了好几个了。
“各位,可能又要修改气动设计了,雷达厂那边研发出了更加先进的有源相控证雷达,这是雷达的外形大小和重量数据图,所以大家要尽快把这款雷达在飞机上的配比算出来,我们该调整布局的赶紧调整,要尽快重新做风洞实验。”
“唉!怎么这么多麻烦啊,之前是发动机的数据提升要改,现在雷达也都换了……”
“大家别抱怨了,雷达更先进不是更好吗?这也能让咱们的飞机更加强大……而且这款雷达更小,重量也更轻,反而能够空出很多的空间提升其他方面的布局。”
或许是觉得要为所有人鼓鼓劲,他大声说道:“同志们,咱们国家的飞机太落后,米国一点都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上个月米国的隐身飞机都直接飞到我们头上了,咱们一定要尽快把飞机研发出来,让祖国拥有制衡米国的利剑……”
听到这话,所有人顿时神色一怔,一个学生说道:“师兄说的对,我们不能面对一次困难就唉声叹气,我们要百折不挠,我们要一腔热血,我们要让祖国拥有制衡欧美的利剑……”
“对,我们一定要让祖国拥有制衡欧美的利剑……”
很快,所有人都被鼓舞了起来,一个个都充满了干劲儿。
在这个年代,鼓舞年轻人不需要说什么大道理,只要提一提国家的落后,再提提欧美国家对祖国的欺辱事情。
“李老师,汽车制造厂这边第一期厂房已经建设完成了……”
这天,李可灼的一个助手正在打电话给他汇报这汽车厂的情况。
“生产线设备制造的如何了?”李可灼朝助手问。
“有一部分设备已经运到仓库了,不过大部分还在制造中,有一些采购的设备还没有运回来。”助手说道。
华跃汽车厂,从建设到现在已经一年了,让李可灼没想到的是,才一年时间,第一期厂房竟然就已经建设完成了。
看来工业部领导肯定是让建筑队加班加点的干了。
李可灼和工业部合作建华跃汽车公司,地皮和厂房都有工业部的人完成,而他只是负责弄汽车制造厂的生产线设备。
对于华跃汽车厂的设备,除了一部分李可灼准备从国外的公司购买之外,大部分设备他都准备自己制造。
李可灼的机床厂目前已经能够生产五轴联动机床了,制造几条汽车生产线还不是小意思。
“看这个进度,差不多再有一年就各自尝试制造汽车了,这个速度,还真是快。”
李可灼有些咋舌,工业部领导看来是恨不得马上就把汽车造出来啊。
随后,李可灼又给负责机器生产的助手打去了电话。“你催促一下各厂,让他们的加紧赶工,如果能够提前完成生产制造任务,我这边可以加百分之十的费用。”
对于生产线的设备,李可灼只能用钱砸,然后希望各大制造厂能够快点吧设备生产出来。
不过就算是加钱,李可灼制造一条生产线也比从国外直接买的便宜很多。
这次的汽车生产线,李可灼是直接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结构是伏尔加汽车的生产线制造图纸,只是修改了一些地方而已。
不过汽车后面的技术改进李可灼不可能每次都从系统中兑换,所以他准备组建一支汽车研发团队。
这支研发团队,李可灼准备从自己的学生中挑选一批人作为研发骨干,然后每年再招收一批专业人才培养,从而补充人员的不足。
“听说了吗?国家要取消统一分配了。”
“什么,国家要取消统一分配了?”
“人民曰报都报道了……”
“什么时候取消?”
“大概是明年。”
“完了,我还有两年才毕业。”
这天,随着人民曰报报道国家即将取消统一分配的新闻报道,很快,全国各地都有人讨论着这个话题。
特别是大学学生们,这件事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讨论的是最多的。
哪怕是武陵大学和惠民中医大学,还有复兴师范大学的学生们,也都在讨论这件事情。
武陵大学就不说了,毕竟有很多学生都是工业部分配的。
而惠民中医大学还有复兴师范大学,这里面毕业的学生完全就是李可灼帮他们分配的工作。
比如惠民中医大学的学生,他们毕业后李可灼都会安排他们去跟随一名或者是好几名中医大师学习。
而且他们拿到的工资,也是李可灼给他们发的,所以他们完全不占国家分配名额。
------------
第572章 武陵大学第一届毕业生
复兴师范大学的学生就更加不用多说了,他们一毕业就能去李可灼投建的学校参加工作,如果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当个校长或者是主任都不是问题。
而且他们的工资都是和一线城市看齐的,一线城市的老师工资是多少,他们的工资就是多少,优秀的老师甚至更多。
很快,时间就进入到了1996年。
这一年国家终于下达了取消大中专统一分配的文件。
一时间,所有大学生都唉声叹息不已。
当然这其中并不包括武陵大学惠民中医大学和复兴师范大学。
最后他说道:“所以这款发动机想要定型,最少都需要一年多时间。”
“一年多时间没问题,你们尽力就行。”听到需要一年多时间,李可灼点点头表示可以接受。
发动机测试各种性能,最花时间的应该就是不停机运行的疲劳实验,这项实验需要运行到发动机自己停机为止。
这个测试,如果发动机连续运行时间达不到上万小时那都是失败。
一般发动机出厂后,都会连续运行一千小时测试发动机的可靠性。
当然除了疲劳试验,发动机还要进行不断的开机关机实验,这项实验是最考验发动机性能的。
别看李明杰他们研发的发动机已经连续运行几个小时没有出问题了。
但是李可灼知道他们的发动机还是有很多缺陷,只要一实验很快就会故障。
所以李可灼才对李明杰说的发动机需要一年多时间定型没有异议。
李可灼并没有想过用系统功能,直接帮他们把发动机优化到最好,因为他不想拔苗助长。
在解决发动机问题的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学到的经验太宝贵了,他不想把这些宝贵的东西给直接抹除掉。
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和一名普通的设计师,除了天赋和灵感之外,最重要的还有经验。
普通设计师哪怕没有天赋,只要经验足够丰富,也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而天才的设计师,如果没有经验的话,设计出来的东西也是有缺陷的。
只有不断解决缺陷,天才设计师才能成长为优秀的天才设计师。
就在李明杰团队不断对他们设计的发动机进行测试的时候。
另一边,飞机设计团队,也开始对航天器进行风洞实验了。
风洞实验,是非常考验设计团队的。
因为飞机的设计,不仅仅只是外形,还需要考虑到飞机的配重等等。
比如飞机前面重,后面轻,或者是前面轻后面重。
又或者是中间重两头轻,等等问题,设计团队的人都必须要考虑到。
如果没有考虑到,就算是吧外形设计出来了,风洞实验完成是优秀。
那么当飞机里面的部件装上去后,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所以飞机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各种因素,还需要不断的长期实验磨合。
所以一款飞机从研发到服役,往往时间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二十年的都有,就是因为在研发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如果研发团队实力不强,那么费的时间就大了去了。
不过李可灼相信他的学生研发这款隐身飞机要不了多少年。
最多不超过三年,这款隐身飞机应该就能定型。
他之所以这么自信,不因为别的,就因为李可灼的学生中,超级天才太多了。
隐身飞机研发团队,加上发动机研发团队,这里面的超级天才达到了五十多个。
超级天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速度,不是一般普通科研人员能够相比的。
------------
第571章 取消统一分配
李可灼猜测没有错。
飞机发动机设计团队的研发的第一款发动机,在连续开机关机的情况下运行了四天,还不到一百个小时的时候又坏了。
不过很快,学生们就查出了问题所在。
有问题,解决问题就好。
对于这群学生,李可灼可以说是百分百支持,要什么给什么。
需要什么零件,只要把图纸画出来,标注要用什么料,达到什么效果,李可灼第一时间就会派人去帮忙加工。
比如有一天,飞机发动机上面一个零件坏了,这是设计团队没有考虑到的,重新设计的零件需要有软接金属部分,加工起来也十分麻烦。
但是情况汇报到李可灼这里已经是凌晨了,李可灼二话没说,直接就打电话让人把零件按照解决方案加工出来。
在设计团队把方案设计出来,到他们拿到成品零件,仅仅只是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
换做是其他部门,大半夜给你加工零件?等第二天上班了再说吧。
在李可灼毫无余地的支持下,不到两个月,飞机发动机研发团队就把整个发动机很多地方都重新设计了一遍,改动的地方达到了一百多处。
这也让航空发动机的质量直线提高。
不过李可灼知道,这款发动机还不是最完美的状态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
相比起航空发动机,飞机设计团队的进展也非常快速。
短短几个月时间,飞机外形风洞实验的过程中,飞机设计团队已经修改了好几次设计了,光是一比一的飞机模型制作了好几个了。
“各位,可能又要修改气动设计了,雷达厂那边研发出了更加先进的有源相控证雷达,这是雷达的外形大小和重量数据图,所以大家要尽快把这款雷达在飞机上的配比算出来,我们该调整布局的赶紧调整,要尽快重新做风洞实验。”
“唉!怎么这么多麻烦啊,之前是发动机的数据提升要改,现在雷达也都换了……”
“大家别抱怨了,雷达更先进不是更好吗?这也能让咱们的飞机更加强大……而且这款雷达更小,重量也更轻,反而能够空出很多的空间提升其他方面的布局。”
或许是觉得要为所有人鼓鼓劲,他大声说道:“同志们,咱们国家的飞机太落后,米国一点都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上个月米国的隐身飞机都直接飞到我们头上了,咱们一定要尽快把飞机研发出来,让祖国拥有制衡米国的利剑……”
听到这话,所有人顿时神色一怔,一个学生说道:“师兄说的对,我们不能面对一次困难就唉声叹气,我们要百折不挠,我们要一腔热血,我们要让祖国拥有制衡欧美的利剑……”
“对,我们一定要让祖国拥有制衡欧美的利剑……”
很快,所有人都被鼓舞了起来,一个个都充满了干劲儿。
在这个年代,鼓舞年轻人不需要说什么大道理,只要提一提国家的落后,再提提欧美国家对祖国的欺辱事情。
“李老师,汽车制造厂这边第一期厂房已经建设完成了……”
这天,李可灼的一个助手正在打电话给他汇报这汽车厂的情况。
“生产线设备制造的如何了?”李可灼朝助手问。
“有一部分设备已经运到仓库了,不过大部分还在制造中,有一些采购的设备还没有运回来。”助手说道。
华跃汽车厂,从建设到现在已经一年了,让李可灼没想到的是,才一年时间,第一期厂房竟然就已经建设完成了。
看来工业部领导肯定是让建筑队加班加点的干了。
李可灼和工业部合作建华跃汽车公司,地皮和厂房都有工业部的人完成,而他只是负责弄汽车制造厂的生产线设备。
对于华跃汽车厂的设备,除了一部分李可灼准备从国外的公司购买之外,大部分设备他都准备自己制造。
李可灼的机床厂目前已经能够生产五轴联动机床了,制造几条汽车生产线还不是小意思。
“看这个进度,差不多再有一年就各自尝试制造汽车了,这个速度,还真是快。”
李可灼有些咋舌,工业部领导看来是恨不得马上就把汽车造出来啊。
随后,李可灼又给负责机器生产的助手打去了电话。“你催促一下各厂,让他们的加紧赶工,如果能够提前完成生产制造任务,我这边可以加百分之十的费用。”
对于生产线的设备,李可灼只能用钱砸,然后希望各大制造厂能够快点吧设备生产出来。
不过就算是加钱,李可灼制造一条生产线也比从国外直接买的便宜很多。
这次的汽车生产线,李可灼是直接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结构是伏尔加汽车的生产线制造图纸,只是修改了一些地方而已。
不过汽车后面的技术改进李可灼不可能每次都从系统中兑换,所以他准备组建一支汽车研发团队。
这支研发团队,李可灼准备从自己的学生中挑选一批人作为研发骨干,然后每年再招收一批专业人才培养,从而补充人员的不足。
“听说了吗?国家要取消统一分配了。”
“什么,国家要取消统一分配了?”
“人民曰报都报道了……”
“什么时候取消?”
“大概是明年。”
“完了,我还有两年才毕业。”
这天,随着人民曰报报道国家即将取消统一分配的新闻报道,很快,全国各地都有人讨论着这个话题。
特别是大学学生们,这件事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讨论的是最多的。
哪怕是武陵大学和惠民中医大学,还有复兴师范大学的学生们,也都在讨论这件事情。
武陵大学就不说了,毕竟有很多学生都是工业部分配的。
而惠民中医大学还有复兴师范大学,这里面毕业的学生完全就是李可灼帮他们分配的工作。
比如惠民中医大学的学生,他们毕业后李可灼都会安排他们去跟随一名或者是好几名中医大师学习。
而且他们拿到的工资,也是李可灼给他们发的,所以他们完全不占国家分配名额。
------------
第572章 武陵大学第一届毕业生
复兴师范大学的学生就更加不用多说了,他们一毕业就能去李可灼投建的学校参加工作,如果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当个校长或者是主任都不是问题。
而且他们的工资都是和一线城市看齐的,一线城市的老师工资是多少,他们的工资就是多少,优秀的老师甚至更多。
很快,时间就进入到了1996年。
这一年国家终于下达了取消大中专统一分配的文件。
一时间,所有大学生都唉声叹息不已。
当然这其中并不包括武陵大学惠民中医大学和复兴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