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341节
老罗说着,直接从口袋里面掏出了移动电话。
见到老罗掏出移动电话,一家人眼睛一亮,中年男人说道:“我相信你有这个实力了,不过钢筋水泥的价格能不能便宜点?”
“这个恐怕不行啊,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再便宜我就要亏本了……”
接下来,双方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老罗还是给这家人便宜了一些。
“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事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生意谈成后,老罗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下来递给这家人说道。
接下来一段时间,老罗发现,随着他买了移动电话后,他的生意明显顺利了很多。
很多人看到他有移动电话,都相信他的实力肯定不一般,加上他给的价格也合适,很多人最后都选择了在他这里买建材。
时间流逝,很快几个月时间过去了。
移动电话的出现,虽然在小安镇引起了轰动,但是购买移动电话的人,却并没有很多。
“看来,小安镇的富裕水平还是不够啊。”
看到很多人连移动电话都消费不起,李可灼决定做一些什么。
所以这天,李可灼来到了镇政府。
“李老师,拿服装厂和电子厂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分红,是不是有些太多了。”王昌平吃惊的朝李可灼问。
“怎么会多呢?服装厂和电子厂本来就是大家一起出资办的企业,分红也是应该的,前几年服装厂要发展没有太多分红也就罢了,现在服装厂都已经发展起来了,还扣着分红就说不过去了。”李可灼说道。
“可是,这也太多了。”王昌平咋舌。
随着小安镇的发展,目前,小安乡服装厂,已经是全国最大的服装厂了。
服装厂的工人高达一万五以上,拥有一百多条生产线,每天都能生产超过七八万件衣服。
服装厂全年生产的服装多达两千万件。
小安乡服装厂,不仅有自己的品牌,还给国外品牌香格里拉代工。
仅仅是去年一年,小安乡服装厂的销售额就高达了五亿六千万元。
因为服装厂有自己的品牌,所以利润很高,除去成本,服装厂年一年的纯利润就高达两亿七千万。
就算除去缴税,剩下的也有一亿八千万左右。
一亿八千万,按照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分红,也有五千四百万。
目前,小安乡服装厂的股份一共有三千一百多股左右,按照五千四百万的分红摊牌下去。
也就是说,每一股都能分红一万七千元左右。
而小安乡原住民几乎每家每户都在服装厂拥有4股以上的股份,也就是说,每家每户都能分红到差不多七万元。
里水沟村村民,在服装厂拥有的股份更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8股以上的股份,有些更是有12股。
所以,里水沟村村民,每家每户都能分到14万元以上。
如果像是王芳家里那样拥有20股以上的,更是能够分到三十四万元。
这还仅仅只是服装厂的分红,电子厂的收入虽然每年服装厂那么高,但是利润也不低,
如果按照百分之三十利润分红,每一股差不多也能分到几千块钱。
所以这次如果按照李可灼的要求分红,那么小安镇马上就能多出几百个十万元户。
如果每年都这样分红,不出几年,可能就会多出一大批百万富翁。
“我认为,服装厂和电子厂不仅要分红,以后每年都要按照这个比例来分红,至于剩下的钱,拿百分之二十奖励服装厂和电子厂的员工吧,”
李可灼朝王昌平说道:“目前小安镇的消费能力还是太弱了,只有让小安镇的人均收入提高,大家的消费能力才会提高。”
“而大家的消费能力提高了,小安镇的商业也才能学繁华,镇府也才能收到更多的税,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在李可灼找到镇政府后,很快这个提议就被通过了。
实在是李可灼的威望太高,加上分红是所有人都期望的,所以这件事很快就实行了下去。
得知服装厂和电子厂要拿出今年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分红,所有股东和工人都兴奋不已。
如果这次分红完成,股东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七八万。
厂里的职工,则每人能够分到两千多块钱,差不多是一年的工资。
对于厂里给职工分钱,股东们还是有一些意见的,因为他们觉得厂里这是把他们的钱分给了别人。
不过这样的意见很快就被镇上压制了,而且在得知这是李可灼的意思后,也就没有人说什么了。
以前镇上每年都只拿几百万来分红,而且虽然他们有股份,分红权一直都在镇上。
如果镇上不分红,他们一分钱都拿不到。
现在李可灼提议每年拿百分之三十利润分红,至少这是实实在在能够到手的利益。
时间来到了1988年1月24日。
这天,无数辆运钞车开到了小安镇服装厂。
今天,就是小安乡服装厂和电子厂分红的日子。
一大早,拥有股份的股东,以及在小安乡服装厂和电子厂上班的工人就来到了这边。
在现场,摆了三十多个台子,台子前,银行的工作人员,以及服装厂和电子厂的财务人员已经就绪。
在台子后面,一辆辆运钞车卸下了一叠叠捆扎好的青色的一百元人民币纸币。
“这次分红,如果大家觉得拿现金不安全,可以领了分红以后,去那边的银行工作人员这里办理储蓄业务……”
------------
今天请个假
我妈乘坐的村际班车因为大雪抛锚了,我去接她了,现在正在疯狂铲雪中。
------------
第480章 上亿现金的震撼
前服装厂厂长,也是现在的镇长王昌平亲自主持了这次分红。
在服装厂中,无数荷枪实弹的军警封锁了服装厂的各个地方,保护着上亿的先进。
这次小安镇的分红,光是筹备这么多现金,就花了半个月时间。
先是由小安镇镇长王昌平向上面写文件表示分红,并且表示这是李可灼的意思。
如果不是李可灼的意思,上面也绝对不会允许小安镇一次性拿这么多钱来分红。
要知道,这次分红,服装厂的六百多股东,就要分走五千四百多万,服装厂的职工也要分三千六百万。
加上电子厂的股东和职工,这次分红的钱款,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一亿两千多万。
这件事被上报到县领导那里后,县领导也不敢做主,然后上报到了市里。
市里领导也不敢做主,因为牵扯的钱太多了,一个多亿,没有哪个领导敢随便批准,因为这是犯错误的。
然后市领导又把这件事上报到了省里。
一个乡镇企业要给股东和职工分红一点二亿元,这在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所以省府领导也不敢随便做主。
不要以为小安镇服装厂和电子厂是小安镇人民入股创办,赚的所有钱就理所应当是股东的,在这个年代,还真界定不了。
有时候,人民的企业也可以认为是公家的,公家的企业,政府就有管辖权和支配权。
就像华西村一样,华西村辉煌的时候,赚的钱也并没有平均分给村民,村政府是有绝对管辖权和支配权的。
在市里把消息汇报到省里后,省府领导们先是开了个会讨论了一下,然后就把这件事汇报到了中央。
最后,由中央领导商讨了一番后,同意了这次分红。
并且,中央领导决定把这次小安镇的分红,作为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来宣传。
小安镇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这样的成绩值得全国人民学习。
更是有领导认为,像小安镇这样的模式,值得全国推广。
很快,中央就批准了做主小安镇分红的指示。
在得到中央的同意后,省里也就批准了小安镇的分红。
为了筹集上亿现金,省里更是直接联系了工行,从工行总部直接调运了一亿两千多万现金。
如果没有国家同意,就算小安乡服装厂和电子厂想要给股东分红,镇政府也没办法筹集到那么多现金。
小安镇分红这天,不仅有军警保护,还有很多媒体也来到了现场拍摄。
其中就有央视以及人民曰报的记者。
小安镇服装厂和电子厂的分红,持续了整整一天时间才结束。
大部分领取了分红的人,基本上都是转手又存进了银行,因为这么多现金拿在手里实在是非常不安全。
这次小安镇服装厂和电子厂的分红,手笔之大也彻底震惊了所有人,整个小安镇,到处都是讨论这次分红的声音。
一亿两千万人民币现币,堆成一座小山,这样的场面实在是太震撼了。
第二天,关于小安镇分红的事情,就被湘省日报,央视,人民曰报等媒体报道了出去。
很快全国各大媒体报纸纷纷报道。
一时间,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小安镇分红的事情。
听到小安镇这次分红的金额竟然高达一亿两千万元,所有人都惊呆了。
惊呆的同时,更多的还是羡慕。
这次分红,小安乡每家每户都分到七八万,多的更是有十几万元。
这么多钱,怎么能够不让人羡慕。
大部分工厂工人,则是羡慕小安乡服装厂和电子厂的职工,因为这些职工,在这次分红中每人都分到了两千多元,这是很多一线国企工人一两年的工资了。
当然也有很多嫉妒的人,他们在报纸上抨击这次分红,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复辟。
之所以这样,也是实在是小安镇这次的分红太惹人眼红了。
见到老罗掏出移动电话,一家人眼睛一亮,中年男人说道:“我相信你有这个实力了,不过钢筋水泥的价格能不能便宜点?”
“这个恐怕不行啊,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再便宜我就要亏本了……”
接下来,双方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老罗还是给这家人便宜了一些。
“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事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生意谈成后,老罗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下来递给这家人说道。
接下来一段时间,老罗发现,随着他买了移动电话后,他的生意明显顺利了很多。
很多人看到他有移动电话,都相信他的实力肯定不一般,加上他给的价格也合适,很多人最后都选择了在他这里买建材。
时间流逝,很快几个月时间过去了。
移动电话的出现,虽然在小安镇引起了轰动,但是购买移动电话的人,却并没有很多。
“看来,小安镇的富裕水平还是不够啊。”
看到很多人连移动电话都消费不起,李可灼决定做一些什么。
所以这天,李可灼来到了镇政府。
“李老师,拿服装厂和电子厂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分红,是不是有些太多了。”王昌平吃惊的朝李可灼问。
“怎么会多呢?服装厂和电子厂本来就是大家一起出资办的企业,分红也是应该的,前几年服装厂要发展没有太多分红也就罢了,现在服装厂都已经发展起来了,还扣着分红就说不过去了。”李可灼说道。
“可是,这也太多了。”王昌平咋舌。
随着小安镇的发展,目前,小安乡服装厂,已经是全国最大的服装厂了。
服装厂的工人高达一万五以上,拥有一百多条生产线,每天都能生产超过七八万件衣服。
服装厂全年生产的服装多达两千万件。
小安乡服装厂,不仅有自己的品牌,还给国外品牌香格里拉代工。
仅仅是去年一年,小安乡服装厂的销售额就高达了五亿六千万元。
因为服装厂有自己的品牌,所以利润很高,除去成本,服装厂年一年的纯利润就高达两亿七千万。
就算除去缴税,剩下的也有一亿八千万左右。
一亿八千万,按照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分红,也有五千四百万。
目前,小安乡服装厂的股份一共有三千一百多股左右,按照五千四百万的分红摊牌下去。
也就是说,每一股都能分红一万七千元左右。
而小安乡原住民几乎每家每户都在服装厂拥有4股以上的股份,也就是说,每家每户都能分红到差不多七万元。
里水沟村村民,在服装厂拥有的股份更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8股以上的股份,有些更是有12股。
所以,里水沟村村民,每家每户都能分到14万元以上。
如果像是王芳家里那样拥有20股以上的,更是能够分到三十四万元。
这还仅仅只是服装厂的分红,电子厂的收入虽然每年服装厂那么高,但是利润也不低,
如果按照百分之三十利润分红,每一股差不多也能分到几千块钱。
所以这次如果按照李可灼的要求分红,那么小安镇马上就能多出几百个十万元户。
如果每年都这样分红,不出几年,可能就会多出一大批百万富翁。
“我认为,服装厂和电子厂不仅要分红,以后每年都要按照这个比例来分红,至于剩下的钱,拿百分之二十奖励服装厂和电子厂的员工吧,”
李可灼朝王昌平说道:“目前小安镇的消费能力还是太弱了,只有让小安镇的人均收入提高,大家的消费能力才会提高。”
“而大家的消费能力提高了,小安镇的商业也才能学繁华,镇府也才能收到更多的税,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在李可灼找到镇政府后,很快这个提议就被通过了。
实在是李可灼的威望太高,加上分红是所有人都期望的,所以这件事很快就实行了下去。
得知服装厂和电子厂要拿出今年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分红,所有股东和工人都兴奋不已。
如果这次分红完成,股东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七八万。
厂里的职工,则每人能够分到两千多块钱,差不多是一年的工资。
对于厂里给职工分钱,股东们还是有一些意见的,因为他们觉得厂里这是把他们的钱分给了别人。
不过这样的意见很快就被镇上压制了,而且在得知这是李可灼的意思后,也就没有人说什么了。
以前镇上每年都只拿几百万来分红,而且虽然他们有股份,分红权一直都在镇上。
如果镇上不分红,他们一分钱都拿不到。
现在李可灼提议每年拿百分之三十利润分红,至少这是实实在在能够到手的利益。
时间来到了1988年1月24日。
这天,无数辆运钞车开到了小安镇服装厂。
今天,就是小安乡服装厂和电子厂分红的日子。
一大早,拥有股份的股东,以及在小安乡服装厂和电子厂上班的工人就来到了这边。
在现场,摆了三十多个台子,台子前,银行的工作人员,以及服装厂和电子厂的财务人员已经就绪。
在台子后面,一辆辆运钞车卸下了一叠叠捆扎好的青色的一百元人民币纸币。
“这次分红,如果大家觉得拿现金不安全,可以领了分红以后,去那边的银行工作人员这里办理储蓄业务……”
------------
今天请个假
我妈乘坐的村际班车因为大雪抛锚了,我去接她了,现在正在疯狂铲雪中。
------------
第480章 上亿现金的震撼
前服装厂厂长,也是现在的镇长王昌平亲自主持了这次分红。
在服装厂中,无数荷枪实弹的军警封锁了服装厂的各个地方,保护着上亿的先进。
这次小安镇的分红,光是筹备这么多现金,就花了半个月时间。
先是由小安镇镇长王昌平向上面写文件表示分红,并且表示这是李可灼的意思。
如果不是李可灼的意思,上面也绝对不会允许小安镇一次性拿这么多钱来分红。
要知道,这次分红,服装厂的六百多股东,就要分走五千四百多万,服装厂的职工也要分三千六百万。
加上电子厂的股东和职工,这次分红的钱款,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一亿两千多万。
这件事被上报到县领导那里后,县领导也不敢做主,然后上报到了市里。
市里领导也不敢做主,因为牵扯的钱太多了,一个多亿,没有哪个领导敢随便批准,因为这是犯错误的。
然后市领导又把这件事上报到了省里。
一个乡镇企业要给股东和职工分红一点二亿元,这在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所以省府领导也不敢随便做主。
不要以为小安镇服装厂和电子厂是小安镇人民入股创办,赚的所有钱就理所应当是股东的,在这个年代,还真界定不了。
有时候,人民的企业也可以认为是公家的,公家的企业,政府就有管辖权和支配权。
就像华西村一样,华西村辉煌的时候,赚的钱也并没有平均分给村民,村政府是有绝对管辖权和支配权的。
在市里把消息汇报到省里后,省府领导们先是开了个会讨论了一下,然后就把这件事汇报到了中央。
最后,由中央领导商讨了一番后,同意了这次分红。
并且,中央领导决定把这次小安镇的分红,作为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来宣传。
小安镇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这样的成绩值得全国人民学习。
更是有领导认为,像小安镇这样的模式,值得全国推广。
很快,中央就批准了做主小安镇分红的指示。
在得到中央的同意后,省里也就批准了小安镇的分红。
为了筹集上亿现金,省里更是直接联系了工行,从工行总部直接调运了一亿两千多万现金。
如果没有国家同意,就算小安乡服装厂和电子厂想要给股东分红,镇政府也没办法筹集到那么多现金。
小安镇分红这天,不仅有军警保护,还有很多媒体也来到了现场拍摄。
其中就有央视以及人民曰报的记者。
小安镇服装厂和电子厂的分红,持续了整整一天时间才结束。
大部分领取了分红的人,基本上都是转手又存进了银行,因为这么多现金拿在手里实在是非常不安全。
这次小安镇服装厂和电子厂的分红,手笔之大也彻底震惊了所有人,整个小安镇,到处都是讨论这次分红的声音。
一亿两千万人民币现币,堆成一座小山,这样的场面实在是太震撼了。
第二天,关于小安镇分红的事情,就被湘省日报,央视,人民曰报等媒体报道了出去。
很快全国各大媒体报纸纷纷报道。
一时间,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小安镇分红的事情。
听到小安镇这次分红的金额竟然高达一亿两千万元,所有人都惊呆了。
惊呆的同时,更多的还是羡慕。
这次分红,小安乡每家每户都分到七八万,多的更是有十几万元。
这么多钱,怎么能够不让人羡慕。
大部分工厂工人,则是羡慕小安乡服装厂和电子厂的职工,因为这些职工,在这次分红中每人都分到了两千多元,这是很多一线国企工人一两年的工资了。
当然也有很多嫉妒的人,他们在报纸上抨击这次分红,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复辟。
之所以这样,也是实在是小安镇这次的分红太惹人眼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