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298节
在李可灼准备搞五轴联动机床后,就让张俊伟带人编写五轴联动机床的软件,并且他亲自从系统商城购买了软件系统的架构以及各种资料。
听到李可灼的话,张俊伟说道:“大部门都已经完成,不过还要等机床组装出来后不断调试才行。”
“这样啊。”李可灼点点头,然后说道:“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已经开始组装了,你跟着专家组一起去参与组装吧,系统组装和调试就靠你了,如果实在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你可以跟我说,我帮你找人解决。”
“好的!”听到李可灼的吩咐后,张俊伟一口答应了下来。
------------
第415章 建议
五轴联动机床开始组装这天,李可灼亲自来到了机床所在的山谷。
此时的山谷,已经全部都脸色好了。
厂房建设在山谷比较高的一处平台上,就算是发大水,这里也不会被淹没。
在山谷的四周,被人用铁丝网以及高墙围了起来,并且附近还有军人警戒巡逻。
每一个进入山谷的人,都需要经历好几道的检查。
就是李可灼亲自开车进入山谷,都经过了两次的检查,一次是进入山谷,一次则是进入厂房。
“李老师你来了啊!”
见到李可灼到来,很多人纷纷朝李可灼打招呼。
“各位,我过来主要是看看,组装机床还是要靠你们了,这是我的学生张俊伟,他主要负责软件程序方面的安装和调试,以后就是你们的同事了。”李可灼把学生张俊伟介绍给专家组的人认识说道。
“欢迎欢迎!”所有人都表示欢迎张俊伟加入团队。
“机床组装什么时候开始?”李可灼朝专家组负责人问。
“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的各种零件都已经准备好,随时都可以开始。”负责人朝李可灼说。
“好,那就马上开始吧。”李可灼也不想耽误大家的时间,于是连忙吩咐说道。
“那就开始了。”
随着专家组负责人下达开始的命令,很快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
五轴联动机床,在一个巨大的厂房中组装。
在厂房中,所有五轴联动机床的零件,都被摆放在一排排的架子上,并且标注了编号。
只有很重的零件,才会单独放在一边。
专家组所有人一起动手,按照组装流程开始组装各种零件。
当然,组装五轴联动机床的人除了专家组的工程师之外,大部分都是李可灼自己培养的机床方面的学生。
这些学生人数很多,足足有上百人,他们目前很多人都还在学习。
不过亲自组装五轴联动机床的机会,李可灼当然不会让他们错过,就当是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了。
这天,李可灼在山谷里面待了几个小时,发现专家组们组装机床没有什么困难后,就回到了学校。
这天,李可灼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消息,全世界载重量最大的飞机,安124已经交付使用。
对于安124的情报,苏联方面并没有隐瞒,很多国家的媒体都报道了这个事情。
看到安124,李可灼想到了运十,于是他给运十团队打去了电话。
“李老师,你怎么有空打电话过来了。”接电话的是运十设计师马老。
听到马老的话,李可灼说道:“我看到了苏联安124交付使用的新闻,于是就想到了运十,所以打电话过来问问运十的情况。”
听到李可灼的话,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说道:“这个新闻我也看到了,说实话,咱们国家在大型运输机方面还是落后世界太多了,唉!”说完他还叹了一口气。
“没事,我相信咱们迟早会追上的。”李可灼安慰说道。
听到李可灼的话,马老说道:“还要感谢你的无私奉献,如果没有你给的几千万美元,我们的运十团队都要解散了。”
“我也是不希望看到运十就那么下马了。”
顿了一下,李可灼问:“咱们的运十研究,有哪方面的难题是目前没有办法解决的吗?”
听到李可灼的话,马老想了想说道:“咱们国家的工业基础还很薄弱,很多方面都是国内没办法解决的,要说最难的,除了发动机之外,就是飞机龙骨强度不够,这跟咱们国家没有大型水压机有关系。”
运十的寿命只有两百多小时,而波音飞机有几千个小时,这跟运十的龙骨强度不够是有直接联系的。
听到马老的话,李可灼也只能无语了,这个问题,他也没办法解决。
虽然他有钱,但是国外是不会把大型水压机,特别是超过5万吨以上的大型水压机卖给他的。
李可灼又和马元明说了一会话后,两人才挂断电话。
“宿主,其实你想要大型水压机,其实可以和国家一起研发的。”脑海中,老杨朝李可灼说道。
“这话怎么说?”李可灼诧异。
国家要是能够研究出大型水压机,难道不会自己研究吗?
“我明白你的想法,其实国内早就有了大型水压机的设计图纸,比如清华大学,就有先进的水压机的设计图。”老杨说道。
“既然有先进的设计图纸,为什么不制造呢?”李可灼问。
“能够设计,不代表能够制造的出来,想要制造出一台几万吨的水压机,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就目前中国而言,是没办法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这方面的。”
“还有就是,目前的中国工业,对于更好的水压机需求不大,一般的零件,国内有112厂的三万吨的水压机就足够了。”
“几十年后中国突然爆发式制造就好几台超大型水压机,主要还是因为有需求了。”
“如果你能投资,和国家合作研究水压机的话,相信要不了几年就能制造出来。”老杨朝李可灼说道。
“这样吗?那大概需要投入多少钱呢?”李可灼问。
“几千万美元应该就足够了吧。”老杨说到。
如果是在几十年后,几千万美元啥也干不成,建一栋楼都需要好几个亿美元。
然而在八十年代,几千万美元却是非常大的一次财富了。
听到只需要几千万美元,李可灼有些心动。
大飞机项目如果成功,只需要争取到一部分国内航空份额,就足够让他的投入不仅能回本,还能爆赚了。
“行,我到时候和有关部门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合作建造更大的水压机。”李可灼朝老杨说。
“宿主,我建议你应该办一所冶金以及材料方面的试验室,国内的很多科技项目,都是因为受限于材料而没办法发展,你培养那么多材料方面的学生,等他们完成学业后,如果不能给他们提供搞研究的地方,那他们就只能听从国家的安排了,而且研究方向也可能没办法自己做主。”
听到老杨的建议,李可灼想了想后点点头,确实如同老杨说的,他应该办一群材料研究方面的试验室。
不管是发展芯片还是其他什么行业,材料问题永远是需要解决的。
好的材料,国外不一定卖给你,就算是会卖,也会是一般人承受不起的价格。
------------
第416章 沈老出山
对于老杨的建议,李可灼决定予以采纳。
于是他亲自打电话找到了有关部门的领导。
其实他是直接打给了工业部的领导,把想要和国家合作研发很高吨位水压机的事情说了一下。
合作方式也很简单,李可灼出钱,国家出人出力,研发出来的水压机李可灼只需要拥有使用权就行。
对于李可灼提出的合作,工业部领导非常重视。
所有人都知道李可灼很有钱,他在国外的游戏机公司,一年就赚了好几个亿美元。
现在李可灼表示愿意投资几千万美元和工业部合作研发更好的水压机,工业部的领导自然非常欢喜。
很快,工业部领导就亲自带人来到了小安乡,然后和李可灼展开了合作谈判。
因为李可灼的诉求很小,谈判的非常顺利,李可灼也相信国家不会胡乱挥霍他的钱,所以很快双方就签订了合同。
合同签订后,李可灼让李可乐给指定银行账号转了第一批一千万美元后,合作就算是正式启动了。
至于接下来的事情,都是由工业部牵头组织专家研究。
首都一机部家属院,一个中年男人敲响了一间房门。
很快,房门打开,一个年轻人打开了门。
“你找谁。”
“沈老在家吗?”中年男人朝年轻人问。
“你找我爷爷啊,我爷爷在家呢,爷爷,有人找你。”年轻人朝里面喊。
“请客人进来吧。”一个老人的声音传来。
就在一群人进入房间的时候,一个老人也迎了过来。
“小曹,你咋来了?”老人看到中年男人,顿时热情招呼。
“沈老,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这不找你有事嘛!”中年男人笑着说。
“有啥事咱们坐下说。”
很快,双方就坐了下来。
“沈老,这次找你,是希望你能够出山,设计一台五万吨以上的水压机。”中年男人朝沈老说道。
“五万吨以上的水压机?”沈老听到中年男人的话很吃惊。
“对。”中年男人点头。
“这是机械部的新项目吗?”沈老问。
“李可灼老师沈老你知道吗?。”中年男人朝沈老问。
“哪个李可灼老师?”
“就是教出了5届高考状元的那个李可灼老师。”
听到李可灼的话,张俊伟说道:“大部门都已经完成,不过还要等机床组装出来后不断调试才行。”
“这样啊。”李可灼点点头,然后说道:“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已经开始组装了,你跟着专家组一起去参与组装吧,系统组装和调试就靠你了,如果实在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你可以跟我说,我帮你找人解决。”
“好的!”听到李可灼的吩咐后,张俊伟一口答应了下来。
------------
第415章 建议
五轴联动机床开始组装这天,李可灼亲自来到了机床所在的山谷。
此时的山谷,已经全部都脸色好了。
厂房建设在山谷比较高的一处平台上,就算是发大水,这里也不会被淹没。
在山谷的四周,被人用铁丝网以及高墙围了起来,并且附近还有军人警戒巡逻。
每一个进入山谷的人,都需要经历好几道的检查。
就是李可灼亲自开车进入山谷,都经过了两次的检查,一次是进入山谷,一次则是进入厂房。
“李老师你来了啊!”
见到李可灼到来,很多人纷纷朝李可灼打招呼。
“各位,我过来主要是看看,组装机床还是要靠你们了,这是我的学生张俊伟,他主要负责软件程序方面的安装和调试,以后就是你们的同事了。”李可灼把学生张俊伟介绍给专家组的人认识说道。
“欢迎欢迎!”所有人都表示欢迎张俊伟加入团队。
“机床组装什么时候开始?”李可灼朝专家组负责人问。
“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的各种零件都已经准备好,随时都可以开始。”负责人朝李可灼说。
“好,那就马上开始吧。”李可灼也不想耽误大家的时间,于是连忙吩咐说道。
“那就开始了。”
随着专家组负责人下达开始的命令,很快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
五轴联动机床,在一个巨大的厂房中组装。
在厂房中,所有五轴联动机床的零件,都被摆放在一排排的架子上,并且标注了编号。
只有很重的零件,才会单独放在一边。
专家组所有人一起动手,按照组装流程开始组装各种零件。
当然,组装五轴联动机床的人除了专家组的工程师之外,大部分都是李可灼自己培养的机床方面的学生。
这些学生人数很多,足足有上百人,他们目前很多人都还在学习。
不过亲自组装五轴联动机床的机会,李可灼当然不会让他们错过,就当是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了。
这天,李可灼在山谷里面待了几个小时,发现专家组们组装机床没有什么困难后,就回到了学校。
这天,李可灼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消息,全世界载重量最大的飞机,安124已经交付使用。
对于安124的情报,苏联方面并没有隐瞒,很多国家的媒体都报道了这个事情。
看到安124,李可灼想到了运十,于是他给运十团队打去了电话。
“李老师,你怎么有空打电话过来了。”接电话的是运十设计师马老。
听到马老的话,李可灼说道:“我看到了苏联安124交付使用的新闻,于是就想到了运十,所以打电话过来问问运十的情况。”
听到李可灼的话,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说道:“这个新闻我也看到了,说实话,咱们国家在大型运输机方面还是落后世界太多了,唉!”说完他还叹了一口气。
“没事,我相信咱们迟早会追上的。”李可灼安慰说道。
听到李可灼的话,马老说道:“还要感谢你的无私奉献,如果没有你给的几千万美元,我们的运十团队都要解散了。”
“我也是不希望看到运十就那么下马了。”
顿了一下,李可灼问:“咱们的运十研究,有哪方面的难题是目前没有办法解决的吗?”
听到李可灼的话,马老想了想说道:“咱们国家的工业基础还很薄弱,很多方面都是国内没办法解决的,要说最难的,除了发动机之外,就是飞机龙骨强度不够,这跟咱们国家没有大型水压机有关系。”
运十的寿命只有两百多小时,而波音飞机有几千个小时,这跟运十的龙骨强度不够是有直接联系的。
听到马老的话,李可灼也只能无语了,这个问题,他也没办法解决。
虽然他有钱,但是国外是不会把大型水压机,特别是超过5万吨以上的大型水压机卖给他的。
李可灼又和马元明说了一会话后,两人才挂断电话。
“宿主,其实你想要大型水压机,其实可以和国家一起研发的。”脑海中,老杨朝李可灼说道。
“这话怎么说?”李可灼诧异。
国家要是能够研究出大型水压机,难道不会自己研究吗?
“我明白你的想法,其实国内早就有了大型水压机的设计图纸,比如清华大学,就有先进的水压机的设计图。”老杨说道。
“既然有先进的设计图纸,为什么不制造呢?”李可灼问。
“能够设计,不代表能够制造的出来,想要制造出一台几万吨的水压机,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就目前中国而言,是没办法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这方面的。”
“还有就是,目前的中国工业,对于更好的水压机需求不大,一般的零件,国内有112厂的三万吨的水压机就足够了。”
“几十年后中国突然爆发式制造就好几台超大型水压机,主要还是因为有需求了。”
“如果你能投资,和国家合作研究水压机的话,相信要不了几年就能制造出来。”老杨朝李可灼说道。
“这样吗?那大概需要投入多少钱呢?”李可灼问。
“几千万美元应该就足够了吧。”老杨说到。
如果是在几十年后,几千万美元啥也干不成,建一栋楼都需要好几个亿美元。
然而在八十年代,几千万美元却是非常大的一次财富了。
听到只需要几千万美元,李可灼有些心动。
大飞机项目如果成功,只需要争取到一部分国内航空份额,就足够让他的投入不仅能回本,还能爆赚了。
“行,我到时候和有关部门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合作建造更大的水压机。”李可灼朝老杨说。
“宿主,我建议你应该办一所冶金以及材料方面的试验室,国内的很多科技项目,都是因为受限于材料而没办法发展,你培养那么多材料方面的学生,等他们完成学业后,如果不能给他们提供搞研究的地方,那他们就只能听从国家的安排了,而且研究方向也可能没办法自己做主。”
听到老杨的建议,李可灼想了想后点点头,确实如同老杨说的,他应该办一群材料研究方面的试验室。
不管是发展芯片还是其他什么行业,材料问题永远是需要解决的。
好的材料,国外不一定卖给你,就算是会卖,也会是一般人承受不起的价格。
------------
第416章 沈老出山
对于老杨的建议,李可灼决定予以采纳。
于是他亲自打电话找到了有关部门的领导。
其实他是直接打给了工业部的领导,把想要和国家合作研发很高吨位水压机的事情说了一下。
合作方式也很简单,李可灼出钱,国家出人出力,研发出来的水压机李可灼只需要拥有使用权就行。
对于李可灼提出的合作,工业部领导非常重视。
所有人都知道李可灼很有钱,他在国外的游戏机公司,一年就赚了好几个亿美元。
现在李可灼表示愿意投资几千万美元和工业部合作研发更好的水压机,工业部的领导自然非常欢喜。
很快,工业部领导就亲自带人来到了小安乡,然后和李可灼展开了合作谈判。
因为李可灼的诉求很小,谈判的非常顺利,李可灼也相信国家不会胡乱挥霍他的钱,所以很快双方就签订了合同。
合同签订后,李可灼让李可乐给指定银行账号转了第一批一千万美元后,合作就算是正式启动了。
至于接下来的事情,都是由工业部牵头组织专家研究。
首都一机部家属院,一个中年男人敲响了一间房门。
很快,房门打开,一个年轻人打开了门。
“你找谁。”
“沈老在家吗?”中年男人朝年轻人问。
“你找我爷爷啊,我爷爷在家呢,爷爷,有人找你。”年轻人朝里面喊。
“请客人进来吧。”一个老人的声音传来。
就在一群人进入房间的时候,一个老人也迎了过来。
“小曹,你咋来了?”老人看到中年男人,顿时热情招呼。
“沈老,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这不找你有事嘛!”中年男人笑着说。
“有啥事咱们坐下说。”
很快,双方就坐了下来。
“沈老,这次找你,是希望你能够出山,设计一台五万吨以上的水压机。”中年男人朝沈老说道。
“五万吨以上的水压机?”沈老听到中年男人的话很吃惊。
“对。”中年男人点头。
“这是机械部的新项目吗?”沈老问。
“李可灼老师沈老你知道吗?。”中年男人朝沈老问。
“哪个李可灼老师?”
“就是教出了5届高考状元的那个李可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