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284节
  “感觉啊,一般吧,不过我觉得我就是学的再多,拿到再好的文凭,在教书育人方面也永远追不上我哥。”李可染说道:“早知道如此,我还不如跟在我哥身边学呢,我觉得他的教学水平甩我们学校教授一条街。”
  顿了一下李可染继续说道:“巴黎的繁华程度却是要比我们国家的城市繁华,但我觉得还是在国内好,在异国他乡的,不管是当地人的习俗还是价值观,都让人不习惯。”
  “你是准备学完就回国吗?”刘晚清朝李可染问。
  “嗯,我准备早点学完课业早点毕业,然后回国发展。”李可染点头。
  “你回国去大学当老师吗?”刘晚清继续问。
  “不,我回国跟我哥混。”李可染笑着说。
  “挺好,到时候咱们又能在一起了。”刘晚清也高兴说道。
  “对了,你还要学几年?”刘晚清问。
  “我大概再学一年半就能毕业了,到时候就能回国了。”李可染说。
  “那挺好!”刘晚清点头,
  “嫂子,我侄女还在魔都吗?”李可染又问。
  “你家侄女啊,不在魔都,早就去小安乡了。”刘晚清说。
  “哦,我还说去看看我侄女呢,看来不用去了。”李可染笑着说道。
  回到魔都,李可染在刘晚清家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她又坐上了前往湘省的飞机。
  当天晚上,李可染才乘坐火车到达乾城市。
  “姐,这边。”
  刚走出火车站,弟弟李可乐就在车站外面等着她了。
  “老弟。”李可染看到李可乐后兴奋的喊了一声。
  “两年不见,你又长高了。”李可染打量着李可乐说。
  “姐,上车,咱们快点回去。”李可乐说。
  “这车是谁的?不像是哥的那辆皇冠。”李可染朝李可乐问。
  “这是我自己买的大奔,好不容易才从香江弄过来。”李可乐有些炫耀的语气说道。
  “哈哈,不错,出息了。”李可染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然后拉开车门坐上了副驾驶。
  汽车行驶,很快就驶出了乾城市。
  三个多小时后,汽车来到了龙凤城。
  “龙凤城还是没有怎么变啊。”看到熟悉的街景,李可染不由感慨。
  “龙凤城是没有怎么变,但是咱们小安乡变了。”李可乐笑呵呵说道。
  半个小时后,李可乐开着车进入了前往小安乡的车道。
  “这路上怎么这么多车?”李可染诧异问。
  前往小安乡的路上,从出城开始,李可染就看到了很多车。
  这些车中,像李可乐开的这种小汽车很少,几乎就只有李可乐开的这一辆。
  但是在这条路上行驶大货车,却是一辆接一辆的穿梭在路上。
  听到李可染的话,李可乐笑着说道:“因为咱们小安乡有钱了,到处都在搞建设吧。”
  “这样啊。”李可染点点头,她只是以为村民修房子。
  然而又过了十几分钟,当李可乐驾驶着汽车来到小安乡后,李可染却被沿途的风景惊呆了。
  “我的天,这是小安乡吗?怎么变成这样了?”
  “这怎么还有高楼大厦了?这还是小安乡吗?”
  “这和城里有啥区别?”
  “这街道和建筑规划的好漂亮啊!”
  “小安乡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从进入小安乡地界开始,李可染的惊呼声就一声连着一声。
  她实在是不能相信,自己只是离家几年而已,结果家乡就变成这样了。
  以前的小安乡,在李可染眼中也就是一个比较富裕的乡镇而已。
  而现在的小安乡,却好像一个小型城市一样。
  听到姐姐李可染的惊呼,开车的李可乐解释说道:“这几年咱们小安乡发展的很快,目前咱们小安乡每年的常住人口就达到了五万多人。”
  “怎么有这么多人?”李可染惊讶的朝弟弟李可乐问。
  听到李可染的疑问,李可乐说道:“咱们小安乡主要的人口,大部分都是几个工厂的工人以及他们的家属以及子女。”
  “除此之外,还有小安乡中学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们。”
  “经过好几次扩建,目前就有超过五千多名工人。”
  “因为服装厂的存在,一些人还建了服装厂的配套厂,专门给服装厂生产提供服务,这些厂的规模比较小,但是却能从服装厂争到利润。
  这些小工厂的工人数量加起来也有两千多人。”
  “还有去年刚建的电子厂,工人也有好几百人,而且随着生产线的正常运转还在大量招工,预计今年会招收到一千多人以上。”
  “除此之外就是小安乡的学生了,目前小安乡学校已经分成了小学和中学两所学校。”
  “小安乡小学,主要是招收小安乡老百姓的学生以及工厂工人的子女上学,大概有两千多名学生。”
  “中学则是分成了初中部和高中部,初中部和小学一样主要也是招收当地百姓的学生,以及工厂工人的子女,大概有一千多学生。”
  “而小安乡中学的高中部学生人数最多,大概有七千六百多人。”
  最后李可乐说道:“工厂的工人以及家属,加上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再加上来小安乡讨生活的人,还有小安乡本地的人口,林林总总加起来,人数超过五万人并不奇怪。”
  ------------
  第396章 变化太大了
  听完李可乐的解释,李可染点点头,这么算来,小安乡能有这么多人就完全说的过去了。
  “没想到小安乡竟然发展成这样了!”李可染感慨。
  “要不是有咱哥,小安乡根本不可能发展成现在这样。”李可乐点头说道。
  “这话怎么说?”李可染问。
  其实她也知道小安乡没有她哥不可能发展成这样,但她就想听听自己弟弟是怎么想的。
  只听李可乐说道:“小安乡能够发展成这样,一是因为咱哥办的公社办的服装厂。”
  “服装厂可以说让咱们小安乡家家户户都发了财,不然大家也建不起漂亮的楼房。”
  “去年又建了电子厂,听说电子厂也很赚钱,虽然目前还不如服装厂,但是迟早会追赶上来。”
  “然后就是咱们小安乡的学校了,正因为咱哥的原因,小安乡才成为省里重点扶持的学校,才能在三年时间从一千多人发展成了现在七千多人规模的高中。”
  “如果加上小学和初中部学生,在咱们小安乡读书的学生更是高达上万人。”
  “光是学生和学生家长,人数就达到了两三万人。”
  “而咱们小安乡人数一多,做出租房生意,开小卖部以及各种商店的人自然也多了起来,种种因素加起来,才导致了咱们小安乡目前的繁华。”
  听到李可乐的话,李可染点点头,确实如同李可乐所说,小安乡之所以发展成这样,最重要的就是因为工厂厂以及学校,这导致来小安乡生活的人数激增。
  人数的激增,加上因为办工厂让小安乡本地的购买力增加,最后才导致了小安乡的快速发展。
  “姐,你知道吗?算了……”李可乐想说什么,但是话到嘴边,他却停住了。
  “什么算了?”李可染诧异问。
  “没什么,我是想告诉你,咱哥在村里建了一所试验室,投资了上亿美元。”李可乐朝李可染说道。
  李可乐本来是想说五轴联动机床的事情,这件事在国内除了国家有关部门知道之外,就只有他哥和她他知道。
  想到国家已经派出军队把守山谷,加上他哥警告他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他话到嘴边想到事情的严重性后,就马上咽了下去。
  既然五轴联动机床的事情不能说,那么他就转移了话题说起了李可灼建立试验室的事情。
  “啥?哥投资建实验室花了上亿美元?”听到李可乐的话李可染惊呆了。
  “是的,哥说国内的芯片行业落后世界太多了,目前改革开放国家又没有太多的钱往芯片行业投资。
  咱哥觉得未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很可能就是互联网革命,而芯片则是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一,很可能将会影响国家的国运。
  所以他就想要投资研究芯片,让以后互联网革命到来的时候,咱们国家的芯片技术不至于落后世界太多……”
  听到李可乐的话,李可染点点头。“这么说来,投资芯片行业未来很可能赚大钱,对我哥的投资眼光,我还是非常肯定的。”
  听到李可染的话,李可乐哭笑不得。
  “对了,这两年你帮哥打理生意,咱哥到底赚了多少钱?”李可染朝李可乐问。
  “去年差不多赚了3亿美元吧。”李可乐淡淡说道。
  “三~亿啊!”李可染顿时惊叹。
  顿了一下,她继续问:“哥投资这么大的试验室,他上哪里找那么多人搞研究?”
  “这个我也不知道,我问过哥,哥他说他自有办法。”李可乐说。
  其实李可乐隐隐是知道的,他知道他哥好像和国家有合作,试验室建成后,很可能国家会派专家过来。
  相比起国内落后很多代的研究设备,他哥买的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试验设备。
  其实李可乐并不知道,李可灼的试验室,并不准备和国家合作。
  首先,就算他向国家申请专家组来搞研究,那到时候研究出来的技术算是他的还是国家的?
  如果算是国家的,甚至是共同有用技术专利,他好不容易研究出来的技术,其他企业甚至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弄过去直接生产。
  而如果算是他自己的,也太不像话了,国家出专家研究的东西却是私人的,这不是给资本家打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