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254节
原本李可灼是不想要政府入股的,因为如果政府有股份的话,上面的领导对企业的钳制太大了。
曾经的红极一时的小霸王游戏机,因为上面的钳制太多,并且政府抽取了太多盈利导致资金链断裂,更是逼的段永平离开,最后小霸王公司很快就走向了没落。
所以电子厂,李可灼当然不希望上面领导插一手。
因为这届领导可能好说话,但要是换下一届领导了,说不定就要弄一些幺蛾子。
不过最后李可灼还是答应了让政府入股,首先,政府入股能够获得更大的扶持力度,
另外,让上面速度,能够解决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就是,李可灼并没有把这家电子厂放在眼里。
一家只能生产电子表的电子厂,只是他用来给家乡老百姓致富的工具而已。
他的更多关注点,还是芯片厂,液晶屏厂,机床厂,以及以后的科学实验室等等。
所以一个电子表厂,就算以后黄了,也就那样吧。
不过相对于服装厂,电子厂目前孩子们小规模生产,之所以这样,不是生产线的问题,而是能够操作生产线的工人还不是很多。
接下来,工厂还需要大量培训工人。
而且在电子厂上班,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行的,至少大字不识的人就不行。
电子厂招工,最少都得是初中学历,高中学历更好。
而且培训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因为年轻人学习快,上了年纪的人想要操作电子表生产线,是很困难的。
“李老师,这是厂里生产的电子表,你看看行不行?”
电子表厂投产后,第二天,厂长王昌平就给李可灼送来了十几只电子表。
“我看看。”李可灼点头。
他接过电子表查看了一番,又用系统扫描了一下,发现没有什么毛病。
这至少证明,岛国工程师很尽力。
“不错,非常好,可以照这样的质量生产。”李可灼朝王昌平说。
“那行,李老师你都认同,说明这质量还不错。”王昌平笑着说道。
随后他又问:“李老师,你觉得咱们厂的电子厂,出厂价定多少合适?”
听到王昌平的话,李可灼问:“电子表的成本是多少?”
“电子表的成本,大概需要7元左右。”王昌平说。
“那就定个15元差不多了。”李可灼说。
他可是知道,在接下来几年,深圳的电子产品会在国内大卖。
其中电子表,进价十块钱都不到,但是只要有倒爷把电子表进到内地,最少都能卖50元以上,而且还是供不应求。
现在李可灼提前把电子表弄出来,他相信电子表肯定会大卖。
所以他定15元一只电子表的价格也不算高,而且这种工业产品,是很多人想买都买不到的,因为需要票。
“那行,那就出厂价定15元。”听到李可灼的建议,王昌平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这十几块表就送给李老师你,我就回去继续督促生产了。”
王昌平离开了,留下了十几块电子表。
十几块电子表,李可灼没有自己留下,因为他自己有手表,而且还是名牌的。
所以这十几块电子表,他直接给自家的亲戚朋友们分了去。
表弟表妹,爷爷奶奶,三叔三婶,还有女儿陈小小,都分到了一只电子表。
还有几只电子表,李可灼则是准备给母亲胡艳玲,弟弟李可乐他们留着。
就在距离开学还有两三天的时候,母亲胡艳玲和李可乐终于回到了家里。
“哥,我明天去魔都,小小要我帮忙带回去吗?”这天李可乐朝李可灼问。
“这个……”
听到弟弟的话,李可灼才意识到,马上就要开学了,女儿也要和自己分别了。
这一刻,李可灼突然有些不舍。
“我打电话告诉一下陈莎莎吧。”李可灼朝弟弟李可乐说。
很快,李可灼就拨通了陈莎莎家里的电话。
“陈莎莎,我明天让我弟带小小回魔都,你去接一下吧。”李可灼在电话里朝陈莎莎说。
听到李可灼的话,电话中陈莎莎犹豫了一下说道:“李可灼,要不女儿你就先带着吧……”
“你,怎么……”
“这几天小小给我打电话,我听得出来,他在你那边过得非常快乐,她回魔都,只能每天都闷在家里,所以你要是愿意,可以继续带着女儿,如果你不愿意带女儿,就把她送回来吧。”陈莎莎朝李可灼说。
“我当然愿意,那我就继续带着小小吧,你放心,在这边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小小的。”李可灼朝陈莎莎说。
不用把女儿送回魔都了,李可灼的心情变得非常好。
就要开学前两天,李可乐离开了,他需要继续主持游戏机的事情。
另外还有液晶屏生产线也即将调试完毕,只等原料充足后就可以马上生产了。
香江。
当李可乐来到香江的时候,已经是内地学生开学的时间了。
“总裁,这段时间,我们已经组装出两百万盒游戏机了,我们也按照你的吩咐,把这些货发往了欧美仓库……”
李可乐刚到,就有手下人向他汇报了这段时间的事情。
“很好。”李可乐点头。
“总裁,我们什么时候开始销售这些游戏机?”手下人忍不住好奇的问了一句。
“半个月后。”李可乐淡淡说。
半个月后,是他和哥哥李可灼一起商量出来了。
目前,该用的资金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如果再不进账,后面的资金链很可能会断裂。
所以兄弟两人商量了一下后,就定下了半个月后的时间。
就在李可乐来到香江处理公司事情的时候。
小安乡中学,李可灼却是忙的团团转。
今年,除了上学期原本的学生之外,又来了两百多个从全国各省来的学生。
------------
第352章 我不干了
开学这段时间,小安乡中学,再次恢复了热闹。
这几天,往返县城的客车,几乎每过十几分钟就有一趟。
一辆县城开往小安乡中学的客车上,两个中年男人正在两天。
“大兄弟,你也是送孩子啊?”一个男人找话头朝另外一个男人问。
“是啊,我送我儿子来这边读书。”另一个中年男人回答。
在两人身边,则是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应该是两人的孩子。
“兄弟,听你的口音,应该是东北地区的吧?”
“是啊,我的口音这么明显吗?”
“那可不,我以前去北大荒种过地,所以你们那边的口音我一听就能听出来。”
“原来如此,大哥是哪里人啊?”另一个男人问。
“我啊!是冀省的。”中年男人说。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车上另外一个人说道:“我也是送我女儿来这边读书,我是陕省的。”
“你们家孩子都是第一次来这边读书吗?”
“是啊,我儿子是前段时间才被李老师选上的。”
“我儿子也是。”
“这么说来,李老师今年从全国各地都收了学生啊。”一个人惊讶说。
“这个我不知道,我只是听说,我们冀省这次有30个学生被李老师选上了。”另一个人说。
“你们说,李老师是怎么选中我们的孩子的?”有人好奇问,
“这个我倒是知道。”车厢中,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说道:“我听上面领导说,这次是李老师是找到了教育部门,请求教育部门帮忙提供一些贫困学生的名单,然后让李老师选的。”
“原来是这样。”
“如果不是李老师选中了我儿子,我们家实在是没有能力供我儿子读书了。”一个中年男人唏嘘说道。
“我们家也穷啊,我儿子读书也不行,要不是上面领导劝说,还给我们家提供补助,我连送他来这边的钱都没有。”
“以后日子会好的。”有人安慰。
就在大家聊天的时候,很快,客车来到了小安乡中学外面的广场上。
此时的校门外广场,已经挤满了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送学生来学校报名的家长们。
小安乡中学的规定,除了学生之外,其他所有人是不允许进入学校的。
学生家长,也需要进行严格的登记才行,并且不能在学校长留。
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主要还是防止有人对学生以及老师们不利,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也为了保护他李可灼自己的安全。
曾经的红极一时的小霸王游戏机,因为上面的钳制太多,并且政府抽取了太多盈利导致资金链断裂,更是逼的段永平离开,最后小霸王公司很快就走向了没落。
所以电子厂,李可灼当然不希望上面领导插一手。
因为这届领导可能好说话,但要是换下一届领导了,说不定就要弄一些幺蛾子。
不过最后李可灼还是答应了让政府入股,首先,政府入股能够获得更大的扶持力度,
另外,让上面速度,能够解决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就是,李可灼并没有把这家电子厂放在眼里。
一家只能生产电子表的电子厂,只是他用来给家乡老百姓致富的工具而已。
他的更多关注点,还是芯片厂,液晶屏厂,机床厂,以及以后的科学实验室等等。
所以一个电子表厂,就算以后黄了,也就那样吧。
不过相对于服装厂,电子厂目前孩子们小规模生产,之所以这样,不是生产线的问题,而是能够操作生产线的工人还不是很多。
接下来,工厂还需要大量培训工人。
而且在电子厂上班,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行的,至少大字不识的人就不行。
电子厂招工,最少都得是初中学历,高中学历更好。
而且培训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因为年轻人学习快,上了年纪的人想要操作电子表生产线,是很困难的。
“李老师,这是厂里生产的电子表,你看看行不行?”
电子表厂投产后,第二天,厂长王昌平就给李可灼送来了十几只电子表。
“我看看。”李可灼点头。
他接过电子表查看了一番,又用系统扫描了一下,发现没有什么毛病。
这至少证明,岛国工程师很尽力。
“不错,非常好,可以照这样的质量生产。”李可灼朝王昌平说。
“那行,李老师你都认同,说明这质量还不错。”王昌平笑着说道。
随后他又问:“李老师,你觉得咱们厂的电子厂,出厂价定多少合适?”
听到王昌平的话,李可灼问:“电子表的成本是多少?”
“电子表的成本,大概需要7元左右。”王昌平说。
“那就定个15元差不多了。”李可灼说。
他可是知道,在接下来几年,深圳的电子产品会在国内大卖。
其中电子表,进价十块钱都不到,但是只要有倒爷把电子表进到内地,最少都能卖50元以上,而且还是供不应求。
现在李可灼提前把电子表弄出来,他相信电子表肯定会大卖。
所以他定15元一只电子表的价格也不算高,而且这种工业产品,是很多人想买都买不到的,因为需要票。
“那行,那就出厂价定15元。”听到李可灼的建议,王昌平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这十几块表就送给李老师你,我就回去继续督促生产了。”
王昌平离开了,留下了十几块电子表。
十几块电子表,李可灼没有自己留下,因为他自己有手表,而且还是名牌的。
所以这十几块电子表,他直接给自家的亲戚朋友们分了去。
表弟表妹,爷爷奶奶,三叔三婶,还有女儿陈小小,都分到了一只电子表。
还有几只电子表,李可灼则是准备给母亲胡艳玲,弟弟李可乐他们留着。
就在距离开学还有两三天的时候,母亲胡艳玲和李可乐终于回到了家里。
“哥,我明天去魔都,小小要我帮忙带回去吗?”这天李可乐朝李可灼问。
“这个……”
听到弟弟的话,李可灼才意识到,马上就要开学了,女儿也要和自己分别了。
这一刻,李可灼突然有些不舍。
“我打电话告诉一下陈莎莎吧。”李可灼朝弟弟李可乐说。
很快,李可灼就拨通了陈莎莎家里的电话。
“陈莎莎,我明天让我弟带小小回魔都,你去接一下吧。”李可灼在电话里朝陈莎莎说。
听到李可灼的话,电话中陈莎莎犹豫了一下说道:“李可灼,要不女儿你就先带着吧……”
“你,怎么……”
“这几天小小给我打电话,我听得出来,他在你那边过得非常快乐,她回魔都,只能每天都闷在家里,所以你要是愿意,可以继续带着女儿,如果你不愿意带女儿,就把她送回来吧。”陈莎莎朝李可灼说。
“我当然愿意,那我就继续带着小小吧,你放心,在这边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小小的。”李可灼朝陈莎莎说。
不用把女儿送回魔都了,李可灼的心情变得非常好。
就要开学前两天,李可乐离开了,他需要继续主持游戏机的事情。
另外还有液晶屏生产线也即将调试完毕,只等原料充足后就可以马上生产了。
香江。
当李可乐来到香江的时候,已经是内地学生开学的时间了。
“总裁,这段时间,我们已经组装出两百万盒游戏机了,我们也按照你的吩咐,把这些货发往了欧美仓库……”
李可乐刚到,就有手下人向他汇报了这段时间的事情。
“很好。”李可乐点头。
“总裁,我们什么时候开始销售这些游戏机?”手下人忍不住好奇的问了一句。
“半个月后。”李可乐淡淡说。
半个月后,是他和哥哥李可灼一起商量出来了。
目前,该用的资金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如果再不进账,后面的资金链很可能会断裂。
所以兄弟两人商量了一下后,就定下了半个月后的时间。
就在李可乐来到香江处理公司事情的时候。
小安乡中学,李可灼却是忙的团团转。
今年,除了上学期原本的学生之外,又来了两百多个从全国各省来的学生。
------------
第352章 我不干了
开学这段时间,小安乡中学,再次恢复了热闹。
这几天,往返县城的客车,几乎每过十几分钟就有一趟。
一辆县城开往小安乡中学的客车上,两个中年男人正在两天。
“大兄弟,你也是送孩子啊?”一个男人找话头朝另外一个男人问。
“是啊,我送我儿子来这边读书。”另一个中年男人回答。
在两人身边,则是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应该是两人的孩子。
“兄弟,听你的口音,应该是东北地区的吧?”
“是啊,我的口音这么明显吗?”
“那可不,我以前去北大荒种过地,所以你们那边的口音我一听就能听出来。”
“原来如此,大哥是哪里人啊?”另一个男人问。
“我啊!是冀省的。”中年男人说。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车上另外一个人说道:“我也是送我女儿来这边读书,我是陕省的。”
“你们家孩子都是第一次来这边读书吗?”
“是啊,我儿子是前段时间才被李老师选上的。”
“我儿子也是。”
“这么说来,李老师今年从全国各地都收了学生啊。”一个人惊讶说。
“这个我不知道,我只是听说,我们冀省这次有30个学生被李老师选上了。”另一个人说。
“你们说,李老师是怎么选中我们的孩子的?”有人好奇问,
“这个我倒是知道。”车厢中,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说道:“我听上面领导说,这次是李老师是找到了教育部门,请求教育部门帮忙提供一些贫困学生的名单,然后让李老师选的。”
“原来是这样。”
“如果不是李老师选中了我儿子,我们家实在是没有能力供我儿子读书了。”一个中年男人唏嘘说道。
“我们家也穷啊,我儿子读书也不行,要不是上面领导劝说,还给我们家提供补助,我连送他来这边的钱都没有。”
“以后日子会好的。”有人安慰。
就在大家聊天的时候,很快,客车来到了小安乡中学外面的广场上。
此时的校门外广场,已经挤满了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送学生来学校报名的家长们。
小安乡中学的规定,除了学生之外,其他所有人是不允许进入学校的。
学生家长,也需要进行严格的登记才行,并且不能在学校长留。
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主要还是防止有人对学生以及老师们不利,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也为了保护他李可灼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