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225节
  “那时候她表哥说:梦瑶虽然残疾了,但是不能不读书,所以就开始教她读书识字。”
  说到这里,胡梦瑶妈妈更是眼泪直流,她朝记者倾诉说道:“记者同志,你不知道,在她表哥没有来雅安见到她之前,梦瑶她,她是一度想要轻生的,她更是准备当年过完年就自杀的,这还是我偷听她和她表哥说话听到的。”
  “这个傻孩子,是我们对不起她,我们做父母的没有照顾好她,呜呜。”
  说道这里,胡梦瑶妈妈更是压抑不住哭出了声。
  见到母亲的样子,胡梦瑶也是眼泪大颗大颗的流。
  听到这样的故事,记者也是唏嘘不已。
  不过他还是问道:“然后胡梦瑶才开始跟着李老师学习吗?学习了三年多就从小学到了博士研究生阶段了?你确定吗?”
  “我确定。”胡梦瑶妈妈点头,她朝记者说道:“你们不知道我女儿她学习有多刻苦,所以你才没办法明白她为什么能够学习这么快。你要是看到她学习的拼命劲儿,你就不会怀疑她能够学习那么快了。”
  “我女儿她几乎从天一亮就爬起来学习,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之外,所有的时间她都在学习,别人以为她每天学习14个小时左右,其实我知道,她每天都要学习18个小时以上,睡觉前两个小时躺在床上她都在思考着白天学习的知识。”
  “今年因为一次意外她的眼睛受了伤,她表哥叮嘱她一定要好好休息几天,但她就是不听,还是要学习,她太拼命了。”
  听到胡梦瑶妈妈的话,记者还是震撼说道:“那也说明她在学习方面非常有天赋,是一个学习天才!”
  听到胡梦瑶的故事,记者更是震撼,三年时间就从小学阶段学到了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知识,这简直了……
  他已经预感到,这个新闻要是报道出去,绝对会引爆全国舆论。
  不过,他也不能全信胡梦瑶母女两说的话,他还需要从其他方面求证这个新闻的真实性。
  比如华老那边,胡梦瑶的同学老师那边,等等等等。
  只有确定了新闻的真实性后,他才会把这件事情报道出去。
  这个年代,大部门媒体都讲究真实性,对虚假的新闻控制的很严格。
  不像二十一世纪,为了博取眼球,很多媒体在事情还没有完全弄明白之前就大肆报道,最后证明新闻是假的,结果集体尴尬。
  ps:开始沿着金沙江下丽江了,一路下坡真爽。怕路上没有信号,所以从早上码字到现在,把今天的内容发表了先。
  ------------
  第309章 真正的第一神童
  记者在采访了胡梦瑶后,第一时间打了一个电话会湘省,想要让报社再派人去采访胡梦瑶在小安乡读书时的老师和同学,印证你咋胡梦瑶在采访时候回答的细节。
  另外,记者也是让报社打听华老先生的情况,看看能不能预约采访。
  报社记者在首都等待了一天,然后就接到了总部的电话,让他明天上午8点去华老在首都的家里采访华老。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记者就开始赶往华老家所在的位置,还没到八点,记者带着一群工作人员就来到了华老家里。
  此时的华老,还在家里养病,他心肌梗塞动了大手术,所以最少都需要养病半年。
  “华老您好,我是湘省日报的记者,我叫……”
  “你好!记者同志。”
  “华老你的身体好些了吗?”
  “好多了……”
  半个小时后,在双方相互进行一些沟通后,记者就开始对华老进行了采访。
  “华老,如果没有问题,那么采访就开始了。”记者说。
  “可以。”华老点头。
  “华老,我想问一下,胡梦瑶是您的学生吗?”记者问。
  “是的,她是我新收不到一个月的学生。”华老点头说。
  “您为什么会收她当学生呢?”记者继续问。
  “一个才14岁就读博的天才,换做你,你愿意收她当学生吗?”华老反问。
  “肯定愿意。”记者点头。
  “那就是了。”
  “华老,听说您收胡梦瑶的时候,给她出了十道题是吗?”记者继续问。
  “是的,我的好朋友老钱告诉我,有一个14岁的数学天才,已经学习到博士阶段的知识了,问我收不收学生。所以我就出了十道题考验她,我想着对方如果真只有14岁的话,只要答对五道题,我都会收她为学生。”
  “哪里知道,那个孩子竟然把十道题都答对了,特别是最后两道题……”
  说到自己新收的得意弟子,华老脸上就是掩饰不住的高兴。
  最后他更是说道:“就因为我当时太高兴了,情绪很激动,导致我心梗被抢救了好几个小时,不过我并不后悔,如果还有这样天才的学生我还愿意心梗一次……”
  “华老,您对李可灼老师,如何评价?”最后记者朝华老问起了对李可灼的评价。
  “李小友啊,他是一个教育家,教育方面的超级天才,在这方面我非常佩服他……”
  从华老这边,记者了解到了一些细节。
  另一边,湘省日报派出了另一只采访团队,也开始采访起了胡梦瑶的同学和知道她的老师。
  “胡梦瑶这孩子学习太拼命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谁学习比她还拼命的学生。”小安乡中学的一个老师面对记者采访时说道。
  “胡梦瑶这孩子,就算是放假也不会休息,都是一个人默默的看书学习,我们平时都很难见到她一面……”有村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胡梦瑶师姐是我们很崇拜的人,她是我们的榜样……”有学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湘省日报,通过采访了胡梦瑶本人,胡梦瑶的老师华老先生,胡梦瑶同校老师和同学,以及小安乡当地村民,对胡梦瑶的情况终于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首先,胡梦瑶是81年2月份才来到小安乡的,也就是说,胡梦瑶来这边也就三年多几个月时间。
  另外,胡梦瑶却是在来小安乡之前没有并没有掌握任何知识,这点学校的朱校长还有很多老师学生都能证明,这也是胡梦瑶在学校被很多学生崇拜的原因之一。
  就在社会上,很多媒体都在铺天盖地的报道满分高考状元周佳慧,并且引起了全国热议的时候,湘省日报,再次以头版头条报道了关于胡梦瑶的新闻。
  周佳慧,才14岁,高考满分,她的天才比之宁铂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关于她的新闻,在报道出来的第一时间,就成为了全国各路媒体追逐的焦点。
  更是有很多人把中国第一神童的称号放在了周佳慧的身上。
  然而,当胡梦瑶的新闻报道出来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14岁的数学天才,博士生,华老的关门弟子,三年时间从小学到了博士研究生,这样的种种新闻,简直要冲出天际一般。
  相比起胡梦瑶,什么周佳慧什么宁铂,在她面前都弱爆了。
  宁铂被称为中国第一神童,19岁才本科毕业。
  周佳慧虽然是高考满分状元,但她才高中毕业,而和她一起读书的胡梦瑶,14岁却开始读博了。
  并且,在看到记者对华老的采访后,没有人怀疑胡梦瑶的知识水平不够,这说明胡梦瑶是有着博士阶段的知识量的。
  而且,胡梦瑶才学习了三年,这在所有人看来就太恐怖了。
  不过,在看到胡梦瑶从小天生下半身瘫痪一度想要自杀,以及她在接触学习后,每天要花18个小时学习的故事,所有人都沉默了。
  大部分人,既为她感到惋惜,又为她那不要命的学习精神所感动。
  胡梦瑶的新闻出来后,很快,无数媒体又把新闻焦点对准了胡梦瑶。
  很多媒体,开始向国科大申请采访胡梦瑶,并且很多媒体记者还前往小安乡采访胡梦瑶的同学老师。
  两天后,人民曰报更是以“胡梦瑶精神”发表了一篇文章。
  几年前,人民曰报发表过张海迪精神,几年后,人民日报再以胡梦瑶精神作为呼应。
  张海迪精神,让更多残疾人看到了希望。
  而胡梦瑶精神,再次证明,残疾人是可以学习的,可以为国家做贡献的。
  除了人民曰报,还有央视的记者,也拜访了胡梦瑶。
  在央视的采访中,胡梦瑶告诉央视记者,她的偶像就是张海迪,是张海迪给了她生活的希望。
  她还告诉记者,不能参加高考是她最遗憾的,采访中她再次感谢你表哥李可灼帮她找来本科和研究所的教材让她学习。
  央视的新闻报道后,胡梦瑶的偶像张海迪亲自前往国科大看望胡梦瑶。
  虽然张海迪再过一年都三十了,胡梦瑶才只有14岁,但是两人还是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当媒体采访张海迪对胡梦瑶的看法时,张海迪表示:“胡梦瑶是一个天才,是她不能相比的天才,她相应以后胡梦瑶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很大的贡献。”
  ------------
  第310章 奥运会开始了
  胡梦瑶在国科大读博,虽然来到国科大一个多月了,但是除了胡梦瑶的师兄等少数几人之外,没有一个人知道她。
  而当湘省日报报道了胡梦瑶的故事后,人民曰报和央视等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胡梦瑶的事情后。
  国科大的老师和学生,才知道原因他们学校竟然有这样一个牛逼的人物。
  一时间,胡梦瑶住的宿舍,成为了最热闹的地方。
  每天除了媒体之外,还有来自学校老师,校领导,以及学校学生,社会名人等等,各种各样的人来看望她。
  特别是校领导表现得最是殷勤,给胡梦瑶安排了各种奖学金,只要胡梦瑶在国科大读书,她每年就能拿到最高级别的奖学金,根本都用不完。
  之前胡梦瑶是没有办理入学手续的,因为9月份才开学。
  就像是怕胡梦瑶突然跑了一样,很快校领导就帮胡梦瑶提前办理了入学收入,让胡梦瑶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国科大的博士研究生。
  随着胡梦瑶的事迹曝光,中国第一神童的名誉,理所当然的落在了胡梦瑶的头上。
  和胡梦瑶三年读博相比,周佳慧和宁铂都弱爆了。
  当然,先是周佳慧满分高考状元的新闻全国热议,后是胡梦瑶超级天才的名声响彻全国。
  而作为这两个学生的老师,李可灼的名字也再次成为了被无数人讨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