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121节
  “哇呜呜~你们放开我爸爸妈妈,你们这些坏人,快放开我爸爸妈妈。”
  这时候,一声惊天动地的哭声响起,所有人都把目光看了过去,就见是那对男女带来的那个孩子,正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李老师,你们这边是怎么回事?”这时候,不远处,一个学校老师听到动静走了过来。
  “刘老师你来的正好,你去一趟公安局帮我报警,我这边有两个人给我捣乱,还想要打我。”李可灼朝走过来的刘老师说道。
  “还有这事,我马上就去。”刘老师快步离开。
  很快,两个穿着警服的男人就来到了这边。
  不多久,刚刚还很嚣张的夫妻两和那个孩子都被公安警察带走了。
  这家人走后,李可灼才和其他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们聊了起来。
  “李老师,你刚刚为什么不收那个孩子?”有学生家长朝李可灼问。
  “因为当初收留我的人并不是他们,而是一个叫做杜小燕的孩子的母亲,我答应收了学生是杜小燕,其他人我是不认的。”
  顿了一下李可灼继续说道:“就好比我答应了收你们的孩子,我说是哪个孩子就是哪个孩子,别人跑来说把名额让给了谁谁谁,我是不会承认。”
  “还有。”李可灼把目光看向了一个家庭,然后指着孩子家长说道:“比如你们家,我当时是说收你们家老二当学生,你要是把你们家老大或者是老三送过来,我也是不收的,我这个人说一不二,说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
  听到李可灼的话,一群家长们顿时点头,明白了李可灼刚刚为什么不收那个学生了,主要是李老师是十分讲原则的老师啊。
  ------------
  第163章 布局
  处理完刚刚那一家人的事情后,李可灼带着学生家长们前往了教室。
  “以后你们的孩子就在这里读书,至于宿舍我到时候会重新分配。”
  李可灼一边走一边朝家长们说着话,主要是为了打消家长们的顾虑。
  其实家长们来到学校以后,早就向附近的人打听了李老师的名声了,所有人无一例外都是夸赞的。
  所以对于把孩子留在这里读书,所有人都非常愿意的。
  开学还有一天时间,所以李可灼抽了一下午的时间对这些学生进行了问询和测试。
  问询主要是询问他们学习学到了什么阶段。
  测试则是测试一下他们掌握的知识基础达到了什么地步。
  这样一来,李可灼也好安排这些学生从什么阶段开始学习。
  这次李可灼找的学生年龄有大有小,大的十二三岁,小的只有六七岁,他们掌握的知识水平也是不一。
  不过除了一开始李可灼找的那一个学生是侦查方面的天赋之外,其他10个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那就是这些人都是李可灼围绕芯片设计和制造而专门寻找的超级天才团队。
  上辈子,国内的芯片行业被外国人垄断和打压,直到李可灼穿越之前,国内都非常受气。
  而且这也是一个暴利的行业,却一直掌握在欧美手中,想打压就打压,想卖高价就卖高价。
  所以李可灼在经过思考后,决定要围绕芯片行业专门找一些超级天才,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在芯片行业给国家带来改变。
  现在才八十年代,中国追赶世界的脚步还是很轻松的。
  后来之所以被落下了,主要是国内没有芯片消费的市场,市场上都是游戏机,电视机,收音机这种不太需要好芯片的产品。
  这样的情况下,国家也没有太重视,最后就导致后面芯片行业越来越落后。
  好在后面也奋起直追了,但是在李可灼重生之前,国家的芯片还是跟落后,被欧美想高价就高价,想打压就打压。
  所以在考虑了一番后,李可灼决定先培养一些芯片行业的超级天才。
  等他们培养起来,国家需要发展芯片行业的时候,奋起直追就要容易的多。
  李可灼找的十个学生,分别叫王亮,宋天宇,周云贺,吴明章,刘伟,张龙,李大壮,侯冬英,李秋萍,杜小燕等等。
  第一个学生王亮,在化学材料研究方面的天赋高达93。
  到时候芯片群需要的很多材料,比如晶圆,还有制造芯片所需要的各种化学药剂等等,都可以让他来朝这些方面研究。
  除了王亮,第二个学生宋天宇,也是一个在物理机械设计方面天赋高达92的超级天才。
  制造芯片,不仅需要各种材料,还需要各种机械设备。
  和宋天宇搭档的是周云贺,这个学生在机械加工和机械制造方面的天赋达到了惊人的94分。
  这个学生培养的好,成为国宝级工匠轻而易举。
  在国内无法制造和引进高精度的加工机械之前,很多高精度的零件都需要靠着人手工制造。
  一个国宝级的工匠,能够靠着一些精密的测试工具,以及简单的加工机器,只需要花费充足的时间,就能把想要的零件做出来。
  这样的人才李可灼也是非常需要的。
  除此之外还有吴明章,在材料物理方面的天赋高达93。
  李可灼考虑到,芯片行业不仅需要化学材料,还需要很多物理方面的材料,所以就找了吴明章这个学生。
  接下来,是刘伟,他是一个软件架开发方面的超级天才。
  芯片制造,需要eda软件,这个东西在后世基本上是被欧美公司垄断的,所以李可灼也要提前做准备。
  还有张龙,名字和电视剧里面的张龙赵虎一样,但他却是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有着超出常人的天赋。
  李大壮,名字自然就很土,但是他在光学研究方面确实一个超级天才。
  李可灼把光刻机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接下来是三个女生。
  第一个女生叫侯冬英,在芯片设计方面有很高的天赋。
  第二个女生叫李秋萍,又是一个姓李的,只能怪姓李的很基数太多了。
  李秋萍的天赋,主要是算法类天赋,她的数学天赋很高,也是李可灼需要的人才。
  最后就是杜小燕了,这个学生的天赋是电子研究方面,比如微电子,这个在芯片行业也非常重要。
  只是可惜,杜小燕就是被之前那一家人欺负抢了名额的人,所以她并没有来李可灼这里报名读书。
  不过李可灼不会放弃她,他知道杜小燕家的地址,所以她直接给杜小燕母亲发了一封电报,请杜小燕的母亲把孩子送过来。
  除了这些学生之外,李可灼还会招收更多芯片方面有天赋的学生。
  芯片行业是一个大行业,需要很多很多人一起努力,才能把他发展起来!
  就在李可灼给杜小燕家里发了一封电报后,第二天学校也就开学了。
  新学期开学,所有老师们再次迎来了忙碌的时刻。
  报名,收学费,安排班级,安排宿舍,统计学生信息,等等等等,所有人都非常忙碌。
  今天的小安乡中学,人数比去年多了两百多名学生,除了是从各个村镇升上来的三年级学生之外,还有几十个从其他地方转学过来的学生。
  要不是学校的教室和学生宿舍不够用,不然省里都已经把李可灼答应的两千多学生送过来了。
  自从上次李可灼答应了省里的要求后,很快省里就下拨了一笔资金。
  目前县里面正在统筹这件事情,大概半个月后,这边就可以动工修建新校区了。
  新校区修建,李可灼也不知道会建多大规模,不过看县里规划的土地,规模应该不小。
  李可灼不明白,为什么省里和县里对他如此看中,不就是教出几十个大学生嘛,他教的超级天才都还没有发力呢!
  就在李可灼这边瞒着新生入学的事情的时候,首都,清华北大李可乐和肖樱,以及陈佩瑶和黄宇几人,也在忙着带领刚来首都的师弟师妹们适应新的学校环境。
  ------------
  第164章 牛不喝水强按头?
  王芳安琪李可睿李可馨他们都是刚来清华北大,所以作为师兄师姐,李可乐他们自然要带他们熟悉学校的情况。
  去年的高考状元李可乐,选择了清华。
  今年的高考状元安琪,还是选择了清华。
  但是让北大很开心的是,13岁的天才神童王芳却选择了他们。
  在很多人看来,王芳的成绩虽然比安琪要差一些,但是她的年龄比起安琪要小好几岁,这么看来王芳无疑要比安琪更加优秀。
  在开学后,经过北大老师们的测试,也确定了王芳的优秀,她学习知识的速度很快,虽然比不上一些十八九岁的天才,但是比起她的同龄人却要快很多,很轻松就能适应学习节奏。
  相比起去年的高考状元李可乐在清华没办法适应学习节奏,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王芳和安琪等人都不需要,因为她们在李可灼身边的时间长,李可灼专门训练了她们的学习能力。
  就算现在李可灼不给她们加持学习光环,他们的学习能力也达到了优秀的程度。
  所以她们和李可乐黄宇他们是不一样的。
  李可乐黄宇他们属于被李可灼拔苗助长的大学生,王芳她们则是后续打好了基础的。
  “王芳同学,你为什么选择学历史呢?你这么优秀应该学习物理化学,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啊。”
  北大老师很高兴王芳能够选择北大,但是王芳选择的专业却让他们很是痛心疾首。
  王芳作为13岁的孩子,能够在高考考到五百九十多分的成绩,是天才神童没有错。
  但是现在这样一个天才神童,她不学物理化学,却要去学习历史,这就让北大的老师们教授们接受不了了。
  就连北大历史系主任,都认为王芳应该去读物理化学或者是数学这种科学方面的专业。
  面对老师们和校领导们的劝说,王芳的态度却很坚决,那就是坚持要学历史。
  所有北大老师都不知道,其实王芳之所以坚持完学历史,这跟她来上大学之前与她最尊敬的李可灼老师的一次交谈分不开关系。
  在那次交谈中,李可灼告诉王芳,她的天赋不适合学物理化学搞研究,更适合学历史或者是政治这样的专业。
  通过两年多时间的相处,王芳对于李可灼说的话可以说是盲目的信任,所以她没有任何犹豫的,就听从了老师的建议,选择了北大历史系。
  现在,不管北大老师们如何劝说王芳,王芳都是死也要学历史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