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114节
只是在路上的时候,李可灼在深市停留了两天,专门看了看八十年代深市的样子。
同时他还用照相机在何处拍了一些照片作为几十年后的回忆。
刚回到小安乡,兼任公社书记的王副县长王友明,很快就找到了他。
“小灼,我们的第一批服装已经生产出来了,你看接下来怎么处理?”王友明朝李可灼问。
“城里的店面已经装修好了吧?”李可灼朝王友明问。
“早就已经装修好了,很多东西也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王友明朝李可灼说。
“那行,你带我去看看衣服,我看看你们做了多少件了。”李可灼朝王友明说。
很快,两人就骑车来到了服装厂的仓库。
此时的仓库里,还有工人在忙碌着,他们要把做好的服一箱箱的装包装起来。
“我们这段时间一共做了11款服饰,都是按照你说的要求做的,分成了好几个码,每一款服装都是先生产一千件。”王友明一边走一边朝李可灼解释。
李可灼听着王友明的话,则是不断点头。
见到工人正在包装,李可灼让工人把准备包装的那件衣服拿给他看看。
只是一看,李可灼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脸色也顿时变得不好看了起来。
“怎么了?”王友明见李可灼突然变脸,马上询问。
“你看这件衣服,这里线都坨了,还有这里,这里走线有点稀疏,应该是机器出问题的时候做的。”李可灼指着衣服上的几个地方给王友明看。
“这,这怎么了?应该问题不大吧?”王友明问。
“问题不大?问题大了。”
李可灼摇了摇头,然后说道:“你先别着急,我再看看其他衣服。”
很快,李可灼就把工人要包装的衣服一件件的查看起来。
然而当他不断查看的时候,她的脸色却是变得越来越凝重。
“王叔,不行啊,这些衣服有很多都不行啊。”李可灼用惋惜的语气朝王友明说。
“怎么不行?”
见到李可灼的脸色,王友明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是他却不知道严重在哪里。
“这些衣服,很多都有质量问题的。”
李可灼拿着一件衣服朝王友明说道:“你看这件,这件应该是材料布料的时候裁少了一些,导致手臂这里有些小。”
“还有这些针线,不是走线不均匀,就是线头成坨,咱们的服装是朝经营品牌去的,这么多质量问题,怎么可能把品牌经营好?”
“那,那现在怎么办?”王友明问。
“先停产,然后召开会议严抓质量问题,还有这些有质量的衣服,通通都要返工……”
随后,李可灼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最后他朝王友明说道:“王叔,想要做品牌,千万不能有糊弄质量这一说法,哪怕是以后我们把品牌做到了世界级,但是只要出现质量问题,品牌影响就会立马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要从一开始就严抓质量,我们可以给工人把工资开高一点,但是质量必须不能有问题。”
这天,李可灼和王友明说了很多。
然后,王友明就按照李可灼说的去做了。
他先是召开了全体员工会议,强调了质量的重要性。
最后,他要求所有人把有质量的衣服全都挑选出来返工。
同时他还成立了质检组,并亲自担任质检组组长。
因为服装厂出现质量问题,大部分服装不得不返工,不过还是有少量服装是合格的,这些服装被挑选出来后运到了城里的仓库中。
这些服装,大概每一种款式有一百来件。
这些衣服到货后,李可灼第一时间就让城里服装店员工们开始上货。
此时的服装店,已经装饰的非常精致奢华了,毕竟花了很多钱。
当李可灼让所有人把服装分门别类的摆好后,颇有种几十年后服装店的感觉。
和这个年代的成衣店相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云泥之别。
这种装修风格,加上里面漂亮的服装,给人一看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
而是李可灼还在店铺门口用木头做了几个模特展示衣服,这样的场面这个年代的服装店根本没有的。
服装店上货完毕后,接下来就是宣传了。
李可灼让人制作了一些横幅标语,上面写着很多其他企业的祝福语。
比如:美国某某某公司,祝贺《香格里拉》开业大吉。
还有:岛国某某株式会社,祝贺香格里拉开业大吉。
总之把这些条幅一挂,就显得非常的牛逼。
特别是服装店的招牌,李可灼还是用英文设计的,一看就很洋气。
不是李可灼崇洋媚外,因为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觉得国外的东西好,这就导致很多中国企业取一些一看就像是外国名字的名字。
除此之外,李可灼还有一个宣传大杀器,那就是海报。
这是李可灼在香江让人专门制作的海报,是李可灼让李丽娟在美国时代广场上穿着那十几款服装拍摄的宣传海报,衣服是一个月前就凭请裁缝做好的。
在海报上,李可灼还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李丽娟是何人,他唱过哪些歌曲等等。
比如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就是李丽娟唱的,人们一听,原来是唱这首歌的明星给这家服装店代言的,那肯定很厉害。
最后在开业的前一天,李可灼还请了一个拖拉机车队,然后拉着服装店的宣传广告在全城不断游荡宣传。
这招在后世被看成是非常土的宣传方式,但是在这个年代却是破天荒的。
拖拉机车队缓缓在城里前进,上面就是服装店开业的广告,这更是一度引起了无数人的围观。
不到一天时间,县城里面的所有人都知道了县里开了一家服装店。
并且这家店是外国品牌,里面的服装都是从外国进口的。
外国品牌,你以为这些服装很贵?一般人买不起?
然而其实并不贵,只是比普通衣服的价格翻了一两倍而已。
最重要的是,这些衣服是真的好看,而且还请了大明星代言。
所以在服装店正式开业的这天,无数老百姓纷纷前来围观看热闹,把整条街都堵的严严实实的。
在服装店正式开业的时候,李可灼看到这么多人围观,于是决定限制进店的人数,要是所有人一股脑的往里挤,店都要挤爆。
然而李可灼想象的场面并没有发生。
当很多人看到装修豪华的服装店时,连进店的勇气都没有了,最后只有有心买衣服的人才进店买了衣服出来。
“女士,这边有换衣间,您可以试穿一下这件长裙,我觉得这件长裙非常适合您的气质……”服装店的女导购热情的朝一位客人推荐些一套服装。
听到女导购的话,那名女客人非常心动,最后在女导购的怂恿下进了试衣间。
几分钟后,当女人走出来,女导购顿时就用充满了惊艳的表情说道:“女士,您穿这件裙子太漂亮了,至少年轻了十岁。”
“是吗,我也这么觉得。”女人有些爱不释手的在试衣镜面前摆弄着裙子。
“这件裙子我要了。”最后女客人决定买下这件裙子。
“女士,您可以不用换回原来的衣服,您可以穿着这件裙子离开,我相信当您穿着它出门的时候,一定会被所有人羡慕……”
------------
求月票!
新的一个月又到了,求大家的保底月票,让我在月票榜前百待几天行不行?
我谢谢大家,我给大家磕头——咚咚咚!
------------
第154章 合作
服装店在城里出名了,彻底出名了。
一天时间,服装店就成为了所有人议论的焦点。
这天,服装店的十几款服装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抢购,短短一天时间就买了好几百套服装。
虽然李可灼所在在的县城很小,城镇人口目前只有几万人,但是这里面有钱的人还是有一些的!
加上服装店里面卖的衣服并不是很贵,又是“国外”品牌,很多人自然愿意购买,这样的服装买回去装逼也挺好的。
总共只有十一款服饰,很多人买回去肯定会撞衫,如果是在后世撞衫了会有些尴尬。
但是这个年代很多人的衣服都是差不多,并没有撞衫的概念。
服装店的火爆开局,给了服装厂所有人一记强心剂。
第二天,王友明就亲自送来了更多的服装。
而服装店,也是持续火爆着。
不过李可灼却看出来,服装店因为是新开的,宣传做的好,所以目前才会有这样的人流量。
这个小县城的消费潜力毕竟有限,应该要开始把目光往其他地方转移了。
“目前看来,这种服装店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所以咱们应该开始往周边城市扩张了,不然这一家服装店根本消化不了一家服装厂的货量。”李可灼朝王友明说。
“是该扩张了。”王友明点点头。
“王叔,李老师,刚刚有一人来咱们店,一次性要买一百套服装。”就在李可灼和王友明说话的时候,一个店员跑到两人面前说道。
“什么?谁这么阔气?走,去看看。”王友明顿时说道。
很快,几人就从后面来到了服装店的店面里面。
“王叔,就是他。”店员指着一个中年男人朝王友明说道。
同时他还用照相机在何处拍了一些照片作为几十年后的回忆。
刚回到小安乡,兼任公社书记的王副县长王友明,很快就找到了他。
“小灼,我们的第一批服装已经生产出来了,你看接下来怎么处理?”王友明朝李可灼问。
“城里的店面已经装修好了吧?”李可灼朝王友明问。
“早就已经装修好了,很多东西也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王友明朝李可灼说。
“那行,你带我去看看衣服,我看看你们做了多少件了。”李可灼朝王友明说。
很快,两人就骑车来到了服装厂的仓库。
此时的仓库里,还有工人在忙碌着,他们要把做好的服一箱箱的装包装起来。
“我们这段时间一共做了11款服饰,都是按照你说的要求做的,分成了好几个码,每一款服装都是先生产一千件。”王友明一边走一边朝李可灼解释。
李可灼听着王友明的话,则是不断点头。
见到工人正在包装,李可灼让工人把准备包装的那件衣服拿给他看看。
只是一看,李可灼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脸色也顿时变得不好看了起来。
“怎么了?”王友明见李可灼突然变脸,马上询问。
“你看这件衣服,这里线都坨了,还有这里,这里走线有点稀疏,应该是机器出问题的时候做的。”李可灼指着衣服上的几个地方给王友明看。
“这,这怎么了?应该问题不大吧?”王友明问。
“问题不大?问题大了。”
李可灼摇了摇头,然后说道:“你先别着急,我再看看其他衣服。”
很快,李可灼就把工人要包装的衣服一件件的查看起来。
然而当他不断查看的时候,她的脸色却是变得越来越凝重。
“王叔,不行啊,这些衣服有很多都不行啊。”李可灼用惋惜的语气朝王友明说。
“怎么不行?”
见到李可灼的脸色,王友明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是他却不知道严重在哪里。
“这些衣服,很多都有质量问题的。”
李可灼拿着一件衣服朝王友明说道:“你看这件,这件应该是材料布料的时候裁少了一些,导致手臂这里有些小。”
“还有这些针线,不是走线不均匀,就是线头成坨,咱们的服装是朝经营品牌去的,这么多质量问题,怎么可能把品牌经营好?”
“那,那现在怎么办?”王友明问。
“先停产,然后召开会议严抓质量问题,还有这些有质量的衣服,通通都要返工……”
随后,李可灼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最后他朝王友明说道:“王叔,想要做品牌,千万不能有糊弄质量这一说法,哪怕是以后我们把品牌做到了世界级,但是只要出现质量问题,品牌影响就会立马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要从一开始就严抓质量,我们可以给工人把工资开高一点,但是质量必须不能有问题。”
这天,李可灼和王友明说了很多。
然后,王友明就按照李可灼说的去做了。
他先是召开了全体员工会议,强调了质量的重要性。
最后,他要求所有人把有质量的衣服全都挑选出来返工。
同时他还成立了质检组,并亲自担任质检组组长。
因为服装厂出现质量问题,大部分服装不得不返工,不过还是有少量服装是合格的,这些服装被挑选出来后运到了城里的仓库中。
这些服装,大概每一种款式有一百来件。
这些衣服到货后,李可灼第一时间就让城里服装店员工们开始上货。
此时的服装店,已经装饰的非常精致奢华了,毕竟花了很多钱。
当李可灼让所有人把服装分门别类的摆好后,颇有种几十年后服装店的感觉。
和这个年代的成衣店相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云泥之别。
这种装修风格,加上里面漂亮的服装,给人一看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
而是李可灼还在店铺门口用木头做了几个模特展示衣服,这样的场面这个年代的服装店根本没有的。
服装店上货完毕后,接下来就是宣传了。
李可灼让人制作了一些横幅标语,上面写着很多其他企业的祝福语。
比如:美国某某某公司,祝贺《香格里拉》开业大吉。
还有:岛国某某株式会社,祝贺香格里拉开业大吉。
总之把这些条幅一挂,就显得非常的牛逼。
特别是服装店的招牌,李可灼还是用英文设计的,一看就很洋气。
不是李可灼崇洋媚外,因为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觉得国外的东西好,这就导致很多中国企业取一些一看就像是外国名字的名字。
除此之外,李可灼还有一个宣传大杀器,那就是海报。
这是李可灼在香江让人专门制作的海报,是李可灼让李丽娟在美国时代广场上穿着那十几款服装拍摄的宣传海报,衣服是一个月前就凭请裁缝做好的。
在海报上,李可灼还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李丽娟是何人,他唱过哪些歌曲等等。
比如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就是李丽娟唱的,人们一听,原来是唱这首歌的明星给这家服装店代言的,那肯定很厉害。
最后在开业的前一天,李可灼还请了一个拖拉机车队,然后拉着服装店的宣传广告在全城不断游荡宣传。
这招在后世被看成是非常土的宣传方式,但是在这个年代却是破天荒的。
拖拉机车队缓缓在城里前进,上面就是服装店开业的广告,这更是一度引起了无数人的围观。
不到一天时间,县城里面的所有人都知道了县里开了一家服装店。
并且这家店是外国品牌,里面的服装都是从外国进口的。
外国品牌,你以为这些服装很贵?一般人买不起?
然而其实并不贵,只是比普通衣服的价格翻了一两倍而已。
最重要的是,这些衣服是真的好看,而且还请了大明星代言。
所以在服装店正式开业的这天,无数老百姓纷纷前来围观看热闹,把整条街都堵的严严实实的。
在服装店正式开业的时候,李可灼看到这么多人围观,于是决定限制进店的人数,要是所有人一股脑的往里挤,店都要挤爆。
然而李可灼想象的场面并没有发生。
当很多人看到装修豪华的服装店时,连进店的勇气都没有了,最后只有有心买衣服的人才进店买了衣服出来。
“女士,这边有换衣间,您可以试穿一下这件长裙,我觉得这件长裙非常适合您的气质……”服装店的女导购热情的朝一位客人推荐些一套服装。
听到女导购的话,那名女客人非常心动,最后在女导购的怂恿下进了试衣间。
几分钟后,当女人走出来,女导购顿时就用充满了惊艳的表情说道:“女士,您穿这件裙子太漂亮了,至少年轻了十岁。”
“是吗,我也这么觉得。”女人有些爱不释手的在试衣镜面前摆弄着裙子。
“这件裙子我要了。”最后女客人决定买下这件裙子。
“女士,您可以不用换回原来的衣服,您可以穿着这件裙子离开,我相信当您穿着它出门的时候,一定会被所有人羡慕……”
------------
求月票!
新的一个月又到了,求大家的保底月票,让我在月票榜前百待几天行不行?
我谢谢大家,我给大家磕头——咚咚咚!
------------
第154章 合作
服装店在城里出名了,彻底出名了。
一天时间,服装店就成为了所有人议论的焦点。
这天,服装店的十几款服装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抢购,短短一天时间就买了好几百套服装。
虽然李可灼所在在的县城很小,城镇人口目前只有几万人,但是这里面有钱的人还是有一些的!
加上服装店里面卖的衣服并不是很贵,又是“国外”品牌,很多人自然愿意购买,这样的服装买回去装逼也挺好的。
总共只有十一款服饰,很多人买回去肯定会撞衫,如果是在后世撞衫了会有些尴尬。
但是这个年代很多人的衣服都是差不多,并没有撞衫的概念。
服装店的火爆开局,给了服装厂所有人一记强心剂。
第二天,王友明就亲自送来了更多的服装。
而服装店,也是持续火爆着。
不过李可灼却看出来,服装店因为是新开的,宣传做的好,所以目前才会有这样的人流量。
这个小县城的消费潜力毕竟有限,应该要开始把目光往其他地方转移了。
“目前看来,这种服装店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所以咱们应该开始往周边城市扩张了,不然这一家服装店根本消化不了一家服装厂的货量。”李可灼朝王友明说。
“是该扩张了。”王友明点点头。
“王叔,李老师,刚刚有一人来咱们店,一次性要买一百套服装。”就在李可灼和王友明说话的时候,一个店员跑到两人面前说道。
“什么?谁这么阔气?走,去看看。”王友明顿时说道。
很快,几人就从后面来到了服装店的店面里面。
“王叔,就是他。”店员指着一个中年男人朝王友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