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76节
他之所以愿意继续帮李崇德,主要还是李崇德这个人确实有诚信。
李可灼写歌赚的钱他基本上一分没有克扣,基本上全都拿给了李可灼。
如果是其他人,当你又不知道他具体赚了多少钱的情况下,他就是骗你,只给你一点钱糊弄你,你也是不知道的。
但李崇德并没有这么做,他把李可灼的钱全都给了李可灼。
所以,现在李可灼的身家,已经高达三十万了,这也是他之前不想写小说了的原因之一,有这么多钱了谁还写小说啊,如果不是钱老来信给他鼓励,他肯定不会再动笔了。
另外,李可灼交代他申请歌曲专利,他也是写的李可灼的信息。
最后,就是李崇德现在是香江户口,这对他很重要,他以后想要从国外买些什么东西,直接让李崇德帮他买就行。
李可灼告诉李崇德填词需要一个星期,所以李崇德就在李可灼家里住了下来。
一个星期后,李可灼把几首歌的词曲以及编曲等都交给了李崇德。
这次李可灼选的日语歌,主要是偏活泼可爱型的。
其中就有《恋爱循环》《夏日时光》《可爱的人》等等经典日语歌。
最后,李可灼还把后世非常魔性舞蹈歌曲《极乐净土》拿了出来,为此他还拿出了舞蹈动作分解图。
当然,这些都是不需要他自己设计的,他是直接花了一个积分直接从系统那里兑换的,他只需要用打印机把资料打印出来就行。
光是这一首极乐净土,李可灼就花了五十多张打印纸。
他有个小小的恶趣味,他想要看看在后世网上大火的极乐净土,在这个年代的rb还会不会受欢迎。
——
在李可灼家里住了一个星期,最后李崇德高高兴兴的拿着一大叠稿纸离开了。
领走时,李可灼和李崇德说了一番话语。
“李叔,你女儿去岛国发展,我希望她能时时刻刻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不管在任何场合,都不能丢了咱们中国人的国格。”
“任何国家的人民,都讨厌侮辱自己祖国的人,而一个爱自己祖国的人,不管他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
就在李崇德离开李可灼家后又一个星期,龙凤城,两个充满了青春气息的女孩走出了汽车站。
“小染,这就是你们龙凤城吗?”一个女孩朝另一个女孩问。
“是啊,是不是和你们魔都比起来落后太多了?”另一个女孩笑着说。
“这根本没有可比性,魔都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城市,一般的小县城怎么能比呢。”女孩说。
“走,我带你去吃饭,我好久没有吃到家乡的味道了。”
这两个女孩子,自然就是从首都一路坐车回来的李可染和刘晚清了。
很快,两人就来到了车站附近的一家国营饭店。
进入饭店后,李可染直接熟门熟路的点菜,而刘晚清则是看到饭店门口还有报纸提供,于是便从上面拿了几份报纸准备等菜的时候看看。
“吃饭还看啥报纸啊?”李可染朝刘晚清说。
“我平时也喜欢看报纸,你也看看吧。”刘晚清笑着说,说完还把另一份报纸递给李可染。
“我才不要。”
李可染嘴上说不要,但是手上还很诚实的接过了报纸。
“咦?这上面报道说,有个叫王芳的12岁神童参加了高考,这不会是你哥教的那个王芳吧?”
突然,刘晚清在报纸上看到了12岁神童王芳参加高考的新闻。
“在哪儿呢?我看看。”听到王芳,李可染多少就来了兴趣。
ps:求推荐票和月票。
------------
第99章 回家
“应该不是我哥教的那个王芳,她去年还在读小学呢。”李可染朝晚清说。
“那可不一定,你看这里,这上面说王芳是你们小安乡公社的学生。”刘晚清指着一处文字朝李可染说。
“肯定不是她,我们那边叫王芳的人多了去了。”李可染摇头。
在李可染的印象里,去年王芳都还在读小学呢,不能一年时间她就能参加高考了吧。
其实李可染不知道的是,王芳自从能够全天候的学习后,基本上每天都要学习14个小时以上,就连放假都没有停止。
而且她每天学习的14个小时,都是在李可灼的学习光环加持下的14个小时。
李可灼的学习光环加持,能够让学生的学习速度提高好几倍。
想想一般人,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天能够全神贯注的学习八个小时就非常不错了。
而王芳一天却要学习14个小时左右,在学习光环的加持下,她努力学习一天的效果,差不多顶的上别人学习好几天。
这么算来她努力学习一年,足以顶的上别人努力学习好几年。
好几年时间的学习进度,她可以参加高考似乎也不奇怪。
听到李可染的话,刘晚清也不能确定报纸上的这个王芳就是李可灼的学生王芳了。
“哎!小染,你看这里,好像是你弟的新闻。”突然,刘晚清又把报纸上的一处新闻拿给李可染看。
“我看看。”李可染接过报纸看了起来。
“还真是我弟唉。”看完报纸上的内容,李可染顿时就确定那个人是自己的弟弟李可乐,因为上面还写了他学校的名字。
报纸上的内容,主要是猜测预考全县第一的考生李可乐,这次高考还能不能拿到全县第一。
“好啊!李可乐预考考了全县第一我妈和我哥都不写信告诉我,太过分了。”李可染很是恼火。
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但是家里人却不告诉她,这让她感觉自己是外人一样。
“好了,你弟考出这样的成绩你应该高兴才对。”刘晚清好笑。
“小染,我觉得这个神童王芳有可能就是你哥的学生。”刘晚清朝李可染说。
“不可能,她去年还在读小学呢。”李可染说。
“我知道你不信,但是你看看这篇报道,也是关于12岁神童王芳的。”刘晚清把另外一份报纸递给李可染说。
“我看看。”李可染接过报纸看了起来。
很快,她的表情就变得有些不敢相信。
“这,这怎么可能呢?”
这份报纸上,详细的报道了12岁神童王芳的身份。
这份报纸上,介绍了神童王芳是小安乡公社,安家堡生产大队的,一户农民家庭的孩子。
王芳从小就聪明伶俐,读小学的时候被一位姓李的老师发现,并且着重培养了好几年,最后才有了她12岁考大学的事情发生。
虽然报纸上面描述的很多内容让李可染看着想笑,什么从小聪明伶俐,什么几年前被姓李的老师发现并着重培养,这些信息她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报纸上描述的这个12岁天才神童王芳,就是她认识的那个王芳。
最让李可染确定的,是报纸上还有王芳的照片,这个王芳不是她认识的那个王芳还能是谁?
“好家伙,一年不见,王芳这个家伙竟然成神童了都。”
看完报纸,李可染忍不住感慨。
只是她嘴角的笑容,说明她还是很为王芳取得这样的成绩而高兴的。
“小染,你觉得王芳能考上大学吗?”刘晚清朝李可染问。
“肯定考不上,你看她预考才刚过预考线就知道了。”李可染撇嘴说。
只是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不过相信她只要再跟着我哥学几年,到时候就是考清华北大都不是问题。”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她们点的菜也终于开始上了。
“要我说还是你哥厉害,他不仅能够教出王芳这样的天才神童,还能教出你弟这样全县第一,你这个重点大学生也是他教出来的,这说明你哥的教学水平还不是一般的高。”刘晚清一边吃饭一边和李可染说。
“恐怕在你的心里,我哥干啥都是最优秀的吧?哼哼!我早就知道你想对我哥图谋不轨了。”李可染白了刘晚清一眼。
听到李可染的话,刘晚清脸色一红,只是她很快就掩饰了过去。
“那啥,小染,咱们明天回去的时候多买点礼物吧。”刘晚清转移话题。
“买礼物干啥?”
“你亲戚家孩子那么多,我想多买点糖果啥的。”
“行,那明天回去的时候再买吧。”李可染点头。
在县城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李可染和刘晚清两人就坐上了去小安乡公社的马车。
“可染回来了?”
“是啊,放暑假了。”
“这姑娘是谁啊?”
“这是我同学,来我们这边玩的。”
几个小时后,马车终于来到了里水沟村。
“唉?我家房子呢?我家房子怎么没了?”
当李可染带着刘晚清来到自家的时候,却发现自家房子没了。
取代的,只留下了一片地基。
“三婶,我家房子咋没了?”李可染叫住了一个中年妇女问。
“哎呀,是大学生回来了啊?你妈她没告诉你吗?你家的新房子建到村西头去了,就在你三叔家旁边呢,你去看看就知道了,你家老房子还是这两天才刚拆完的呢。”被叫三婶儿的中年妇女朝李可染说。
“哦,这样啊,谢谢三婶儿。”
李可染感谢一句,然后带着刘晚清朝三叔家的方向而入。
李可灼写歌赚的钱他基本上一分没有克扣,基本上全都拿给了李可灼。
如果是其他人,当你又不知道他具体赚了多少钱的情况下,他就是骗你,只给你一点钱糊弄你,你也是不知道的。
但李崇德并没有这么做,他把李可灼的钱全都给了李可灼。
所以,现在李可灼的身家,已经高达三十万了,这也是他之前不想写小说了的原因之一,有这么多钱了谁还写小说啊,如果不是钱老来信给他鼓励,他肯定不会再动笔了。
另外,李可灼交代他申请歌曲专利,他也是写的李可灼的信息。
最后,就是李崇德现在是香江户口,这对他很重要,他以后想要从国外买些什么东西,直接让李崇德帮他买就行。
李可灼告诉李崇德填词需要一个星期,所以李崇德就在李可灼家里住了下来。
一个星期后,李可灼把几首歌的词曲以及编曲等都交给了李崇德。
这次李可灼选的日语歌,主要是偏活泼可爱型的。
其中就有《恋爱循环》《夏日时光》《可爱的人》等等经典日语歌。
最后,李可灼还把后世非常魔性舞蹈歌曲《极乐净土》拿了出来,为此他还拿出了舞蹈动作分解图。
当然,这些都是不需要他自己设计的,他是直接花了一个积分直接从系统那里兑换的,他只需要用打印机把资料打印出来就行。
光是这一首极乐净土,李可灼就花了五十多张打印纸。
他有个小小的恶趣味,他想要看看在后世网上大火的极乐净土,在这个年代的rb还会不会受欢迎。
——
在李可灼家里住了一个星期,最后李崇德高高兴兴的拿着一大叠稿纸离开了。
领走时,李可灼和李崇德说了一番话语。
“李叔,你女儿去岛国发展,我希望她能时时刻刻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不管在任何场合,都不能丢了咱们中国人的国格。”
“任何国家的人民,都讨厌侮辱自己祖国的人,而一个爱自己祖国的人,不管他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
就在李崇德离开李可灼家后又一个星期,龙凤城,两个充满了青春气息的女孩走出了汽车站。
“小染,这就是你们龙凤城吗?”一个女孩朝另一个女孩问。
“是啊,是不是和你们魔都比起来落后太多了?”另一个女孩笑着说。
“这根本没有可比性,魔都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城市,一般的小县城怎么能比呢。”女孩说。
“走,我带你去吃饭,我好久没有吃到家乡的味道了。”
这两个女孩子,自然就是从首都一路坐车回来的李可染和刘晚清了。
很快,两人就来到了车站附近的一家国营饭店。
进入饭店后,李可染直接熟门熟路的点菜,而刘晚清则是看到饭店门口还有报纸提供,于是便从上面拿了几份报纸准备等菜的时候看看。
“吃饭还看啥报纸啊?”李可染朝刘晚清说。
“我平时也喜欢看报纸,你也看看吧。”刘晚清笑着说,说完还把另一份报纸递给李可染。
“我才不要。”
李可染嘴上说不要,但是手上还很诚实的接过了报纸。
“咦?这上面报道说,有个叫王芳的12岁神童参加了高考,这不会是你哥教的那个王芳吧?”
突然,刘晚清在报纸上看到了12岁神童王芳参加高考的新闻。
“在哪儿呢?我看看。”听到王芳,李可染多少就来了兴趣。
ps:求推荐票和月票。
------------
第99章 回家
“应该不是我哥教的那个王芳,她去年还在读小学呢。”李可染朝晚清说。
“那可不一定,你看这里,这上面说王芳是你们小安乡公社的学生。”刘晚清指着一处文字朝李可染说。
“肯定不是她,我们那边叫王芳的人多了去了。”李可染摇头。
在李可染的印象里,去年王芳都还在读小学呢,不能一年时间她就能参加高考了吧。
其实李可染不知道的是,王芳自从能够全天候的学习后,基本上每天都要学习14个小时以上,就连放假都没有停止。
而且她每天学习的14个小时,都是在李可灼的学习光环加持下的14个小时。
李可灼的学习光环加持,能够让学生的学习速度提高好几倍。
想想一般人,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天能够全神贯注的学习八个小时就非常不错了。
而王芳一天却要学习14个小时左右,在学习光环的加持下,她努力学习一天的效果,差不多顶的上别人学习好几天。
这么算来她努力学习一年,足以顶的上别人努力学习好几年。
好几年时间的学习进度,她可以参加高考似乎也不奇怪。
听到李可染的话,刘晚清也不能确定报纸上的这个王芳就是李可灼的学生王芳了。
“哎!小染,你看这里,好像是你弟的新闻。”突然,刘晚清又把报纸上的一处新闻拿给李可染看。
“我看看。”李可染接过报纸看了起来。
“还真是我弟唉。”看完报纸上的内容,李可染顿时就确定那个人是自己的弟弟李可乐,因为上面还写了他学校的名字。
报纸上的内容,主要是猜测预考全县第一的考生李可乐,这次高考还能不能拿到全县第一。
“好啊!李可乐预考考了全县第一我妈和我哥都不写信告诉我,太过分了。”李可染很是恼火。
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但是家里人却不告诉她,这让她感觉自己是外人一样。
“好了,你弟考出这样的成绩你应该高兴才对。”刘晚清好笑。
“小染,我觉得这个神童王芳有可能就是你哥的学生。”刘晚清朝李可染说。
“不可能,她去年还在读小学呢。”李可染说。
“我知道你不信,但是你看看这篇报道,也是关于12岁神童王芳的。”刘晚清把另外一份报纸递给李可染说。
“我看看。”李可染接过报纸看了起来。
很快,她的表情就变得有些不敢相信。
“这,这怎么可能呢?”
这份报纸上,详细的报道了12岁神童王芳的身份。
这份报纸上,介绍了神童王芳是小安乡公社,安家堡生产大队的,一户农民家庭的孩子。
王芳从小就聪明伶俐,读小学的时候被一位姓李的老师发现,并且着重培养了好几年,最后才有了她12岁考大学的事情发生。
虽然报纸上面描述的很多内容让李可染看着想笑,什么从小聪明伶俐,什么几年前被姓李的老师发现并着重培养,这些信息她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报纸上描述的这个12岁天才神童王芳,就是她认识的那个王芳。
最让李可染确定的,是报纸上还有王芳的照片,这个王芳不是她认识的那个王芳还能是谁?
“好家伙,一年不见,王芳这个家伙竟然成神童了都。”
看完报纸,李可染忍不住感慨。
只是她嘴角的笑容,说明她还是很为王芳取得这样的成绩而高兴的。
“小染,你觉得王芳能考上大学吗?”刘晚清朝李可染问。
“肯定考不上,你看她预考才刚过预考线就知道了。”李可染撇嘴说。
只是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不过相信她只要再跟着我哥学几年,到时候就是考清华北大都不是问题。”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她们点的菜也终于开始上了。
“要我说还是你哥厉害,他不仅能够教出王芳这样的天才神童,还能教出你弟这样全县第一,你这个重点大学生也是他教出来的,这说明你哥的教学水平还不是一般的高。”刘晚清一边吃饭一边和李可染说。
“恐怕在你的心里,我哥干啥都是最优秀的吧?哼哼!我早就知道你想对我哥图谋不轨了。”李可染白了刘晚清一眼。
听到李可染的话,刘晚清脸色一红,只是她很快就掩饰了过去。
“那啥,小染,咱们明天回去的时候多买点礼物吧。”刘晚清转移话题。
“买礼物干啥?”
“你亲戚家孩子那么多,我想多买点糖果啥的。”
“行,那明天回去的时候再买吧。”李可染点头。
在县城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李可染和刘晚清两人就坐上了去小安乡公社的马车。
“可染回来了?”
“是啊,放暑假了。”
“这姑娘是谁啊?”
“这是我同学,来我们这边玩的。”
几个小时后,马车终于来到了里水沟村。
“唉?我家房子呢?我家房子怎么没了?”
当李可染带着刘晚清来到自家的时候,却发现自家房子没了。
取代的,只留下了一片地基。
“三婶,我家房子咋没了?”李可染叫住了一个中年妇女问。
“哎呀,是大学生回来了啊?你妈她没告诉你吗?你家的新房子建到村西头去了,就在你三叔家旁边呢,你去看看就知道了,你家老房子还是这两天才刚拆完的呢。”被叫三婶儿的中年妇女朝李可染说。
“哦,这样啊,谢谢三婶儿。”
李可染感谢一句,然后带着刘晚清朝三叔家的方向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