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骸 第100节
“皇上这会儿在跟两位大人议事,不大方便。”
“是哪两位大人?”
“这……”太监主管面露难色。
“是太后娘娘的人吗?”
“哦,那倒不是。”
严律放下心来:“无碍,你尽管通报,我要通报的这事儿太过重大,有其他大人在,也是无妨。”
太监主管迟疑着,但想着严律如今的地位和权势,便试着进去通报了,没曾想,皇上愿意见他。
严律直接冲进御书房,见里头待着的两人,其中一个是刑部尚书莫迁,另一人是镇国大将军封业,这两人都是忠心报国之人,他更是放心下来。
“严爱卿?出什么事儿了?”皇上沉声一句:“哼,是不是朕平日里都过于关照你,所以,你就这般不懂得礼数了?没听见朕在议事的吗?!”
“皇上,不好了!微臣刚才在太后那边了解到,西山那里有三万八的叛军,更有格敏公主带着大军护送赈灾粮前来,说是只有三十万,但实际上却是五十万大军啊!”
“什么?!”众人大震。
“你是如何得知的?母后她是怎么说的?”皇上轰然站起身来,着急道。
严律就把刚才宗人府里发生的一切说了个全乎。
听罢,所有人皆为恐慌。
“只有三天,五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纵然太子殿下同意大婚,微臣都担心,这五十万人不是来庆贺婚事,而是等着起兵攻打的啊!”
“城内兵将共有多少?”皇上亲自将严律扶了起来。
“只有八千人。”
“什么?!”众人再度大震。
所有人都明白,这会子要是再想调兵遣将,根本来不及了。
“前段时日,渤海海域渔民暴乱,加上外域势力作祟,当时皇上您批了十万大军去平定。”严律说:“这帮人是距离咱们幽州城最近的,但若要紧急召回,就算最快,也要半个月后。”
“其他地方的兵马呢?来得及吗?”莫迁忍不住地问道。
“冀州一带这段时日因为旱灾,百姓动乱,山匪造反,前段时日,派了五万大军去围剿。这帮人若是紧急召回,也要半个月。主要是边塞沿线太长,动乱太甚,用了太多兵马,这帮兵将前后百万余人,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严律如实道。
“母后希望你在这件事里是什么角色?”皇上沉默了好一会儿,忽而问。
严律艰难道:“她希望我带兵劫囚,与西山的兵马里应外合。但微臣瞧着她的意思,似乎是想让我跟那五十万大军一起,起兵作乱。”
“母后她!”皇上恨得咬牙切齿地道:“若非还有大部分禁军兵权在她手中,朕直接赐死她都不为过!”
镇国大将军封业担忧道:“城内兵将八千,我手头有三千余人,这些人,末将倒是可以撑上一时片刻,但抵挡不了更多。”
“西山庄子里有三万八……初十他们出来……格敏三天后,也是初十……”皇上在口中反复琢磨道:“所以,不论朕判不判老四的罪名,他们都打算劫囚了。”
“正是。”严律道。
“你有什么想法?”皇上问。
严律脱口而出:“微臣不想牵扯其中,这事儿若是真跟他们做了,到时候微臣会落得一生骂名,这是通敌叛国的罪孽,微臣不能……”
“不,你必须做。”皇上忽而打断了严律的所言。
“什么?”严律最后仅存的一丝希望破灭了。
他跑来的这一路原想着,只要皇上有其他法子,只要皇上让他不要牵扯其中,他哪怕撕破脸,也要跟太后周旋。
但是现在……
严律恐慌地,颤抖地看着皇上。
皇上道:“母后手中的最后兵权就剩下禁军这一块了,你必须拥有母后的全部信任,才能把禁军这一块的兵权拿回来。还有他们的西山庄子,如何进那庄子,也只有你一人知晓。你必须深入敌营,必须将这三万八的叛军全数带出来,如果没有你,这三万多人,将是随时爆发的山火,会殃及幽州百姓。”
“不错。”镇国大将军封业点头道:“这在战场上也是一种谋略,严大人,末将寻常错看你了。”
“还有前来和亲的五十万大军。”皇上担忧道:“他们自己说是三十万,咱们的哨兵去探过,也是大约三十万。既然说是五十万,恐怕,还有二十万指不定在什么地方埋伏着。”
“末将担心,这二十万已经抵达幽州周边,开始埋伏了。”封业是个直爽的汉子,他道:“前两年,苗疆那边一场血战就是如此,说是敌军多少,实际是更多。恐怕,他们的这场和亲,都是来者不善的。”
“严律。”皇上沉思了好一会儿,道:“这件事,朕要跟各位将军紧急商议一番。在此之前,你先把城内各处兵防给布局完善了,剩余的,暂且按兵不动。等待三天之后,初十凌晨,去探一探西山里叛军的情况。”
“是。”
“我们这边先紧急召回在外的兵将,虽然人数没有那么多,但是从四面包抄围剿,也许有两三成的胜算。”皇上想了想,对严律道:“但是,那五十万大军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咱们暂且不知,不过,母后既然想用这五十万大军来大做文章,恐怕,她会亲自去查看。严律,只有你陪同母后一起前去,朕才能放心。”
“可是……”严律担忧道:“若是跟他们金人兵将接触,以后我落得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该当如何?”
“我会为你正身。”莫迁说。
“我也会替你说话。”封业道:“我手中的兵将者众多,我看谁到时候胆敢多说你一句!”
皇上想了想,说:“这么的,朕现在立即写一封手谕,表明你的真实立场,若是他日,不管多久之后,有什么人胆敢降罪于你,你就把朕的这封手谕拿出来。这个,算是你的免死金牌。”
严律没有回答,他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见严律双目盛载着太多的不甘和痛苦,皇上语重心长地又道了句:“严律沓樰團隊,这事儿事关重大,关乎幽州百姓,关乎九州上下,更关乎咱们整个大虞王朝。你既然现在是母后的亲信,既然深得母后的信任,那这件事,你不得不做。”
严律不想要这个免死金牌。
他压根儿就不想深入那五十万大军敌营。
他只想简单地为简家报仇之后,全身而退。
但是现在……
他该怎么退?
他当怎么退?
看着皇上大笔一挥,快速地将这封黄绸手谕给写好了,严律心情沉重地看着这明黄的手谕,就好似看着他与宁瓷之间,越来越大,越来越遥远,也越来越不可能相爱的万丈深渊。
最终,他满目不甘地,痛苦地,接过了。
-----------------------
作者有话说:严律:娘子小亲亲,对不起。
第108章
午膳后,宁瓷给太后施了几针,让太后继续沉沉睡去,她才折转回自个儿的寝殿里,心慌意乱地等待着严律的到来。
她一会儿瞧瞧铜镜里,检查自己的妆容是否花了,一会儿再看看自己的襦裙是否合身。如此这般地折腾了好一会儿,再去瞧那竹叶漏,堪堪过了小半个时辰。
她宁心静气地去小屋内研磨药草,可越是研磨,越是走神儿,让她猛地想起,昨儿那反贼与自己在床榻上都已经那般了,若是他这一晚上回去,想明白了,决定今儿还是要了自己,那该如何是好?
想到这一层,宁瓷顿时脑海里浮现出昨儿两人赤诚相待的画面,此时此刻,她手中抓着的捣药小木槌,就仿若昨儿严律哀求时,抓着她的手,探向他的小尚书是一样的。
宁瓷心头一慌,转身去了净浴堂,重新沐浴一番。
她甚至豁出去地想,一个月内,等她报得大仇,让太后见黑白无常后,她左右都是要踏上绝路的。毕竟,她还要把自个儿的性命,偿还给她那个黄泉下可怜的妹妹。
所以,严律若是今儿想要强求了自己,那便……给他罢。
总之说好了,让他为自个儿收尸便是了。
他今儿……会要了自己么?昨儿他那般痛苦了,今儿指不定又想要拿自个儿的身子来泄愤了罢。
宁瓷一边清洗,一边看着身上被他吻得粉嫩痕迹,心头莫名一慌,小脸儿再度红透了起来。
原先看话本子上说,身子若是给了谁,心便给了谁。可明明她的心早就给了他,身子就算是差了最后一道,也和给他无异了罢。
宁瓷觉得自个儿现在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抗拒他是个反贼,一方面又期待与他相见。纵然知道这段危险的关系对自己来说,是害大于利,但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心。
她就这么在脑海里挣扎着,直到她沐浴完毕,直到她更完衣,直到她重新上了精致的妆容,点上樱粉色口脂,眼见着太阳都偏西了,严律竟然还没有来!
她的心情越发低沉,不痛快地扭坐在铜镜边儿,看着铜镜里惊艳绝美的自己,心头的失落感,像是这会儿越发暗沉的天空,压抑得似是快要落下雨来。
正当她百无聊赖地扒拉着自己的妆奁,看着里头有一个严律曾托人赠她的发簪,她正犹豫要不要戴上时,突然,身后传来一声——
“微臣拜见公主殿下。”
宁瓷吓得顿时跳起身来。
她透过铜镜望去,却见严律身着一袭玄黑色直裰,腰间束着鎏金祥云腰带,清玉色发冠作配,将他整个身形衬得玉树清风,清朗持重。
宁瓷只觉得自个儿的心脏不跳了,她从未见过他穿绯红官袍之外的衣衫,除了前世他那一身如火的新郎官衣,今儿所见他的这一身,哪怕他不开口站在原处,都让她的脸颊从白皙,转瞬间变得血红。
门外的天色黯淡了下来,夜色深幽,像极了严律这一身装束。
只见他对她淡淡地道:“走罢。”
没有更多多余的话。
瞧他脸色,似是也没有更多多余的表情。
宁瓷心头微微一沉,心道:想来,他还在气昨儿床榻上自己说的那些。
宁瓷跟着他一起出了殿门,途径正殿时,她紧张地开了口:“我……去跟老祖宗打声招呼。”
“她还没醒,不用管她。”严律的声音依旧没有丝毫的情绪起伏,他就这么直直地看着前方走着,更是没有再多瞧宁瓷一眼。
宁瓷觉得自己奇怪极了,明明昨儿在床榻上,她说绝情话的时候那般冷冽,那般坚毅。可这会子,再见到严律,她心头的胆怯和小心,竟是如浓墨一般,笼罩了自己。
此时,她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边,偶尔觑他一眼,却见他冷峻的侧颜,在这天色渐沉的光线下,显得更是俊朗无比。
却在两人刚出了慈宁宫宫门时,始终在这里守护着的姚洲,皮笑肉不笑地道了声:“呵,严大人,真没想到,你在慈宁宫里跟个雕塑似的站了几个时辰,竟然只是带了宁瓷公主出门。”
宁瓷微微一愣,旋即看向身侧的严律。
严律止住了脚步,本是怎么都笑不出来的脸庞,却还是僵硬地扯出一丝笑意:“我只是站了几个时辰而已,不像姚统领你,为了保护太后,这一天天的,把全数精英禁军全部安排在这里,严防死守,前后监视,恨不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住在这里。”
姚洲眉头一挑:“你什么意思?!”
严律淡淡一笑,道:“我们都是太后的狗,不要互咬。”
说罢,他便扬长而去。
宁瓷在心头震撼了好久。
震撼姚洲所言的严律竟然早就来了。
又震撼严律怎么跟姚洲是这副态度,他们不是同盟吗?
还震撼严律口中所言的太后,以及他和姚洲之间的语气,怎么今儿听起来,就这么地不对劲的呢?
“是哪两位大人?”
“这……”太监主管面露难色。
“是太后娘娘的人吗?”
“哦,那倒不是。”
严律放下心来:“无碍,你尽管通报,我要通报的这事儿太过重大,有其他大人在,也是无妨。”
太监主管迟疑着,但想着严律如今的地位和权势,便试着进去通报了,没曾想,皇上愿意见他。
严律直接冲进御书房,见里头待着的两人,其中一个是刑部尚书莫迁,另一人是镇国大将军封业,这两人都是忠心报国之人,他更是放心下来。
“严爱卿?出什么事儿了?”皇上沉声一句:“哼,是不是朕平日里都过于关照你,所以,你就这般不懂得礼数了?没听见朕在议事的吗?!”
“皇上,不好了!微臣刚才在太后那边了解到,西山那里有三万八的叛军,更有格敏公主带着大军护送赈灾粮前来,说是只有三十万,但实际上却是五十万大军啊!”
“什么?!”众人大震。
“你是如何得知的?母后她是怎么说的?”皇上轰然站起身来,着急道。
严律就把刚才宗人府里发生的一切说了个全乎。
听罢,所有人皆为恐慌。
“只有三天,五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纵然太子殿下同意大婚,微臣都担心,这五十万人不是来庆贺婚事,而是等着起兵攻打的啊!”
“城内兵将共有多少?”皇上亲自将严律扶了起来。
“只有八千人。”
“什么?!”众人再度大震。
所有人都明白,这会子要是再想调兵遣将,根本来不及了。
“前段时日,渤海海域渔民暴乱,加上外域势力作祟,当时皇上您批了十万大军去平定。”严律说:“这帮人是距离咱们幽州城最近的,但若要紧急召回,就算最快,也要半个月后。”
“其他地方的兵马呢?来得及吗?”莫迁忍不住地问道。
“冀州一带这段时日因为旱灾,百姓动乱,山匪造反,前段时日,派了五万大军去围剿。这帮人若是紧急召回,也要半个月。主要是边塞沿线太长,动乱太甚,用了太多兵马,这帮兵将前后百万余人,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严律如实道。
“母后希望你在这件事里是什么角色?”皇上沉默了好一会儿,忽而问。
严律艰难道:“她希望我带兵劫囚,与西山的兵马里应外合。但微臣瞧着她的意思,似乎是想让我跟那五十万大军一起,起兵作乱。”
“母后她!”皇上恨得咬牙切齿地道:“若非还有大部分禁军兵权在她手中,朕直接赐死她都不为过!”
镇国大将军封业担忧道:“城内兵将八千,我手头有三千余人,这些人,末将倒是可以撑上一时片刻,但抵挡不了更多。”
“西山庄子里有三万八……初十他们出来……格敏三天后,也是初十……”皇上在口中反复琢磨道:“所以,不论朕判不判老四的罪名,他们都打算劫囚了。”
“正是。”严律道。
“你有什么想法?”皇上问。
严律脱口而出:“微臣不想牵扯其中,这事儿若是真跟他们做了,到时候微臣会落得一生骂名,这是通敌叛国的罪孽,微臣不能……”
“不,你必须做。”皇上忽而打断了严律的所言。
“什么?”严律最后仅存的一丝希望破灭了。
他跑来的这一路原想着,只要皇上有其他法子,只要皇上让他不要牵扯其中,他哪怕撕破脸,也要跟太后周旋。
但是现在……
严律恐慌地,颤抖地看着皇上。
皇上道:“母后手中的最后兵权就剩下禁军这一块了,你必须拥有母后的全部信任,才能把禁军这一块的兵权拿回来。还有他们的西山庄子,如何进那庄子,也只有你一人知晓。你必须深入敌营,必须将这三万八的叛军全数带出来,如果没有你,这三万多人,将是随时爆发的山火,会殃及幽州百姓。”
“不错。”镇国大将军封业点头道:“这在战场上也是一种谋略,严大人,末将寻常错看你了。”
“还有前来和亲的五十万大军。”皇上担忧道:“他们自己说是三十万,咱们的哨兵去探过,也是大约三十万。既然说是五十万,恐怕,还有二十万指不定在什么地方埋伏着。”
“末将担心,这二十万已经抵达幽州周边,开始埋伏了。”封业是个直爽的汉子,他道:“前两年,苗疆那边一场血战就是如此,说是敌军多少,实际是更多。恐怕,他们的这场和亲,都是来者不善的。”
“严律。”皇上沉思了好一会儿,道:“这件事,朕要跟各位将军紧急商议一番。在此之前,你先把城内各处兵防给布局完善了,剩余的,暂且按兵不动。等待三天之后,初十凌晨,去探一探西山里叛军的情况。”
“是。”
“我们这边先紧急召回在外的兵将,虽然人数没有那么多,但是从四面包抄围剿,也许有两三成的胜算。”皇上想了想,对严律道:“但是,那五十万大军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咱们暂且不知,不过,母后既然想用这五十万大军来大做文章,恐怕,她会亲自去查看。严律,只有你陪同母后一起前去,朕才能放心。”
“可是……”严律担忧道:“若是跟他们金人兵将接触,以后我落得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该当如何?”
“我会为你正身。”莫迁说。
“我也会替你说话。”封业道:“我手中的兵将者众多,我看谁到时候胆敢多说你一句!”
皇上想了想,说:“这么的,朕现在立即写一封手谕,表明你的真实立场,若是他日,不管多久之后,有什么人胆敢降罪于你,你就把朕的这封手谕拿出来。这个,算是你的免死金牌。”
严律没有回答,他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见严律双目盛载着太多的不甘和痛苦,皇上语重心长地又道了句:“严律沓樰團隊,这事儿事关重大,关乎幽州百姓,关乎九州上下,更关乎咱们整个大虞王朝。你既然现在是母后的亲信,既然深得母后的信任,那这件事,你不得不做。”
严律不想要这个免死金牌。
他压根儿就不想深入那五十万大军敌营。
他只想简单地为简家报仇之后,全身而退。
但是现在……
他该怎么退?
他当怎么退?
看着皇上大笔一挥,快速地将这封黄绸手谕给写好了,严律心情沉重地看着这明黄的手谕,就好似看着他与宁瓷之间,越来越大,越来越遥远,也越来越不可能相爱的万丈深渊。
最终,他满目不甘地,痛苦地,接过了。
-----------------------
作者有话说:严律:娘子小亲亲,对不起。
第108章
午膳后,宁瓷给太后施了几针,让太后继续沉沉睡去,她才折转回自个儿的寝殿里,心慌意乱地等待着严律的到来。
她一会儿瞧瞧铜镜里,检查自己的妆容是否花了,一会儿再看看自己的襦裙是否合身。如此这般地折腾了好一会儿,再去瞧那竹叶漏,堪堪过了小半个时辰。
她宁心静气地去小屋内研磨药草,可越是研磨,越是走神儿,让她猛地想起,昨儿那反贼与自己在床榻上都已经那般了,若是他这一晚上回去,想明白了,决定今儿还是要了自己,那该如何是好?
想到这一层,宁瓷顿时脑海里浮现出昨儿两人赤诚相待的画面,此时此刻,她手中抓着的捣药小木槌,就仿若昨儿严律哀求时,抓着她的手,探向他的小尚书是一样的。
宁瓷心头一慌,转身去了净浴堂,重新沐浴一番。
她甚至豁出去地想,一个月内,等她报得大仇,让太后见黑白无常后,她左右都是要踏上绝路的。毕竟,她还要把自个儿的性命,偿还给她那个黄泉下可怜的妹妹。
所以,严律若是今儿想要强求了自己,那便……给他罢。
总之说好了,让他为自个儿收尸便是了。
他今儿……会要了自己么?昨儿他那般痛苦了,今儿指不定又想要拿自个儿的身子来泄愤了罢。
宁瓷一边清洗,一边看着身上被他吻得粉嫩痕迹,心头莫名一慌,小脸儿再度红透了起来。
原先看话本子上说,身子若是给了谁,心便给了谁。可明明她的心早就给了他,身子就算是差了最后一道,也和给他无异了罢。
宁瓷觉得自个儿现在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抗拒他是个反贼,一方面又期待与他相见。纵然知道这段危险的关系对自己来说,是害大于利,但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心。
她就这么在脑海里挣扎着,直到她沐浴完毕,直到她更完衣,直到她重新上了精致的妆容,点上樱粉色口脂,眼见着太阳都偏西了,严律竟然还没有来!
她的心情越发低沉,不痛快地扭坐在铜镜边儿,看着铜镜里惊艳绝美的自己,心头的失落感,像是这会儿越发暗沉的天空,压抑得似是快要落下雨来。
正当她百无聊赖地扒拉着自己的妆奁,看着里头有一个严律曾托人赠她的发簪,她正犹豫要不要戴上时,突然,身后传来一声——
“微臣拜见公主殿下。”
宁瓷吓得顿时跳起身来。
她透过铜镜望去,却见严律身着一袭玄黑色直裰,腰间束着鎏金祥云腰带,清玉色发冠作配,将他整个身形衬得玉树清风,清朗持重。
宁瓷只觉得自个儿的心脏不跳了,她从未见过他穿绯红官袍之外的衣衫,除了前世他那一身如火的新郎官衣,今儿所见他的这一身,哪怕他不开口站在原处,都让她的脸颊从白皙,转瞬间变得血红。
门外的天色黯淡了下来,夜色深幽,像极了严律这一身装束。
只见他对她淡淡地道:“走罢。”
没有更多多余的话。
瞧他脸色,似是也没有更多多余的表情。
宁瓷心头微微一沉,心道:想来,他还在气昨儿床榻上自己说的那些。
宁瓷跟着他一起出了殿门,途径正殿时,她紧张地开了口:“我……去跟老祖宗打声招呼。”
“她还没醒,不用管她。”严律的声音依旧没有丝毫的情绪起伏,他就这么直直地看着前方走着,更是没有再多瞧宁瓷一眼。
宁瓷觉得自己奇怪极了,明明昨儿在床榻上,她说绝情话的时候那般冷冽,那般坚毅。可这会子,再见到严律,她心头的胆怯和小心,竟是如浓墨一般,笼罩了自己。
此时,她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边,偶尔觑他一眼,却见他冷峻的侧颜,在这天色渐沉的光线下,显得更是俊朗无比。
却在两人刚出了慈宁宫宫门时,始终在这里守护着的姚洲,皮笑肉不笑地道了声:“呵,严大人,真没想到,你在慈宁宫里跟个雕塑似的站了几个时辰,竟然只是带了宁瓷公主出门。”
宁瓷微微一愣,旋即看向身侧的严律。
严律止住了脚步,本是怎么都笑不出来的脸庞,却还是僵硬地扯出一丝笑意:“我只是站了几个时辰而已,不像姚统领你,为了保护太后,这一天天的,把全数精英禁军全部安排在这里,严防死守,前后监视,恨不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住在这里。”
姚洲眉头一挑:“你什么意思?!”
严律淡淡一笑,道:“我们都是太后的狗,不要互咬。”
说罢,他便扬长而去。
宁瓷在心头震撼了好久。
震撼姚洲所言的严律竟然早就来了。
又震撼严律怎么跟姚洲是这副态度,他们不是同盟吗?
还震撼严律口中所言的太后,以及他和姚洲之间的语气,怎么今儿听起来,就这么地不对劲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