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骸 第98节
果然,燕玄正着急忙慌地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手中仅存的十九个死卫他审问了一个又一个,生怕再出现南洲子之流,可他都审问完两轮了,却依然不见严律的身影。
待得他耐心早已不在,准备发作,让死卫们满城搜捕严律时,有太监来报,严尚书来了。
燕玄那焦灼的身心,顿时变成了仇恨。紫袍一撩,他坐进自己的圈椅中,佯装气定神闲地喝了一盏茶,方才见到严律进门。
他摆了摆手,打断了严律那番客套的礼仪之词,直接道:“本王今夜找你前来,还是想问问你格敏公主一事,你可有什么眉目了?”
“没有。”严律回答地非常直接。
“今儿晚宴时,父皇已经对所有大臣说了这件事,这就代表和亲一事,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确凿事实。再过两三日,他们金人的大军就要护送格敏和赈灾粮来了,这可怎生得了?”说到这儿,燕玄又道:“严律,你该不会真的眼见着咱们大虞要被他们金人吞噬了罢?”
“太子殿下智慧过人,与人周旋非常会敲打之术,早有帝王之能。一个小小的和亲,不可能影响到你分毫的。”
“你少跟本王说这番客套话!”燕玄根本没有耐心了,想到在宁瓷寝殿里的一切,他心头的恨意更深。于是,他直接道:“和亲一事,老祖宗知道吗?”
“应该是知晓的。”
“她跟你商议过这事儿吗?”
“没有。”
见严律始终都是一副冷漠且拒绝的模样,想到宁瓷身上那一个个被他吻得那般纠缠的模样,燕玄微微闭了闭眼睛,深吸了一口苦味至极的气息,他直接道:“四弟燕湛那边呢?”
严律怔愣了一瞬,隐隐有着一丝不祥的预感,但他还是如实道:“四殿下也是知晓这件事的。”
“这事儿传出消息时,他就已经在宗人府里了。他怎么知道的?是你说的?”燕玄追问道。
抛开严律对燕玄的复杂情绪,他对皇上和燕玄向来都是以“忠”为主。这会子面对燕玄的问题,他也只有如实回答道:“是我说的。”
燕玄大喜,他就是刻意要把这话题引向燕湛:“你是怎么跟他说的?”
严律只好把前因后果都跟燕玄说了一遍。
燕玄越听,越觉得舒心:“你去把门关了,本王有要事与你商谈。”
严律自然是知晓燕玄的盘算,他甚至早就担心燕玄可能会有这番盘算。
可真当这一刻来临,严律的耳边却莫名想起宁瓷今儿对他说的那番绝情的话,他忽而觉得,如此一来,真是甚好。
待得书房门一关,燕玄直接开口道:“本王听说,你最近去了好几次宗人府,并且在宗人府那儿备了份,说是最近这两日,你还要去,并且,还要带上老祖宗一起去。”
“不错。”没有燕玄赐座,严律也毫不客气地在一旁的圈椅中坐下了:“事实上,是四殿下自己想要见老祖宗的。”
“四弟一直被困在宗人府里,难道,你和太后就没有商议个救他出来的法子吗?”燕玄皮笑肉不笑地道:“本王猜了猜,没准,你们这几次去宗人府,为的,正是如何营救四弟在想办法。对不对?”
“是。”严律很想说西山那边集结了大批叛党,很想说劫囚一事,可不知怎的,他本该对太子“忠”的,这会子,竟是不知如何开口。
“你们想的法子是什么?跟本王说说。”
燕玄直接问了,纵然严律不想说,也是不可能的。
“劫囚。”他直接道:“不过,四殿下似乎对这事儿有顾虑。”
“为何?”燕玄追问道。
“因为需要我在他被砍头之前劫下,若是没有极大的信任,他断然不会同意。这段时间,他就是在斟酌这件事。”
燕玄笑了:“虽然你极其不情愿,但是,劫囚一事,你不得不做。对吗?”
严律看透了燕玄此时心底的小算盘,他笑不出来,甚至连心情也越发低沉了:“是,我确实会做。”
“但你为四弟劫囚,不是为了救他性命,而是为了真正成为老祖宗的心腹。所以,你打算豁出去一把,对吗?”燕玄的笑容很是得意:“而这件事,想必父皇也已知晓,他也打算为了你的劫囚一事,全面配合,对吗?”
严律耷下眼皮子,书房里的冰盆散发着幽幽的凉气,却不及他此时心底的冷意:“太子殿下果然料事如神。”
“你这般豁出去,不过是想得到老祖宗最大的信任,以此,好拿到简明华卷宗的正本。说到底,你还是为了雪烟,对不对?”
“这是其一。”严律对他道:“其二,我若是成了太后的最大心腹,到时候,太后手中所有的力量,全部都可以被我所用。待得那时,便是我为简家复仇之时。当然,也是所有皇权全部回归陛下手中之日。”
“这很冒险。”
“当然。”
“一旦行差踏错,你严律就是罪人。”
“只要不是满盘皆输,我自当有破局的法子。更何况,我的背后是皇上,他自当与我里应外合。”
“既这么……”燕玄也不跟他兜圈子了:“本王想着,你既然要救四弟,不如,就以金人的名义来劫囚,如何?”
严律冷笑一声:“这才是太子殿下你今夜找我来的真正原因。”
燕玄毫不在意严律的这一句,他继续道:“本王会安排,就在这几日判下四弟的罪名,直接定了个斩立决,到时候,你带人去劫囚,恰逢金人大军护送格敏来朝。如此这般,坐实了是金人以护送赈灾粮以及和亲一事,故意起兵劫囚四弟,待得那时……”说到这儿,燕玄笑了:“和亲一事,自是不可能成的。而且赈灾粮,咱们也有机会从后方劫夺。”
“太子殿下若是这般,便是坐实了我叛国谋逆的罪名。”严律冷冷地道。
“可你会拥有老祖宗的全部信任,会拥有简明华的正本卷册,更会拥有老祖宗手中的剩余权利。待得那时,无人敢说你叛国谋逆。”说到这儿,燕玄压低了声儿,正视着他,道:“而你,也终将大仇得报。严律,你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帮简家复仇吗?既然结果是成功了,谁又在意这过程是怎样的呢?”
“所以,待得太后归天,待得皇权全部归还陛下手中。我也被钉上了谋逆叛国,亲近金人的罪名,天下骂名尽数于我,最终,我也无法全身而退,对吗?”
“严律,你可别忘记了,上次说交易时,本王曾答应欠你一份人情。”
“这份人情你会怎样偿还?”
“待得终日审判,本王……会亲自为你正身。”燕玄说这句时,他的眼眸里尽数是对严律赤血一般的恨。
-----------------------
作者有话说:燕玄:你猜,我会不会真为你正身?
严律:你猜,我会不会相信你?
第106章
第二日便是乞巧节,严律早朝后便直接去了一趟慈宁宫,只为接太后去宗人府。
太后絮絮叨叨地说着今儿身子不似昨日,乏困得紧,更是放下话来,让严律自个儿看着办。严律全然没搭话,直接请她上了万寿辇后,便一同离开了。
太后见自个儿的心腹竟然一脸阴沉,想着宗人府燕湛的事儿必定十分棘手,便懒得跟严律计较去了。
其实,严律满脑子想的都是昨儿深夜,他与太子燕玄的那番对话。
尤其是他在离开东宫前,燕玄为了让他应下此事,更是直接放了更大的筹码给他——
“只要你为本王做得此事,待得审判之日,为你正身这不用说,本王更会亲自向父皇请命,给你良田万顷,封王加爵,以及,将当年简家被灭门的真相,凶手是谁,动机如何,不仅在简明华的正本卷册中更改,本王更会将事情的真相,全部公之于天下。至于你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身份,身无分文的人,当年是怎么捐官儿上来的,又用了怎样的手段,本王会亲自帮你掩盖。如何?”
这番话简直成了严律的魔咒,反反复复地在他的脑海里萦绕,让他一夜难眠。
燕玄所言的那些个良田万顷,封王加爵这种,他根本不在意。甚至是,当年他是怎样捐官儿上来的,他也根本无所谓是否会被他人知晓,他在意的是,简家被灭门的真相,应该公之于天下。
毕竟,这些年来,简家被灭门,始终都对外告知,是被山贼所害,更是找了几个替死鬼推出去斩首,以示天下。太后当年更是告知天下,是简明华通敌叛国,与金人勾结,本是被世人同情的简氏一家,转眼间,却成了拍手叫好,大快人心的局面。
但是这些,都不是真相。
真相是南洲子,是太后,是当年那些个太后与金人通敌卖国的金雕飞镖。
他深知,宁瓷想拿到简明华的卷册,是更改简明华的身后名,这固然重要。但是,简家被灭门的真相公之于天下,也是同样的重要。
但他心底很清楚的是,燕玄放出这样大的筹码给他,不过是想将他踩入深渊,给他钉上一个通敌叛国,起兵谋反的罪名,以此,让他这辈子背负骂名,翻不了身。
他更清楚的是,一旦罪名被钉上,燕玄是绝对不可能为自己正身的。到时候,他恐怕会落得一个满盘皆输的局面。
可是,将简家被灭门的真相公之于天下这件事,诱惑力太大。
想必……宁瓷也应该很想要这般的结果罢。
想到宁瓷,严律的心头一沉,眸光所及之处,看到的,听到的,却是昨儿在她的寝殿里,两人于床榻上,宁瓷所言的那些个绝情话。
直到宗人府到了,太后的万寿辇落了地,严律才堪堪拉回一些个思绪。
待得他陪同太后一起走进宗人府,见到燕湛时,他所有的思绪,谋略,全都回归了往常那般洞悉。
燕湛看到太后的那一瞬间,顿时哭得泣不成声:“老祖宗,您快点儿救我出去罢,这里的日子,我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那为何哀家的提议,你到现在都不曾答应呢?”太后轻飘飘地瞥了他一眼,本是想要走进他那逼仄狭小的屋子里,可刚一进去,便觉得闷热至极。于是,太后缩回了脚步,就站在门槛边儿,说:“哀家这段时日身子不适,同你说几句,就得回去。”
“老祖宗,您让我应下那些个莫须有的罪名,我是真的办不到啊!”
“废物!”太后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斥声道:“若是要成大事儿,没有一点儿胆量怎么行?你若是不应下这事儿,咱们又有什么理由起兵围剿幽州城?!整个大虞功不可破,若是没有一点点动乱之事,又如何能破得了这山河?!”
严律此时就站在一旁,安安静静地听着他俩对话,却是在听到这一句时,脑子里莫名想起燕湛所言的西山庄子。
那里是金人的地盘,整个西山里都是太后秘密安排的叛军,他自那日听闻这一事儿后,立即派了人前去查看,但是整个西山一片祥和,不似有叛乱的模样。他更是深夜亲自去看了,也没有看出丝毫的问题。
看来,太后,燕湛,他们终究还是对他留了一手的。
耳边,却听见燕湛继续道:“可若是父皇判下的鬼头刀比咱们的兵马来得快,怎么办啊?”
“严律会全面部署,你当他这个兵部尚书是吃闲饭的?!”
听到提及自己,严律微微笑了笑,对燕湛颔首道:“不错,四殿下,微臣会全面布局,你放心好了。”
“老祖宗,您该不会只用西山里的那些人起兵吧?”燕湛忽而脱口而出:“那些个人前后不过三万八,就算全部攻打幽州,也不可能破得了城的啊!”
严律的眼睫微颤,心思顿时一动。
西山叛军有三万八。
“哀家的亲侄女格敏要来了。”老祖宗慢悠悠地道:“严律对你说此事儿了吗?”
“提及了一些。”燕湛委屈道。
“实话跟你说罢。哀家这几日接到金雕,格敏三天后就要抵达幽州,她这次前来,是为和亲。哀家的王兄终究是做好应对的,若是皇帝拒绝和亲,亦或是玄儿不同意大婚,当下便有五十万咱们金人的兵马直接攻城。”
燕湛眼睛一亮:“五十万?!”
严律心头一紧,原先有探子对皇上来报,说是格敏公主所带大军是三十万,原来……竟然是五十万。
所以,若是这场大婚不进行,恐怕金人的兵马会当下踏破整个幽州城。
这可怎生得了?
严律比谁都清楚,目前幽州城内的兵马并没有那么多,很大一部分派出去平定四方叛乱。这些年,九州上下不太平,边塞各处也不太平。城内兵马没有那么多,每年征兵也征不上来多少个。
更何况,若是真的攻打起来,为了抵御金人,将整个幽州城全数关闭,那城内的粮草,并不能供应百姓多少个时日。
毕竟,国库空虚已是多时。一场旱灾下来,大多数米粮也都供应给了其他州县。
而格敏公主他们,是带着赈灾粮来的。
恐怕……
严律当下轰然想到,恐怕,这帮金人所带的不是赈灾粮,而是起兵攻打大虞,所需的军粮!
待得他耐心早已不在,准备发作,让死卫们满城搜捕严律时,有太监来报,严尚书来了。
燕玄那焦灼的身心,顿时变成了仇恨。紫袍一撩,他坐进自己的圈椅中,佯装气定神闲地喝了一盏茶,方才见到严律进门。
他摆了摆手,打断了严律那番客套的礼仪之词,直接道:“本王今夜找你前来,还是想问问你格敏公主一事,你可有什么眉目了?”
“没有。”严律回答地非常直接。
“今儿晚宴时,父皇已经对所有大臣说了这件事,这就代表和亲一事,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确凿事实。再过两三日,他们金人的大军就要护送格敏和赈灾粮来了,这可怎生得了?”说到这儿,燕玄又道:“严律,你该不会真的眼见着咱们大虞要被他们金人吞噬了罢?”
“太子殿下智慧过人,与人周旋非常会敲打之术,早有帝王之能。一个小小的和亲,不可能影响到你分毫的。”
“你少跟本王说这番客套话!”燕玄根本没有耐心了,想到在宁瓷寝殿里的一切,他心头的恨意更深。于是,他直接道:“和亲一事,老祖宗知道吗?”
“应该是知晓的。”
“她跟你商议过这事儿吗?”
“没有。”
见严律始终都是一副冷漠且拒绝的模样,想到宁瓷身上那一个个被他吻得那般纠缠的模样,燕玄微微闭了闭眼睛,深吸了一口苦味至极的气息,他直接道:“四弟燕湛那边呢?”
严律怔愣了一瞬,隐隐有着一丝不祥的预感,但他还是如实道:“四殿下也是知晓这件事的。”
“这事儿传出消息时,他就已经在宗人府里了。他怎么知道的?是你说的?”燕玄追问道。
抛开严律对燕玄的复杂情绪,他对皇上和燕玄向来都是以“忠”为主。这会子面对燕玄的问题,他也只有如实回答道:“是我说的。”
燕玄大喜,他就是刻意要把这话题引向燕湛:“你是怎么跟他说的?”
严律只好把前因后果都跟燕玄说了一遍。
燕玄越听,越觉得舒心:“你去把门关了,本王有要事与你商谈。”
严律自然是知晓燕玄的盘算,他甚至早就担心燕玄可能会有这番盘算。
可真当这一刻来临,严律的耳边却莫名想起宁瓷今儿对他说的那番绝情的话,他忽而觉得,如此一来,真是甚好。
待得书房门一关,燕玄直接开口道:“本王听说,你最近去了好几次宗人府,并且在宗人府那儿备了份,说是最近这两日,你还要去,并且,还要带上老祖宗一起去。”
“不错。”没有燕玄赐座,严律也毫不客气地在一旁的圈椅中坐下了:“事实上,是四殿下自己想要见老祖宗的。”
“四弟一直被困在宗人府里,难道,你和太后就没有商议个救他出来的法子吗?”燕玄皮笑肉不笑地道:“本王猜了猜,没准,你们这几次去宗人府,为的,正是如何营救四弟在想办法。对不对?”
“是。”严律很想说西山那边集结了大批叛党,很想说劫囚一事,可不知怎的,他本该对太子“忠”的,这会子,竟是不知如何开口。
“你们想的法子是什么?跟本王说说。”
燕玄直接问了,纵然严律不想说,也是不可能的。
“劫囚。”他直接道:“不过,四殿下似乎对这事儿有顾虑。”
“为何?”燕玄追问道。
“因为需要我在他被砍头之前劫下,若是没有极大的信任,他断然不会同意。这段时间,他就是在斟酌这件事。”
燕玄笑了:“虽然你极其不情愿,但是,劫囚一事,你不得不做。对吗?”
严律看透了燕玄此时心底的小算盘,他笑不出来,甚至连心情也越发低沉了:“是,我确实会做。”
“但你为四弟劫囚,不是为了救他性命,而是为了真正成为老祖宗的心腹。所以,你打算豁出去一把,对吗?”燕玄的笑容很是得意:“而这件事,想必父皇也已知晓,他也打算为了你的劫囚一事,全面配合,对吗?”
严律耷下眼皮子,书房里的冰盆散发着幽幽的凉气,却不及他此时心底的冷意:“太子殿下果然料事如神。”
“你这般豁出去,不过是想得到老祖宗最大的信任,以此,好拿到简明华卷宗的正本。说到底,你还是为了雪烟,对不对?”
“这是其一。”严律对他道:“其二,我若是成了太后的最大心腹,到时候,太后手中所有的力量,全部都可以被我所用。待得那时,便是我为简家复仇之时。当然,也是所有皇权全部回归陛下手中之日。”
“这很冒险。”
“当然。”
“一旦行差踏错,你严律就是罪人。”
“只要不是满盘皆输,我自当有破局的法子。更何况,我的背后是皇上,他自当与我里应外合。”
“既这么……”燕玄也不跟他兜圈子了:“本王想着,你既然要救四弟,不如,就以金人的名义来劫囚,如何?”
严律冷笑一声:“这才是太子殿下你今夜找我来的真正原因。”
燕玄毫不在意严律的这一句,他继续道:“本王会安排,就在这几日判下四弟的罪名,直接定了个斩立决,到时候,你带人去劫囚,恰逢金人大军护送格敏来朝。如此这般,坐实了是金人以护送赈灾粮以及和亲一事,故意起兵劫囚四弟,待得那时……”说到这儿,燕玄笑了:“和亲一事,自是不可能成的。而且赈灾粮,咱们也有机会从后方劫夺。”
“太子殿下若是这般,便是坐实了我叛国谋逆的罪名。”严律冷冷地道。
“可你会拥有老祖宗的全部信任,会拥有简明华的正本卷册,更会拥有老祖宗手中的剩余权利。待得那时,无人敢说你叛国谋逆。”说到这儿,燕玄压低了声儿,正视着他,道:“而你,也终将大仇得报。严律,你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帮简家复仇吗?既然结果是成功了,谁又在意这过程是怎样的呢?”
“所以,待得太后归天,待得皇权全部归还陛下手中。我也被钉上了谋逆叛国,亲近金人的罪名,天下骂名尽数于我,最终,我也无法全身而退,对吗?”
“严律,你可别忘记了,上次说交易时,本王曾答应欠你一份人情。”
“这份人情你会怎样偿还?”
“待得终日审判,本王……会亲自为你正身。”燕玄说这句时,他的眼眸里尽数是对严律赤血一般的恨。
-----------------------
作者有话说:燕玄:你猜,我会不会真为你正身?
严律:你猜,我会不会相信你?
第106章
第二日便是乞巧节,严律早朝后便直接去了一趟慈宁宫,只为接太后去宗人府。
太后絮絮叨叨地说着今儿身子不似昨日,乏困得紧,更是放下话来,让严律自个儿看着办。严律全然没搭话,直接请她上了万寿辇后,便一同离开了。
太后见自个儿的心腹竟然一脸阴沉,想着宗人府燕湛的事儿必定十分棘手,便懒得跟严律计较去了。
其实,严律满脑子想的都是昨儿深夜,他与太子燕玄的那番对话。
尤其是他在离开东宫前,燕玄为了让他应下此事,更是直接放了更大的筹码给他——
“只要你为本王做得此事,待得审判之日,为你正身这不用说,本王更会亲自向父皇请命,给你良田万顷,封王加爵,以及,将当年简家被灭门的真相,凶手是谁,动机如何,不仅在简明华的正本卷册中更改,本王更会将事情的真相,全部公之于天下。至于你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身份,身无分文的人,当年是怎么捐官儿上来的,又用了怎样的手段,本王会亲自帮你掩盖。如何?”
这番话简直成了严律的魔咒,反反复复地在他的脑海里萦绕,让他一夜难眠。
燕玄所言的那些个良田万顷,封王加爵这种,他根本不在意。甚至是,当年他是怎样捐官儿上来的,他也根本无所谓是否会被他人知晓,他在意的是,简家被灭门的真相,应该公之于天下。
毕竟,这些年来,简家被灭门,始终都对外告知,是被山贼所害,更是找了几个替死鬼推出去斩首,以示天下。太后当年更是告知天下,是简明华通敌叛国,与金人勾结,本是被世人同情的简氏一家,转眼间,却成了拍手叫好,大快人心的局面。
但是这些,都不是真相。
真相是南洲子,是太后,是当年那些个太后与金人通敌卖国的金雕飞镖。
他深知,宁瓷想拿到简明华的卷册,是更改简明华的身后名,这固然重要。但是,简家被灭门的真相公之于天下,也是同样的重要。
但他心底很清楚的是,燕玄放出这样大的筹码给他,不过是想将他踩入深渊,给他钉上一个通敌叛国,起兵谋反的罪名,以此,让他这辈子背负骂名,翻不了身。
他更清楚的是,一旦罪名被钉上,燕玄是绝对不可能为自己正身的。到时候,他恐怕会落得一个满盘皆输的局面。
可是,将简家被灭门的真相公之于天下这件事,诱惑力太大。
想必……宁瓷也应该很想要这般的结果罢。
想到宁瓷,严律的心头一沉,眸光所及之处,看到的,听到的,却是昨儿在她的寝殿里,两人于床榻上,宁瓷所言的那些个绝情话。
直到宗人府到了,太后的万寿辇落了地,严律才堪堪拉回一些个思绪。
待得他陪同太后一起走进宗人府,见到燕湛时,他所有的思绪,谋略,全都回归了往常那般洞悉。
燕湛看到太后的那一瞬间,顿时哭得泣不成声:“老祖宗,您快点儿救我出去罢,这里的日子,我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那为何哀家的提议,你到现在都不曾答应呢?”太后轻飘飘地瞥了他一眼,本是想要走进他那逼仄狭小的屋子里,可刚一进去,便觉得闷热至极。于是,太后缩回了脚步,就站在门槛边儿,说:“哀家这段时日身子不适,同你说几句,就得回去。”
“老祖宗,您让我应下那些个莫须有的罪名,我是真的办不到啊!”
“废物!”太后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斥声道:“若是要成大事儿,没有一点儿胆量怎么行?你若是不应下这事儿,咱们又有什么理由起兵围剿幽州城?!整个大虞功不可破,若是没有一点点动乱之事,又如何能破得了这山河?!”
严律此时就站在一旁,安安静静地听着他俩对话,却是在听到这一句时,脑子里莫名想起燕湛所言的西山庄子。
那里是金人的地盘,整个西山里都是太后秘密安排的叛军,他自那日听闻这一事儿后,立即派了人前去查看,但是整个西山一片祥和,不似有叛乱的模样。他更是深夜亲自去看了,也没有看出丝毫的问题。
看来,太后,燕湛,他们终究还是对他留了一手的。
耳边,却听见燕湛继续道:“可若是父皇判下的鬼头刀比咱们的兵马来得快,怎么办啊?”
“严律会全面部署,你当他这个兵部尚书是吃闲饭的?!”
听到提及自己,严律微微笑了笑,对燕湛颔首道:“不错,四殿下,微臣会全面布局,你放心好了。”
“老祖宗,您该不会只用西山里的那些人起兵吧?”燕湛忽而脱口而出:“那些个人前后不过三万八,就算全部攻打幽州,也不可能破得了城的啊!”
严律的眼睫微颤,心思顿时一动。
西山叛军有三万八。
“哀家的亲侄女格敏要来了。”老祖宗慢悠悠地道:“严律对你说此事儿了吗?”
“提及了一些。”燕湛委屈道。
“实话跟你说罢。哀家这几日接到金雕,格敏三天后就要抵达幽州,她这次前来,是为和亲。哀家的王兄终究是做好应对的,若是皇帝拒绝和亲,亦或是玄儿不同意大婚,当下便有五十万咱们金人的兵马直接攻城。”
燕湛眼睛一亮:“五十万?!”
严律心头一紧,原先有探子对皇上来报,说是格敏公主所带大军是三十万,原来……竟然是五十万。
所以,若是这场大婚不进行,恐怕金人的兵马会当下踏破整个幽州城。
这可怎生得了?
严律比谁都清楚,目前幽州城内的兵马并没有那么多,很大一部分派出去平定四方叛乱。这些年,九州上下不太平,边塞各处也不太平。城内兵马没有那么多,每年征兵也征不上来多少个。
更何况,若是真的攻打起来,为了抵御金人,将整个幽州城全数关闭,那城内的粮草,并不能供应百姓多少个时日。
毕竟,国库空虚已是多时。一场旱灾下来,大多数米粮也都供应给了其他州县。
而格敏公主他们,是带着赈灾粮来的。
恐怕……
严律当下轰然想到,恐怕,这帮金人所带的不是赈灾粮,而是起兵攻打大虞,所需的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