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骸 第6节
虽然行的是往常一般的宫礼,说的是平静如常的话语,可她因为前后经历了生死大劫,这会儿再见着太后,不由得眼眶倏地泛红,声音也有些微微地颤抖:“老祖宗,刚才在里头,没吓着您吧?”
太后本是在跟达春说话,却是这么冷不丁地见着了宁瓷,惊得一时间瞪大了眼睛说不出半个字儿来,却是过了好一会儿,方才感叹着一把抓住宁瓷的手,开心地暖声道:“哎哟,宁瓷,哀家的心头肉,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刚才没撞见那刺客吧?”
宁瓷鼻头一酸,摇了摇头,她紧紧地握着太后的手,道:“没有,老祖宗我很好,只是别让您受惊了分毫。”说罢,她搀着太后坐上了万寿辇,方才又道:“咱们快快回慈宁宫,我好帮老祖宗行几针,去去惊。”
太后满意地看着身边的宁瓷,又对达春道:“你们都是哀家的身边人儿,可不知怎么的,唯有这会儿看到宁瓷在身边,哀家的这颗心呐,才能真正的踏实。”
达春是宫里的大太监,他跟在太后身边做事儿,已经快要四十年,是宫里最最忠心的人儿。太后信任他,却在依赖上,似乎宁瓷要更胜一筹。
许是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达春对这种言辞并不在意,他反而笑着对宁瓷,道:“宁瓷公主的行针天下无双,就算是太医院那帮老家伙,也比不上分毫。这会儿宁瓷公主回来了,奴才也就放心了。”
但宁瓷却无法放心。
她这会儿全身心都在思索,到底该怎么跟老祖宗说严律的事儿。
刚才太和殿里发生的那一幕,无疑会让老祖宗对严律更加信任,纵然自己在老祖宗的身边也算是个重要的人,可自己的言辞,真的能撼动得了严律的地位吗?
直到宁瓷将一套“北斗七星针”,一根根地为太后扎上,并细心地捻针,好缓解太后有些受了惊的心脉时,才堪堪拿定了主意。
却在迟疑着要不要开口时,听见太后不住地对她感叹道:“当初,哀家随皇帝去金陵南巡,做的最正确的事儿,便是在你和你姐姐雪烟这对双生姐妹花中,选择了你。”
一提及这事儿,恰好戳中了宁瓷心底掩藏的大秘密,一时间,她的心头有些慌乱,口中所踟蹰之事,从“严律打算谋权篡位”,变成了“我才是雪烟”。
可是,要不要开口说呢?
老祖宗这般信任自己,可自己却欺骗了她整整四年,这……
耳边,却听见老祖宗又继续道:“哀家那会儿并不知道你会行针灸,只是想着,你活泼些,眼睛里总是透着清澈明媚,留在身边,兴趣是个能逗乐打趣的。”
宁瓷的心头倏地揪住了,天知道,她假替妹妹雨烟随老祖宗回紫禁城,这一路,她学妹妹的活泼劲儿,学得有多累。
只听老祖宗又道:“哎,四年前,自从咱们回宫后,你简家遭遇了这么个滔天祸事后,你便越发像你姐姐雪烟了。”
宁瓷心底里明白,是那会儿惨遭家门被灭,她不想再装下去了。
所以,事到如今,我要不要跟老祖宗说真相?
“你姐姐是个聪明沉稳的,美目活络,知书达理。哀家若是知道后来有这么个祸事,便将她也一并接来宫里了。”说到这儿,太后的眼眶倏地红了。
宁瓷一瞬间捕捉到太后的情绪,她不待太后的鼻头酸涩,便将一方锦帕,递了过来,轻轻地擦去太后那刚刚有些湿润的眼角,并安慰道:“天灾人祸,这是谁都无法预测到的,老祖宗,您也别太难过了。我简家上下这么多人,若是泉下有知,定会对老祖宗的这番挂念,磕头谢恩的。”
“哀家能不难过吗?”太后一把握住宁瓷的手,叹声道:“你本该是咱们大虞的太子妃,若非朝中那帮嘴碎的,你跟玄儿,也该大婚四年了。若是再深想一番,没准哀家早就抱上皇曾孙了!现在可好,自从你成了玄儿的皇妹,他气得扎根边塞,也快四年不归朝了。”
提及这档子事儿,宁瓷的脸蓦地一红,没有接话。
“哎,对了!”太后忽而话题一转,硬生生地抓紧了宁瓷的手,问:“哀家记得,并没有下达懿旨给天宁寺让你回来,你怎么这会子回宫了?”
作者有话说:
----------------------
哎哟,我来了,我来了!!!
最近工作忙到炸,今天全部搞定了。
从今天开始,每天日更~~~
各位走过路过的小可爱们,求个收藏呀!
来看咱们宁瓷宝宝是怎么复仇虐渣的啦!
反派其实全都出来了,大家能猜中是谁吗?
第6章
宁瓷怔怔地看着太后,迟疑也就一瞬间,便后退一步,对着她跪了下来。
“哎?宁瓷,你这是做什么?”太后微微起身,奈何身上尚有金针,一把没捞住。
宁瓷深深地磕了个头,方才道:“老祖宗,宁瓷每日都在佛前潜心抄经,不曾有半分懈怠。但这几日,接连出了个怪事,宁瓷担心若是不及时禀报老祖宗,恐会出现大乱……”
此言一出,太后不由得跟达春对望了一眼,方才缓缓道:“什么怪事?”
额头抵着幽冷且生硬的地砖,却让宁瓷的心越发冷静了几许。
她大声地道:“我接连三日,都梦见朝中有佞臣当道,此人勾结内外兵将,放火焚烧宫中内外,砍杀皇族中人,企图……企图谋权篡位!因梦境过于真实,且都是每日子时三刻出现,宁瓷着实惶恐,再也按捺不住,只得提前回宫,禀报老祖宗。”
宁瓷没有说全部,而是留了一半,她想看看太后的反应,再做后续应对。
毕竟,太后是个常年吃斋念佛的虔诚之人,寻常不论大事小事,都会先去佛堂烧香诵经一番。这会儿若是将神佛搬出来,再说得玄妙一些,没准,让太后相信的胜算也许会大一些。
至少,要比她说出自己是重生的,会更真实一些。
谁知,等待不过须臾之间,便听见榻上传来“哈哈哈”地大笑声。
宁瓷一愣,太后这个反应,却是她始料不及的。
她不解地微微直起身子,望向太后的床榻,却见太后笑得眼睛弯弯的,微微圆润的脸庞也红润了起来。
只听见太后笑问道:“莫非,你梦中出现的那个佞臣,便是今儿在太和殿相救皇帝的严律,严大人吧?!”
宁瓷心头一沉,哑口无言。
太后笑得抹着眼泪,对达春道:“哀家前段时间就说了,她跟严律有缘吧?”
达春向来谨慎的脸庞,此时也出现了放松的笑意,他对太后,道:“太后向来料事如神,奴才早就佩服极了。”
这番反应更是让宁瓷不解了,她眨巴着眼睛看向太后,听见太后耐心道:“清明祭祖出发前一日的早朝,严律在与其他臣子们争执时,就说起过这个。”
宁瓷倒吸一口入夜的凉意,凉意浸湿了她的血脉。
“当时,其他朝臣们都反对哀家和皇帝的决定,唯独严律一人站出来支持我们。有人就骂他是‘佞臣’,想毁了咱们大虞。严律这孩子当时就急了,他直接说,天地可鉴他的赤胆忠心,这世间,唯有神佛和哀家与皇帝,才能看清他的真心。他还说,若是神佛显灵,定会托梦于众人,告诉大家,他是怎样地砍杀奸佞,怎样地为天地立命,怎样地为天下盛世,砍杀出血路的。”
宁瓷:“……”
“哎呀,他当时说得哀家,真真是激动极了。”太后抬眼看向一旁的达春,道:“你当时也瞧见严律那副心气儿模样了吧?”
“是。”达春点头道:“严律位阶本不高,却在说这些话时,震住了在场所有的大人们。不过,最重要的是,正是严律的这番言辞,方才保住了太后的提议啊!”
太后满意地叹声,道:“宁瓷,燕家祖宗规矩本就有云,除非哀家垂帘听政,朝中不得有任何女子进入。否则啊,哀家真想让你瞧瞧,当时严律的那股子心气儿!”
“可是,老祖宗……”宁瓷不死心地膝行了几步。
太后抬了抬手,打断了她:“哀家知道,这般梦境吓坏了你。但寻常不是都说,梦境与现实是相反的吗?”
“可是,若这事儿是真的,没准,是神佛刻意预示咱们的呢?”
“你想啊,怎么就这么巧,他前几日才说了这番话,你这几日就做了这般梦?”太后美滋滋地看向一旁的灯烛,说:“自你与玄儿的大婚取消后,哀家就一直想要为你寻找个可靠之人。当时严律说了这些话后,哀家就始终看他很满意,一直想找个机会跟皇帝说,不如就牵了他与你的姻缘。没曾想,他昨日之所言,你今日之所梦。哎呀,你二人竟是这样般配!”
宁瓷大震:“老祖宗!”
太后摆了摆手,温和道:“宁瓷啊,哀家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以为,老祖宗我当真是个糊涂的?哀家还没老到那个地步呢!”
宁瓷着急道:“这不是什么糊涂不糊涂。若是严律当真打算包藏祸心,刻意隐瞒和布局,那该如何是好?老祖宗,这是我在神佛身边儿做的梦,不可不重视啊!”
许是她说得有些急了,太后本是一派祥和的脸庞,此时,微微有些冷了下来,说话的语气也不由得生冷了几分:“朝中上下,每一位臣子,他们拥有怎样的背景,与谁在牵连和勾结,又与谁脱不了干系,这些,哀家早就摸得透透的。更何况,是区区严律?!”
言下之意,宁瓷管得太宽了。
宁瓷听出了太后的语气,只能敛眉闭嘴,默不作声。
看来,得想其他法子。
只是,在宁瓷退下后,太后望向窗牖外浓浓的夜,像是自语一般,道了句:“达春,你觉得宁瓷不等哀家的懿旨,就擅自提前回来,当真……是做了一个梦吗?”
达春为她宽衣,梳发,口中却淡淡地道:“至少,今儿太和殿大乱,吓着你了,她回来为你行针去去邪,也是好的。”
太后望向铜镜里,达春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依稀能看见达春少年时的模样。
却在怔愣中,听见殿外小太监通传:“老祖宗,四皇子求见。”
莲花漏早已移到了戌时半,这会儿燕湛前来,没准,是刺客的事儿有下落了。
太后点了点头,道:“让湛儿进来。”
燕湛向来是个行事干脆利落且果断的,这会儿,他行礼后,便直接道出了缘由:“刺客已经抓到,目前在刑部大牢里。老祖宗,您说,接下来该怎么处理?”
“皇帝怎么说?”太后慢条斯理地撇了撇手中茶碗里的茶沫儿,淡淡道。
“我还没跟父皇说。刺客抓到后,我立即就来老祖宗您这儿了。”
太后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道:“那就查,挖出这刺客背后的主使。”
“若是挖不出呢?”燕湛微微拧眉,道:“这人似乎是个口风紧的。”
“湛儿能力,是所有皇孙中最卓越的。不可能有挖不出的道理。”太后笑了笑,道。
“最卓越”三个字,顿时让燕湛的心头大喜,他立即躬身道:“是!湛儿明白了。”不过,他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说:“老祖宗,今天下午,湛儿带人在宫中四处,搜查刺客的行踪时,发现了这个……”
说罢,他将始终怀揣在身上的那枚金雕飞镖,递了上去。
慈宁宫的内殿灯烛昏黄,从窗缝儿里透进来的夜风一悠一悠地摇曳着烛光,却在这片静谧之中,太后的声音缓慢地响起:“那刺客,便是用这个行刺皇帝的?”
“正是。”燕湛点头,道:“但此人出手飞快,也只有这一枚飞镖被我们拾了。金雕,本就是金人的图腾,湛儿猜测,此人行刺是假,实为故意挑衅。”
太后的声音微微有些哽咽,睫毛却在烛光的映照中,微微地颤动着:“挑衅什么?!挑衅哀家本是金人出身?!”
燕湛低下头去,没有回答。
“查!把这刺客往死里查!”太后因为太过气急,而有些语速加快,道:“哀家倒是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挑衅我娘家族人与大虞之间的关系!”
“湛儿还有一事觉得蹊跷。”燕湛的情绪倒是十分平稳,循序渐进地将所告之事,一一托出。
“说!”
“我发现金雕飞镖后,带着众人往太和殿方向赶,却在那时,撞见了宁瓷。”
太后心头一惊,和达春对望了一眼。
“湛儿记得,老祖宗前两天才说,宁瓷不在宫里,应当在天宁寺抄经祈福,可她这个时间,出现在宫里,着实说不通。”燕湛的眼里露出精明的光,一字字地对太后道:“怎么就这么巧,刺客丢下这枚金雕飞镖就消失了?怎么就这么巧,宁瓷此时就又出现了?老祖宗,湛儿向来不相信什么巧合一说。”
此言一出,别说太后,就连一旁的达春都心头一沉。
只听见燕湛继续道:“湛儿不放心,当时就问了她几句。她回答的,看上去合情合理,但,谁知道是不是提前编排过的说辞?更何况,后面又出现了个更蹊跷的。”
“什么?”
“当时湛儿看见宁瓷的地点,便是前边儿的临溪亭。等她走后,我不放心,严加排查了临溪亭,然后,又发现了这个……”说罢,燕湛将手心里的另一样物什,递了过去。
是一个粗布包裹的物什,有些沉甸甸,滑不溜秋的。
达春接过来,打开一看,顿时,一股子血腥气儿在这内殿里漫溢了开来!
太后本是在跟达春说话,却是这么冷不丁地见着了宁瓷,惊得一时间瞪大了眼睛说不出半个字儿来,却是过了好一会儿,方才感叹着一把抓住宁瓷的手,开心地暖声道:“哎哟,宁瓷,哀家的心头肉,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刚才没撞见那刺客吧?”
宁瓷鼻头一酸,摇了摇头,她紧紧地握着太后的手,道:“没有,老祖宗我很好,只是别让您受惊了分毫。”说罢,她搀着太后坐上了万寿辇,方才又道:“咱们快快回慈宁宫,我好帮老祖宗行几针,去去惊。”
太后满意地看着身边的宁瓷,又对达春道:“你们都是哀家的身边人儿,可不知怎么的,唯有这会儿看到宁瓷在身边,哀家的这颗心呐,才能真正的踏实。”
达春是宫里的大太监,他跟在太后身边做事儿,已经快要四十年,是宫里最最忠心的人儿。太后信任他,却在依赖上,似乎宁瓷要更胜一筹。
许是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达春对这种言辞并不在意,他反而笑着对宁瓷,道:“宁瓷公主的行针天下无双,就算是太医院那帮老家伙,也比不上分毫。这会儿宁瓷公主回来了,奴才也就放心了。”
但宁瓷却无法放心。
她这会儿全身心都在思索,到底该怎么跟老祖宗说严律的事儿。
刚才太和殿里发生的那一幕,无疑会让老祖宗对严律更加信任,纵然自己在老祖宗的身边也算是个重要的人,可自己的言辞,真的能撼动得了严律的地位吗?
直到宁瓷将一套“北斗七星针”,一根根地为太后扎上,并细心地捻针,好缓解太后有些受了惊的心脉时,才堪堪拿定了主意。
却在迟疑着要不要开口时,听见太后不住地对她感叹道:“当初,哀家随皇帝去金陵南巡,做的最正确的事儿,便是在你和你姐姐雪烟这对双生姐妹花中,选择了你。”
一提及这事儿,恰好戳中了宁瓷心底掩藏的大秘密,一时间,她的心头有些慌乱,口中所踟蹰之事,从“严律打算谋权篡位”,变成了“我才是雪烟”。
可是,要不要开口说呢?
老祖宗这般信任自己,可自己却欺骗了她整整四年,这……
耳边,却听见老祖宗又继续道:“哀家那会儿并不知道你会行针灸,只是想着,你活泼些,眼睛里总是透着清澈明媚,留在身边,兴趣是个能逗乐打趣的。”
宁瓷的心头倏地揪住了,天知道,她假替妹妹雨烟随老祖宗回紫禁城,这一路,她学妹妹的活泼劲儿,学得有多累。
只听老祖宗又道:“哎,四年前,自从咱们回宫后,你简家遭遇了这么个滔天祸事后,你便越发像你姐姐雪烟了。”
宁瓷心底里明白,是那会儿惨遭家门被灭,她不想再装下去了。
所以,事到如今,我要不要跟老祖宗说真相?
“你姐姐是个聪明沉稳的,美目活络,知书达理。哀家若是知道后来有这么个祸事,便将她也一并接来宫里了。”说到这儿,太后的眼眶倏地红了。
宁瓷一瞬间捕捉到太后的情绪,她不待太后的鼻头酸涩,便将一方锦帕,递了过来,轻轻地擦去太后那刚刚有些湿润的眼角,并安慰道:“天灾人祸,这是谁都无法预测到的,老祖宗,您也别太难过了。我简家上下这么多人,若是泉下有知,定会对老祖宗的这番挂念,磕头谢恩的。”
“哀家能不难过吗?”太后一把握住宁瓷的手,叹声道:“你本该是咱们大虞的太子妃,若非朝中那帮嘴碎的,你跟玄儿,也该大婚四年了。若是再深想一番,没准哀家早就抱上皇曾孙了!现在可好,自从你成了玄儿的皇妹,他气得扎根边塞,也快四年不归朝了。”
提及这档子事儿,宁瓷的脸蓦地一红,没有接话。
“哎,对了!”太后忽而话题一转,硬生生地抓紧了宁瓷的手,问:“哀家记得,并没有下达懿旨给天宁寺让你回来,你怎么这会子回宫了?”
作者有话说:
----------------------
哎哟,我来了,我来了!!!
最近工作忙到炸,今天全部搞定了。
从今天开始,每天日更~~~
各位走过路过的小可爱们,求个收藏呀!
来看咱们宁瓷宝宝是怎么复仇虐渣的啦!
反派其实全都出来了,大家能猜中是谁吗?
第6章
宁瓷怔怔地看着太后,迟疑也就一瞬间,便后退一步,对着她跪了下来。
“哎?宁瓷,你这是做什么?”太后微微起身,奈何身上尚有金针,一把没捞住。
宁瓷深深地磕了个头,方才道:“老祖宗,宁瓷每日都在佛前潜心抄经,不曾有半分懈怠。但这几日,接连出了个怪事,宁瓷担心若是不及时禀报老祖宗,恐会出现大乱……”
此言一出,太后不由得跟达春对望了一眼,方才缓缓道:“什么怪事?”
额头抵着幽冷且生硬的地砖,却让宁瓷的心越发冷静了几许。
她大声地道:“我接连三日,都梦见朝中有佞臣当道,此人勾结内外兵将,放火焚烧宫中内外,砍杀皇族中人,企图……企图谋权篡位!因梦境过于真实,且都是每日子时三刻出现,宁瓷着实惶恐,再也按捺不住,只得提前回宫,禀报老祖宗。”
宁瓷没有说全部,而是留了一半,她想看看太后的反应,再做后续应对。
毕竟,太后是个常年吃斋念佛的虔诚之人,寻常不论大事小事,都会先去佛堂烧香诵经一番。这会儿若是将神佛搬出来,再说得玄妙一些,没准,让太后相信的胜算也许会大一些。
至少,要比她说出自己是重生的,会更真实一些。
谁知,等待不过须臾之间,便听见榻上传来“哈哈哈”地大笑声。
宁瓷一愣,太后这个反应,却是她始料不及的。
她不解地微微直起身子,望向太后的床榻,却见太后笑得眼睛弯弯的,微微圆润的脸庞也红润了起来。
只听见太后笑问道:“莫非,你梦中出现的那个佞臣,便是今儿在太和殿相救皇帝的严律,严大人吧?!”
宁瓷心头一沉,哑口无言。
太后笑得抹着眼泪,对达春道:“哀家前段时间就说了,她跟严律有缘吧?”
达春向来谨慎的脸庞,此时也出现了放松的笑意,他对太后,道:“太后向来料事如神,奴才早就佩服极了。”
这番反应更是让宁瓷不解了,她眨巴着眼睛看向太后,听见太后耐心道:“清明祭祖出发前一日的早朝,严律在与其他臣子们争执时,就说起过这个。”
宁瓷倒吸一口入夜的凉意,凉意浸湿了她的血脉。
“当时,其他朝臣们都反对哀家和皇帝的决定,唯独严律一人站出来支持我们。有人就骂他是‘佞臣’,想毁了咱们大虞。严律这孩子当时就急了,他直接说,天地可鉴他的赤胆忠心,这世间,唯有神佛和哀家与皇帝,才能看清他的真心。他还说,若是神佛显灵,定会托梦于众人,告诉大家,他是怎样地砍杀奸佞,怎样地为天地立命,怎样地为天下盛世,砍杀出血路的。”
宁瓷:“……”
“哎呀,他当时说得哀家,真真是激动极了。”太后抬眼看向一旁的达春,道:“你当时也瞧见严律那副心气儿模样了吧?”
“是。”达春点头道:“严律位阶本不高,却在说这些话时,震住了在场所有的大人们。不过,最重要的是,正是严律的这番言辞,方才保住了太后的提议啊!”
太后满意地叹声,道:“宁瓷,燕家祖宗规矩本就有云,除非哀家垂帘听政,朝中不得有任何女子进入。否则啊,哀家真想让你瞧瞧,当时严律的那股子心气儿!”
“可是,老祖宗……”宁瓷不死心地膝行了几步。
太后抬了抬手,打断了她:“哀家知道,这般梦境吓坏了你。但寻常不是都说,梦境与现实是相反的吗?”
“可是,若这事儿是真的,没准,是神佛刻意预示咱们的呢?”
“你想啊,怎么就这么巧,他前几日才说了这番话,你这几日就做了这般梦?”太后美滋滋地看向一旁的灯烛,说:“自你与玄儿的大婚取消后,哀家就一直想要为你寻找个可靠之人。当时严律说了这些话后,哀家就始终看他很满意,一直想找个机会跟皇帝说,不如就牵了他与你的姻缘。没曾想,他昨日之所言,你今日之所梦。哎呀,你二人竟是这样般配!”
宁瓷大震:“老祖宗!”
太后摆了摆手,温和道:“宁瓷啊,哀家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以为,老祖宗我当真是个糊涂的?哀家还没老到那个地步呢!”
宁瓷着急道:“这不是什么糊涂不糊涂。若是严律当真打算包藏祸心,刻意隐瞒和布局,那该如何是好?老祖宗,这是我在神佛身边儿做的梦,不可不重视啊!”
许是她说得有些急了,太后本是一派祥和的脸庞,此时,微微有些冷了下来,说话的语气也不由得生冷了几分:“朝中上下,每一位臣子,他们拥有怎样的背景,与谁在牵连和勾结,又与谁脱不了干系,这些,哀家早就摸得透透的。更何况,是区区严律?!”
言下之意,宁瓷管得太宽了。
宁瓷听出了太后的语气,只能敛眉闭嘴,默不作声。
看来,得想其他法子。
只是,在宁瓷退下后,太后望向窗牖外浓浓的夜,像是自语一般,道了句:“达春,你觉得宁瓷不等哀家的懿旨,就擅自提前回来,当真……是做了一个梦吗?”
达春为她宽衣,梳发,口中却淡淡地道:“至少,今儿太和殿大乱,吓着你了,她回来为你行针去去邪,也是好的。”
太后望向铜镜里,达春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依稀能看见达春少年时的模样。
却在怔愣中,听见殿外小太监通传:“老祖宗,四皇子求见。”
莲花漏早已移到了戌时半,这会儿燕湛前来,没准,是刺客的事儿有下落了。
太后点了点头,道:“让湛儿进来。”
燕湛向来是个行事干脆利落且果断的,这会儿,他行礼后,便直接道出了缘由:“刺客已经抓到,目前在刑部大牢里。老祖宗,您说,接下来该怎么处理?”
“皇帝怎么说?”太后慢条斯理地撇了撇手中茶碗里的茶沫儿,淡淡道。
“我还没跟父皇说。刺客抓到后,我立即就来老祖宗您这儿了。”
太后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道:“那就查,挖出这刺客背后的主使。”
“若是挖不出呢?”燕湛微微拧眉,道:“这人似乎是个口风紧的。”
“湛儿能力,是所有皇孙中最卓越的。不可能有挖不出的道理。”太后笑了笑,道。
“最卓越”三个字,顿时让燕湛的心头大喜,他立即躬身道:“是!湛儿明白了。”不过,他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说:“老祖宗,今天下午,湛儿带人在宫中四处,搜查刺客的行踪时,发现了这个……”
说罢,他将始终怀揣在身上的那枚金雕飞镖,递了上去。
慈宁宫的内殿灯烛昏黄,从窗缝儿里透进来的夜风一悠一悠地摇曳着烛光,却在这片静谧之中,太后的声音缓慢地响起:“那刺客,便是用这个行刺皇帝的?”
“正是。”燕湛点头,道:“但此人出手飞快,也只有这一枚飞镖被我们拾了。金雕,本就是金人的图腾,湛儿猜测,此人行刺是假,实为故意挑衅。”
太后的声音微微有些哽咽,睫毛却在烛光的映照中,微微地颤动着:“挑衅什么?!挑衅哀家本是金人出身?!”
燕湛低下头去,没有回答。
“查!把这刺客往死里查!”太后因为太过气急,而有些语速加快,道:“哀家倒是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挑衅我娘家族人与大虞之间的关系!”
“湛儿还有一事觉得蹊跷。”燕湛的情绪倒是十分平稳,循序渐进地将所告之事,一一托出。
“说!”
“我发现金雕飞镖后,带着众人往太和殿方向赶,却在那时,撞见了宁瓷。”
太后心头一惊,和达春对望了一眼。
“湛儿记得,老祖宗前两天才说,宁瓷不在宫里,应当在天宁寺抄经祈福,可她这个时间,出现在宫里,着实说不通。”燕湛的眼里露出精明的光,一字字地对太后道:“怎么就这么巧,刺客丢下这枚金雕飞镖就消失了?怎么就这么巧,宁瓷此时就又出现了?老祖宗,湛儿向来不相信什么巧合一说。”
此言一出,别说太后,就连一旁的达春都心头一沉。
只听见燕湛继续道:“湛儿不放心,当时就问了她几句。她回答的,看上去合情合理,但,谁知道是不是提前编排过的说辞?更何况,后面又出现了个更蹊跷的。”
“什么?”
“当时湛儿看见宁瓷的地点,便是前边儿的临溪亭。等她走后,我不放心,严加排查了临溪亭,然后,又发现了这个……”说罢,燕湛将手心里的另一样物什,递了过去。
是一个粗布包裹的物什,有些沉甸甸,滑不溜秋的。
达春接过来,打开一看,顿时,一股子血腥气儿在这内殿里漫溢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