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武圣 第325节
  “既如此,冯贺、卢承弼,你们两个便带高内相去逛逛吧。”
  郑均立马吩咐二人出列,二人闻言,也是十分识趣的上前,对高礼山行礼。
  不多时,几道身影便缓缓离去。
  而郑均目光则是阴沉了片刻之后,当即道:“青黛,那两人何在?”
  一旁的青黛当即恭谨道:“公子,那两位夫人安置在‘暖玉阁’。”
  “改口的真快啊。”
  郑均轻笑一声,倒是显得有几分无奈。
  这把可真是要被迫双飞燕了。
  摇了摇头之后,郑均迈开步子,朝着那‘暖玉阁’而去。
  这毕竟是自己的府邸,郑均自然知晓‘暖玉阁’在哪儿。
  行进不久,抵达这暖玉阁左右,郑均便听到了一阵琵琶声。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高音似晨鸟啼鸣,低音若古寺钟响。
  声波轻拍耳膜,如春风拂柳、水波荡漾,令人忘却尘嚣。
  只是一道琵琶,便让郑均紧绷的神经松了些许。
  对此,郑均不由得对屋内的杨氏女多了一份好感,接着便没有丝毫犹豫,推门而入。
  “铮——”
  推门的瞬间,琵琶声戛然而止,两股目光瞬间汇集在了郑均身上。
  而郑均,也看向了二女。
  杨潇乌发绾成惊鸿髻,仅簪一支羊脂白玉步摇,衬得脖颈线条愈发修长端丽,十指纤长如玉,显然是常年习练琵琶的姿态。
  虽身处困境沦为旁人侍妾,仍保持着士族千金特有的矜持仪态,唯有微微抿紧的唇线泄露出一丝不甘,而怀中抱着一把琵琶,方才的音乐便是从这琵琶中传出。
  而那清宁郡主则是面容苍白如冷月,眉间凝着挥之不散的郁色,青丝未饰珠翠,仅用素银簪草草挽起,几缕散落的发丝垂在耳畔,更添几分零落孤寂之美。
  绮罗纤缕见肌肤,此时还恨薄衫无!
  对于二女姿色,郑均自是没有任何的担忧。
  毕竟经过一代代基因的培训,这等公子王孙、名门望族,很难出什么姿色丑陋之辈,顶多是平庸。
  只是愣了几秒之后,却忽见杨潇起身相迎。
  “妾身拜见君侯。”
  杨潇起身行礼之时,广袖不慎扫落茶盏,青瓷碎裂声里混杂着玉石碰撞的轻响。
  不过杨潇跪拜的姿势却极标准,额间花钿几乎触到满地狼藉的瓷片,显然是一副认了命,臣服之意。
  而角落里的清宁郡主,则是冷哼一声,将脑袋别了过去,并没有理会郑均的到来。
  “韩藩罪女,还不跪迎君侯?”
  不过,还不等郑均说话,那杨潇却突然开口,声音像浸了蜜的刀。
  “无妨。”
  郑均摇了摇头,主动上前,伸手扶起杨潇。
  而在郑均上前搀扶的同时,杨潇也是主动起身,将那纤纤玉指伸出来,在郑均手掌中挠了挠,露出了一抹妩媚之色,对着郑均轻声道:“妾身表字明姬,君侯可唤妾身表字。”
  轻声之后,杨潇也在心中暗自说服自己。
  ‘老祖计谋失败,如今失手被擒,能被赏赐给这等人物为妾室,已然是福分也,昭婉不愿,若是惹得君侯震怒,恐生事端,便只能行此手段了。’
  看到近在眼前的郑均,杨潇便脸颊微红,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娇躯投入郑均的胸膛前,抱住他的腰背。
  暖香软玉,倏然入怀。
  杨潇双颊面若桃花,朱唇微启,香气扑鼻:“君侯,昭婉习武多年,有些执拗,还请君侯宽恕昭婉,明姬……愿替昭婉,为君侯分忧。”
  而见到自家闺蜜如此,一旁的清宁郡主李昭婉也是目瞪口呆,深吸一口气后,勉强挤出几个字来:“明姬何苦如此……”
  说罢,这还没分清楚情况的李昭婉咬紧牙关,低声道:“郑均,我父乃是韩王,若是你敢欺辱……”
  郑均闻言,袖口鼓动,一股青金真元瞬间翻涌而来,浩荡的罡气瞬间将李昭婉的衣衫吹散,弄的紊乱半开。
  精致迷人的锁骨一览无遗,透过中间处,还能隐约看到衣裙内里的亵衣,胸膛正在伴随着李昭婉急促的呼吸上下浮动,若隐若现。
  “你!”
  李昭婉脸色绯红,不由伸手去拦。
  而郑均则是面无表情,脸色平淡的张口道:“韩王?”
  “韩王殿下还是先顾好自己吧,若是韩王殿下真有本事,何故丢了女儿?”
  说罢,郑均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将怀中一脸忐忑的杨潇抱起,直接丢在暖香阁的床上。
  连同慌乱的李昭婉一起。
  叽里咕噜说什么呢。
  直接开始吧,节省点时间。
  也就现在刀没在手,还在锻造。
  等刀好了,你们就算是想要也没辙了。
  第179章 孤注一掷,斩杀房彦!
  一个柔情似水,一个暴烈如火。
  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尤其是清宁郡主,还带着哭腔,一直在念道什么‘父王要知道此事,必杀汝’之类的威胁话语。
  只能说还是太年轻,毛都没长齐。
  这玩意儿只能增加情趣,并不能起到威胁作用。
  至于杨潇,则是配合多了,除了生涩一些,样样都好。
  甚至还帮忙劝清宁郡主。
  和她们两个一起,倒是显得更加轻松一些。
  如今自己的四个女人。
  蔡安筠,小绵羊一个,老夫老妻了,吹气还是会脸红。
  卢清仪,反差女,虽然挺开心的,但她就好像是银行里的业务员一样,天天催着你办业务,有点烦。
  杨潇、李昭婉不必说。
  至于那所谓的邓氏、范氏,尚且未曾见面,不值一提。
  今日春光明媚,郑均也要关切正事,便立马来往至郡守府中,打算展开今日例会。
  郡守府中,一如上朝时一般,当郑均踏入府中之时,众将群臣早早在此等候,见郑均入府,众将当即齐声拜道:“拜见大都督!”
  “嗯。”
  郑均微微颔首,然后十分自然的坐在了主位之上,抬眼一瞧,便见高礼山竟然也参与了此次会议,登时一怔,接着便笑道:“来人,为高内相搬座。”
  “大都督抬爱。”
  高礼山也是露出了一抹油腻的笑容,对着郑均客气的拱手道:“咱家并无军职在身,陛下那边跟咱家提过了,今州局势紧绷,便让咱家留在大都督这儿,应对月余之后再回今州效力,如今大战在即,一切皆由大都督吩咐。”
  郑均见此,不由心中暗忖:‘还不等我挽留,他便主动留下,这是何故?莫非这高礼山,还有什么永昌皇帝的旨意?’
  郑均的脑海之中不禁想到了不少案例。
  就比如比较著名的大唐节度使,以宦官当监军,甚至还有太监掌兵权的例子。
  这永昌皇帝将高礼山派到这儿来,莫不是就是要行这‘监军’之事?
  虽然郑均的军中,已经有一位监军冯贺。
  但冯贺这哪儿是监军啊,已经彻底变成郑均的形状了,根本不能有效对郑均进行监督。
  虽然郑均之前一直想要希望高礼山留下,但那也只是因为高礼山是通窍武者,能够分担自己的压力。
  但如今,高礼山却主动留下,自然引起郑均的警惕。
  ‘这永昌皇帝好不爽利,之前广封节度使的举措,稳定了一番江山,让不少家族都没有明确谋逆,甚至还有蔡家这等主动归顺之辈,这等举措还叫我以为他是一尊厉害的君王。’
  郑均在心中暗忖:‘却不曾想,永昌帝做事儿竟这般丑陋,先是让那杨潇、李昭婉予我,使我不得与魏韩二王合谋,如今又让高礼山在这儿,显然是担心我与秦王又合谋,或者我有不臣谋逆之心……’
  这永昌帝还真猜对了。
  郑均确实没有什么忠贞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是‘不臣谋逆之心’许久,但问题在于现在的郑均不可能和永昌帝分道扬镳。
  天下纷扰,永昌皇帝现在手里只有直隶、彭州、半个楚州这些实际控制区域,云州、宣州、肃州、陇州、杞州、凉州、青州、绍州、平州、益州等地只有表面臣服,实际上还是在坐山观虎斗。
  譬如云州的燕王、肃州的赵王、青州的齐王、陇州的晋王以及楚州的楚王……他们没起兵,也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外敌元素。
  燕王于北戎,赵王、晋王于西狄,齐王于秦存海、翟谦,楚王于梁、吴。
  因此,真正和永昌皇帝有关系的,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封在江州北部的越王以及博州的蔡家了。
  如此一来,永昌皇帝虽然实际控制区域比较不错,但正好处于整个天下的中央位置,腹背受敌,而郑均同样如此。
  而且郑均不仅如此,其余诸多势力,多有元丹武圣,郑均如今只是通窍三境,尚且还不能做到自给自足。
  在如此情况下,郑均只有疯了、傻了才会反叛谋逆,和自己背靠背的‘盟友’,能够给自己一个大义名分的皇帝撕破脸。
  所以在郑均看来,永昌皇帝让高礼山来当自己的监军,只会让他感觉不爽、不悦,并不会让郑均有什么‘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感觉。
  他的想法只是‘永昌皇帝闹麻了’。
  不过闹麻了归闹麻了,郑均还是微微一笑,对着高礼山道:“既如此,那便继续军议吧。”
  说罢,郑均也不再关注多出来的高礼山,心里已经打算将这位通窍二境的武者当成骡子来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