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武圣 第195节
  ‘开城投降,饶你不死。’
  郑均。
  一旁的一个羽纱谋士见此,不由道:“冯公,这黑山小儿虽是猖獗,但却也有底气!那范泰、丁明二贼,席卷而来,康乐震动!硬是被这黑山小儿给平了,除此之外,某还听闻,黑山上的大盗卢豪也被此子所杀,平章郡的沧海派也被其灭门……”
  “博州局势糜烂,那些通窍武者多出身自世家门阀,不愿出手,而忠于朝廷的通窍,却不是那张本功的对手,就如严廷郡的严老将军,年逾二百四十,垂垂老矣,仍旧要出阵为国效力……如此情景,朝廷必然更加依仗此子,暂避锋芒,方为正道。”
  谋士的分析十分在理。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如今大局不在己方。
  自然要隐忍。
  然而,冯公甫却眉头一皱,低声道:“此子太过猖狂,我若低头,势必会被众人嗤笑!城外不过三两千人,我城中尚有精兵两千,依仗城池坚守,非通窍万兵不能破之!故无所畏惧,若他有胆,便来攻拔!无朝廷指令,我断然不会开城门!”
  言语之间,尤为火大。
  这冯公甫,出身关中冯家。
  乃是关中豪族。
  祖上曾随神武皇帝起关中,佐天子以定天下,有灭国之功,因此得以显赫。
  虽然如今落寞了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冯公甫自然不会容忍郑均这种泥腿子,骑在他头上!
  若是荥阳郑也就罢了,黑山郑算什么东西?!
  听到了冯公甫的话语,这位跟随他从关中来此的谋士不由叹息一声,但也没说什么。
  如此做,必然会让地方主政官吏与带兵打仗的将军矛盾加剧。
  本就是自家主公胆小如鼠,担心是那流寇诈称官兵,来赚他城池的。
  如今知道做错了,也依旧死鸭子嘴硬。
  难,难,难!
  就在谋士感叹万千之时,冯公甫忽然又道:“郡卒多为本郡之人,前些日子不准出战已是颇有怨言,需多加赏赐,以免其等开城。”
  “我来赴任时,曾带白银五万两而来,如今还余两万两,在康乐郡得孝敬十万两,分润出三万两来,分发士卒,以免士卒寒心。”
  听到了冯公甫的话语之后,那谋士当即点头,从容离去。
  而望着谋士离开的背影,冯公甫的内心,略有安稳。
  “取三万两财产资军,那些个贼丘八,应也能给他们糊弄过去,想来也无虞了。”
  冯公甫喃喃自语,在心中想着。
  而得了冯公甫指令的谋士,差了几个家丁杂役,来到库房之中,取了三万两银子之后,轻咳一声,道:“冯公有令,资银两万两酬军,快快送于王将军手中,余下一万两,送入我府中,是为冯公命我采购军需所用。”
  家丁们闻言,自是不敢推辞,连忙装车,朝着守城队正王将军府上走去。
  不多时,一万八千两白银,便到了王将军的手中。
  望着这一万八千两白银,王将军大手一挥,当即道:“冯公任义,酬军八千两!分发给各部都头,让他们按照名额分润吧!”
  “是!”
  “……”
  就在这城中官吏们发财之间,城外的军队,调度了起来。
  至半夜,三千军队尽数就位。
  其中只有一千一百人,乃是郑均从平章郡带来的兵马本部。
  其余一千九百余,皆是本地从流民之中挑选出来的兵卒。
  抽签免死的流寇、老营兵们,被单独列出了一都,列阵在最前方。
  除此之外,郑均还将周围巨东县的流民们聚集了起来,乌泱泱的一片,趁着夜色火把之际,倒是真有一番声势浩大的模样。
  聚众过万的震撼,着实让人有些发呆。
  而郑均,也是头一次见识到这么多的人群。
  人群骚乱,但也能勉强维系。
  原因也是因为郑均分了五百平章老兵出来,外加同舟会的一些维系会众,这才勉强将这万人组织起来,不至于发生动乱。
  对此,郑均也是感到十分的无奈。
  将一万个脑袋真正做到团结一致,还真是困难啊。
  之前戏称有良将之姿,看来绝非如此。
  一个合格的将军,要谋前谋后,管理好一支军队的吃喝拉撒。
  这一点,自己目前还是很勉强的。
  自己有的,只是‘大道武书’帮扶之下,能够顺畅的结阵,无任何吃力感罢了。
  若是没有陈敬仲在一旁帮扶,郑均眼下的局势,估计会发展成和范泰、丁明差不多的局面。
  “将军,人已凭众,我已令人收集残刃,随时可分发流民,用重金激赏悍勇流民,令他们冲锋在前,而我亲率百名悍勇,跟随在后,势必能搭上云梯,攻入城中!”
  陈敬仲在一旁下拜道:“末将应能坚持三刻,还望将军把握时机。”
  “谁说我要攻城了?”
  郑均回头撇了一眼陈敬仲,当即道:“将军中康乐籍的都头、百夫长、十夫长尽数唤来。”
  陈敬仲见此,不明所以,但还是听命行事,立马叫来了三十余人。
  “将军!”
  三十余人,齐声喊道。
  “免礼。”
  郑均脸上露出了微笑,望着面前这些忐忑不安的士卒,温声道:“城中的郡兵,你们可有认识的?”
  听到了郑均的话语,众人不由一怔,旋即便开始提了起来:
  “将军,里面是康乐营第三队,我和伙长赵峰是师兄弟,在同一个师父那儿学拳!”
  “我侄子就在城里当兵。”
  “……”
  大家跃跃欲试,个个都争着抢着,愿意写信射进城中,招降亲眷。
  郑均见此,不由失笑,摇了摇头,道:“无需如此,我只不过是为了确认,城中有来自郡中各县之人便是。”
  “将军,郡兵之中,多是县兵选拔而出,有近七成兵卒,都是来自城外诸县的。”一个百夫长机灵的说道。
  郑均闻言,不由点头,接着便问道:“如此甚好……你们平日,会唱本地的歌谣吗?”
  “歌?”
  “这谁不会唱啊。”
  “就是唱的不太好听……”
  “俺只会在种田时瞎哼哼两句。”
  “……”
  众人一时之间,立马踊跃回答郑均的问题。
  而郑均闻言,不由再度颔首,接着又问道:“有没有最近这几个月,比较流行的乡里小曲,比如骂朝廷、骂世道的?”
  郑均这话一出,就瞬间把这些人给尬住了。
  肯定是有。
  但您是朝廷的大官,问这个干嘛?
  郑均见此,也知道他们误会了,当即道:“无妨,局势糜烂到这个样子,自是朝廷不合格,做的烂,骂一骂也无妨!”
  听到郑均这么说,大家才松了口气,于是七嘴八舌的说了几个。
  而郑均听了听,立马让人记录下来,临时编了一个哼哼的小曲。
  除此之外,郑均又总结先前那些人的歌谣。
  比如种田时瞎哼哼的、在勾栏时听到本地歌姬唱的、娶妻时大家齐声唱的、哄孩子睡觉时唱的……
  一时之间,不下七八首。
  确定了歌曲之后,郑均当即道:“回营之后,立马教营中所有康乐郡的士卒唱歌,等我一声令下,齐声呼唱。”
  众人还是一阵狐疑,不知这是为何。
  大半夜让大家来城下,一起唱歌来了?
  虽然满腹疑惑,但还是拱手告退,纷纷回营,去教习歌曲了。
  而郑均见此,不由呼出一口气来,遥望向那城坚池深的康乐郡城,不由冷蔑一笑:“冯公甫,这招用在你身上,真是抬举你了!”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项羽的军队在围困之时,都收不住这招。
  这城中守军,自是如此。
  更何况,郑均方才已经确定过了,城中守军有七成来自郡下诸县。
  他们的家乡被荼毒了一番,而他们的主将却让其守城,不让逃难百姓进来。
  自然是怨气横生,比之马嵬坡时,也不逞躲让。
  郑均就不信,能搅不动这康乐郡城的风云?!
  不多时,营帐之中,就开始陆陆续续传来歌声。
  康乐郡的口音,本就相似,或许有人不会,但跟着唱了几遍,也就会了。
  而流民之中,也自是有人相熟,听到有人唱家乡小调,也就不自觉的跟着哼哼了起来。
  一时之间,哼哼声也就越来越大。
  郑均见此,毫不犹豫,直接下令放声大唱。
  “世乱如麻,灾祸频降。家园残破,四处奔亡;往昔居处,已成荒场。亲族离散,不知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