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武圣 第160节
  而此时,朝廷的大军也已经反应了过来,东和县位置极佳,又处于最前线,因此各郡郡兵集结,有三万余人屯兵在那东和县,为首大将乃是严廷郡赫赫有名的严老将军,要与大义王张本功在东和县决战。
  魏家庄的壮年男子全都被征召走了,去修建工事打仗。
  而他们这些个老弱病残,便留在庄里。
  本以为打仗很快就能结束,没想到在东和县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双方根本就打不起来。
  反而如他们这种在城外的小村庄,经常被朝廷的斥候所劫掠、奸淫。
  而大义王张本功军队里的斥候,也经常过来。
  除此之外,偶尔还有征粮官来征粮。
  没粮就用钱财抵债,没有钱财就用值钱的东西抵债。
  什么都没有,就拉去充军。
  一时之间,这整个严廷郡的百姓们切切实实体会了什么叫‘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
  就这么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官兵和贼寇终于打了一仗,一时之间血流成河、浮尸数千,魏家庄以及周围几个乡镇的百姓便趁着这个功夫,一起逃了。
  “那什么狗屁大义王张本功,俺小舅子就在夯县住着,拼死逃回来后告诉我们,那张本功的贼兵杀入城中,三日未曾封刀,俺小舅子也就运气好,从城墙上跳了下去,掉进护城河里,摔断了条腿,装成尸体摸黑逃走……”
  “来了俺们东和县,本以为官兵能主持公道,谁料官兵一来,说俺小舅子是张本功的奸细,不由分说就拉出去砍了……”
  “我们听庄子里的私塾先生说,今州乃是天下繁华之地,所以我们想逃去今州,让今州的老爷们赏口饭吃。”
  流民说到这里,几欲落泪。
  他们魏家庄几乎都死绝了,也就只剩下几个了。
  之后,瞧了一眼那木板上的少年,只是瞧了一眼后,便见此人乃是误食了有毒果子,便一挥手来,青金真罡席卷,登时将其体内的毒素祛除,当即道:“此毒已解,不必扔下他了。”
  “多谢老爷,多谢老爷!”
  那几个魏家庄的流民见状,连忙下拜。
  郑均摇了摇头,道:“你们去今州,路途遥远,不仅要经过长阳郡,还要渡河……以你们现在的体能,十有八九是一个死字,不如北上,往平章郡黑山、平韵、荣源、致远四县而去,若有人问来,就说是郑三郎让你们来的。”
  听到了郑均的话语之后,流民们赶忙道谢。
  但并没有就此北上,而是继续顺着大路,朝南走去。
  见此,郑均也没制止。
  只是有些心头发寒。
  “严廷郡竟然被打成了这副样子?”
  这是让郑均没想到的。
  虽然他一直以来,都有一种马上要进入乱世的感觉。
  但毕竟呈现在郑均面前,还是一副颇为具有秩序的景象。
  而看到了这些流民之后,郑均才警觉,乱世就在面前!
  “必须早做打算了。”
  郑均呼出一口气来,又接连询问了其他几个流民之后,郑均才发觉现在的情况。
  这数百流民,组成的成分很杂。
  有一部分是来自严廷郡的,但郑均还问出,有一部分竟然是从宣州、肃州过来的!
  还有一部分,甚至就是那大义王的‘贼兵’。
  大义王的贼兵,大部分都是裹挟起来的普通百姓,这些普通百姓若是能找到机会,自然是轻松逃了。
  而真正的贼兵,其实应该属是大义王本部的那些老营兵。
  那些都是身经百战的武者、青壮,这才是大义王真正的底蕴。
  询问了情况之后,郑均才知道整个宣州、肃州都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大义王张本功如蝗虫过境,直接把宣、肃这西北二州变得充满了混乱,没有秩序。
  到处都是山匪流寇,到处都是自立为王的草莽。
  甚至有的县令为了自保,也和山匪流寇合作,出卖治下百姓。
  更有甚者,县令本人直接就‘自治’起来。
  而肃州边军,有数个外罡将领密谋叛变,被神经紧张的肃州督军全部处死,之后总觉得军中有人要谋反。
  肃州边军五万之众,因此而死者多达三千人,一时之间也是人人自危,出了不少逃兵,再加上大义王以及先前讨伐大义王而失败的溃兵,整个肃州都是有一股兵祸席卷。
  一念至此,郑均不由呼出一口气来。
  经过他们的规模介绍,这流民可不仅仅只有他们这几百上千人的。
  已经有不知道多少批流民四散开来了。
  光是宣州、肃州的流民,怕是就有十数万之多。
  “十数万的流民啊。”
  郑均心头一紧,流民一小股一小股的还好说,若是这些流民形成合流,数以万计的流民凑在一起,再加上几个居心叵测之人混迹其中,足以如蝗虫一般,摧毁沿途的每一座县城!
  “张本功起自肃州,搅乱了肃州后进入宣州,如今搅了宣州之后,又来了博州,若是挡不住这张本功,博州也会如此。”
  郑均在心中暗自思忖:“必须要早日变强,就算不能挡住张本功,也至少要让平章郡,免除劫难!”
  起家之地,不容践踏!
  看来自己势必要和张本功的流寇军对上了。
  一念至此,郑均也是立马回了那山丘,见那青鬃马乖巧的待在原地不动,郑均满意的摸了摸这青鬃马的马鬃,旋即策马而起,朝着长阳郡快马加鞭。
  斩了那妖鲤,赶紧回城!
  自己空着的那两个都的六百人空缺,也必须要早点补上了。
  第111章 定要抽得龙筋作弓弦!
  顺着官道,郑均一路南下,目标直指长阳郡。
  沿途,无数的流民顺着官道南下,浑浑噩噩、密密麻麻。
  除却之前郑均所看到的那些衣衫褴褛的正常状态下的流民之外。
  郑均甚至还看到了不少驾着马车,堆着行李的富贵人家,也是混迹在这流民之中。
  车架周围有炼血侍卫护送,而车架之中甚至有蓄气武者的气息。
  就连这样的士绅阶级都卷入了逃难的序列之中,一时之间,郑均也意识到了这流民潮的恐怖之处。
  不过沿途的不少村落,则是倒了大霉。
  有的尚且还好,大型村落民众自发组织起来,乡镇里也有蓄气武者坐镇,同仇敌忾,在厮杀了一两次之后,流民们便灰溜溜的离开。
  而有些小型村落,流民们一哄而上,瞬间就被洗劫一空。
  原本村落里的百姓,再度沦为新的流民,只能麻木的跟着一同前进,在这个冬季找能够过冬的粮食、被袄。
  对此,郑均只得加快步伐,胯下青鬃马也是瞬间爆发出极其强悍的爆发力,不过三两日,便抵达了长阳郡下。
  刚进长阳郡境内,郑均便能够感觉到一股肃杀之气。
  空气中,浓郁的血腥味在四处弥漫着,郑均远远瞭望去,只见得不时有以一伙为单位的长阳兵,正擦拭着戈矛,不远处还有被聚集起来的流民尸首。
  “长阳郡自然不会让这些流民随意穿过长阳,进入今州……”
  郑均在心中暗忖,已经了然。
  毕竟长阳乃是博州最后的要塞,若是任由这些流民进入今州,万一其中有不少张本功的间谍混迹呢?长阳郡的大小官吏自然是不能赌的。
  而既然官府不让他们走,这些流民自然就会开始形成不满的情绪,开始冲击朝廷。
  最后,惹得长阳郡的郡兵出击,进行残酷镇杀。
  不过这些,郑均暂时也管不了。
  毕竟他又不是长阳郡的官吏,长阳郡内部的事儿,和他这个平章郡的队正没什么关系。
  他能够做的,就是观长阳郡之事,在自己管辖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做好一切。
  毕竟流民,也是劳动力。
  从中挑选青壮,只要粮食管够,下本钱培养,组建出新军自然是不难的。
  而培养出数百名青壮炼血的花费,可比郑均平日修行要便宜多了。
  “且不管这些,先寻个庐江旁的村落吧。”
  一念至此,郑均便骑马,抵达了庐江旁的一处名为‘渔歌乡’的乡镇中。
  因为长阳兵将流民全都阻拦的缘故,这处比较靠近庐陵郡的乡镇却是一副和平繁华的景象,无任何的影响。
  郑均遥遥望去,便见得村落之中,鱼篓被拉出来在阳光下暴晒,空气中弥漫着河腥的味道,在这些与鱼篓前,则是挽着袖口裤腿的渔民,在这冬天依旧面不改色,神情麻木,清理着鱼篓、渔网上的河草之类杂物。
  见着了郑均的身影之后,这些渔夫们也只不过是随意瞧上一眼,接着便是继续麻木的自顾自的做自己的事儿,对郑均的到来并没有感到任何反应。
  “空气中的妖气,也有些过于浓郁了些。”
  郑均眼神一转,凝望四周,牵着青鬃马,踏入了这‘渔歌乡’中。
  刚进乡不久,郑均便迎面见到了四个挎刀的捕役皂吏迎面而来,望着郑均,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以及一丝敌意,不过还是皮笑肉不笑的上前说道:“不知这位贵人来我渔歌乡有何贵干?”
  郑均腰间的长刀,牵着的青鬃马,以及身上的那种难以言喻的气质。
  自然是让这面前的几个捕役知道,面前人绝非寻常人。
  不似之前那些偶尔运气好,闯过朝廷封锁进来的流民。
  “游山,玩水;斩妖,除魔。”
  郑均随意开口,一双鹰隼般的眼眸朝着四周激射,很快便定格在乡中的一处建筑上,接着便缓缓收回眸光,指着方才所言的那片建筑,张口问道:“那是什么地方?”
  而听到了‘斩妖除魔’四个字后,这几个捕役皆是脸色大变,对郑均的敌意愈来愈重,而听到郑均的问题之后,其中一人回答道:“乃是祭祀庐江龙王用的庙宇,祭祀龙王,保佑我们乡风调雨顺、福泽安康的。”
  这妖鲤当真是不同,和黑山上的那几头妖魔真是完全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