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武圣 第144节
  蔡家投资这样的反贼,也是有不臣之心的!
  但是……
  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要不处理好黑山盗,抵抗张本功。
  怕是要丢官下狱,三十多年的努力一朝葬送!
  所以,就算是郑均已经扯了王旗造反,只要他能够像一颗钉子镶在黑山底下,唐郡守都会当做无事发生,为他尽力遮掩。
  于是,在呼出一口气后,唐郡守道:“上报州郡,这姚永泽私通妖魔,证据确凿,本官亲自令郑均出山抓捕,不料对方勾结妖魔出手,激战之中,郑均只能反抗,失手将其杀了。”
  “至于分田之事,乃是黑山周遭百姓,被那黑山贼蛊惑,蠢蠢欲动,为确保后方无忧、采集军费,临时行径,一切都是为了大周江山!”
  “嗯。”
  张郡丞点了点头,又道:“唐公,这等口吻,通过蔡家的关系,上面应该是不会太过于追究,但镇抚司那边怎么办?四县的总旗都以同样的原由汇报,镇抚司势必会有动作。”
  “镇抚司去就去吧。”
  唐郡守道:“镇抚司也不想平章沦陷,也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现在杀了郑均,无疑是让黑山防线形同虚设,就算是杀了郑均,也得等击退了张本功再说!”
  见此,张郡丞点了点头,又忽然想到了什么,张口说道:“对了,唐公,方才王幕僚赶来,还有最后一件事来通禀。”
  “什么事儿?”
  “海榆县的沧海派前几日忽然遣散弟子,将七十三名炼血武者放归。”张郡丞道,“旋即,掌门王泰庚、执法长老云天道人便忽然自海榆县消失,海榆县一名神秘外罡传信给了海榆县令,称二人带着七名蓄气弟子,上了黑山。”
  “此外,沧海派还有五名蓄气弟子改头换面,一路南下,似乎想要离开博州。”
  听到了这句话,唐郡守不由感到一阵头疼:“看来那王泰庚、云天道人也是投了张本功,准备上山和卢豪共谋大事了。”
  说完,唐郡守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这位张郡丞。
  那神秘外罡,定然是蔡家之人。
  蔡家派人盯着沧海派,也是十分正常。
  那沧海派一步错,步步错。
  同郑均结怨之后,已经没了退路,只能在蔡家的注视下,一步一步送人头。
  先是首席弟子,然后是传功长老。
  接下来,就该掌门和执法长老一起上了。
  沧海派就算想要偃旗息鼓,蔡家不会答应,他们只能这般被迫成为郑均的试刀石。
  “面对这等庞然大物,微末小派进退不得,也就只能成为手中玩物了。”
  唐郡守在心中暗忖。
  至于那五个蓄气弟子改头换面一路南下,也不难猜。
  无非是王泰庚、云天道人觉得自己死期已至,与其带着沧海派道统断绝,不如让这些年轻的弟子们下山,给沧海派留一脉香火,来日若是出了什么遮奢人物,或许还能重振沧海派荣光。
  不过,
  蔡家这般去做,他这个郡守也感到十分恼火的。
  王泰庚、云天道人皆是外罡二重的武者!
  王泰庚甚至只差临门一脚,便进入外罡三重!
  让这两人进入黑山,这不仅仅是让他们成为郑均的试刀石,还是在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万一郑均没经住,被黑山贼破了防线怎么办?
  他该怎么办?!
  所以,他对蔡家已经隐隐有了些许火气,不过碍于蔡家在博州的能量,在加上面前的张郡丞甚至都是蔡家之人,唐郡守也只能没有发作,而是深吸一口气,张口道:“让督邮去一趟黑山县、平韵县巡查,装装样子吧!带上一个亲信,告诉郑三郎,别惹事了!陛下他,可还没有……”
  说到这里,唐郡守不言。
  但张郡丞自然明白,唐郡守的后半句是什么意思。
  微微点头之后,张郡丞轻笑一声,压低了声音,开口道:“唐公不必忧虑。”
  “来日若是有变,唐公丢官也无妨,自会有人来保住唐公!”
  听到了张郡丞的话语,唐郡守眼眸闪过一抹异色,接着便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
  博州,蔡家。
  整个庄园隐匿于连绵起伏的翠绿竹林之中,假山怪石嶙峋,池塘中锦鲤戏水,荷花亭亭玉立。
  庄园内院落深深,几重院落层层递进,每一重都蕴藏着不同的风景。
  主院尤为宏伟,屋脊上金光闪闪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檐下,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无不显露出匠心独运。
  主宅中,一名小厮快步走来,站在主院之外,恭恭敬敬,双手高举信件:“家主,平章郡有信。”
  宅中人物,穿着寻常,不过一袭锦袍,此刻正在案前,挥墨点缀。
  听到了屋外的消息,宅中人物微微颔首,只是‘嗯’了一声,那小厮手中的书信便无风而起,径直飘落进了院中,落在了案前。
  接着,便自行打开,浮现在了这宅院主人面前。
  那宅院主人只是掠过一眼,不由一怔。
  “蓄气武者,重创了外罡妖魔吗?”
  纵使这宅院主人早就已经是通了一窍的通窍武者,但看见了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还是荒诞不经。
  怎么可能呢?
  不过信件不止一封,所有从平章郡传回来的信件,皆是指出了这一点。
  这宅院主人不得不重视起来,细细打量了一番后,立马站起身来,在映照的光影婆娑之间,步履轻盈,只是轻轻一抬脚,便已经出现在了院外数十丈的位置。
  “你可以回去了。”
  声音传来,回荡在那小厮耳畔。
  小厮闻言,也不觉有异,而是恭敬转身离去。
  在得了这信件之后,宅院主人没有丝毫犹豫,只是抬步前行,数次转动之间,便已经来到了一处寒潭之前。
  潺潺流水声传来,这处深潭处于溪谷山峰之间,寒雾缭绕,边上长着些奇异艳丽的奇珍花草,而在这更远处,则是一片农田,正播下种子。
  而在寒潭边上的一块一米高的溪石上,正坐着位粗布麻衣老翁,看上去精神得很,身边还有个锄头,一双手掌充满了龟裂的纹路,双眸白翳浑浊,看起来似乎已经是年事已高了。
  “父亲!”
  那宅院主人落在了这处溪谷之外,不敢贸然入内踩踏了父亲播种的种子,只能在门外恭恭敬敬道:“平章郡有消息传来,关于郑均。”
  “嗯。”
  那穿着粗布麻衣的老翁微微颔首,轻轻地摇着蒲扇,没有多言。
  “无论是我家老三蔡勋还是张能、高须,皆是传讯,称郑均与外罡妖魔大战了一番,将其重创,随即下山,偶遇姚家的一尊外罡,重伤之躯,挥刀将其砍杀。”
  宅院主人此时完全没有先前那般轻松写意的姿态,反而有些紧张,对着粗布麻衣老翁道:“根据高须的打探,当日郑均斩杀那姚家之人时,用的刀法中,有金光流露,武学手段不明,来之前查了一番,并未查到郑均有这方面的武学,会不会是有人……”
  “无妨。”
  老翁摩挲了一下一旁的锄头,顺手抄起了镰刀,从巨石上慢慢跃下,轻声细语地道:“或许是灵性点醒,往日种种犹如大梦一场,今日方知谁是谁来。”
  “父亲,这……”
  宅院主人愕然。
  老翁抄起镰刀,望着满眼逆着季节生长而出的水稻,开始收割了起来,同时慢条斯理的说道:“大争之世,总有前世争渡失意之人投现,习武不足一年,就已如此,或许便是心性偶然,寻觅灵光一现。”
  “争渡败者?”
  宅院主人愕然。
  虽然他乃是堂堂通窍武者,但这等说法,还是头一次听闻:“那郑均,乃是大能转世之身?”
  “非也。”
  老翁呼出一口气来:“转世之说,虚无缥缈。今世法相不过七尊,而自古至今,这数以万年,法相唯有二三百人,而这争渡功成者,更是寥寥无几,怕是不足十指之数。”
  “争渡失败者,自是心有不甘,虽身死道消,但也存有一缕灵性在天地之间悠哉,逢大争之世,这些灵性自会觅主,选定‘天命’,残存不甘之心,以全执念。”
  “争渡败者。”
  老翁说罢,张口就道:“我父,当初便有灵光入梦,习得一术‘气吞山河’,方有我蔡家今日鼎盛。”
  听到老翁吐露,这宅院主人不由大感震惊。
  原来,我家这祖传神通‘气吞山河’,竟是如此?!
  蔡家绝技有二,一曰气吞山河、一曰飒沓流星。
  所谓‘气吞山河’,便是‘气箭术’的进阶版,而‘飒踏流星’也是当年先祖攻伐南楚,大胜得归,神武皇帝亲赐的神通武学,据说是当年魏氏的镇国神通之一。
  而这‘气吞山河’,宅院主人倒是从不知晓来历。
  今日方知,这来历竟是如此!
  “那这……郑……”
  宅院主人不由失态,低声说道。
  “那大义王‘张本功’,三十一岁时,不过宣州边军一小卒,因拖欠军饷,伙同军中哗变,杀了军官带着百人叛逃,当时不过是炼血修为。”
  “如今七年过去,当初的三十一岁小贼,如今已成巨寇,修为早就通窍,其也是寻觅了一层灵性,偶得神通,名唤‘紫气东来’,乃是六千七百年前,古夏的开国君王所创。”
  听到了老翁如此言语,宅院主人不由惊骇万分,张口便道:“那这天下英才,岂不尽是灵性所有?”
  “灵性寻人,又并非是随便择一运种,灵性也要遵循争渡意愿,使得融会贯通,寻与其相似之人……能被灵性寻中,本就是人中龙凤,就算并无灵性,在草莽中厮混数十年,也照样能闯出一片天地苍茫。”
  “再者,乾元山的霍无伤,自幼天赋异禀,年方二十三岁,便已是开了两层灵窍;当今太孙,如今三十有五,已是五体通窍……其余英才,也络绎不绝,不足三十岁便外罡者,也不少有;我家麒麟儿,不也是不足三十五岁,便已经外罡巅峰,将要通窍?”
  老翁淡定道:“江山代有才人出,若是无英才,灵性何来?”
  听到老翁之言,宅院主人心里泛起一抹波澜,低声道:“若是……”
  “我知你意,灵性需至元丹之境,方能彻底消弭,消弭之后,方能显现出这神通的本相。你现在去询问那郑三郎,他也说不出这神通的来龙去脉,只道是天生知之。”
  老翁站起身来,佝偻着腰,望着面前已经割了大半的水稻,满眼回忆道:“说来,我也许久未曾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