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1549节
其他人,哪怕是兰天罗很有天赋,可想要到成熟主任医师的水平和火候,也得再过七八年。
现在有陈芳现成的成熟熟手,方子业肯定不可能放过。
“陈老师,我承认我在之前有顾虑不周的情况,我甚至,带了不少其他亚专科的人,但我真的没有考虑那么那么细致。”方子业继续给陈芳解释。
陈芳道:“子业,你还想一个人彻彻底底地扛起来一个专科啊?”
“这是不能够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因缘造化,如果机缘不够,你再托举都是没用的。还是要自身的实力过硬。”
“其实走也不错,我本来的能力就只是适配带教学性质的三甲医院平台,像现在的中南医院,是挤不动的。”
“当然,我不是怪你把平台带这么好了,我反而非常开心,甚至做梦都想看到如今的样子。”
“只是祝福归祝福,呆不呆得下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就是个外科医生,非常简单且纯粹的外科医生,我做不到袁威宏那样科研和专业技术都炉火纯青,也更不可能像子业你这样,两头同举。”
“不是自己的圈子,挤得头破血流还只是站在门口,又有什么意思呢?”
“我打算去的赣省,就是更加安逸的平台,待起来是舒服的。”
“子业,你不是经常给你的学生说有自知能力么?这就是你陈老师的自知之力了。”陈芳的语气和口吻笃定。
人事变迁,本来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陈芳在中南医院待了这么多年,医院和科室内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如果真的可以水涨船高的话,他也不必剑走偏锋。
正是因为没办法水到渠成地水涨船高,他这只船才能去风浪中求大鱼。
翻了船,也得认命。
“陈老师?你这是,彻底决定,没有转圜余地了么?”方子业问。
“对!~”陈芳点头:“挤在这里太累太累,不适合我这样的安逸性子。”
“我就只会点常见的手术,所以就去做这些好了。”
“科研、教学、专科病种新治疗方法的突破,与我没有适配性。也努力过,并不后悔。”
“我爱人、孩子都已经去了赣省,我回不了头了。”
“今天来见你,也是想和你道个别,谢谢子业你能够带着我一起见识一下最顶级的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大概该是什么样子。”
“可我与这样的平台,也就是仅此而已的缘分。”陈芳不是小孩子,即将知天命之年的他,对世界有自己的理解和体悟。
平台在提升的同时,必然会伴随一部分的能力不济。
要么是活得非常艰辛,如同蝼蚁,要么就是剑走偏锋,甚至去走歪门邪路。
陈芳就是没顶住压力,又不想求人的那种‘普通人’!
“那陈老师,祝您前途似锦。”方子业听到这里,也便不再劝。
“这就对了嘛,以后再回汉市,还能一起喝酒,你来了赣省,还是可以一起喝酒。”
“现在交通发达,来回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陈芳说。
“不过是这样的,子业,我这边还有几个学生,想要和你交接一下,目前……”陈芳的硕士和博士都是汉市大学的,肯定是带不出去的。
“没问题,陈老师。”
“我师父,还有我,还有聂雪华大哥,都会好生对他们的。”
陈芳走后,他的学生会改硕导和博导,亚专科内换导师是最常见的事情。
“有子业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借用你的一句话,祝子业你前路宽坦,祝科室更加蒸蒸日上……”
“科室以后发展得越好,就是我最大的底气之一了。”陈芳感慨着,举起了茶杯,又与方子业同饮了一杯。
但也仅限于这一杯。
再接下来,陈芳就与方子业详细地说明了自己几个学生的资质、天赋、擅长点,脾气等。
算是事无巨细地把自己的几个学生剖析给了方子业。
他是不想求着方子业再混一个前程,毕竟年纪大了,但他的学生们还年轻,是可以跟着方子业求一个更好的前程的。
第872章 刺儿头!~
方子业与陈芳副教授道别后,中午饭都没有一起吃,因为陈芳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要交代。
他也还要去找他的学生们吃个‘散伙饭’,而且陈芳下个月就决定要去赣省任职,所以赣省那边也有不少的手续要走。
君子之交淡如水,吃饭喝酒这样繁缛的礼节没有必要抠得太过于细致了。
不过,方子业才从汉街开车出大路上时,胡青元的电话响了起来,方子业选择车载接通:“青元?怎么了?”
“师父,你还记得我昨天给你分享的那个短视频帖子么?”
“今天它莫名其妙地有点小爆了,抨击你的评论非常多……”胡青元说。
方子业听后大感意外:“啊哈?”
“你说的就是那个什么评论员硬碰瓷我的短视频么?这也能爆起来?为什么?对方投流了么?”
胡青元是短视频爱好者,所以经常会刷一些短视频,昨天胡青元恰好吃瓜到了方子业身上。
根据那个作者的说法就是,中南医院的方子业教授,几年前拿到了破格职称提升。
但近两年来,少有科研产出,所以那个做科研科普的评论员就对方子业做了背调。
然后还真的背调出来了些东西,他发现方子业现在竟然在做渐冻症这样的罕见病课题,一下子就‘怒了’!
“沽名钓誉、不把科研经费当钱,随意霍霍、沽名钓誉。”
“震惊,汉市大学某教授为了名声竟然做这种事……”
其实,这个人还是有些科研功底的,他查了一下全世界渐冻症患者的数量,觉得投入大量的经费去研究这样一个小病种的治疗方案,完全就是在浪费国家的钱。
固然这种疾病很难治,可一旦找到了解决办法,给作者带来的名气也是巨大的。
然后博主还扒了一些中南医院门诊患者的采访:
病人和家属的意思就是,方子业教授的号很难挂,也不做手术,心高气傲。很多手术明明做得最好,就是不收治。
让很多远道而来、慕名而来的人抓空回去。
这一下,方子业就又多了一个标签:“冷漠、无情,为了名声不顾一切,连最基本的医德都没有。”
二十一世纪,想要获得流量有哪几种捷径?
第一,喷城管。
第二,喷老师。
第三,喷医生。
如果从社会效益分析,这个博主的讲法是一点毛病没有,他也没有添油加醋,最多就是在给方子业贴标签的时候,贴得有点狠了。
“哦豁,终于404了!~”胡青元说话间,忽然传来了一声喜悦的声音。
“404了的话,估计医院的宣传科那边已经发力了!~”
“正好,也有很久很久没接受过采访了。”方子业随意地笑了笑,没把这件事当个正经的事情。
如果他这样的人,都要受一个短视频博主的锐评而更改科研方向的话,那么华国的‘医疗强国’提法就是‘瞎几把乱扯淡’的。
……
翌日,方子业果然是接到了本院区宣传科的电话,说有鄂省的记者过来采访,王院长已经决定了要应访,问方子业要不要过来一起。
方子业目前已经是医院外科学领域的一块标杆,自然是有什么露脸的好事都会想着方子业了。
医院层面,想要再提升自己的“层级”,靠的不仅仅是你做了多少手术,而是医院里存在多少最核心的竞争路径。
新病种治疗方案、高级的科研体系等。
方子业符合多种核心竞争途径,所以在中南医院的地位也是可以瞧见的。
方子业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方教授,好久不见,我们又见面了。”方子业到了宣传科后,才发现来的根本不只是鄂省的官媒。
多年前就给方子业做过专访的孟常祎记者也到了。
“孟记者好,谭记者好。王院长,肖主任……”方子业笑着和众人一一打招呼。
“方教授,我今天来,其实有一个目的是来吃瓜的,这段采访会被掐掉,不知道方教授对网上的那些评论怎么看?”孟常祎的语气随和,就像是在最普通的聊天。
方子业笑道:“用眼睛看。”
“那方教授就是不在意么?”谭记者也插了一句嘴。
谭记者是鄂省媒体的记者,孟常祎则是龙台媒体的记者。
“网上博主的发言我不在意,不过底下的一些评论我是有认真看了的。也不能说全然不在意。”方子业回说。
接着,方子业确定:“这段一定会被掐掉吧?”
孟常祎说:“肯定会被掐掉的,方教授您说。”
方子业紧了紧眉,笑着说:“有人要指导我的临床工作方向!一部分病人不乐意就要我改科研方向了,有这个时间,他都能写一份科研标书了,找我的茬子干嘛?”
“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可没有明文规定普通人不能投课题标书的。”
孟常祎和谭记者二人听到这话都笑了。
方子业,气质与他的年龄职称一样,年少有为,非常自信。
王兴欢院长这会儿也道:“孟记者,谭记者,其实我的意思也和方教授差不多。科研本来就是自由的,做科研的方向也应该尊重自由。”
“如果做科研都有八股制定的话,那么科研这两个字都不必再谈起了。”
“任何一个行业,都只有极少数极少数一撮人,敢于对绝对的未知和无能去发起挑战。”
“比如说方教授在研的渐冻症病种,全世界有多少团队都在它的面前折戟沉沙?”
“大部分人能看到的就是目前科研臻待突破,没有看到的就是数百甚至数千人夜以继日、费心费力的付出而又没有收获。”
现在有陈芳现成的成熟熟手,方子业肯定不可能放过。
“陈老师,我承认我在之前有顾虑不周的情况,我甚至,带了不少其他亚专科的人,但我真的没有考虑那么那么细致。”方子业继续给陈芳解释。
陈芳道:“子业,你还想一个人彻彻底底地扛起来一个专科啊?”
“这是不能够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因缘造化,如果机缘不够,你再托举都是没用的。还是要自身的实力过硬。”
“其实走也不错,我本来的能力就只是适配带教学性质的三甲医院平台,像现在的中南医院,是挤不动的。”
“当然,我不是怪你把平台带这么好了,我反而非常开心,甚至做梦都想看到如今的样子。”
“只是祝福归祝福,呆不呆得下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就是个外科医生,非常简单且纯粹的外科医生,我做不到袁威宏那样科研和专业技术都炉火纯青,也更不可能像子业你这样,两头同举。”
“不是自己的圈子,挤得头破血流还只是站在门口,又有什么意思呢?”
“我打算去的赣省,就是更加安逸的平台,待起来是舒服的。”
“子业,你不是经常给你的学生说有自知能力么?这就是你陈老师的自知之力了。”陈芳的语气和口吻笃定。
人事变迁,本来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陈芳在中南医院待了这么多年,医院和科室内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如果真的可以水涨船高的话,他也不必剑走偏锋。
正是因为没办法水到渠成地水涨船高,他这只船才能去风浪中求大鱼。
翻了船,也得认命。
“陈老师?你这是,彻底决定,没有转圜余地了么?”方子业问。
“对!~”陈芳点头:“挤在这里太累太累,不适合我这样的安逸性子。”
“我就只会点常见的手术,所以就去做这些好了。”
“科研、教学、专科病种新治疗方法的突破,与我没有适配性。也努力过,并不后悔。”
“我爱人、孩子都已经去了赣省,我回不了头了。”
“今天来见你,也是想和你道个别,谢谢子业你能够带着我一起见识一下最顶级的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大概该是什么样子。”
“可我与这样的平台,也就是仅此而已的缘分。”陈芳不是小孩子,即将知天命之年的他,对世界有自己的理解和体悟。
平台在提升的同时,必然会伴随一部分的能力不济。
要么是活得非常艰辛,如同蝼蚁,要么就是剑走偏锋,甚至去走歪门邪路。
陈芳就是没顶住压力,又不想求人的那种‘普通人’!
“那陈老师,祝您前途似锦。”方子业听到这里,也便不再劝。
“这就对了嘛,以后再回汉市,还能一起喝酒,你来了赣省,还是可以一起喝酒。”
“现在交通发达,来回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陈芳说。
“不过是这样的,子业,我这边还有几个学生,想要和你交接一下,目前……”陈芳的硕士和博士都是汉市大学的,肯定是带不出去的。
“没问题,陈老师。”
“我师父,还有我,还有聂雪华大哥,都会好生对他们的。”
陈芳走后,他的学生会改硕导和博导,亚专科内换导师是最常见的事情。
“有子业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借用你的一句话,祝子业你前路宽坦,祝科室更加蒸蒸日上……”
“科室以后发展得越好,就是我最大的底气之一了。”陈芳感慨着,举起了茶杯,又与方子业同饮了一杯。
但也仅限于这一杯。
再接下来,陈芳就与方子业详细地说明了自己几个学生的资质、天赋、擅长点,脾气等。
算是事无巨细地把自己的几个学生剖析给了方子业。
他是不想求着方子业再混一个前程,毕竟年纪大了,但他的学生们还年轻,是可以跟着方子业求一个更好的前程的。
第872章 刺儿头!~
方子业与陈芳副教授道别后,中午饭都没有一起吃,因为陈芳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要交代。
他也还要去找他的学生们吃个‘散伙饭’,而且陈芳下个月就决定要去赣省任职,所以赣省那边也有不少的手续要走。
君子之交淡如水,吃饭喝酒这样繁缛的礼节没有必要抠得太过于细致了。
不过,方子业才从汉街开车出大路上时,胡青元的电话响了起来,方子业选择车载接通:“青元?怎么了?”
“师父,你还记得我昨天给你分享的那个短视频帖子么?”
“今天它莫名其妙地有点小爆了,抨击你的评论非常多……”胡青元说。
方子业听后大感意外:“啊哈?”
“你说的就是那个什么评论员硬碰瓷我的短视频么?这也能爆起来?为什么?对方投流了么?”
胡青元是短视频爱好者,所以经常会刷一些短视频,昨天胡青元恰好吃瓜到了方子业身上。
根据那个作者的说法就是,中南医院的方子业教授,几年前拿到了破格职称提升。
但近两年来,少有科研产出,所以那个做科研科普的评论员就对方子业做了背调。
然后还真的背调出来了些东西,他发现方子业现在竟然在做渐冻症这样的罕见病课题,一下子就‘怒了’!
“沽名钓誉、不把科研经费当钱,随意霍霍、沽名钓誉。”
“震惊,汉市大学某教授为了名声竟然做这种事……”
其实,这个人还是有些科研功底的,他查了一下全世界渐冻症患者的数量,觉得投入大量的经费去研究这样一个小病种的治疗方案,完全就是在浪费国家的钱。
固然这种疾病很难治,可一旦找到了解决办法,给作者带来的名气也是巨大的。
然后博主还扒了一些中南医院门诊患者的采访:
病人和家属的意思就是,方子业教授的号很难挂,也不做手术,心高气傲。很多手术明明做得最好,就是不收治。
让很多远道而来、慕名而来的人抓空回去。
这一下,方子业就又多了一个标签:“冷漠、无情,为了名声不顾一切,连最基本的医德都没有。”
二十一世纪,想要获得流量有哪几种捷径?
第一,喷城管。
第二,喷老师。
第三,喷医生。
如果从社会效益分析,这个博主的讲法是一点毛病没有,他也没有添油加醋,最多就是在给方子业贴标签的时候,贴得有点狠了。
“哦豁,终于404了!~”胡青元说话间,忽然传来了一声喜悦的声音。
“404了的话,估计医院的宣传科那边已经发力了!~”
“正好,也有很久很久没接受过采访了。”方子业随意地笑了笑,没把这件事当个正经的事情。
如果他这样的人,都要受一个短视频博主的锐评而更改科研方向的话,那么华国的‘医疗强国’提法就是‘瞎几把乱扯淡’的。
……
翌日,方子业果然是接到了本院区宣传科的电话,说有鄂省的记者过来采访,王院长已经决定了要应访,问方子业要不要过来一起。
方子业目前已经是医院外科学领域的一块标杆,自然是有什么露脸的好事都会想着方子业了。
医院层面,想要再提升自己的“层级”,靠的不仅仅是你做了多少手术,而是医院里存在多少最核心的竞争路径。
新病种治疗方案、高级的科研体系等。
方子业符合多种核心竞争途径,所以在中南医院的地位也是可以瞧见的。
方子业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方教授,好久不见,我们又见面了。”方子业到了宣传科后,才发现来的根本不只是鄂省的官媒。
多年前就给方子业做过专访的孟常祎记者也到了。
“孟记者好,谭记者好。王院长,肖主任……”方子业笑着和众人一一打招呼。
“方教授,我今天来,其实有一个目的是来吃瓜的,这段采访会被掐掉,不知道方教授对网上的那些评论怎么看?”孟常祎的语气随和,就像是在最普通的聊天。
方子业笑道:“用眼睛看。”
“那方教授就是不在意么?”谭记者也插了一句嘴。
谭记者是鄂省媒体的记者,孟常祎则是龙台媒体的记者。
“网上博主的发言我不在意,不过底下的一些评论我是有认真看了的。也不能说全然不在意。”方子业回说。
接着,方子业确定:“这段一定会被掐掉吧?”
孟常祎说:“肯定会被掐掉的,方教授您说。”
方子业紧了紧眉,笑着说:“有人要指导我的临床工作方向!一部分病人不乐意就要我改科研方向了,有这个时间,他都能写一份科研标书了,找我的茬子干嘛?”
“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可没有明文规定普通人不能投课题标书的。”
孟常祎和谭记者二人听到这话都笑了。
方子业,气质与他的年龄职称一样,年少有为,非常自信。
王兴欢院长这会儿也道:“孟记者,谭记者,其实我的意思也和方教授差不多。科研本来就是自由的,做科研的方向也应该尊重自由。”
“如果做科研都有八股制定的话,那么科研这两个字都不必再谈起了。”
“任何一个行业,都只有极少数极少数一撮人,敢于对绝对的未知和无能去发起挑战。”
“比如说方教授在研的渐冻症病种,全世界有多少团队都在它的面前折戟沉沙?”
“大部分人能看到的就是目前科研臻待突破,没有看到的就是数百甚至数千人夜以继日、费心费力的付出而又没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