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1514节
  几个人的心思归正。
  团队!
  团队。
  团队有核心,就会有成员,方子业从来没想过要换个人,方子业很专一,是他们自己想多了。
  这种事就该是自然而然的,而不应该是方子业的“赏赐”!
  廖镓,重新开了一瓶酒,小心地倒进了身前的杯子里,半举起,声音轻柔:“哥,喝酒!~敬你一杯。”
  不是义父,不是方教授,不是子业。
  “一起喝吧…别让别人看笑话了,显得我们很中二…”方子业继续破气氛。
  “中二就中二,谁tm爱说说去!~”廖镓一脸无所谓的豪爽!
  敢为大哥赴死!
  ……
  第844章 其实都没错!
  宵夜回程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的揭翰主动请示:“师兄,你手里面是不是有不少的学生啊?能不能分给我几个带一带?”
  “咋回事?师父手里的师弟现在不够你祸祸的了?”方子业与洛听竹坐在了后面,方子业的语气轻佻自然,有绝对身为师兄的气质。
  自从方子业单独来新院区后,揭翰就是袁威宏组里的大管家,现在的袁威宏可不是以前的那个小老板,而是成了正儿八经的大老板。
  优青握在手里,专业技术正在“调练过程”中飞速进步,校级省级的奖项拿到手软,杰青也就是招手可得的事情。
  袁威宏固然快奔四十了,但袁威宏很有希望在三十岁左右就升正高,直逼当年有院士大佬做岳父的刘煌龙,甚至超越他。
  现在的袁威宏,手里的硕士和博士数量也不算少。
  甚至今年的袁威宏在教师节聚餐时,也不用去邓勇那边汇报了,而是自己当大老板,开了一个超级大的包厢,“享受”着方子业、揭翰等人的‘供奉’!
  当然,实际上现在的袁威宏在进行专业苦修。
  邓勇扎扎实实地往前跨越一步,再加上揭翰经历了近六年的理论圆润,一举飞升,给袁威宏带来的刺激也很大。
  袁威宏说过,未来十年,他都会一直一直专注于临床操作,少接触基础科研和临床科研,除非有重要的事情,他就会一直处于闭关状态,直至可以再进一步。
  揭翰回得认真:“师兄,我没有祸祸师弟们,只是觉得人手有点不够用。”
  “而且,据李源培师兄说,师兄你不是有意要整合‘骨科’嘛,希望能够找一些契合点,将骨科的诸多亚专科的壁障打通,以后在会诊、综合诊治时,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会诊。”
  “而且,师父现在在做的事情,也是我想做的。”
  “虽然我临床操作资质一般吧,却也没那么差,多花点时间,就算比不过天罗,应该有机会和望远奇师兄碰一碰。”
  “再加上有理论兜底,我相信应该学得会快一点。”
  “目前师父这边的hk2相关的大环路都还没有彻底通透,目前回归临床后,也有很多基础药物与肿瘤之间的治疗关系需要研发。”
  “我也没办法投入太多精力进去。”
  “马上就要任住院总了。”
  方子业点头:“可以是可以,但你自己应该就能说服其他科的同学或者师弟吧?”
  现在在读的博士硕士,再也没有人是揭翰的师兄了,全都是他都的师弟。
  听到这里,揭翰轻傲,轻轻咧嘴:“师兄,刨开你的思维光环,你的写作能力…”
  只有揭翰敢说方子业懂什么写文章的话。
  方子业是很会做课题,但写文章的功力上,揭翰是深入理解过的。
  揭翰是什么人,是可以把当年方子业的英语作文变成sci文章的人,文章写作功力深厚得一匹。
  如今这么多大型的文章都是揭翰亲自成稿改稿,哪怕洛听竹毕业时的毕业论文,也是揭翰修改了几次之后才定稿的……
  整个骨科,目前仅论文写作经验和功力,上至杜新展、邓勇、宫家和,下到实习生,谁不知道揭翰博士是最牛逼的?
  caa文章的稿子都亲自投过!
  揭翰的人缘可好得很。
  “好吧,对不起,哥错了,我那些老底你也都知道,就别说出来了。”方子业说着,才又给洛听竹细细地解释了当年的‘资源互换’事宜。
  做课题和论文写作是真的不一样。
  固然论文需要课题数据支撑,但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统计图案,就能够让论文更上几个逼格,懂的人都懂。
  “那你自己去看吧。”
  “我给你推荐一个人,就是骨病科即将研三在读的童力老弟啊,非常不错,与你颇有几分相似,这个人你可以接触一下。”
  “如果机缘合适的话,争取把他拐过来,其他人就没深入了解过了。”方子业说道。
  中南医院的确是汉市大学的附属教学医院,能搜罗到不少天才,可真正非常牛掰的人全靠捡漏。
  一个骨科,也不可能每年都能产出像方子业、兰天罗这样的顶级天才。
  几年能遇到一个就不错了。
  当然,如果放眼整个医院层面,那每年会有一两个与蓝天路资质相等的人才,是比较常见的。
  “好,师兄。”揭翰把童力的名字记下了,回头就准备去刨一刨骨病科教授的根基。
  ……
  翌日,10月23日,周三,手术日。
  中南医院新院区的住院总办公室,方子业正在与兰天罗等人“同庆”早饭。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是黄晓薇护士长带来了一个病人。
  轻敲门后,黄晓薇说:“方主任,11床的病人说私下里找你有点事情。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我就带她过来了。”
  跟着黄晓薇来的,是一个二十三四岁的青年女子,身上的气质还颇觉青涩稚嫩。
  方子业的早饭还没吃完,抬着芝麻糊沾满的筷子,眼睛轻眯,语气客气:“这位家属,能不能等我吃了早饭?”
  “好的,方老师。我不着急!”那女子赶紧微微躬身,先自报了一下身份。
  这一句老师,大抵就暴露了她要么是汉市大学的学生,要么是医学从业人员。
  方子业略加速吃完,再咕噜咕噜地送了一口水后,看向兰天罗:“天罗,目前科室里的早餐账上还有多少钱?”
  “如果没了的话,我发给你。”
  方子业说了,科室里下级医生的早餐他可以包圆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直做着,从年初就持续到了现在。
  方子业不可能分给硕士、博士管床医生正儿八经的钱,就只能给他们送一些小福利了。
  专硕和博士都是学生,不是正式职工。
  大家都没钱拿,方子业也不好例外。
  哪怕方子业愿意,有钱给也不行,这是破坏行规的。
  硕士和博士有学业补贴,这就是目前的政策。
  “不知道,师兄,你要发就发一点吧,不发也无所谓了……”兰天罗可没记这么多。
  他任住院总了,也就领工资了,再加上科研奖金、专利分成等,目前也算是小财富自由阶段。
  再说了,为了给方子业送礼物,兰天罗几百万都送了。
  这点小钱,他真的不在意。
  “小心童话查你流水。”方子业轻笑着说。
  大家都知道兰天罗有一个金砖女朋友,目前在华科的协和医院任职,不过听说经过兰天罗几年的软磨硬泡,有可能在合同到期后来中南医院。
  “亲情付…我这流水有什么好查的。”兰天罗无所谓,一边回,一边继续坚持住院总原则。
  快吃快睡快拉……
  七点四十分,主任办公室,方子业领着那个青年妹子入门后,招呼道:“不用太紧张,你先坐,你应该是个医学生吧?”
  “方老师,是的,我是我们医院本院区风湿内科张乔老师的学生。我叫袁姗姗,女册那个姗。”
  袁姗姗自我介绍完后,才鞠了一躬,语气感动:“方老师,首先很谢谢你可以让我父亲能够提前来这边住院。”
  “不要外传就是了。本院的亲戚,不搞得风雨满楼的情况下,我肯定会在能力范围内多照顾一二的。”
  “你今天来找我是?”方子业问。
  病人是从神经内科转过来的,一切指征都符合转科条件,他还是从本院区的神经内科转了过来,其实也蛮折腾,只是比普通的排队要略好了一些。
  “方老师,我听我妈妈说,这边的师兄在谈话签字的时候,说我爸爸的主刀医生会变成李诺老师和唐老师。”
  袁姗姗说完,赶紧抬头,声音带着紧张:“方老师,我其实可以理解您,但我能不能用一下作为家属的权利,要求您来主刀啊?”
  “毕竟他是我父亲!~”
  袁姗姗当然紧张,她这么要求,就是脱离了自己的学生身份,以家属的身份和方子业沟通了。
  “这是非常正常的要求,也不过分,当然可以了。”
  方子业说:“不过我还是要为我们组的李诺副主任医师以及唐僿副教授争取一下主刀机会。”
  “我不知道你清不清楚目前的脊髓损伤治疗的术式,就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科室里,都是在用脊髓穿刺器置入针刺电极和桥接电极。”
  “只要操作标准,无论是我还是李医生,二人的操作结果都是相差不大的。”
  “在前面几个月,我才会选择用手工进行穿刺置入,但非常麻烦,每天的手术量最多就只能排三个到四个。”
  “但现在,有器械辅助的话,就能做七八台。而且质量都很好!!”
  “袁同学,你能理解吧,就好比检验科的细胞计数,以前全靠镜检数细胞,现在则是机器检测了。”
  袁姗姗略讶:“方老师,现在都是用穿刺器了吗?我怎么听我老师说,您亲自操作,效果会更加好一些?”
  方子业的手工操作会高于脊髓穿刺器的手术质量这件事,普通的患者是不知道的。
  但行内人,特别是本院的人都知道。
  “嗯,可能会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