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1491节
  “我知道,你的心意,我和我爸都知道。”
  “所以就没有必要真送了。”
  “我真知道你和我爸,你们神交已久,虽然你有些不听话,让他略有遗憾,可我爸他说,他真的与你神交已久。”
  “有些交情,并不需要来往,并不需要成为朋友,甚至连多次见面都没有必要,一眼看了,就可以说得清楚千言万语。”
  “不过我爸在去世之前,的确有一些话和一些东西要送给你。”
  “东西其实你也知道,就是我爸的一些笔记,这是他最近半年整理出来的笔记,他说这些东西我们都有,但是你没有,他想亲自写给你。”
  “万一哪天你用上了,你哪怕只用了百分之一,他都欣慰。”
  “因为他想教的人都教过了,想教的东西都已经教了。反而是子业你,他并不知道该怎么教你,甚至都不知道该从何教起,所以他就从头开始整理。”
  “当然还没有整理完,但这的确是最近很多年,整理出来的,关于中医学习的一切理解,最想说的话。”
  “嗯,这是留给你的东西。”陈广白也说得很碎碎念。
  听得出来,陈广白很尊重陈宋,也挺爱他的,只是陈广白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表达这份爱。
  让他老年过得好一点,陈宋不需要,他有人养老。
  让他儿孙满堂,这不是陈广白可以做到的,他生孩子的那个年代,有计划生育政策。
  虽然说他可以强行去打破这个规矩,可陈广白一直都觉得,孩子并不在多,传递自己基因这样的本能,并不能影响陈广白……
  强行给陈希莶嫁人去开枝散叶这样的事情,陈宋都做不了,更何况是他陈广白了。
  陈广白敢这么做,只要陈希莶哭几句,陈广白都得麻……
  “我爸说,让你好好带着疗养院,继续往前走,不要怕,就继续往前走就是了。”
  “也不要有压力,梦想只是梦想,能走到哪里是哪里?”
  “终点不重要,他的晚年之所以很开心是因为开始走了。”
  “他知道,这种开始上路的开心,会延续很多年,有很多代的有志之士都会乐此不疲。”
  “追人是很累的,但只要上路了,也会让人开心,因为有一个目标。”
  “我爸还说,就算子业你不想接疗养院也没关系,你有你的路,你的路也是很好的。”
  “他回想自己的一辈子,自己的路太过于理想化。”
  “而且你想做的事情,则比较实际,正是因为实际,才更容易实现。”
  “一个医生,当然要看病,哪怕只看病,再无其他任何建树,也对得起自己。因为真正地惠及了很多病人。”
  “研究太过于虚无缥缈了,研究如同通天大道,但又如同一个囚笼,会把人和思想囚禁起来,然后以进步、野心为驱动力,去往前跑……”
  “求实医生的本职工作就是为了治病,而不是做虚无缥缈的研究。”
  方子业听到这里打断:“但为了治病也要知道该怎么治病?”
  “如果实验不是在实验室里做,就只能用病人来做了!”
  “这样更加对不起病人。”
  “陈老爷子的想法是没错的……”
  很多疾病都是从无法被治疗到可以被治疗,然后到可以被轻易治疗的。
  如同肺结核,肺痨,这在古代就是不治之症。
  “有了治病的方法,也要去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总是吃老本总会坐吃山空的。”方子业说。
  陈广白点了点头:“很多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子业,这一次,我回顾了一下我父亲的脉相,我觉得,我们可以……”
  方子业知道陈广白想要表达什么,他抬起了头:“陈叔,您老实告诉我,这一次陈老爷子的死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它是有或无,还是由浅及重?”
  陈广白不答。
  方子业其实就已经知道了答案,一般来讲,哪怕是中医中的“死脉”,也应该与‘意外’相对应的。
  如果说,中医的死脉提前几个月出现,那就可以提前预防了,根本不可能!~
  “陈叔,如果只是提前了三五天,有什么意义?”
  “让普通的病人隔三差五去一趟中医科把脉吗?”
  “且不提我们国家有没有这么丰裕的中医专家资源,有多少百姓能担负得起这么检查的经济负担?”
  “这么多人口,隔三差五就检查,哪怕是国家也承担不起。”
  “而且???”方子业又加重语气强调。
  “如果出现了之后该怎么办?一直在医院里等着,让患者和家属提前预订自己的死亡时间?”
  “有钱就活?没钱然后就死?”
  “所以,短期内的预见征象是没用的,再怎么,也要提前半年左右,甚至一年可以预见,可以预防的对应结果,才是有现实意义的。”
  陈广白理解方子业的意思:“那也要先有一个开始啊?”
  “中医典籍已经描述得这么明白了,这种现象无需再开始,一旦能摸到了死脉,大概率是死的,否则更大概率是把脉错误。”
  第828章 陈老院长的遗嘱!
  陈广白的眉毛一囧:“那依子业你的意思…?”
  方子业回答:“医学是一门经验性医学,无论是中医还是现代医学,一贯如是。”
  “我曾经听过一位老师说过这样的话,那就是不能用现代医学的手段暴力解构中医。”
  “不过我现在根据自己的体会,想大胆但谨慎地为这句话加一个后语——”
  “我们虽然不能用现代医学的手段暴力结构中医,但我们可以借助数学、理学等统计学的思维去延续中医的发展。”
  “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比如说在心梗这种急性且不可预测的事件中,根据现代医学的统计,高血压、高血脂与糖尿病的患者的心梗发生概率会高于一般的普通人。”
  “这是一种大数据,依据于现实数据的统计分析。”
  “所以,如果按照我的想法,如果陈叔你和我,我们所有人真的想要对这种未知的事件进行预测的话,那么就必须做大众采样取样。”
  “比如说,我们对认可的中医熟手把脉过的所有患者的脉象、体征等进行分析,然后不断地回访。”
  “一直追踪到患者死亡,追溯死亡原因。根据死亡原因倒推把脉当时的脉象具体情况。”
  “如果说,我们可以通过患者的不同死亡原因可以倒推出某一种脉象,哪怕这种脉象没有出现在中医学的典籍内,我们也要学着自己去对它进行定义。”
  “也就是说,我们或许需要原创一些‘伪死脉’……”
  方子业看到陈广白着急了,眼珠子在乱窜,又赶紧安抚道:“陈叔,这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得起来的事情。”
  “我们原创脉象的前提是尊重经典,先按照经典的医学经书,先尝试地通过经典脉象对突发事件进行概括分析……”
  “现代医学目前为止,没有特别直接的预兆性事件的前兆分析结果,也只能在突发事件之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中医学不能用现代医学的理论去暴力结构,但一定可以根据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去进行解构、甚至重塑的。”
  “因为中医本身就来源于统计学。”
  陈广白没有反驳方子业的话,只是语气淡寥:“子业,仅只是听你的描述,这就是非常巨大的工作量。”
  “我这活着的时候,还能看得到结果么?”
  方子业笃定地道:“未必看得到。”
  “陈叔,这就是事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未竟之事,回溯故事,很多学派、理论,多是弟子整理了老师的言行,再整理而得……”
  “很多哲学理念,很多医学经典,也不是在那些大家名医在世之时就已经构成系统的。”
  “如果要做,如果想做,开始去做比结果更重要。”
  “我不了解中医,但我知道,在现代医学成功团队的背后,一定是更多的团队更多的医学学者一辈子的默默无闻……”
  “他们或许是晚了一步,或许是一辈子都没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付诸于现实,且也没有后来者愿意继承他们的想法,所以这些想法,只行至半道……”
  陈广白的目光中精光一闪,语气狐疑:“子业,你年纪轻轻,为何有这么深刻的见识?”
  “我的亲身经历!~”方子业并没有隐瞒,而是一边与陈广白坐在了一条四角长凳。
  陈希莶亲自给方子业与陈广白端来了两杯茶水,虽然陈希莶娇生惯养,可基本的礼仪还是有教养的。
  她放下茶杯后,就并未多停留,而是继续走向了洛听竹,一起去隔壁聊天了。
  “你的亲身经历?”陈广白颇为不信。
  方子业点头,眯了眯眼睛:“陈叔,我年纪小,我做的很多事情固然都成功了。这是我的个人经历。”
  “但我的经历也不止个人,您可能有所不知,我有一位师爷,他退休之后去了宜市,后来……”
  方子业便把董耀辉老教授给自己留下的一些科研思路讲解了一遍。
  陈广白听完,啧啧称奇:“所以说,其实那个人工智能义肢,其实是董老教授的理念,而并非你全然的原创,你是继承了董老教授的科研理念?将其付于现实?”
  “差不多就是这样。”
  “我师爷也留下了其他的一些奇思妙想,其中固然也有一部分也是脱离了实际的,但这个课题的本源思路,就是我师爷提出来的。”
  “所以,在发表论文的时候,我把他的名字也加了上去。也算是一种纪念了。”
  “一件事能不能成,并不仅仅只是在个人能不能将其完成,且还在于有没有人能继续将这种想法延续下去。”
  “这就是传承和底蕴之一了吧……”
  见识越多,方子业便越来越理解一些经典中古人的感慨。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如果不以考试为目的再去翻阅初中高中时期的教材,会越发觉得那本来枯燥无味的语文教材,实则是华国精华之浓缩。
  每一篇,都值得去细细咀嚼,甚至在人生的某一刻,就会形成回旋镖,正中你的眉心。
  或许你与作者不是同时代,不是同地点,但在某一刻,你就能与之形成小部分的思想共鸣,跨越时间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