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1485节
“只是,我们可以在发酵液分离耦合这一步,就要进行优化了……”
“这是生物型药物,非纯化学合成类药物制备的大难题。”
“这些东西,你们可以去请教更加专业的人,我只是知道提纯的步骤,如何进行提纯结构优化,是否有已经成熟的设备等,我给不了更好的建议。”
“我毕竟是医学专业的。”方子业道。
用药和制药完全不一样。
方子业用药的时候,哪里管它怎么制备的,要知道的就是它的疗效,用上去就行了。
制药除了要制备效率,还要讲究制备工艺,每一处细节不同,可能就让最后的成品杂质变多。
或者是在提纯的时候,将杂质当做有效成分放进了药物里,导致最后的药效效力不够。
董宁点了点头,说:“方教授,你能在生物试验部分提供那么多的指点,就已经让我们的进度迅速了。”
“剩下的,当然是我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器械相关的东西,我们也都不是专业的。”
“方教授,这些样品,我们今天进行了浓度滴定测定法,最后测出发现还有不少的杂质。”
“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层析时,并没有找到特异性抗体的配基,目前市场上的这些,应该都不是好东西。”
“我怀疑,原厂药的公司,就没打算把这个配基的配方释放出来。”
“如果能够在亲和层析这一步达到突破,我们的纯化纯度至少可以达到95%以上!”董宁说道。
抗体、配基,这个与医学有一定关联性了。
“嗯,好,我也去查一下相应的资料。”
“董老师,辛苦你了,找了这么多资料和细节。”方子业很欣赏董宁的这种上进。
他不是把问题丢给你,而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丢给你,言之有物。
相当于就是一个学生,他直接问老师你这道题怎么做,而不是直接问你,我该怎么提升我的成绩。
以具体为导向,以具体步骤中的某个可能方子业帮得到的难点为导向,来请教方子业相关的问题!
“找特异性抗体配基这种事,我先想一想吧,到时候给你们答复。”
“反正你们也有基础科研的成熟团队……”方子业说。
“方教授,不着急的,我们还要在前期的菌种改良方面,再下一些工夫。”
“这种非化学法制造的药物,最看硬功夫了。”董宁跃跃欲试道。
方子业说:“对了,戴哥,之前我让您给我找的,这种药品的所有国家的说明书,您有找到吗?”
“我想把它们都搜集起来,看是不是有翻译出错,或者翻译不到位之处。”
“还有,万古霉素出产自米国,你们最好还要跨网去米国搜索一些非统计源的期刊,找一找上面有没有关于万古霉素的其他有用信息。”
“有可能,他们本国的其他仿制企业,在进行仿制的过程中,会通过发表论文的方式以获得仿制许可,申请新的专利等。”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用的信息……”
“当然,其他国家仿制生产的也可以都买一些过来,我们看能否从不同仿制药中找到一些其他的捷径。”
“……”
方子业非常细致地也给董宁等人安排任务,全部都是直接指明要去做些什么!
这些前期准备之所以不一开始就做,是要让董宁几人先自己捣鼓一段时间,知道自己的薄弱项在哪里。
这般之后,他们才会有针对性地去提取相应的资料。
先知道自己的局限是知己,再知道别人的长处是知彼!
仿制药研发不是打战,可知己知彼也能节省很多时间与投入的费用。
“好的,方教授。”
“这些细节,我们都记下了,还有其他的指点吗?我发现我们几个商量几天甚至一个月,都顶不上方教授您给的一句指点。”戴工楚略讨好地说道。
方子业仿佛是开了挂一样,列举的很多客观条件,都能让他们的制备效率更高。
“暂时没有了,先做好这些,我觉得可能就够用了。”
“如果我们的发酵工艺和提纯工艺可以优化的话,那么产量和成本就会进一步被压缩,药效也能得到保证的话。”
“就有点含金量了。”
“万古霉素在全世界的市场份额并不高,也就是不到十亿美元,或者多一点。”
“能占一点是一点。”方子业说。
方子业刚这么说的时候,电话恰好响了起来。
董宁等人见怪不怪。
方子业如今的身份地位不一般,可不是默默无闻的小医生,除了上级和家人打电话,就没有外人叨扰。
现在找方子业求诊,甚至找方子业当导师的学生都很多,他们各自通过自己的人脉获得了方子业的联系方式。
“天罗!~”方子业问。
“师兄,23号出院的那个病人又来搞事情了。”兰天罗的语气烦扰。
“师兄,这次要怎么办?直接报警吗?”
方子业闻言,眉头稍稍一紧,转身离开了董宁等人几步:“还是老样子的办吧,如果科室内能解决就科室内解决,实在不行就司法解决。”
“或者,你就当着他的面,问他的诉求,要医院把我方子业怎么办?”
“停诊?停诊可以,把我的手术权限停了都可以,你让他随便去医务科举报吧?”
“要打官司就打官司……我们的态度不能弱了。”方子业的态度非常明确。
第824章 荣耀加身!
方子业终究还是没有只让兰天罗只身出面,挂断电话后,便从试验室停车场驱车离开。
董宁他们虽然还有问题没问完,可也知道方子业目前在病房里有些烦恼,也就只能再等下次了。
方子业赶到病区里的时候,同病房的不少病友都站在了医生办公室门口围观。
兰天罗与方子业的博士冯俊峰耐心解释完后,3床的家属还是忍不住愤愤:“你们总是会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的?”
“反正就不是你们的错,全是我们的错,我老婆就不该来这里做手术,来了就是错了。对吧?”
“你们的方教授呢?他去了哪里?”
“又是这样的手段吗?避而不见?”
“上次是这样,这次还是这样?”
方子业在外面本来打算去主任办公室拿下自己的工作服,闻言转身拨开了人群。
“方教授…”
“方教授……”
办公室门口围观的家属纷纷开口喊人。
方子业轻轻转身道:“大家都散了吧,这里也没啥热闹好看的,发生的事情都是我们之前在术前就讨论过的东西。”
“你们总说我在吓人,其实不是吓人,那就是既定存在的客观事实。”
“手术只是一种治疗选择,并不是治疗救赎。”
“只是选择性的东西,都会分有效性和无效的可能性。”
“都散了吧!~”方子业的声音和语气都很平静。
承认自己研发的手术可能不够完美,本身就是自信的一种表现。
方子业不觉得自己对不起谁。
本来就是固定存在的认知不够,如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觉得这样的“认知不够”存在巨大缺陷与风险,直接叫停自己的临床研究,方子业也没办法。
没有任何一种术式从一出现就是完美的,都是在慢慢发展圆润的。
众人也都散了开,并没有说家属的不对。
换位思考,如果治疗无效的,手术无效的是他们的亲人,他们也会觉得愤愤不平,找方子业要一个说法。
只是可能他们的运气好一些。
护士长黄晓薇则赶紧负责再次疏散围观的家属以及将前来看热闹的其他家属。
方子业走进了医生办公室的门,将其中一扇关上,另外一扇半掩。
进门后,方子业便坦然道:“这位老哥,你住院的时间应该不短,我周末一般都不来科室里查房。因为我还有其他的事情。”
“我不是跑了,我能跑哪里去?我也不是避而不见。”
家属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他满脸的表情揪扯:“方教授,为什么偏偏就是我们倒霉呢?”
“真的是随机因素,没有其他的变异因素在?”
方子业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问道:“大哥,你有话就直说吧,你想表达什么?”
“误诊,手术意外?手术不够专心?”中年讲了内心的想法。
其实他对方子业一直以来都很有好感的,虽然住院过程难了点,可在手术前,他和他老婆每次看到其他病人在术后都慢慢康复起来后,就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他与老婆算是青梅竹马了,不是特别纯粹的青梅,十岁两人就认识了,后来懵懵懂懂的,直到大学之后,才恋爱上。
方子业闻言,也不意外中年的猜测:“你心里都有了定论,如果我说完全没有这些情况,你会相信吗?”
“我都说了,我可以把当时手术的视频过程给你给你,你可以拿去给任何同行看……”
中年道:“方教授,您这话不是废话吗?要是其他人也能做这样的手术,那这里的病人能有这么多么?”
“住院排队的队列能有这么长么?”
“您应该心里清楚,目前除了你一个人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人可以对你的手术质量进行监督。”
中年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您得慎独、自检自监。”
“这是生物型药物,非纯化学合成类药物制备的大难题。”
“这些东西,你们可以去请教更加专业的人,我只是知道提纯的步骤,如何进行提纯结构优化,是否有已经成熟的设备等,我给不了更好的建议。”
“我毕竟是医学专业的。”方子业道。
用药和制药完全不一样。
方子业用药的时候,哪里管它怎么制备的,要知道的就是它的疗效,用上去就行了。
制药除了要制备效率,还要讲究制备工艺,每一处细节不同,可能就让最后的成品杂质变多。
或者是在提纯的时候,将杂质当做有效成分放进了药物里,导致最后的药效效力不够。
董宁点了点头,说:“方教授,你能在生物试验部分提供那么多的指点,就已经让我们的进度迅速了。”
“剩下的,当然是我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器械相关的东西,我们也都不是专业的。”
“方教授,这些样品,我们今天进行了浓度滴定测定法,最后测出发现还有不少的杂质。”
“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层析时,并没有找到特异性抗体的配基,目前市场上的这些,应该都不是好东西。”
“我怀疑,原厂药的公司,就没打算把这个配基的配方释放出来。”
“如果能够在亲和层析这一步达到突破,我们的纯化纯度至少可以达到95%以上!”董宁说道。
抗体、配基,这个与医学有一定关联性了。
“嗯,好,我也去查一下相应的资料。”
“董老师,辛苦你了,找了这么多资料和细节。”方子业很欣赏董宁的这种上进。
他不是把问题丢给你,而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丢给你,言之有物。
相当于就是一个学生,他直接问老师你这道题怎么做,而不是直接问你,我该怎么提升我的成绩。
以具体为导向,以具体步骤中的某个可能方子业帮得到的难点为导向,来请教方子业相关的问题!
“找特异性抗体配基这种事,我先想一想吧,到时候给你们答复。”
“反正你们也有基础科研的成熟团队……”方子业说。
“方教授,不着急的,我们还要在前期的菌种改良方面,再下一些工夫。”
“这种非化学法制造的药物,最看硬功夫了。”董宁跃跃欲试道。
方子业说:“对了,戴哥,之前我让您给我找的,这种药品的所有国家的说明书,您有找到吗?”
“我想把它们都搜集起来,看是不是有翻译出错,或者翻译不到位之处。”
“还有,万古霉素出产自米国,你们最好还要跨网去米国搜索一些非统计源的期刊,找一找上面有没有关于万古霉素的其他有用信息。”
“有可能,他们本国的其他仿制企业,在进行仿制的过程中,会通过发表论文的方式以获得仿制许可,申请新的专利等。”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用的信息……”
“当然,其他国家仿制生产的也可以都买一些过来,我们看能否从不同仿制药中找到一些其他的捷径。”
“……”
方子业非常细致地也给董宁等人安排任务,全部都是直接指明要去做些什么!
这些前期准备之所以不一开始就做,是要让董宁几人先自己捣鼓一段时间,知道自己的薄弱项在哪里。
这般之后,他们才会有针对性地去提取相应的资料。
先知道自己的局限是知己,再知道别人的长处是知彼!
仿制药研发不是打战,可知己知彼也能节省很多时间与投入的费用。
“好的,方教授。”
“这些细节,我们都记下了,还有其他的指点吗?我发现我们几个商量几天甚至一个月,都顶不上方教授您给的一句指点。”戴工楚略讨好地说道。
方子业仿佛是开了挂一样,列举的很多客观条件,都能让他们的制备效率更高。
“暂时没有了,先做好这些,我觉得可能就够用了。”
“如果我们的发酵工艺和提纯工艺可以优化的话,那么产量和成本就会进一步被压缩,药效也能得到保证的话。”
“就有点含金量了。”
“万古霉素在全世界的市场份额并不高,也就是不到十亿美元,或者多一点。”
“能占一点是一点。”方子业说。
方子业刚这么说的时候,电话恰好响了起来。
董宁等人见怪不怪。
方子业如今的身份地位不一般,可不是默默无闻的小医生,除了上级和家人打电话,就没有外人叨扰。
现在找方子业求诊,甚至找方子业当导师的学生都很多,他们各自通过自己的人脉获得了方子业的联系方式。
“天罗!~”方子业问。
“师兄,23号出院的那个病人又来搞事情了。”兰天罗的语气烦扰。
“师兄,这次要怎么办?直接报警吗?”
方子业闻言,眉头稍稍一紧,转身离开了董宁等人几步:“还是老样子的办吧,如果科室内能解决就科室内解决,实在不行就司法解决。”
“或者,你就当着他的面,问他的诉求,要医院把我方子业怎么办?”
“停诊?停诊可以,把我的手术权限停了都可以,你让他随便去医务科举报吧?”
“要打官司就打官司……我们的态度不能弱了。”方子业的态度非常明确。
第824章 荣耀加身!
方子业终究还是没有只让兰天罗只身出面,挂断电话后,便从试验室停车场驱车离开。
董宁他们虽然还有问题没问完,可也知道方子业目前在病房里有些烦恼,也就只能再等下次了。
方子业赶到病区里的时候,同病房的不少病友都站在了医生办公室门口围观。
兰天罗与方子业的博士冯俊峰耐心解释完后,3床的家属还是忍不住愤愤:“你们总是会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的?”
“反正就不是你们的错,全是我们的错,我老婆就不该来这里做手术,来了就是错了。对吧?”
“你们的方教授呢?他去了哪里?”
“又是这样的手段吗?避而不见?”
“上次是这样,这次还是这样?”
方子业在外面本来打算去主任办公室拿下自己的工作服,闻言转身拨开了人群。
“方教授…”
“方教授……”
办公室门口围观的家属纷纷开口喊人。
方子业轻轻转身道:“大家都散了吧,这里也没啥热闹好看的,发生的事情都是我们之前在术前就讨论过的东西。”
“你们总说我在吓人,其实不是吓人,那就是既定存在的客观事实。”
“手术只是一种治疗选择,并不是治疗救赎。”
“只是选择性的东西,都会分有效性和无效的可能性。”
“都散了吧!~”方子业的声音和语气都很平静。
承认自己研发的手术可能不够完美,本身就是自信的一种表现。
方子业不觉得自己对不起谁。
本来就是固定存在的认知不够,如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觉得这样的“认知不够”存在巨大缺陷与风险,直接叫停自己的临床研究,方子业也没办法。
没有任何一种术式从一出现就是完美的,都是在慢慢发展圆润的。
众人也都散了开,并没有说家属的不对。
换位思考,如果治疗无效的,手术无效的是他们的亲人,他们也会觉得愤愤不平,找方子业要一个说法。
只是可能他们的运气好一些。
护士长黄晓薇则赶紧负责再次疏散围观的家属以及将前来看热闹的其他家属。
方子业走进了医生办公室的门,将其中一扇关上,另外一扇半掩。
进门后,方子业便坦然道:“这位老哥,你住院的时间应该不短,我周末一般都不来科室里查房。因为我还有其他的事情。”
“我不是跑了,我能跑哪里去?我也不是避而不见。”
家属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他满脸的表情揪扯:“方教授,为什么偏偏就是我们倒霉呢?”
“真的是随机因素,没有其他的变异因素在?”
方子业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问道:“大哥,你有话就直说吧,你想表达什么?”
“误诊,手术意外?手术不够专心?”中年讲了内心的想法。
其实他对方子业一直以来都很有好感的,虽然住院过程难了点,可在手术前,他和他老婆每次看到其他病人在术后都慢慢康复起来后,就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他与老婆算是青梅竹马了,不是特别纯粹的青梅,十岁两人就认识了,后来懵懵懂懂的,直到大学之后,才恋爱上。
方子业闻言,也不意外中年的猜测:“你心里都有了定论,如果我说完全没有这些情况,你会相信吗?”
“我都说了,我可以把当时手术的视频过程给你给你,你可以拿去给任何同行看……”
中年道:“方教授,您这话不是废话吗?要是其他人也能做这样的手术,那这里的病人能有这么多么?”
“住院排队的队列能有这么长么?”
“您应该心里清楚,目前除了你一个人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人可以对你的手术质量进行监督。”
中年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您得慎独、自检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