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1475节
  方子业这才道:“这位女士,你信我的一句话吗?我和你的老公无冤无仇,我不可能刻意针对他。”
  “所以,我在给你老公做手术的时候,也是尽了全力的!!”
  “我害他没有任何好处,不管是从经济上、名声上,或者其他方面。”
  中年女人并未答应方子业的话,而是道:“方教授,唐教授,我先替我公公给你们道歉,他只是个农村人,没什么见识,脾气还稍微有点大,而且关心则乱,所以口不择言了。”
  中年女人说完,才又说:“当然,方教授您和我老公无冤无仇。”
  “只是好像目前科室里,除了我老公之外,其他病友的术后康复都还蛮好,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期待我老公也可以和他们一样,站起来。”
  “包括我的儿子,我的女儿,每天晚上都在给我们打视频……”
  中年女人要么是从政的,要么是经商的,非常聪明,没有和方子业辩驳、硬刚,而是在打感情牌。
  如果说,科室里隔三差五就有一个疗效不好的,那可以归咎于技术是不是不够成熟,是不是医生们的态度不好。
  只是发生几率归几率,倒霉是倒霉了些,她还是想寻求一下解决办法。
  方子业轻叹了一口气:“我也想你老公的疗效可以很好,我就不用这么愁了。”
  “其实从星期三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你老公这个病例,只是很可惜,到现在,我都没思考出来原因。”
  “你与你老公去很多医院看过,因此应该知道脊髓损伤所致的全瘫痪这个病种啊,目前的情况是,基本是不可能被治疗的。”
  中年女子道:“方教授,您不用与我解释这么多,您可以说说您的建议吗?”
  “我们也是打听了很久,排队了许久,才知道您可以治疗这个病的。”
  “哪怕现在的疗效不好,您应该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建议!”
  “以您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因为这点手术费、住院费就故意拖延我老公的住院时间啊什么的,我完全确定这一点……”
  中年女子只求解决办法,并不在乎方子业等人是否有错。
  人还没死,也没有比术前更差,只是这一次尝试性治疗失败了而已。
  这就是固定的结果!
  方子业道:“前两天,我在反思,是不是我们的哪里操作不对,是不是可以进行二次术式,重新对操作进行修正。”
  “但我们看了录制的视频后,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包括穿刺定点、微电流刺激的电流通量等,都是标准化的。”
  “所以,哪怕再手术一次的意义也不大。”
  “如果非要我给你们一个建议的话,可能你们未必愿意接受。”
  中年女子说:“方教授,您说。”
  中年女子之所以对方子业很客气,根本原因是自己只要一个解决办法,另外一个理由就是,她很清楚,以自己的影响力和背景,如果敢耽误方子业的临床工作。
  可能会面临比手术失败更大的麻烦,这个麻烦不仅影响到老公的生活,甚至可能影响到自己全家的生活。
  这在她们来就诊前,她就知悉的东西。
  “你们先出院,我会记住你老公的这个情况的,等我找到了解决办法,知道了为什么后,再通知你们来就诊……”
  “我已经再三确定了你老公的上次手术,没有任何可修正空间。”
  方子业并未给中年女人说得很专业,比如说脊髓损伤分型之类的。
  临床试验阶段的手术费用是很低的,因为有经费的补贴,患者基本没花什么钱。
  这个阶段,就是患者用‘冒险’换疗效,课题施展者用经费换数据的阶段。
  但即便如此,如今挤破头过来的,依旧是家里略有些钱,有些势力的人群。
  中年女人沉默了。
  方子业的提议的确如同他自己说的,有点过于理想化。
  方子业继续说:“当然,你们也可以带着你老公去其他医院就诊,如果真有人说我的手术做错了,或者操作出现了失误,或者加重了你老公的病情,我也愿意接受你们提出的合理要求。”
  中年女人说:“方教授,您就别试探我了。”
  “其实早在我老公开始手术之前,我在住院前,就托人打听了一圈。”
  “目前,哪怕说得保守点,您在治疗脊髓损伤这个领域,不说全国第一,也可以称全国前三。”
  “别人都不知道手术怎么做,怎么敢说您的不对?”
  “我是可以找几个外行强行说方教授您不对,那我老公岂不是失去了再治疗的机会?”
  “他也是挺倒霉的,其实目前属于他的事业上升关键期……”
  方子业回道:“嗯,我知道。”
  “但目前,以胡建的身体状态,什么事业上升期就不用想了,哪怕疗效非常好,也不可能去考虑这样的事情。”
  “我们科室,疗效最好的患者,也不能如同正常人那般去完成日常工作,只能说,可以让自己解放,能出去走一走。”
  “这位女士,这就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建议,或者的话,你们可以走其他程序!!”
  方子业不可能主动提赔钱。
  临床试验、手术知情同意书签字时,白纸黑字地写得清清楚楚。
  方子业并未违背不伤害原则。
  患者进院前就已经是双下肢全瘫痪状态,目前也不过就是与之前差不多而已。
  已经没办法再“瘫”了。
  有错要认,没有错可不能低着头跪着去认。
  方子业也不希望出现手术无效病例,但这就是一个课题的客观存在。
  中年女子又问:“方教授,那您知道,我老公他什么时候可以再接受治疗吗?”
  方子业继续摇头:“对不起,大姐,我还是不知道。一切都是未知的。”
  “我给不了你一个时间截点。”
  “这个不是办事效率的问题,而是要把无知变成有知,变成有把握,没人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
  方子业与唐僿二人联袂出病房后,还听到了身后人的窃窃私语。
  “方教授咋啦?是不是15床的家属找他麻烦啊?听说15床的疗效不怎么好。”
  “不知道呀,等会儿去打听一下吧。”
  “所有手术都有风险的,没必要找方教授麻烦吧,就住院期间,这进进出出了多少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是亲人,或许我们感受不到作为亲人的那种疼痛吧,也不必太过于清傲了。”
  “我们只是外人,他们是家人,还是等看家属怎么办吧,只要不太过分,还是需要一个宣泄口的。”
  “毕竟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
  “……”
  唐僿在下楼时,问:“子业,其实这个手术才过了一周,还可以继续观察一下的。说不定是疗效后置了呢?”
  方子业轻轻摇头:“我觉得不是,微电流刺激疗法,一般的起效期就是一周左右到达顶峰。”
  “如果过了这个时间节点还没有任何效果,再继续也是惘然。”
  “唐老师,这就是临床课题啊,脊髓损伤的临床课题,与我之前主持的所有课题都不一样。”
  课题,本义指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急待解决的重大事项,后引申为需要研究解决的核心问题或社会重大事项。
  临床课题,也是课题之一,就是没办法解决,才成立为课题的。
  第818章 case发表!
  手术室里,方子业与唐僿二人赶到时,‘非手术室’的旁观人员之一的西维亚卷着自己的金发靠近过来。
  她的笑容虽然被口罩遮挡住,可眯着的眼睛挡不全她的表情:“方教授,我已经和艾维、希洛尔二人决定今天中午回程。”
  “我认为我们已经采集到了足够详实的数据,这是我们从头到尾采集到的真实数据。”
  “我们一起见证了这个伟大术式的开源,它已经惠及了不少的患者,但它应该早些被人认知,以惠及更多的患者。”
  “方教授,唐教授,你们是伟大的外科教授,也不愧为最顶级的外科医生。”
  西维亚是主编。
  在上次接到了投稿后,考虑到课题比较重要,而且并未在之前得到很多风声。
  又通过查方子业的履历与科研成果,所以杂志的编辑部决定让她这位主编带着两位在职编辑亲自赶往华国一趟,以确定课题的真实性。
  方子业团队投稿的文章只是case(病例报道),最好确定case真实性的,就是跟团队一段时间,如果有类似的患者,在方子业的手里,的确可以恢复功能,从无到有的蝶变。
  那就是最好的证据,是客观事实。
  哪怕方子业是采用了奇门妙术,只要能完成这一切,那就够发表了。
  方子业闻言,说:“辛苦你了,西维亚,也辛苦贵编辑部的艾维和希洛尔编辑,不远万里地来我们华国的汉市亲自收集数据。”
  “不过,西维亚,有一件事情您也是亲自看到了的,我病房里的15床病人,是治疗无效的患者,这也是客观事实。”
  “只是在我们投稿的过程中,这个病人并未出现,这是发生在截止投稿之前的病例。”
  “我和唐教授以及我的团队经过了详细的讨论和论证后,一致认为,并非是手术的问题,而是我们对于脊髓损伤的认知还不够详尽。”
  “就如同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脊髓内电位的运转模式一样,我们的术式,只是外科治疗方法之一。”
  西维亚点了点头:“这世界上除了上帝的承诺,没有任何事情是百分之百的。”
  “只可惜上帝从不开口,所以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其实方教授,您是顶尖的学者,您应该知道,如果一个治疗方案在初期被研发出来后,能够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成功率,这就是成功、且成熟的治疗方案了。”
  “我们团队在汉市待了有半个多月,准确来说是整整二十天,我们一共全程跟了二十三个患者的全程治疗。”
  “方教授,哪怕只有十三个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好,它都是伟大的术式。”
  “只是很幸运的是,方教授你们团队在前期做了更加周全的准备,目前的有效率很高很高,高到让人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