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1420节
  “是不是存在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让我们大脑皮层的指挥信号继续下传呢?”
  “我觉得是…”
  方子业看着廖镓等人又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笑着呵斥道:“都坐下!~”
  第789章 我的队友来了啊!
  方子业将聂明贤和廖镓二人安抚好后,一直没说话的梅瑸教授非常冷静地开口了:“方教授,你的想法是好的,但这个思路要操作起来的难度还是有点超纲了吧?”
  “虽说根据我们目前的课题进度,已经可以得出脊髓中存在静息通道的结论,但想要通过器械改良制作电排插的类似品?”
  “是不是有点不太符合现实实情了?”
  “医学的治疗,毕竟与现实中的电路转换不同的。”
  梅瑸教授的话,引得一众人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方子业说的是理想状态,而梅瑸说的是现实情况。
  到了他们的年纪和位置,自是知道有些天才的想法固然很美丽,但能不能在现实中把想法转化是另外一个维度的问题了。
  方子业笑着回道:“梅教授,您的考虑也是非常实在的。”
  “想法与思路和现实情况只有结合起来了,才是好的课题方向,否则就是臆想与猜测。”
  “只不过,先有了问题,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也是科研必须要走的路。”
  “但我想说的是,关于我提的这个提议如何转化为现实,聂明贤主任医师应该已经有了他的想法!~”
  “对吧,聂主任?”
  方子业说完便看到,本来就想直接打断方子业的聂明贤呼吸略急促地站了起来。
  只是,聂明贤站起来之后,又深吸了几口气,压抑了自己的激动情绪。
  “各位老师,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聂明贤,是血管外科的医生,目前从事的也是血管外科的相应工作。”
  “当然,我和方教授也是合作了多年的老伙计了。”
  “方教授刚刚提出来的思路,并非无法在现实中完成。”
  聂明贤说完暂停,用自己的右手食指在桌子上画了足足两圈,好似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后,才又道:“如果各位老师比较关注脊髓损伤相关的文章的话,应该是知道有脑机片这个东西的!”
  “所谓脑机片,就是将信号采集片,置入到人体的大脑皮层中,通过对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信号进行搜集,而后通过外在的电路通路进行传导转化。”
  “使其可以跨越脊髓通道,直达脊髓发出来的相应神经根。”
  “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进展就是,通过搜集大脑皮层下传的信号,可以完成局部肌肉的收缩,但指向性不强。”
  “毕竟,脑机通路的信号转导,无法点对点。”
  “这是我们该关注的点,可我们也可以对此进行优化!!!”
  梅瑸教授道:“梅医生,你既然与方教授合作了很久,你应该知道,器械的改良和优化,难度不比开展现在的这个课题小。”
  “我们要等这么久的时间么?”
  聂明贤浑然不惧,声音非常平静地道:“难度是相对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这种电极片,既然可以置入进大脑皮层,就已经可以植入到脊髓表层,且不会对脊髓表层造成太多的障碍。”
  “连全身循环仪就可以改良,将其的血流量通路转码,那么电通路也是可以进行转码调节的!~”
  聂明贤是有过器械改良经验的,微型循环仪的研发工作,就是他和他老师两个人从理论设计开始搞出来的。
  且到目前为止,尚且没有其他公司和团队可以复刻。
  有了前置经验的聂明贤,在听到方子业将这个想法提出来后,他就觉得操作性性非常强。
  毕竟,比起从大脑皮层广泛的收集信号,然后通过转码再转给周围神经,在局部进行电信号的转导难度会小很多,而且精确度会更高!
  梅瑸也不傻,听到聂明贤这么说了,便猜测到了聂明贤肯定就是之前与方子业一起改良循环仪的“大佬”!
  能与方子业一起合作,而且能够搞出来这么多科研成果的人,也不可能是小卡拉米。
  “聂主任对这种器械的改良也有信心?”梅瑸问得直接。
  聂明贤道:“本来是没有的,但现在有了。”
  “其实啊,微型循环仪之所以可以改良成功,主要就是依赖于全身循环仪的泵工作原理,在泵工作原理以及液体流动理论的支持下,微型循环仪就可以自成体系。”
  “而刚刚方教授提出来的电信号转导、并列理论,也是在物理学领域内既有的基础理论,可以拿过来就用。”
  “而且,我们团队目前是有人对生物电信号的传导有一定涉猎的……”
  梅瑸打断:“聂主任,只有一定的涉猎,并不足以支撑对器械进行改良。”
  聂明贤马上回道:“梅教授,但是,虽然只有一定的涉猎,但他就是相对最专业的。”
  “因为从事这个研究领域和方向的人极少!”
  “哪怕不够专业,哪怕不够精通,也是我们如果想往这个方向发展必须要找的人!~”
  “信号转导一旦成功,那么脊髓损伤中的电信号通路的闭合,也能够被再度重新激活,只是会增加局部通路的荷载量而已。”
  “可比起期待已经彻底失去功能的通道再生,尽可能地应用已有功能通路,是目前最科学的方案。”
  “这个方向,我们可以成立亚组去争取一下,不耽误其他的科研进度。”
  “根据我看过的课题组内的资料,目前的整个课题组,可以分成这么几个方向。”
  “第一,穿刺术的精准定位,持续微电流刺激,激活处于封闭状态的通道,使其重新恢复电信号通路。”
  “这是脊髓损伤治疗课题的理论根本。所有的后续,都是基于此。”
  “第二,通过动物模型制作,将临床中的病种实打实地搬运进动物模型中,使得我们的模型更加接近于临床患者的真实症状,以指导治疗。”
  “这是我们课题组研发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指导临床患者。”
  “第三,在起始与终点之间,我们需要探索的就是如何将治疗效果最大化。”
  “使得更多的神经完成与脊髓、大脑皮层的重新连接,就是完成更好疗效的理论基础。”
  “要走出这一步,只能想办法对电信号进行转载处理。”
  “所以,关于这种电信号电极片的研发和改良工作,也是势在必行的。”
  聂明贤的语气非常肯定,不容任何人质疑。
  而且表态也很明确,你们不做我做!不求着你们做。
  梅瑸闻言后,眯了眯眼睛,低声道:“聂主任,方教授,还有各位教授,我提出来这些问题不是为了唱衰,而是把难点剖析出来。”
  “既然聂主任在知悉了这些操作的难度之后,依旧有信心的话,我也是很期待聂主任可以早日有突破性进展的。”
  “而且我觉得,聂主任提出来的亚组这个概念非常好。”
  “我也要给方教授您提一个建议,我们神经内科以及神经康复科,也必须要组建一个亚组出来。”
  “因为我们必须更加精准地拆析出,神经信号与肌肉收缩、与患者真实功能康复之间的关联性。”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在临床中,对一些正常患者的数据进行了搜集,这是我们前期搜集到的资料,我已经发在了大群里面,如果有兴趣的教授,可以拿着看一看,若能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那将是我们亚组团队的荣幸……”
  “我非常荣幸可以与各位教授一起合作,一起学习。”梅瑸的语气有点嗨,呼吸也有些急促。
  他之前的‘质疑’,不是在唱反调,而是在调研聂明贤这个‘陌生人’的科研实力。
  一些知名教授,也可能科研能力不强,只是吃到了时代的福利。
  你要追问他们关于目前科研最前沿的东西,他们也是一知半解,根本就不透析其中的基本原理。
  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梅瑸已经遇到了很多类似的存在,所以他都习惯了这样的队友。
  在遇到了方子业之后,梅瑸就知道,方子业这个朋友他交定了。
  现在,再次试探出了更多的‘队友’,梅瑸觉得自己是遇到了知己。
  梅瑸的欣喜并未收敛,所以很多人都发现了他的神态变化。
  只是,对于梅瑸的这种变化,他们虽然心里不是滋味儿,也只能受着……
  这个课题组里,依旧有一些人是来挂名的,助益不多。
  真正在做非常关键时期的,也就那么几个。
  满打满算,方子业算一个,廖镓算一个,神经内科的梅瑸教授算一个,泌尿外科的王兴欢教授和张子谦两个人加起来算一个。
  主要是王兴欢的时间不多,可以分配到团队的时间非常有限。
  张子谦的话,实际科研能力比其他的教授更强,但比起梅瑸来,又逊色了不止一筹。
  方子业其实早就发现,梅瑸的科研天赋,目前可以肯定不弱于科室里的熊锦环,而张子谦的科研能力,其实只是和董文强差不多……
  当然,以目前方子业对梅瑸的了解程度,可能梅瑸的科研天赋还可以再提一提,说不定可以到洛听竹、兰天罗两人的水准。
  方子业将很多人的心思都收入了眼底后,才道:“既然目前聂主任和梅教授都提了出来,我就对这个课题的每个亚组进行一下划分吧。”
  “第一个是临床组和操作组,我负责带组。主要负责将临床中的病例带到动物试验模型中,并且对动物模型进行治疗探索。”
  “第二个是模型模拟组,由廖镓教授负责带组,主要负责将临床中的病种、基础病理等,复刻到动物模型中,为我们争取更多的研究素材。”
  “第三个是器械改良组,由聂明贤主任医师负责带组,主要负责脊髓电信号转导、电信号采集,研究电信号与生物信号之间的关联性相关方向。宋毅博士任副组长!”
  “第四个组是电信号强度与组织功能之间的关系关联性研究,以梅瑸教授为组长。”
  “第五个则是亚专科具体功能重建组,以泌尿外科的张子谦教授、胃肠外科的阳国良教授,手外科的刘煌龙教授以及关节外科的杜新展教授、创伤外科的宮家和教授为分组长。”
  “比较重要的就是第五个亚组,因为最后能够体现在患者身上的功能具现,是最重要的!”
  “因此,功能重建和具体的功能再造,非常关键!~”
  “当然,在这里,我希望各位老师可以群策群力,如果可以找到绝对专业的解剖学相关人才,也希望各位老师可以举荐一下。”
  “我们课题组,目前在行进的脊髓切开,很需要这样的人才辅助和帮忙!~”
  方子业这句话说完后,脊柱外科的王鹤教授略有些尴尬。
  他的双眼眼珠子滴溜溜转了好几圈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回道:“欸,方教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方子业看了王鸥教授一眼,客气回道:“王老师,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我其实也不懂,所以才有求于人!~”
  倒不是方子业看不起脊柱外科的王鸥和张全,只是两人虽然是脊柱外科的医生,却并非‘脊髓’外科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