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182节
要说,方子业特别亲近的人,除了申涛之外,另外一个人并非是薛涛副主任医师或者吴国南主任医师,而是洪都主任组的黄凯……
“嘴锅,你们组的出院病历我粗略地审了一下,剩下的还是得凯爷你来检查和签字诶。”方子业把一堆出院病历审查完,就递给了黄凯。
审查出院病历,是跟班住院总的职责之一,方子业在中南医院也要做这样的事情。
虽然这得不到学识点,却可以增长方子业对病种的见识和认知,知道更多的一些术式以及治疗方案……
“切,我信你个鬼。”
嘴哥嘴巴一起努,亲自走过来,站在方子业的身后,一边亲自给方子业松了松肩膀上的肌肉,一边说:“子业你看过的病历,我还看个屁。”
“来来来,哥帮你揉揉。”
方子业的脖子轻微一缩,然后微微闭上了眼睛。
黄凯很大方随和,并未因为自己拿过很多奖项,就在科室里耀武扬威,而是和下级医生最为打成一片的。
请吃饭喝饮料等不必多说,那教学也是杠杠的,基本上医院里的年轻住院医师,都是黄凯教学起来的,所以说,他看每一个下级,都像是师弟。
当然,和方子业相处的时候,就更像是看一个年纪更大点的弟弟。
“方爷,可以了,收收味。”黄凯按压了一会儿,看着方子业享受得正嗨,啪一下,给方子业的肩膀一拍。
“张主任没有再继续找你了吧?”
方子业左右耸了耸肩膀,笑嘻嘻地说:“凯爷,有一说一,你这个手法,去开个按摩店,绝对赚大发。”
方子业没再提张主任的事情,虽然不知道黄凯和张主任之间的关系到底好不好,但也没有必要在黄凯面前说张主任坏话。
黄凯却是双手抱胸,嘴巴傲娇的一翘:“狗屁,医院让我过去当病区主任给人治病我都不愿意,你还想让我出去给人按摩?”
“你出得起这个价钱啊?”
“不过话说,子业,你们组的那篇超牛的文章,应该快写完了吧?前天就听你说,只差了一点点尾声了。”黄凯把病历搬到了一张桌子上,一边翻开打算签字,一边偏身压低声,开始崇敬式八卦。
是崇敬式的。
方子业回以一笑,轻微点了点头。
“卧~~~槽~~~~啊~~~~”黄凯并未大声喧哗,而是身体周身肌肉都在微微颤抖地发出了非常低沉地颤声。
第170章 成长为大龙
“嗡!~~嗡!~~”与黄凯聊天时,方子业放在了办公桌上的手机闪动起来,屏幕亮起。
方子业便伸手去拿,然后开始编辑信息,大大方方的并不做作,也没有格外地卖弄。
黄凯虽然没清楚具体的内容,但方子业给洛听竹的‘憨憨’备注,却被他捕捉到了。
黄凯此时正在日常病历的三级签名制度中签下自己的名字,只是签字的右手,在轻微颤动,以至于笔迹不太顺畅。
说实话,黄凯虽然也是硕士研究生学历,但是二十多分这样的高度,他最多,也只能奢望和做过梦。
或者是通过考试,才能取得的分数。
这可不是考试的成绩单,而是影响因子,if20+的期刊,是普通人?
哦不,应该说,整个华国所有人加起来,可能都不超过一万个,甚至有可能都不超过一千位。
这样的高度?
黄凯这一瞬间,有点后悔自己竟然懂方子业做了什么事情,因此懊恼。
也有点庆幸,自己知道了方子业做了什么事情,因此惋惜自己难以比及。
但仔细看着方子业,此时很快陷入到与佳人聊天中,便翘嘴弯起姨母笑的弧度:“方博士啊,你如今才是到了人生巅峰啊。学历天花板到手了,高端文章,发了。”
“女朋友,找了。”
“弟妹肯定长得很好看吧?”
“还行。”方子业回。
然后打完字,又认真看向了黄凯,笃定着说:“我觉得长得还行。”
“能被你看上的女孩,颜值怎么也不会差了。”黄凯这会儿,才来得及语气酸溜溜。
把病历部分副主任医师的签字解决后,黄凯把笔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间转绕不停,翘嘴平缓成正式的弧度。
眼神一下子变得格外沉重且迷茫:“那个,子业,能不能问一下,发表这么高分的文章,具体有哪些感觉?”
“会不会觉得,自己老牛逼了?”
方子业本能地想要应付一句,但话到了嘴边,方子业意识到黄凯这会儿的语气有点稍微不对,仿佛之前的玩笑中顽童,突然搞起了煽情和沉重语气。
一抬头,看着黄凯本能散发而出的羡慕、遗憾、纠结等各种表情后,方子业才说:“凯爷,说不出多么好,就觉得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毕竟只是刚成稿。”
“但偶尔也会觉得有一种,卧槽,我其实也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这种小傲娇吧。”方子业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
其实,方子业之前一直都期待,自己哪一天可以写完论文,会不会高兴得跳起来,兴奋得心脏都一下子迸出来,或者是自己的心率突然加快还是怎么。
但自从昨天晚上,老师袁威宏宣布了初稿的第一版本完稿,后续就只需要修改和开始投稿时,方子业发现,之前所预料的所有感觉都没有,反而剩下的就只是平静、是坦然。
然而,这样的平静,是方子业觉得自己的内心,已经跨越上了另外一个台阶,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的那种,前路一篇坦途,我只昂首挺胸往前走,可闲庭信步,可小跑,可小憩一阵的那种坦然。
是的,这样的坦然,会让方子业变得更加安心。
因为从这一刻起,方子业知道,自己就正式地踏入到了医学至少是生物系这一条研究员的路。
这一篇基础细胞实验研究一旦发表,甚至从成稿这一刻开始,以后就没有任何人会怀疑自己的科研创作能力,也没有任何人再敢将自己当做小白,而是会当做一位,真正在科研道路上往前走的行者。
自然,就算是老师袁威宏,如今也不会再把自己视作科研道路上的天线宝宝,至少也是一个高中生或者是大学生,与袁威宏处于类等的身份和境界。
“挺好的。”黄凯看着方子业这般真实地分享完他自己的感受,竟然没再很多话,而是回答了挺好的三个字后,就认认真真地俯首开始签字去了。
黄凯的签字动作,与之前不同的是,也是变得格外认真起来。
可能是想要通过奋笔疾书,来表达自己的羡慕,和自己未能继续在硕士后继续攻读博士的一种遗憾。
这条路未能继续走下去,那么方子业现在所能达到的科研水平。发表的文章高度,就永远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甚至是奋斗、努力、拼命都很难在走进去的圈子。
圈子这个东西,只有在正式参加了工作之后才知道。
圈子虽然只是一条无形的界限,但这条界限,就永远分割了两群人的上限和下限。
看到黄凯没有继续要问的意思,方子业也不再主动回答,以免刺激。
他也没有刻意卖弄,只是黄凯问了,他才大方地说出来,也没有藏着掖着而已,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刺激到了黄凯,那方子业也没办法。
“师兄,恭喜啊,我今天的任务挺忙,所以一直都没来得及看你发来的信息。”
“这么高分的文章,即便只是成稿,估计也有第三份成就感吧?”洛听竹有点好奇宝宝的意思。
而洛听竹所说的第三份成就感,是基于第一、第二份成就感而言。
一篇科研成果的成就感,其实归根结底,会有五份。
第一份是标书投标成功,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者各种基金资助认可的那一刻。
第二份就是工作量完成的时候。
第三份是把工作量转化为文字时。
而方子业对第一份获得感的感受,肯定是缺失的。
即将迎来的是第四份,文章被编辑部通知接受的那一刻以及最终文章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杂志上或者是sci论文库中时。
“还好吧,听竹,你也是参与人呀,虽然你在成稿的时候没有过多参与,但这个实验,我们都是一起参与的啊,你还帮了我很多忙,不是吗?”
“哦,对了,你那篇文章,已经见刊了吗?还是只是接收了。”方子业赶紧问。
洛听竹出国后,被师姐带了一篇文章,含金量也不错的。
“还是小修阶段,但估计就快接收了。”洛听竹脸色微微一红,也是稍微有点不好意思。
方子业正要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就看到,兰天罗这会儿,正好给方子业又发过来了一段比较长的信息。
便对洛听竹说:“快接收了就好了,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你早些休息吧。”
“等明天早上起床之后,有空我们再聊。”
“我这里可还是大中午,我午饭都还在路上,但你不一样哦。”
“好。”洛听竹发来了一个点头表情。
“嗯,我还要在组里面,回复一些问题过去。”方子业发完最后一条信息后,才再去看兰天罗发来的信息。
——
“师兄,你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啊?难道你也是某位理科的天才,之后才转来医学的么?”
“这段时间,我通过查询了一些基础解剖学方面的数据,通过建立了模型,还真的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你看,比如说这一个模型,按照我们现有的骨科骨折的ao分型,是b2.31型,在传统理解上,它是属于不稳定的骨折,但是ao分型以及对骨折手术适应征的认定,具有术者的主观能动性,并未比较深入地去分析它的不稳定因素以及不稳定的最大遭受力与不稳定影响因素。”
“然而,我通过建立了模型,并且把一些基础解剖学的骨数据带入进去后,就发现……”
“师兄,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么?你指点出了一个,对骨折分型重新定义,甚至是重新解析的思路和方法……”
兰天罗虽然只是发来了文字,可文字中,也难以掩饰震撼与惊叹。
但这也不怪兰天罗。
兰天罗对医学的接触时间不多,可随着接触的时间越多,了解越多,就越是知道,如果方子业的这个方向,真的深入研究下去后,甚至于可以在临床,建立自己的一套骨折的分型和认知标准。
如果说,基础细胞实验和动物细胞实验,是在建立自己的科研理论体系的话。
那么对骨折的认识理论和分型,就是在建立自己的临床理论新体系,两者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甚至于,对临床的助益,可能骨折的重新分型,会比大部分的基础研究的意义更大一些。
“天罗,你现在方便么?如果方便的话,你就把这个东西,拿给师父去看,让师父也参与进来,至少知道,我们要起航的研究方向……”方子业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因为这种改变认知的东西,他已经震惊过一次了,所以兰天罗这里有了新结果,他也只是觉得兴奋,而没有特别震惊和震撼的感觉。
方子业自己都能做到了,只是通过客观的方法来解析自己所做事情的原理而已。
让不可思议变成可以阐述和推断而已。
“好!师兄,我这就去。”兰天罗也是知道,他与自己的子业师兄,小打小闹的一个小模型,小方向,有可能成长为,比之前子业师兄做的基础实验方向都更大的大龙,那就不会再是小打小闹!
“嘴锅,你们组的出院病历我粗略地审了一下,剩下的还是得凯爷你来检查和签字诶。”方子业把一堆出院病历审查完,就递给了黄凯。
审查出院病历,是跟班住院总的职责之一,方子业在中南医院也要做这样的事情。
虽然这得不到学识点,却可以增长方子业对病种的见识和认知,知道更多的一些术式以及治疗方案……
“切,我信你个鬼。”
嘴哥嘴巴一起努,亲自走过来,站在方子业的身后,一边亲自给方子业松了松肩膀上的肌肉,一边说:“子业你看过的病历,我还看个屁。”
“来来来,哥帮你揉揉。”
方子业的脖子轻微一缩,然后微微闭上了眼睛。
黄凯很大方随和,并未因为自己拿过很多奖项,就在科室里耀武扬威,而是和下级医生最为打成一片的。
请吃饭喝饮料等不必多说,那教学也是杠杠的,基本上医院里的年轻住院医师,都是黄凯教学起来的,所以说,他看每一个下级,都像是师弟。
当然,和方子业相处的时候,就更像是看一个年纪更大点的弟弟。
“方爷,可以了,收收味。”黄凯按压了一会儿,看着方子业享受得正嗨,啪一下,给方子业的肩膀一拍。
“张主任没有再继续找你了吧?”
方子业左右耸了耸肩膀,笑嘻嘻地说:“凯爷,有一说一,你这个手法,去开个按摩店,绝对赚大发。”
方子业没再提张主任的事情,虽然不知道黄凯和张主任之间的关系到底好不好,但也没有必要在黄凯面前说张主任坏话。
黄凯却是双手抱胸,嘴巴傲娇的一翘:“狗屁,医院让我过去当病区主任给人治病我都不愿意,你还想让我出去给人按摩?”
“你出得起这个价钱啊?”
“不过话说,子业,你们组的那篇超牛的文章,应该快写完了吧?前天就听你说,只差了一点点尾声了。”黄凯把病历搬到了一张桌子上,一边翻开打算签字,一边偏身压低声,开始崇敬式八卦。
是崇敬式的。
方子业回以一笑,轻微点了点头。
“卧~~~槽~~~~啊~~~~”黄凯并未大声喧哗,而是身体周身肌肉都在微微颤抖地发出了非常低沉地颤声。
第170章 成长为大龙
“嗡!~~嗡!~~”与黄凯聊天时,方子业放在了办公桌上的手机闪动起来,屏幕亮起。
方子业便伸手去拿,然后开始编辑信息,大大方方的并不做作,也没有格外地卖弄。
黄凯虽然没清楚具体的内容,但方子业给洛听竹的‘憨憨’备注,却被他捕捉到了。
黄凯此时正在日常病历的三级签名制度中签下自己的名字,只是签字的右手,在轻微颤动,以至于笔迹不太顺畅。
说实话,黄凯虽然也是硕士研究生学历,但是二十多分这样的高度,他最多,也只能奢望和做过梦。
或者是通过考试,才能取得的分数。
这可不是考试的成绩单,而是影响因子,if20+的期刊,是普通人?
哦不,应该说,整个华国所有人加起来,可能都不超过一万个,甚至有可能都不超过一千位。
这样的高度?
黄凯这一瞬间,有点后悔自己竟然懂方子业做了什么事情,因此懊恼。
也有点庆幸,自己知道了方子业做了什么事情,因此惋惜自己难以比及。
但仔细看着方子业,此时很快陷入到与佳人聊天中,便翘嘴弯起姨母笑的弧度:“方博士啊,你如今才是到了人生巅峰啊。学历天花板到手了,高端文章,发了。”
“女朋友,找了。”
“弟妹肯定长得很好看吧?”
“还行。”方子业回。
然后打完字,又认真看向了黄凯,笃定着说:“我觉得长得还行。”
“能被你看上的女孩,颜值怎么也不会差了。”黄凯这会儿,才来得及语气酸溜溜。
把病历部分副主任医师的签字解决后,黄凯把笔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间转绕不停,翘嘴平缓成正式的弧度。
眼神一下子变得格外沉重且迷茫:“那个,子业,能不能问一下,发表这么高分的文章,具体有哪些感觉?”
“会不会觉得,自己老牛逼了?”
方子业本能地想要应付一句,但话到了嘴边,方子业意识到黄凯这会儿的语气有点稍微不对,仿佛之前的玩笑中顽童,突然搞起了煽情和沉重语气。
一抬头,看着黄凯本能散发而出的羡慕、遗憾、纠结等各种表情后,方子业才说:“凯爷,说不出多么好,就觉得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毕竟只是刚成稿。”
“但偶尔也会觉得有一种,卧槽,我其实也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这种小傲娇吧。”方子业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
其实,方子业之前一直都期待,自己哪一天可以写完论文,会不会高兴得跳起来,兴奋得心脏都一下子迸出来,或者是自己的心率突然加快还是怎么。
但自从昨天晚上,老师袁威宏宣布了初稿的第一版本完稿,后续就只需要修改和开始投稿时,方子业发现,之前所预料的所有感觉都没有,反而剩下的就只是平静、是坦然。
然而,这样的平静,是方子业觉得自己的内心,已经跨越上了另外一个台阶,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的那种,前路一篇坦途,我只昂首挺胸往前走,可闲庭信步,可小跑,可小憩一阵的那种坦然。
是的,这样的坦然,会让方子业变得更加安心。
因为从这一刻起,方子业知道,自己就正式地踏入到了医学至少是生物系这一条研究员的路。
这一篇基础细胞实验研究一旦发表,甚至从成稿这一刻开始,以后就没有任何人会怀疑自己的科研创作能力,也没有任何人再敢将自己当做小白,而是会当做一位,真正在科研道路上往前走的行者。
自然,就算是老师袁威宏,如今也不会再把自己视作科研道路上的天线宝宝,至少也是一个高中生或者是大学生,与袁威宏处于类等的身份和境界。
“挺好的。”黄凯看着方子业这般真实地分享完他自己的感受,竟然没再很多话,而是回答了挺好的三个字后,就认认真真地俯首开始签字去了。
黄凯的签字动作,与之前不同的是,也是变得格外认真起来。
可能是想要通过奋笔疾书,来表达自己的羡慕,和自己未能继续在硕士后继续攻读博士的一种遗憾。
这条路未能继续走下去,那么方子业现在所能达到的科研水平。发表的文章高度,就永远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甚至是奋斗、努力、拼命都很难在走进去的圈子。
圈子这个东西,只有在正式参加了工作之后才知道。
圈子虽然只是一条无形的界限,但这条界限,就永远分割了两群人的上限和下限。
看到黄凯没有继续要问的意思,方子业也不再主动回答,以免刺激。
他也没有刻意卖弄,只是黄凯问了,他才大方地说出来,也没有藏着掖着而已,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刺激到了黄凯,那方子业也没办法。
“师兄,恭喜啊,我今天的任务挺忙,所以一直都没来得及看你发来的信息。”
“这么高分的文章,即便只是成稿,估计也有第三份成就感吧?”洛听竹有点好奇宝宝的意思。
而洛听竹所说的第三份成就感,是基于第一、第二份成就感而言。
一篇科研成果的成就感,其实归根结底,会有五份。
第一份是标书投标成功,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者各种基金资助认可的那一刻。
第二份就是工作量完成的时候。
第三份是把工作量转化为文字时。
而方子业对第一份获得感的感受,肯定是缺失的。
即将迎来的是第四份,文章被编辑部通知接受的那一刻以及最终文章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杂志上或者是sci论文库中时。
“还好吧,听竹,你也是参与人呀,虽然你在成稿的时候没有过多参与,但这个实验,我们都是一起参与的啊,你还帮了我很多忙,不是吗?”
“哦,对了,你那篇文章,已经见刊了吗?还是只是接收了。”方子业赶紧问。
洛听竹出国后,被师姐带了一篇文章,含金量也不错的。
“还是小修阶段,但估计就快接收了。”洛听竹脸色微微一红,也是稍微有点不好意思。
方子业正要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就看到,兰天罗这会儿,正好给方子业又发过来了一段比较长的信息。
便对洛听竹说:“快接收了就好了,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你早些休息吧。”
“等明天早上起床之后,有空我们再聊。”
“我这里可还是大中午,我午饭都还在路上,但你不一样哦。”
“好。”洛听竹发来了一个点头表情。
“嗯,我还要在组里面,回复一些问题过去。”方子业发完最后一条信息后,才再去看兰天罗发来的信息。
——
“师兄,你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啊?难道你也是某位理科的天才,之后才转来医学的么?”
“这段时间,我通过查询了一些基础解剖学方面的数据,通过建立了模型,还真的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你看,比如说这一个模型,按照我们现有的骨科骨折的ao分型,是b2.31型,在传统理解上,它是属于不稳定的骨折,但是ao分型以及对骨折手术适应征的认定,具有术者的主观能动性,并未比较深入地去分析它的不稳定因素以及不稳定的最大遭受力与不稳定影响因素。”
“然而,我通过建立了模型,并且把一些基础解剖学的骨数据带入进去后,就发现……”
“师兄,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么?你指点出了一个,对骨折分型重新定义,甚至是重新解析的思路和方法……”
兰天罗虽然只是发来了文字,可文字中,也难以掩饰震撼与惊叹。
但这也不怪兰天罗。
兰天罗对医学的接触时间不多,可随着接触的时间越多,了解越多,就越是知道,如果方子业的这个方向,真的深入研究下去后,甚至于可以在临床,建立自己的一套骨折的分型和认知标准。
如果说,基础细胞实验和动物细胞实验,是在建立自己的科研理论体系的话。
那么对骨折的认识理论和分型,就是在建立自己的临床理论新体系,两者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甚至于,对临床的助益,可能骨折的重新分型,会比大部分的基础研究的意义更大一些。
“天罗,你现在方便么?如果方便的话,你就把这个东西,拿给师父去看,让师父也参与进来,至少知道,我们要起航的研究方向……”方子业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因为这种改变认知的东西,他已经震惊过一次了,所以兰天罗这里有了新结果,他也只是觉得兴奋,而没有特别震惊和震撼的感觉。
方子业自己都能做到了,只是通过客观的方法来解析自己所做事情的原理而已。
让不可思议变成可以阐述和推断而已。
“好!师兄,我这就去。”兰天罗也是知道,他与自己的子业师兄,小打小闹的一个小模型,小方向,有可能成长为,比之前子业师兄做的基础实验方向都更大的大龙,那就不会再是小打小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