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50节
  “懒得排队。而且我也很少喝奶茶。”方子业点了点头。
  洛听竹点了点头:“哦。”
  “以前的时候我就喝过茶颜,感觉还蛮好喝的。”
  “我妈妈就在沙市。”洛听竹忽然转头对方子业这么说。
  方子业眨了眨眼,不知道该怎么回洛听竹这个问题。
  然后,是洛听竹自己,先说起了以前的往事,可能也是触景生情吧。
  要说洛听竹的个人遭遇,不能用幸运和不幸运来形容。
  她父母吧,都还属于文化程度不错的、二十一世纪初,千禧年的大学生,都还混得不错,就是感情到后面走不到一起,都觉得平淡,于是分开。
  本来洛听竹是要跟着母亲的,父亲也同意,只是啊,洛听竹从小就和奶奶亲近。
  因此,洛听竹的父亲和母亲争抚养权时,都没争过她奶奶,洛听竹由奶奶一手带大。
  洛听竹其实之前有点讨厌她的父母,觉得他们分开,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因此后续很多年,她只负责拿钱,不负责联系。
  父母各自再组建家庭后,感情就稍微淡了。
  即便是如今,洛听竹的父母,仍然各自会给她一笔生活费。
  只是吧,现在她已经哪一边都回不去了,奶奶去世之后,她甚至连过年,都不知道该往何处去。
  洛听竹笑说:“我爸这边,我还有个弟弟,我妈这边,我还有个妹妹,就是我比起我弟弟妹妹的话,我感觉我自己少了父母。”
  “大学的第一年,我回家过年时候感觉好冷清。我本来是去了我父亲那里,我现在明面上的妈,倒是也还不错,但终究是少了陪伴与归属感。”
  “后来除夕前,我跑回了老家,那一年我是在我伯伯家过的年,只是老家还是差不多的老样子,就是没有奶奶在的时候那么舒适了……”
  “那你外公外婆呢?”方子业问。
  “他们有自己的孙子和外孙女了呀?”洛听竹莞尔一笑,仿佛不在意,又仿佛在意。
  小口的喝了一杯奶茶,用甜味冲淡人生的酸涩。
  然后洛听竹继续说:“我爸和我妈妈的想法是,我以后有一个安稳的工作就很好,所以让我去当个老师,可能是他们觉得匀不出足够多的精力。然后会凑钱给我买一套房子,各自出百分之五十,可以在老家,也可以在省会城市。”
  “高中的时候,我打算是去魔都或者京都的,总不能让他们缺失了对我的爱,还不让他们在钱包上亏点血吧?”
  “但我长大后,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我爸妈也都挺不容易的,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填报志愿的时候,第一志愿的第一专业就录取了……”
  “师兄,其实,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总不能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就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束缚死,您说对吧?”洛听竹很有知性的感慨。
  这样的问题,方子业无从回答:“或许是吧。”
  根据洛听竹的描述,假如她父母强行凑合在一起,未必是好事。
  “师兄,你呢?”洛听竹看着时间还早,便问。
  “我啊,我就是一个纯粹的小镇做题家,考的本科是津市医科大,后来考研的时候,小小的爆发了一下,还真的踩着末班车进到了汉市大学。”
  “其他就没什么可以说的啦,一直庸庸碌碌,但碌碌无为,也就是最近,才稍微好一点。”方子业笑了笑。
  比起洛听竹的人生,自己的人生轨迹,就平淡了非常多。
  当然,也相对幸福很多,父母都对他极好。在镇里面,211的大学本科,也是颇为不错的,当年想的是,万一读不上硕士,就考一个规培,然后回县医院。
  县医院一般的本科不要,但津市医科大学的本科,还是要的,因为方子业曾经和那边医院的人事科联系了一下……
  再一会儿,两人就开始检票上车了。
  这一次上车,一直鼓足精神的洛听竹,就靠着窗户,小眯了一会儿。
  眯到了接近汉市站时,才苏醒过来。
  下了高铁后,她再次打开了一下盒子,发现里面的干冰还有不少存量,这才非常放心,再次安逸地打车回了汉市大学医学部门口后。
  她才开心地说:“谢谢方师兄,我先去实验室了哈。”
  细胞拿回来后,要传代培养,要冻存留根,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操作。
  也简单。
  方子业就说:“早点回去休息,别熬夜太晚了。”
  “没事,师兄,就是传代培养,最多也就四十多分钟。”洛听竹眯了眯眼睛,有点开心地往实验室方向走去。
  方子业则是走向了自己出租的房子,进了家里,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感觉这一路去沙市,恍然如梦,但这样的经历,也是一种人生遭遇的充实。
  如果不是亲自经历,谁能想象得到,一个医学生,一个八年制的本硕博连读的高材生,会如此精打细算,会为了几瓶细胞,几个小时,来回一千四百里路,然后熬夜着也要把细胞养好呢?
  方子业也想不到。
  想不到的事情,方子业也就不过多纠结,赶紧洗澡、刷牙洗衣服,然后再睡觉。
  临近睡觉之前,洛听竹发来了一段语音。
  “方师兄,今天辛苦你了,时间太晚了,所以就没邀请你一起吃宵夜,明天请师兄您吃饭表达谢意。我先回去啦。”洛听竹的声音惊喜之中,内含疲惫,却有一种倔劲儿。
  “早些休息,明天估计秦葛罗老师还得打个全场,你可能还是要去门诊手术室。我要值班。”
  “明天吃饭的话,估计是吃不了。”方子业对洛听竹回。
  第77章 后知但觉
  不过,洛听竹就没有再回复了。时间已经不早,洛听竹估计也要休息了。
  方子业把手机充好电,往旁边一扔,双手枕着后脑勺,看着一日收益高达四十多点的学识点,感觉美滋滋的。
  昨天把手法复位术,加点到3级消耗了六十多点,现在返回了四十多,相当半白嫖。
  可惜明天不能如此,需要值班的情况下,急诊手术也急诊操作,与自己的关系就不大了,而且明天晚上,顾毅师兄还有一个实验,也得缺席……
  时间还是不够,远远不够啊。
  什么时候可以脱离规培之后,自己就会相对更加自由一些,那时候,肯定才是学识点来源的最大头。
  慢慢来呗,也不必着急,如果揭翰师弟真的可以再申请到一个小课题,那自己就又有实验做了,有实验做,就有文章,就有新的学识点,就能够为留院做更大的加码。
  临床也不能松懈,尽量赶在博士毕业前,不,尽量赶在申请出国前,就直接把第一个练功房给破了,让邓勇教授对自己有更深刻记忆,才能在自己出国后啊,念念不忘,不然等自己出国回来,邓勇教授忘了自己怎么办?
  出国还是要出的,看一看国外的实验室还有临床氛围……
  而且申请出国的话,也需要科研能力才拿到全额奖学金才行,不然靠自费,就不给爸妈添加这个压力了吧!
  加油!~
  方子业进入到了梦乡。
  十一月十七日,星期四,是全国骨科年会进行的第二天。
  方子业早早地就洗脸刷牙,并且在食堂里吃了一份热腾腾的热干面后,便赶到科室里。
  这会儿,留守在科室里的组内人员也已经到得差不多,就只有舒朗,目前还不见,秦葛罗上级医师,顾毅和洛听竹还有兰天罗,都已经是在医生办公室各自忙着。
  顾毅在和秦葛罗等人聊天,洛听竹则是在检查和审核本组病人的相应医嘱,以保万无一失。
  方子业正好穿着白大褂走进办公室,稍微整理了一下胸牌,就拉开一个电脑面前的椅子,打算坐下。
  金宏洲看到方子业进来后,忽然是灵光一闪,目光略错愕地看向了方子业几眼后,才转了话题:“对了,诺哥,罗哥,你们帮我看一下这个关节脱位。”
  “我怎么看着,这个前脱位,不那么简单,好像是接近中度了。”
  昨天有两个肩关节前脱位,本来金宏洲没当回事儿,但方子业把复查前后的平片都发给金宏洲后,金宏洲才恍然大悟,原来昨天那个阿姨的脱位啊,不是特别简单的轻度脱位。
  后来金宏洲打算问,可因为其他的事情耽搁了,急会诊急诊手术后,跑平会诊又跑到十点钟,且方子业和洛听竹去了沙市取细胞,金宏洲就不好打扰。
  刚方子业在门口一闪,金宏洲才突然想起,科室里还有两位老大哥,都是刚下总住院不久,应该不至于把肩关节前脱位这样的脱位发病率最高的急诊病种给忘记。
  方子业一听,稍显紧张,正熟练登录了账号密码后,转头看过去。
  好像昨天的急诊中,就自己做了复位,难道说自己评估错误了?
  虽方子业对自己的理论和操作都有自信,但说话的人是金宏洲啊,像金宏洲这样的总住院本院医师,基本上都是通过了练功房801的,在手法复位的造诣上,不会比自己差,只会更好。
  如果是因自己认知有限,而评判错误,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金宏洲把手机递给两位老哥后,看向方子业:“子业你别紧张,你搞你的,不是你复位得不好嘞。”
  “你懂我意思吧?”金宏洲的眼神深邃,仿佛是在暗示着方子业什么。
  秦葛罗比李诺更早下总住院一年半,资历也更长,只是稍微瞥了几眼,就很专业地说:“属于根据脱位的距离来看,属于轻中度脱位。”
  “相对而言,没那么好复位哦?”秦葛罗的语气,稍带玩味儿,满脸的笑意,也看向了方子业。
  仿佛在说,你小子,不声不响的。
  李诺的声线就更粗了一些:“子业,你是不是看上了邓教授给你的‘鸡血条件’,这是打算提前出关,提前毕业啊?”
  出关练功房,科室里有奖励,这是所有的教授和主任都挂在明面上的条件。
  硕士和住培,可以出关硕士阶段对标的练功房,直接安排读书。
  博士阶段出关第一个练功房的话,尽量安排就业,但要看运气成分,也就是你们那一年,有没有其他人也同样出关第一个练功房。
  如果没有,那么除非他的科研积累太tm丰厚了,以至于你不得不给他让位,否则就是你占优势,这是中南医院持续了很多年的招聘法则。
  听到李诺这粗犷的声音,正在核查医嘱的洛听竹耳朵尖动了一下,侧面看了看方子业,不过方子业此刻并没有看她所在方向。
  但即便如此,洛听竹心里仍在想,如果方子业师兄可以提前毕业的话,就可以错开她毕业这一年。
  要与方子业在就业时形成竞争关系的,是目前博士一年级刚进来的严志名师兄和薛漕师兄,如果这样的话……
  “诺哥,这个真没有,只敢想一下,不敢真去做。”
  “能跑三年,何必两年就把读书阶段跑完呢?慢慢来嘛。”方子业说话的时候,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满脸含笑,且谦虚谨慎。
  开玩笑,毕业之后是就业,就业的时候比博士入学考试残酷得多。
  能够在读书阶段多积累一年,那就要多至少一两篇文章,临床功力也会深厚很多,自己如今在做的这个基础实验,最后能不能发一篇一区的高分文章,都还未必。
  自己老师送给自己的那篇一区article的影响因子,可是高达6分。
  6分的影响因子,在article领域,已经不低了。
  现实不是评论区,也不是小说和电视剧里,六分的article,且做的是基础实验发表的成果,含金量如何,懂行的人才知道。
  真正按照贡献度以及科研的工作量,六分的article文章,比十几分的meta分析也好还是生信,都要正式得多。